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

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南怀瑾 著
图书标签:
  • 南怀瑾
  • 参同契
  • 中医
  • 养生
  • 道家
  • 文化
  • 哲学
  • 经络
  • 传统文化
  • 国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36900
版次:1
商品编码:1009580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太湖大学堂系列图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5
字数: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原理即从此书而来。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


  《我说参同契(中册)》一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深、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的诸多奇特的人和事。先生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对各种修炼法门之深刻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目录

出版说明


中册


第二十七讲


君臣御政章第五○打坐的好处○修道的关键重点


○不受感动○天心为主的金丹


第二十八讲


炼丹的初步○六根大定结丹○气脉真通与变化


○修道谁做主○你懂得火候吗


第二十九讲


炼己立基章第六○养生与修道○先管嘴再管心


○找不到的东西○铅汞代表什么○先天一炁来了


第三十讲


修道百字铭○肌肤润泽了○一是什么○如何能得一○一产生一切


第三十一讲


一到底是什么○谷神与本性○两窍互用章第七


○两窍互用○上德与下德


第三十二讲


上窍与下窍的功能○上下气平衡交换○性命与祖炁


○一升一降的法门○黑白是什么


第三十三讲


光明来自黑暗○金水与修道○转河车○成道的狂人


第三十四讲


玉液还丹怎么来○若有若无的境界○若有若无之后如何


○功德圆满脱胎换骨○脉解心开之后


第三十五讲


明辨邪正章第八○正道邪道○导引法祝由科


○旁门左道也不错○拜北斗与奇门


第三十六讲


各种旁门修法○五鬼搬运法○东西方混合的旁门○脱离正道的修行


第三十七讲


伏食是什么○金丹与命功○两弦合体章第九


○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半斤八两


第三十八讲


上弦半斤下弦八两○魂魄与心肾○金返归性章第十


○正统道家理论重点○认识三种现象○人的五行之气


第三十九讲


由始至终的金○孔子与《易经》○伏羲一划分天地


○《易经》的三圣○孔子玩卦○三教三身三清


第四十讲


婴儿姹女黄婆○真土造化章第十一○水火二用必归土


○太极函三○凝神聚气○水火如何能相容


第四十一讲


喜爱外丹的麻烦○如何炼内○内呼吸不是用鼻子


○颠倒颠的运用○黄金流珠朱雀


第四十二讲


中黄真土与金之父○水火土相互关系○修丹道全在真意


第四十三讲


真土对伏食的重要○还丹和精气神○人元丹


○外丹和三尸虫○脾土间脑神通


第四十四讲


先天一炁如何得○土和四季内脏○荒诞的采补○伏丹后的变化


第四十五讲


同类相从章第十二○水火相变化成丹○一阳来了怎么办


○阳火阴火真火○太阴真水妙用


第四十六讲


胡粉硫黄的作用○再说水火气○外丹的故事○从妄想起修


第四十七讲


生命中的同类○同类修道心风自在○自以为是的修道


○外丹不是真丹○烹炼温养变化


第四十八讲


笨入迷外丹○祖述三圣章第十三○《易经》生生不已的道理


○火龙真人的自白○还丹法象章第十四○如何才能还丹○金丹的真种


第四十九讲


还丹一金一半水一半○建炉采药火候○堤防须先建


○唤醒沉睡的灵蛇○防止外泄的堤


第五十讲


水火土互涵○金水神气须调和○调和神气的真意


○把精与神修回来○工夫境界的变化○回复纯阳之体后如何


第五十一讲


气脉真通时的现象○入定后的变化○乾坤交大还丹


○不死之药○采丹药的方法○小心注意的事


第五十二讲


还丹后的锻炼○防止泄漏的方法○体内龙吟虎啸○文火武火配合烹药


○自身阴阳要调好○阴阳多变化


第五十三讲


顺其自然的锻炼○身心彻底转变○道来时的现象○脱胎换骨之后

精彩书摘

  密宗真正开了顶的人很少,我亲眼看到过。我们当年拜一个老师,四川人,是不是神仙我不知道,不过一般人叫他神仙。他那个时候八十几了,可是心理状态很年轻,也没有什么脾气。他的顶门是开的,我们经常去摸,里面有跳动,像婴儿一样。还有一点,他八十岁的人,乳房这么一挤,可以挤出奶来,那也是真的。根据道家说法,这一类的可算地仙,走路很快。《神仙传》上讲“行疾奔马”,我们没有看过他跟马比赛,我走路还算是轻便,可是当年跟他走路,也有点吃力。这都是我亲眼所见。


