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发实用技术解析-原型修剪
定价:40.00元
作者:孙权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381787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异形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者凭借多年来对美发界各个门派技术的学习与总结,并对美发技术做出的深入研究与探索,终整理出了适合不同类型人群的发型设计方法,作者把它称之为原型设计法,此设计方法的原理是根据人类头部骨骼与脸形的特点、发根生长方向(发流方向)与发质的特点,以及每个人的自身气质等,设计出可以扬本人之长、避本人之短的发型。而《美发实用技术解析:原型修剪》就是原型设计法的基础篇——原型修剪,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目录
作者介绍
孙权,孙权美发教育机构创办人
“原型商业发型修剪设计概念”创始人
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特邀客座讲师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舞美系特邀讲师
北京华辰国际教育部高级讲师
进修于美发学院,常年赴日本东京、大阪进修学习,长期与日本*沙龙做技术交流。
长期受邀参加外各大发型发布技术巡演,长期参与各时尚媒体、专业媒体合作(BTV、CCTV、中国美容时尚报、精品购物、瑞丽、好主妇、悦己、美容美发、美业)等。
2007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CCTV-4主办的中国美发美容协会协办的“美发师电视超人赛”,获得“美发师超人赛总冠军”,同时获得“美发师超人”称号。
2008年受邀参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职协”主办,日本株式会社MILBON、上海昂美美发美容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日08发型演示会”,与外大师同台演绎了2008年日式发型趋势。
2008年世界美发师协会授予“中国美发造型大师”称号。
2009年出版《*潮流日式商业剪烫染造型》(含DVD)。
2011年作为行业杰出贡献人,由中国国家邮政局为此制作孙权纪念邮票。
2012年受邀担任亚洲美业金紫荆大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理事。
文摘
序言
我花了几天时间仔细研读了书中关于线条控制与层次构建的那几个核心章节,感受颇深。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步骤,而是将每一次剪发动作都上升到了几何学的层面进行解析,这对于理解“为什么这样剪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至关重要。书中对不同发质的应对策略,尤其让我受益匪浅。面对那些天生粗硬或极度细软的发质,传统的教科书往往只能给出笼统的处理方式,但这本书却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湿度控制、下刀力度乃至握持角度的微调技巧,简直是实战中的“救命稻草”。这种对细节的偏执和对变化情况的预判能力,是衡量一本技术书籍是否真正实用的重要标准,而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语言风格时而严谨如科学论文,时而又充满激情如同大师的教诲,这种张弛有度的表达方式,使得学习过程既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又不失精神上的鼓舞。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高规格的私教课堂中,被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有活力,色彩搭配大胆而富有创意,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本专注于技术层面的专业书籍。当我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对美发行业现状的深刻洞察,那种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让人感觉到作者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专家,更是一个对行业有远见卓识的领航者。书中对基础理论的阐述详尽而透彻,绝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口号式讲解。尤其是关于发型的结构力学分析部分,作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复杂的剪裁原理拆解得如同数学公式般清晰易懂,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中引入的那些行业前沿的案例分析,它们不仅仅是展示技巧的范例,更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思维导图。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知识的组织和呈现上,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平民化,让每一个渴望提升技术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这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负责任态度,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略显陈旧的理论汇编,但事实证明我的预判完全错误。这本书的内容不仅紧跟时代脉搏,甚至在某些方面引领着行业的技术革新方向。作者对于数字化工具在发型设计中的应用和未来趋势的探讨,展现了极强的未来感。书中对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辅助设计、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解核心技术时,往往会穿插一些关于职业素养和客户沟通的软性建议,虽然篇幅不多,但点到为止,恰到好处地提醒了技术工作者:技术是基础,但服务于人的体验才是最终目的。这种大局观的体现,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几何级的提升。它不是一本孤立的剪裁指南,而是融合了技术、艺术和商业思维的综合性典籍。对于追求全方位发展的同行来说,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所带来的启发,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解析”所能涵盖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水准,纸张的触感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视觉疲劳。深入内容,我发现作者在叙述方式上极富个人特色,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原本枯燥的技术流程变得如同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一般充满悬念和探索欲。特别是关于工具的保养与选择那一章节,作者的描述细致入微,从不同品牌剪刀的钢材特性到吹风机风嘴的角度对发型轮廓的影响,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这已经超越了一般技术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份详尽的“美发装备升级指南”。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穿插的那些“误区警示”环节,非常犀利地指出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操作盲区,这些“反面教材”的价值甚至不亚于成功的案例展示。它促使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操作习惯,及时进行纠偏。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无疑是为那些追求卓越、不甘平庸的专业人士量身定做的,它提供的视角是多维度的,鼓励读者跳出固有的操作框架,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超越。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安排非常巧妙,从基础的概念导入,逐步过渡到复杂形态的解构与重塑,整个学习路径设计得非常符合人类的学习曲线。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每小节末尾设置的“自检练习”部分,这些练习并非简单的重复操作,而是需要读者运用前文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和实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它迫使读者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解决问题的角色。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性提升自己理论素养的发型师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门。我发现自己过去许多似懂非懂的“感觉式”操作,现在都有了清晰的理论依据可以支撑。书中对发型“动态美感”的探讨,也展现了作者超越纯粹技术层面的艺术视野,他教会我们如何去预见头发在运动、风吹、光照下的最终形态,这是一种对美学更深层次的把握。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构建专业美发生命体系的哲学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