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讲时尚(附光盘) 9787535749406

吉米讲时尚(附光盘) 978753574940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吉米 著
图书标签:
  • 时尚
  • 穿搭
  • 吉米
  • 服装
  • 潮流
  • 搭配
  • 个人形象
  • 服饰文化
  • 轻时尚
  • 实用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创熠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49406
商品编码:3020937853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吉米讲时尚(附光盘)

定价:37.00元

售价:24.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吉米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35749406

字数

页码:1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大部分女性都会觉得自己样貌平平,很羡慕明星的美丽和风采。让吉米来告诉你其中的奥秘:美女其实是装扮出来的!只要通过化妆、香水和扬长避短的服装搭配,就能使每个女人都漂亮出众。《吉米讲时尚》将教您化妆、服饰搭配及香水运用的秘诀,让您从此美丽自信。

目录

章 吉米提示
美丽提案
洗脸的绝招
洗脸的亲密伙伴
宝贝你的脸
不同肤质的保养方法
皮肤的基础保养
全方位的防晒观

第二章 吉米预测
2008~2009色彩流行趋势
2008~2009面料流行趋势
2008~2009发型流行趋势
2008-2009鞋类流行趋势

第三章 吉米交流
化妆工具及步骤
蓝色淡彩妆
桔色淡彩妆
成功面试妆
优雅职业妆
高贵晚宴妆
浪漫约会妆
成熟魅力妆
自然生活妆
不同脸型的妆容处理

第四章 吉米探究(服饰搭配)
服饰色彩
搭配百宝箱
服装分类
款式与体形
不同服装适合的人群

第五章 吉米时尚(香水与女人)
香水与色彩
香水与性格
认识品
如何把握十二星座男人的情感

作者介绍

吉米,位国际形象设计师,中国位签约海外公司的形象设计师,中国位举办时装设计展的造型师,中国历届模特大赛评委,总形象设计师,北美化妆协会惟一中国会员;先后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捷克卡立乌法力电影节上出色地完成了世界名星的化妆、造型工作。吉米还担任加拿大国际时装周的首席形象设计师,并曾获得了惟一的佳造型奖。
2001年以来吉米成为《吉米给你讲时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2002年吉米又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吉米化妆品和由他设计的KIND高级女士成衣。
2002年吉米撰写的《吉米与时尚之美丽于册》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吉米是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美容化妆品商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纺织服装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吉米现任北京现代吉米文化交流公司总经理,北京吉米时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监,吉米专业形象设计学校校长。