  后来在西藏,看了这些喇嘛,什么顶门开了插草呀!我给自己插过,也给人插过,那不算真开。气脉打通必然会开,而且开的时候会有震动的声音,所谓顶门一声雷,嘣!你们真修到那个时候会把你吓昏了,就像天上打雷,一大声震动,就震开了,是有这种现象。


  所以“上闭则称有”,开始了我们后天的生命。修道是“下闭则称无”,下面关闭了,精气神不漏,不向下走了,叫做“无”。不是没有,而是空灵了,还归于空无。所以“无者以奉上”,下面的作用不再起了。在佛家也有很多的说法,起码是“马阴藏相”。伍柳派非常注重这个,“马阴藏相”没有什么稀奇,练气功的人也做得到,练童子功的人也做得到。“马阴藏相”不要乱练,过分练气功,会罩丸收缩,那不是“马阴藏相”,而是一种病态,搞不好最后还要开刀,或者摄护腺(前列腺)这些地方都会出问题。真正“马阴藏相”是个什么样子,也不要乱去猜想。总而言之,如果讲“马阴藏相”,那是外表,实际上“下闭则称无”,就是下面完全无漏,顶门重新开了。“上有神明居”,从顶上开始,老实讲学密宗的人,到了这个境界,才真正叫做灌顶,不是像现在铃子摇一摇,拿个瓶子装水倒一倒,就算灌顶。天主教叫洗礼,这都是同一个系统下来的。这个时候是人定的境界,岂止光明,而且霞光万道。不到那个境界不要去幻想,幻想不但没有霞光万道,反而是神经万年。换一句话说,是顶门的脉打开了,这就是气脉问题。我们说任督二脉、三脉七轮都打开了,就是到了这一步的境界,这个时候肉体上是气住脉停的现象。


  道家还有一个秘诀,张紫阳真人说的:“一粒金丹吞人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道家所标榜的“万化在手,宇宙由心”。这个丹药不是用嘴巴吃,这是道家的隐语,是另一个口,哪里呢?就是上窍这里。现在我公开讲了,反正我也没有道,我也不是神仙,让你们年轻人去修吧。也许你们修成神仙,将来你能帮忙拉我一把也不错。天元丹从顶上下来这个时候,古人当它是不传之秘,我觉得没有什么,这可以明讲,一般人就算晓得也做不到。上下气平衡交换


  注意下面一句话:“此两孔穴法,金暴亦相胥”,上下互用,这个是火候了,很难。你们做工夫做到头昏、头重,还谈不到这个境界。气向上行,就会有头昏的现象。你们问经常头痛怎么办,我说把脚扭一扭,是“其治者在下”的道理。因为那不是真的气上来,是虚的,你元气没有上来,头轮的气脉打不通,很胀。你去量血压并不一定高,反而是低血压,那是气上不来的原故。所以我经常笑现在的人是科学迷信,我不量血压,也不检查身体,因为我活到这个年纪,用了几十年很够本了。即使检查出来,有个不好怎么办?不好也是死,好也是死。已经晓得最后是这么一件事,所以懒得去麻烦检查。


  血压跟着气候、情绪都在变化,气候湿度太高,大家这几天就感觉沉闷。注意现在是阴历五月,干支是午月,湿度高,人就容易昏沉爱睡,那是因为阴气刚刚萌芽。这个时候有些人觉得难过,我说这个时候最容易死人的,早晚气候不同,血压不同,情绪心境好就高兴,也许血压就高。有些人还买一个血压计放在旁边,进来量一量,出去量一量,活得好辛苦啊!就合了老子的话:“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能不为这个身体忙,还会有什么痛苦呢?


