基本信息
書名:宗教與曆史(第九輯)
定價:79.00元
作者:陶飛亞 郭紅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201158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宗教與曆史(第九輯)》集中於明清以來基督宗教的漢語文獻研究。本輯收錄的文章來自2016年11月上海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舉辦的第二屆“漢語文獻與基督教中國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從史學、哲學、文學、區域傳播等諸多角度對各種類型的漢語基督教文獻進行瞭整理與分析,並介紹瞭歐洲漢學傢對現代中國基督教文學的探討。本輯意在通過不同層麵與視域的討論,凸顯基督宗教漢語文獻的學術價值與研究意義。
目錄
《聖朝破邪集》的文獻及思想史意義【王喜亮】
清中葉甘肅地區天主教傳播
——以麥傳世與《默想神工略說》為例【郭 婷 〔英〕瀋艾娣】
華籍神父與晚清天主教神學本地化
——以黃伯祿《聖教理證》改稿為中心的探討【李 強】
慕維廉漢語宗教福音類著述研究【郭 紅 賈鳳英】
《教務雜誌》中的近代佛耶關係【楊雄威 武文匯】
基督教傳教士梅益盛在中國穆斯林中的文字傳教活動【劉欽花】
文字創製與群體認同變遷
——基督教的本土適應與景頗族基督徒的群體認同建構【蔡江帆】
《靈歌》的藝術手法及基督教信仰內涵初探【徐淑萍】
新中國成立初期《田傢》停刊風波的曆史考察【陳 鈴】
韓國現存漢語基督教文獻狀況概述【舒 健 管榮偉】
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收藏的中文基督教文獻探析【喬洋敏】
對中國三本《聖經》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論著的評論
【〔斯洛伐剋〕馬立安·高利剋 著 尹 捷 譯 劉 燕 校】
Abstracts
《宗教與曆史》約稿啓事
編後記
作者介紹
陶飛亞,男,1951年9月生,山東益都人。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曆史係中國史學科帶頭人,上海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學術總監、中國義和團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曆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宗教學會副會長等學術。山東大學曆史學學士、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山東大學曆史係教授,上海大學文學院曆史係教授,上海大學文學院執行院長,上海大學博物館(籌)館長。多年從事中國現代史、基督教與中西文化、義和團運動及西方在華傳教運動與中國社會等領域的研究,先後在美國紐約大學市立學院、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舊金山大學利瑪竇中西曆史文化研究所、颱灣大學等校擔任過訪問學者。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跟隨一位知識淵博、風趣幽默的導師進行瞭一次深入的田野考察。全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既有學術著作應有的精準與規範,又巧妙地融入瞭富有個人色彩的思考和觀察,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拒人於韆裏之外的距離感。作者的筆觸時而如手術刀般精準,剖析曆史的肌理;時而又如導遊般親切,帶領讀者遊覽那些塵封的古跡和思想的殿堂。尤其是在引言和結語部分,作者那種對曆史人文學科未來發展的關切和期許,極大地感染瞭我。這種真誠的學者情懷,是技術性寫作中常常缺失的“人味兒”。它不僅教會瞭我知識,更教會瞭我如何去思考曆史,如何以一種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去理解人類社會的復雜演變。這是一本讀起來酣暢淋灕,閤上後又讓人迴味無窮的好書,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人類文明進程抱有好奇心的人。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思想深度,絕非泛泛之談可以概括。它提供瞭一種看待曆史問題的新範式,尤其是在方法論上,這本書做齣瞭重要的創新。作者沒有固守單一的曆史解釋框架,而是采用瞭多維度的交叉驗證和跨學科的視野,這使得其結論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解釋力。對於長期關注該領域的研究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衝擊和方法論上的革新指引。我甚至在思考,如何將書中提及的分析框架應用到我關注的其他領域的研究中去。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史料的辨析極其審慎,對於那些存在爭議的二手資料,他總是保持著批判性的距離,並盡量迴歸到一手文獻的挖掘,這種對“真實”的執著追求,是所有嚴肅學術工作者應當學習的典範。這本書讀完後,感覺自己的知識結構被重新梳理和強化瞭,受益匪淺。
評分初讀這本書時,我抱著一種略微謹慎的心態,畢竟“宗教與曆史”這個主題很容易陷入枯燥的教條復述或片麵的解讀。然而,這本書齣乎意料地生動有趣。作者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看似陳舊的曆史事件和復雜的宗教教義,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齣來。我發現自己不是在“被動地閱讀”,而是在“主動地探索”。比如,書中對某個曆史轉摺點宗教勢力影響的剖析,那種敘事張力,完全不遜於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它巧妙地融閤瞭社會學、人類學乃至考古學的最新發現,使得曆史的圖景更加立體和豐滿。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因為被某個精彩的個案分析或某個被重新審視的傳統觀點而感到驚喜,忍不住想要立刻與人分享。這種閱讀的愉悅感,主要來源於作者能夠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微觀的個體命運完美結閤,讓曆史“活”瞭起來。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展現齣的那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令人肅然起敬。每一個論點都有詳實可靠的史料作為支撐,邏輯鏈條構建得環環相扣,讓人在閱讀時,能夠清晰地追蹤作者的思維脈絡,毫不費力地進入到那個特定的曆史情境之中。我尤其佩服作者在處理那些復雜、敏感的曆史議題時所展現齣的平衡感和洞察力,既不迴避爭議,又能提供一種富有建設性的解讀視角。這種深入骨髓的專業性,使得這本書不僅對專業研究者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對於我們這些渴望瞭解曆史真相的普通讀者來說,也是一本難得的啓濛之作。讀完一個章節,我常常需要停下來,細細迴味那些被揭示齣來的細節和新的理解角度,那種知識被點亮的興奮感,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風格,初拿到手就感覺分量十足。封麵選用的材質摸上去很有質感,文字的排版也相當講究,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精心雕琢。拿到手後,我立刻翻閱瞭幾頁,紙張的質量非常棒,印刷清晰銳利,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內頁的布局也很人性化,目錄清晰明瞭,讓人能迅速找到感興趣的部分。我特彆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處理,既結實又美觀,放進書架裏絕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這本書的整體設計,無疑為閱讀體驗增添瞭極高的附加值,光是放在桌上欣賞,都能感受到一種知識的厚重感和藝術的美感,這種對實體書的尊重,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甚至覺得,僅僅是擁有這樣一本裝幀精良的書,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