文摘

色彩流行趋势
2008年流行色彩和整体的流行方向从时尚的角度来看只是单方面,要从胚装、面料、饰物、装饰、建筑等等都是滴行的一部分,尤其是色彩,有几大块是流行的重点,还要有辅助的色彩。不同色相的近白色系是一种重要基调,体现出简约唯美的风格;深浅变化的蓝色将成为主要流行色;橙色和桔红色的搭配,将形成一种矛盾的组合;流行了几季的玫紫色将继续在流行色中占一席之地,但在表现上将更趋于冷峻,并成为蓝色的重要补充;绿色系在明度和纯度上会进一步提升。
主题:不完全的魅力
色彩的感觉:传统的、意外的、有创意的,装饰感。
宁静的浅香橙色、灰粉紫色、粉蓝色、香草黄以及带有地中海风情的橙色、蓝色和绿色被阳光淡化,将装饰和简约以一种华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份平和的优雅和微妙的幸福感。高级品味的服装,以传统机能为基础,但完整的外观已没有魅力,重视不完全之中的表情魅力。同类色组合,相似色的微妙的组合,较强对比色的重视表情魅力的组合,各种各样肌理的组合,组合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主题:千面佳人
色彩感觉:女性化、优雅、高贵、柔和、幻想的。
绚丽华美的玫红色系和从空灵到坚实的绿色调构成一组趣味化的经典时装色彩,整个系列显得有些情绪化,愉快、年轻、充满幻想,体现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感、浪漫的气质,成熟的浆果紫与稚嫩的酸橙绿的强烈对比在银色的温柔控制下,于波动中找到崭新的融合。以简单印象的服装为对象。重视机能性与简洁度,重视服装素材与服饰配件的色彩对比。洁净而有艳度的中性色,接近黑的深色,艳度很高的透明色。
第三主题:张扬个性
色彩感觉:闪光、大胆、神秘、精致、时髦、、性感。
华丽的素材,表现前卫的女性感的服装。以美和前卫的感觉来自由地、大胆地组合成具有洗练感、前卫感地表现自我,表现女性特征地服装。有魅力的,时髦的色彩,减弱的色彩感,深色地高级感,与强烈的色彩一起组合,在中性色中具有艳度的感觉。
第四主题:永恒的经典
色彩感觉:具有神秘色彩感觉的黑色,灰色、暖棕、中性色,高彩度的颜色。
黑白灰永远是永恒的色彩,特点是引人注目的黑色与浅色的配合,灰色与鲜艳色配合,或混合的配色。强调动感,情绪,节奏变化。
暖棕、色、灰褐和砖红色体现了温暖、沉稳的传统基调,橙色的冲击,充满诱惑力的暗红、金棕色以及沼泽绿宣泄出极度的欢愉,体验在获得嗅觉与视觉双重享受后的精神升华。
面料流行趋势
2008秋冬麻类面料呈现出自然并富有装饰性的发展趋势。通过色彩、纱线、附加处理的创新变化,展现丰富的外观,纺纱和整理的新技术使织物变得更加细腻和柔软。麻织物整体风格注重多元的融合,表面进行印花、各类的附加处理和装饰,增添独特的魅力。
大主题:浮华背后
我们对于浮华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潮流趋势,精致而通透的色彩和有高科技感觉的色彩组合是这一主题的色彩重点。而这一主题的核心色则由白色、粉肉橙色、水蜜桃肉红、黄油黄、不锈钢灰、柿子红、深蓝莓紫红色、浅灰紫色……和浅紫罗兰粉色构成。
第二大主题:历史传承
这个主题将我们带回了充满创造性的手工艺时代,几乎被长时间遗忘的传统工艺义一次来到了时尚的前沿。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和各种部落风格装饰都积极的影响着这一季的时尚。核心色南橙色、橘红色、粉蓝绿色、深血红、正红、柠檬黄、绿松石色、橡树皮色和巧克力色构成。针对女装,乳白色、巧克力色和肉色加入成为点缀色。部落风格纹样及民族风味的装饰面料将古老和精致融合起来成为这一主题中女装材质的重点。男装则添加灰褐红色,肉色和奶油色点缀核心色。重新诠释的羊毛格子呢、棉帆布和牛仔布,具有部落风格的标志的刺绣针脚及具有古典风格的披肩都是这一主题下男装材质的重点。
第三大主题:清新自然
生机勃勃,朝气盎然是这一主题的特征,其运用了一系列象征生命的植物绿色,鲜嫩欲滴的露汁色作为重点色彩。水蓝色、浅灰黄绿色、杏皮色、嫩绿色、灰蓝色、草绿色、灰茶绿、橄榄绿和灰藏青色构成了这一主题的核心色。
女装中用葡萄色和石榴色作为点缀。面料特征为运用大花朵、植物枝条和各种花朵造型的印花来体现女性的天真烂漫。男装选用金土色、深紫褐色、绿宝石色和铁锈色为点缀色。面料中则以自由的植物条纹和高科技合成面料为重点。这一主题同时也是本季女性内衣设计的一个重点主题。
第四大主题:简约
这些主题预示着檄简主义和实用主义基本原则的回归。冷静而巾性的色彩为这一主题的色彩重点,深灰蓝色、迷雾灰、珍珠白、浅银灰、紫貂皮色、深藏青、灰褐色和深绿褐色构成了这一主题的核心色彩。偏冷的核心色调中增加栗子色,杏皮黄色和淡蓝紫色暖化了女装的阴冷感。粗糙和光滑的对比是这一主题女装面料的要点,意在体现简约但不贫瘠的风格,使用复杂精致的原料和装饰,打造神秘和优雅的风格。男装中,加入了深红色、蔚蓝色和茶色作为点缀色。经过创新的处理并加以修饰的羊毛和棉质面料是男装面料的重点,意图体现勇敢和富于开拓的先驱精神。