  但是上下这个气,随时要交换的,所以我常常问,你怎么醒来怎么睡着的?这与两个气都有关系。这两个孔穴要想打通,“金燕”必须平衡,金也不是元气,西方属金,金属白色,“金熏亦相胥”就是要平衡的意思。我经常问人,你们天天讲任督二脉通了,通到哪里去了?你转河车转到什么时间为止?都答不出来!修佛家止观法门修数息的,坐在那里已经数了几十年,我说学会计都比你高明,你在那里数下去干吗呢!“一数二随”,你数了以后,觉得呼吸跟心念一配合,就不要数了,接着是随息的方法。所以一般人修道,至少在我这个不修道的人看来,是蛮可怜的,古人叫做“学遭之愚”,被道骗了。其实道也没有骗你,自己被自己骗了。


  ……

前言/序言


《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图书简介 导读: 《参同契》者,乃中国古代科学之瑰宝,炼丹理论之鼻祖。其文晦涩,其义深远,历来为学界所珍视,却少有人能深得其精髓。南怀瑾先生,当代国学大师,以其宏博的学识、精湛的解经能力,将这部古籍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化繁为简,引人入胜。本书为《南怀瑾作品集》系列中的第一卷《我说参同契》的第二册,聚焦于《参同契》的中册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古人炼丹养生、体悟生命奥秘的智慧结晶。 本书内容概述: 本书紧承上册的开篇,继续以南怀瑾先生充满智慧与幽默的讲解,层层剖析《参同契》中册的核心内容。在此册中,重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精微的物质转换理论: 《参同契》不仅是炼丹术的理论基础,更是对宇宙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早期探索。本册将深入解读书中关于水、火、金、石等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炼制过程中的转化机理。南怀瑾先生将以现代科学的视角,结合古人的象数之学,为读者揭示这些看似玄妙的描述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阐释物质能量的守恒与转化,以及阴阳五行在其中的动态平衡。读者将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并非停留在朴素的经验层面,而是已经触及了物质科学的某些本质。 内丹学的初步阐释: 《参同契》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将外炼丹与内修养生融为一体。本册将重点阐述书中关于“内丹”的初步理念。南怀瑾先生将引导读者理解,书中提及的各种“药材”、“火候”、“器具”等,并非仅仅指代外在的物质,更多的是象征人体自身的精、气、神,以及修炼过程中对身心的调控。读者将开始接触到如何通过呼吸、意念、导引等方法,在自身体内进行“炼化”,达到“返本归元”的境界。这种“内求”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所在。 宇宙人生哲学的融会贯通: 《参同契》所蕴含的,远不止炼丹的技术。它更是一部贯穿宇宙观、人生观的哲学著作。本册将深入剖析书中关于天地运行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命本源的追寻等哲学思辨。南怀瑾先生将借由《参同契》的语境,旁征博引,将儒、释、道三家思想巧妙地串联起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待宇宙、生命问题上的独特视角。读者将体会到,古人如何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对自身的体悟,构建一套完整的生命哲学体系,理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深刻内涵。 象数之学与象征解读: 《参同契》的语言常常采用高度象征化和象数化的表达方式,这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本册将详细解析书中出现的各种卦象、数字、星宿等象征符号的意义。南怀瑾先生将以其深厚的易学功底,解读这些符号在阐释炼丹过程、生理变化、乃至宇宙规律时所扮演的角色,帮助读者跨越语言的障碍,触及作者的真实意图。这种解读方式,不仅是对古籍的还原,更是对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式的展现。 “求长生”的真谛: 古代炼丹之术,其终极目标往往被概括为“求长生”。本书将深入探讨南怀瑾先生对“长生”一词的独特理解。他将引导读者超越对肉体不朽的字面解读,而深入理解“长生”所代表的生命能量的恒久、精神的超越、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这种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将引导读者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阅读本书的价值与收获: 解锁古籍智慧: 《参同契》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哲学、医学的珍贵文献。本书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讲解,将这部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生动易懂,让普通读者也能领略其深邃的智慧。 启迪生命思考: 书中关于宇宙、人生、生命的探讨,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深度反思,拓展生命的认知边界。 体悟传统养生: 对于对传统养生、中医、道家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本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有助于理解古人“治未病”、“修身养性”的精髓。 提升思维层次: 南怀瑾先生的讲解风格独特,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的能力,能够极大地提升读者的思维层次和知识广度。 感受国学魅力: 本书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体悟国学经典魅力的绝佳途径。 本书特色: 深入浅出: 南怀瑾先生以其炉火纯青的讲解功力,将极其复杂的概念,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阐释清楚,即便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旁征博引: 讲解过程中,南怀瑾先生旁征博引,融汇佛、道、儒三家经典,以及天文、地理、医学、易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极大地拓展了阅读的视野。 原汁原味: 本书保留了南怀瑾先生原有的讲课风格,语气、神态、幽默感都得以体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大师对话。 启发性强: 南怀瑾先生的讲解并非照本宣科,而是极具启发性,引导读者主动思考,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悟。 结语: 《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不仅仅是一部解读古籍的著作,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之旅。南怀瑾先生以其睿智的语言和深邃的洞察力,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古人智慧殿堂的大门。阅读本书,您将不仅仅是在学习一段历史,更是在重塑一种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的方式。让我们跟随南怀瑾先生的脚步,一同穿越时空的阻隔,去领略那份源远流长的中华智慧,去探寻那关于生命与宇宙的永恒谜题。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罢《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我有一种如沐春风、又醍醐灌顶之感。南师的讲解,并非是枯燥的说教,而更像是与一位饱学之士的深入对话,他将《参同契》的深邃内涵,用一种极其生活化、且极具启发性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特别欣赏南师在讲解中,对于“学”与“用”的辩证关系的处理。他并非仅仅将《参同契》视为一本古老的炼丹秘籍,而是将其中的哲学思想,与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人生困境相结合。他会从历史的纵深处挖掘,也会从人性的深层去剖析,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道家理论,变得鲜活而具有现实意义。 南师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时而庄重严肃,引人深思;时而又幽默睿智,令人捧腹。他能够将那些复杂的概念,用最朴实、最形象的比喻娓娓道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他的讲解,总能恰到好处地触动听众内心最深处的思考,引发一连串的追问和探索。 这本书最让我受益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生活态度。南师鼓励我们去认识自己,去了解自己的身心,去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并非是遁世避俗,而是在红尘中历练,在生活中成长。这种“入世”的智慧,让我对人生的追求有了新的方向。 总而言之,《我说参同契(中册)》是一本真正能够启迪心灵的书。它不仅让我对《参同契》这部经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方式,引导我去认识生命,认识世界。南师的学问和风范,足以令人景仰,他的讲解,更是如同一道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探索生命真谛的道路。

