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編次彆代,共為部秩”的南、北史
評分第三節 幾部重要史籍研究
評分第二節 “國史”的編撰
評分再論《貞觀政要》的成書問題——日本學者原田種成的“兩次進書說”難以成立,《史學史研究》1997年 第04期
評分現有研究唐代史學的著作如瞿林東同誌的《唐代史學論稿》、牛緻功同誌的《唐代的史學與“通鑒”》以及相關中國古代史學史、史學傢評傳、隋唐史中的史學部分,都對唐代史學和史學理論的重大問題作瞭闡釋,富有成果,受到重視。本書作為一部係統論述隋唐史學發展的專著,有自己明顯的特色。首先是係統、全麵,全書分14章,加上導論、後敘,閤計16個部分,集修史、史館、史學發展等方麵內容之大成;其次是有深度,如對隋唐五代主要史著的曆史背景、指導思想、修史過程、特點和曆史作用,均有詳細之探討,新見迭齣。導論
評分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瞭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不久,高祖退位,李世民做瞭皇帝,年號貞觀。李世民就是我國古代傑齣的政治傢唐太宗。唐太宗汲取隋亡的教訓,他勤於政事,要大臣廉潔奉公,政府輕徭薄賦,鼓勵生産。他在位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漸強盛。曆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評分第一節 “禦撰”《晉書》
評分比較枯燥的史學書,專業性比較強!
評分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瞭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不久,高祖退位,李世民做瞭皇帝,年號貞觀。李世民就是我國古代傑齣的政治傢唐太宗。唐太宗汲取隋亡的教訓,他勤於政事,要大臣廉潔奉公,政府輕徭薄賦,鼓勵生産。他在位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漸強盛。曆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