序言



服饰的演变与风格的密码:一部跨越时空的穿搭美学史诗 图书信息(不含《吉米讲时尚(附光盘) 9787535749406》的任何内容) 书名:《霓裳魅影:从宫廷到街头的风格演化》 作者: [虚构作者名,如:艾琳·凡尔赛,资深时装评论家] 出版社: [虚构出版社名,如:琉璃文苑出版社] ISBN: [虚构ISBN,如:978-7-5588-1021-6] --- 内容简介 《霓裳魅影:从宫廷到街头的风格演化》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穿什么”的指南,而是一部深植于人类文明、社会变迁与权力结构的服饰哲学史诗。本书以宏大的时间跨度,精妙地剖析了服饰如何从最基础的遮体御寒需求,一步步蜕变为复杂的文化符号、经济指标和个人宣言。我们聚焦于那些决定性的历史转折点,探究每一件“衣裳”背后隐藏的社会心理和艺术思潮。 第一部:古典的束缚与神性的光辉(古代至文艺复兴前夜) 本部分追溯了人类服饰的起源,从古埃及的亚麻长袍如何象征着等级与纯净,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对人体美学的赞颂与褶皱艺术的巅峰。重点探讨了中世纪欧洲,服饰如何成为神权和封建制度的视觉体现。我们详细解析了拜占庭帝国的丝绸贸易,以及欧洲贵族对颜色(如紫色、深红)和材质的垄断如何构筑起森严的社会壁垒。 服装不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被雕刻在身体上的社会身份铭牌。我们将细致描绘“教士服”的严谨、“骑士盔甲”的象征意义,以及早期纺织技术(如羊毛的精加工)对欧洲经济的推动作用。 第二部:宏大叙事与巴洛克的奢靡(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 文艺复兴的曙光不仅照亮了艺术与科学,也彻底解放了服饰的想象力。本书将对比佛罗伦萨的内敛优雅与西班牙宫廷的繁复壮丽。进入巴洛克时代,服饰达到了令人目眩的程度。我们深入剖析了西班牙式紧身胸衣(Corset)的结构演变,及其如何塑造出“沙漏型”的女性理想轮廓,这不仅是美学要求,更是对女性行动力的隐形限制。 法国路易十四凡尔赛宫廷的“太阳王”时代,成为服饰权力展示的极致范本。从男性的繁复蕾丝、高跟鞋(最初是男性骑马工具)到女性夸张的裙撑(Farthingale),每一寸面料都印刻着财富与君主的意志。本书将细致解读凡尔赛宫廷礼仪对欧洲贵族审美的影响路径。 第三部:启蒙、革命与着装的民主化曙光(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 启蒙运动的思想冲击,率先反映在了服装的变化上。洛可可的轻盈与粉饰逐渐被新古典主义的简洁和对古希腊罗马的“理性回归”所取代。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对男性服饰的“大变装”(The Great Masculine Renunciation)的详尽分析。曾经穿着丝绸、假发和高跟鞋的绅士们,如何转向深色羊毛、剪裁合身的燕尾服和白衬衫,这标志着社会评价标准的转变——从“彰显出身”转向“展现品格与职业能力”。同时,我们探讨了工业革命初期,纺织机带来的面料普及,尽管初期工人阶层的着装依然简陋,但变革的种子已经播下。 第四部:维多利亚的道德与现代的萌芽(19世纪后半叶至一战) 维多利亚时代是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社会道德对女性的束缚达到了顶峰,层层叠叠的衬裙和紧绷的胸衣构成了“道德盔甲”。另一方面,时装屋开始出现,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开创的“高级定制”(Haute Couture)模式,标志着时装从手工作坊向工业化艺术产业的过渡。 本部分将详细梳理褶皱、荷叶边、手杖、阳伞等配饰如何成为身份的精确编码。此外,对自行车运动兴起后,女性服饰为追求行动自由而做出的初步改良(如“布鲁默裤”的短暂流行)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五部:激进的解放与风格的碎片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旧有的社会结构,服饰也随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我们将重点解析一战后女性进入职场的刚需,如何促使套装(Suit)成为主流,以及设计师如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如何将男装元素(如斜纹软呢、简洁线条)引入女性衣橱,创造出真正实用的现代女性形象。 二战后的“New Look”是对战时克制的强烈反弹,迪奥(Dior)如何用大量面料重新定义女性的曲线美学。随后,书籍将过渡到对50年代中产阶级服饰的“标准化”现象,以及对这种标准化的反抗——摇滚乐和青年文化的兴起。 第六部:反文化、身份政治与全球时尚的融合(20世纪后半叶至今)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聚焦于风格的爆炸性增长和全球化。我们将分析1960年代的“迷你裙革命”如何象征着性解放和青年文化的胜利;7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如何将“天然、手工、反消费主义”的理念注入服饰;80年代的权力着装(Power Dressing)如何反映了女性在商界的崛起。重点分析了设计师(如山本耀司、川久保玲)如何挑战西方主流审美,引入“解构主义”和“侘寂”美学。 最后,我们将讨论数字时代对时尚产业的影响,从快时尚的兴起到可持续时尚的兴起,服饰作为身份载体的意义正在发生怎样的深刻转变。 本书特色: 多学科视角: 结合社会学、经济史、艺术史,全面解析服饰背后的驱动力。 细节考证: 详尽描述关键服饰单品的结构、面料和历史功能。 全球视野: 不仅关注欧美中心,也穿插探讨了东方服饰传统在现代交锋中的角色。 《霓裳魅影》旨在引导读者,跳出“潮流”的短暂迷雾,去理解服饰的恒久价值——它是我们感知和塑造世界的最贴身、最诚实的媒介。通过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清醒地选择今天的装束,定义明日的自我。