评分

拿到这本《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时,我带着一丝忐忑,毕竟《参同契》这种古籍,对我来说一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然而,南师的讲解,却如同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内心的疑虑。他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将《参同契》的核心思想,用一种生动、形象、且极富洞察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特别欣赏南师在讲解中,对于“理”与“事”的辨析。他能够从古老的炼丹术语中,提炼出普遍适用的哲学道理,并将其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他讲到“炼丹”时,会从炼金术的比喻,延伸到人性的淬炼,以及个人品德的修养。这种由表及里、由物及人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在读一本古籍的解读,更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反省。 南师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不是一味地卖弄学问,而是将深奥的道理,融入到他对时事的评论、他对人情世故的洞察,甚至是他的个人经历之中。他的讲解,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又妙语连珠,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本书对于我最大的帮助,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活”的智慧。南师强调,学问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更要落实到生活实践中。他引导我们去观察自己的心念,去体悟身体的感受,去认识到我们与宇宙万物的联系。这种“从内而外”的修学方式,让我觉得修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触手可及的当下。 总的来说,《我说参同契(中册)》是一本让我醍醐灌顶的书。它不仅让我对《参同契》有了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向我展示了中国传统智慧的价值和魅力。南师的学养和境界,足以让人敬佩,他的讲解,更是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

