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做下來最大的毛病在於前後體例有些不一。另外,原書本身有不少錯,但是整理本沒有將其一一指出。這點,本來是出於儘量保存原貌的目的,但後來覺得有些不太合適,不過為時已晚,也來不及再加上了。這書的史源其實相對較集中,比如李兆洛、包世臣、陳澧等文集,是最最常用的,這些,基本上都指出來了,算是個小小的功績吧。另外,文字校勘應該還可以的,至少做過四五遍。當然,落葉難掃,自古皆然。
评分后记
评分《西天路竟》释
评分 评分《沙洲伊州地志》残卷考释
评分崔致远,字孤云,新罗末期人,是朝鲜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朝鲜和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称誉。他12岁时离家来到长安求学,在中国一共呆了16年时间,前面的七、八年是在长安、洛阳求学,后半期则先后在溧水、淮南为官,约8年多时间,曾参与讨伐黄巢,881年任淮南节度使(驻扬州)的从事,崔致远28岁回新罗,在新罗王朝继续担任要职。崔致远一生文学创作不断,曾经将自己的佳作汇编入《桂苑笔耕集》20卷行世。范文澜先生对于《桂苑笔耕集》曾给予很高评价,说它是“一部优秀的文集,并且保存了大量史事”。由于在文学上的极高成就,崔致远得到了朝鲜和韩国后世的众口同赞,死后被追谥文昌侯,入祀先圣庙庭,尊为“百世之师”。
评分《炖煌绿》残卷考释
评分《禹瓜沙兩郡大事記》考釋
评分不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哈哈,感谢东哥活动,继续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