用户评价

评分

《掌控力:如何有效管理压力与精力》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直接、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语气,为我重建了关于“效率”和“休息”的认知框架。我以前总觉得,管理时间就是把待办事项列表排得满满当当,然后机械地去执行,结果就是越忙越焦虑。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将精力视为比时间更稀缺的资源——对我触动极大。作者详细划分了四种精力维度:生理、情感、思维和精神,并为每一种维度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充电”方法,而不是空洞的口号。例如,书中关于“微休息”的建议,提到在进行高强度脑力劳动后,进行三分钟的特定呼吸练习,对恢复思维敏锐度效果显著。我尝试了几种方法,比如调整午休时的“白噪音”频率,以及如何在会议间隙进行“情绪排毒”,发现它们确实能有效地避免下午三点的效率断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它不指责你的低效,而是直接给你一套经过验证的工具箱。对于现代社会中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职场人士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是立竿见影的,它教会你如何可持续地高效工作,而不是透支自己。

评分

我必须得说,我对《量子物理学与宇宙的终极奥秘》这本书的震撼程度难以言表,它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极其严谨,充满了数学的精确性和哲学思辨的深度。作者似乎拥有那种罕见的将最深奥的理论用清晰的逻辑串联起来的能力。当我读到关于“多世界诠释”和“量子纠缠”的部分时,简直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它不是那种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故弄玄虚的书,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实验的引用都有其坚实的学术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抛弃普通读者的可理解性。他会用非常巧妙的比喻来解释那些反直觉的概念,比如用抛硬币的场景来类比叠加态。虽然有些章节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消化,但这恰恰说明了内容的厚重和价值所在。这本书更像是一次智力上的马拉松,跑下来虽然疲惫,但收获的视野是空前的。如果你对宇宙的本质、物质的最小构成心存敬畏和好奇,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但请准备好带上你的逻辑思考能力。

评分

最近翻阅的这本《中世纪欧洲的日常生活与习俗》简直是一部充满烟火气的历史画卷。我一直以为中世纪就是骑士、城堡和黑死病的代名词,但这本书彻底纠正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聚焦于那些被宏大叙事所遗漏的“小人物”的生活细节:农民的耕作周期、城市手工业者的行会制度、不同季节的饮食变化,甚至是对家庭内部权力结构的探讨。书中对当时的服装面料、食物保鲜技术以及公共卫生条件的描述,生动得让人仿佛能闻到泥土和柴火的味道。比如,书中详细记录了某个地区在特定年份的收成情况,以及这如何影响了当地人过冬的储备和节日庆典的规模,这种微观视角的切入,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日期和事件,而是鲜活的人类生存体验。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宗教仪式如何融入日常劳作的分析,展示了信仰是如何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实在感”,它让我们得以一窥历史的真实肌理,而不是停留在教科书的概述层面。

评分

天呐,最近读完的这本《设计思维的艺术》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人类认知和创造力的脉络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它不是那种空泛地谈论“创新”的口水书,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手把手教你如何真正地“看见”问题,并且用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去解构和重塑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同理心地图”和“原型快速迭代”的章节,它们提供的工具和框架非常实用,不是那种只能在理论层面欣赏的空中楼阁。比如,书中详细描述了一个案例,如何通过深度访谈,挖掘出用户隐藏的需求,而不是他们自己声称的需求。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让我茅塞顿开,感觉过去自己做的一些所谓的“用户调研”简直是小儿科。而且,作者的文笔流畅,穿插的历史典故和现代商业案例结合得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的切换,让你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解决方案,而是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去寻找那些真正能带来颠覆性改变的切入点。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或者任何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朋友们。

评分

关于《古典音乐的“情绪代码”》,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听众与作曲家之间那座看似遥不可及的桥梁。我过去听古典乐,常常觉得有些旋律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或是作曲家在那个特定的段落想要表达何种复杂的情感,总是不得而知,只停留在“好听”的层面。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兼具深厚乐理知识和出色文学表达能力的行家。他没有仅仅停留在讲解奏鸣曲式或赋格结构的枯燥分析上,而是深入挖掘了特定调性、和声进行乃至配器选择背后所承载的情感意图。比如,书中对巴赫赋格中“对位法”如何表现“挣扎与和解”的解读,真是精妙绝伦,让我再次聆听时,那些原本平行的声部仿佛立刻获得了生命和对话的张力。作者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和象征意义,使得那些抽象的音符转化为了具体的、可感知的内心世界活动。这本书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深度,它让你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聆听者,而是一个能够解码作曲家“密语”的参与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