对于《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这本书,我可以说是在阅读过程中,经历了一场思想的“大地震”。南师的讲解,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他并没有将《参同契》束之高阁,而是将其中的精华,如同活水一般,注入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之中。 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南师能够将那些古老的炼丹理论,与我们现代的生理、心理学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他用了很多科学的比喻,来解释那些看似玄妙的“精气神”概念,让我这个对科学略有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找到共鸣。他强调,无论是古代的炼丹术,还是现代的生命科学,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运用我们自身的生命能量。 南师的讲解,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他说话直接而有力,不回避问题,也不故弄玄虚。他常常用一些幽默的段子,来化解听众的疑虑,又能在关键时刻,点出问题的核心。这种“亦庄亦谐”的风格,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兴趣。 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有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能否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付诸实践。南师引导我们去体验,去感受,去质疑,去探索,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他鼓励我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验证那些古老的学说,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 总而言之,《我说参同契(中册)》是一本我非常推荐的书。它不仅是一部经典的解读,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认识生命、认识宇宙的智慧指南。南师的博学多才和人格魅力,足以让人折服,他的讲解,更是如同一次心灵的“SPA”,让人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心灵的升华。

评分

这本《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可以说是打开了我对中国古代智慧认识的一扇窗。初读这本书,我首先被南师那宏大而又细致的讲解风格所吸引。他不仅仅是在讲解《参同契》这本道家经典,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上溯黄老之学,下启佛道禅宗,甚至将其与现代科学哲学相联系,这种全方位的视野,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师对于“性命双修”的阐释。他并没有将此神秘化,而是将其解读为一种身心合一的实践过程。他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吃饭、睡觉、呼吸,来比喻炼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原本听起来如同天书的术语,变得亲切易懂。他强调,真正的修行,并非是脱离尘世的苦修,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调整自己的心念和行为,达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南师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他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又严肃认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他的学识和人格所吸引。他讲到一些修行的困难时,也会很坦诚地指出,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修行之路并非坦途,但只要用心去实践,总会有所收获。 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以前总觉得这些学问离我们太遥远,难以理解,但通过南师的讲解,我发现,这些古老的智慧,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的“说明书”。 总而言之,《我说参同契(中册)》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并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生活。南师的讲解,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生命意义的道路。

评分

这本《南怀瑾作品集1 我说参同契(中册)》确实是一本让人越读越有味道的书。第一次翻开,可能觉得有点门槛,毕竟是讲《参同契》这种古老而深邃的著作,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南师那充满智慧和生活气息的讲解,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将原本晦涩的道家炼丹内修之法,化为可理解、可体悟的道理。我特别喜欢他那种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讲解方式,从佛经禅宗到中国历史文化,再到西方科学,几乎无所不包,但又总能巧妙地将这些看似无关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最终指向《参同契》的核心。 他并没有生硬地去解释每一个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比喻、故事,甚至是生活中的小事,来阐释那些高深的哲学概念。比如,他讲到“炼丹”时的精妙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所谓的“火候”、“药物”并非真的指代物质,而是我们内心修为的各个阶段和方法。这种“活”的讲解,让我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惊叹,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的种种,从中找到修行的契机。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既有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人的幽默感。南师的讲解,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又带着一丝调侃,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和智慧。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人情世故的洞察,他能从《参同契》中挖掘出关于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深刻道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半生不熟的普通读者来说,是极大的帮助。 读完这本《我说参同契(中册)》,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窗户。南师的讲解,让我不再对“修行”这个词感到神秘或遥不可及,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本真的探索。他鼓励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照自己的心念做起,这比那些空泛的理论更具实践意义。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参同契》的解读,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生活、如何与世界相处的智慧之书。南师的学问深厚,人格魅力更是让人折服,他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引导着我走向更深邃的思考。

评分

东西不很好,信任京东!

评分

京东快递就是给力,隔天就到了。

评分

看了上册,才发现没有买全,赶紧订购中下册。

评分

叠加后满400减300,南老师相关著作认真学习。

评分

很给力,价格便宜,发货速度快,服务周到

评分

对道家十分感兴趣,希望能从书中学到一些道理

评分

印刷精美。清晰。京东的书不错,有图有真相!我是一个消费者,不是托!

评分

百年经典,南师之言,包装精美,印刷精致

评分

南怀瑾先生的书在我心中都是经典!强力推荐全套收藏阅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