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十二经络调筋术 50种疾病对症的筋保健法 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养生 家庭实用健康书籍

解十二经络调筋术 50种疾病对症的筋保健法 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养生 家庭实用健康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健康中国名家论坛编委会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经络
  • 穴位
  • 按摩
  • 养生
  • 保健
  • 筋膜
  • 健康
  • 家庭医学
  • 疾病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阔步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公司
ISBN:9787546333977
商品编码:1022613935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十二经络调筋术(50种疾病对症的经筋保健法)

市场价:29.80元

作者: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

出版日期:2010-9-1

ISBN:9787546333977

字数:230000

页码:256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为了使中医智慧不再束之高阁,使民众举手投足皆可养生保健。我们编辑部结合现代人的健康特点,以及大家的阅读习惯,特编辑出版了这套“健康大学堂系列丛书”,其所涵盖的内容领域括:经络穴位、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膳、艾灸、脊疗、腿疗、足疗、手疗、颜面色诊、时令养生、体质食疗、穴位指压等众多中医技法的实用领域。
这套丛书,一方面以大量形象生动的图表、图解、表格替代枯燥冗长的文字;另一方面,力求将抽象的中医技能形象化,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总之,该丛书的目的是为大家建构一座能轻松防病的“家庭医院”,使读者能够看得清,学得懂,用得上。因此,“实际、实用、实在”,便成为本套丛书所追求的出版特点。


经筋是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主要作用是连接筋肉、骨骼,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经筋疗法正是通过揉、按、推、拿等手法来刺激人体的血液循环,使经筋得到气血濡养,以缓解和祛除病痛,是一种中医临床上比较实用的手法。《十二经络调筋术》不仅对经筋疗法的原理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更提出了上种常见经筋疾病的具体手法以及大量的日常保健方法,是一本可以真正让你远离此类病痛的家庭实用健康宝典。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十二经筋疏通法让您远离病痛
调筋:十二经筋疏通法,40种关节理筋法,打通周身经脉
易学:足不出户,居家舒筋活络保健康复法

12式易筋经 40种理筋康复法 50种疾病对症的经筋保健法
12式易筋经:遵从中医经典手法,打通全身经筋血脉
40种理筋法:从头到脚理筋防病,悉心呵护身体细节
辅助:预防要点、穴位按摩,一防一治,经筋护理
方案:致病原因、检查筋结,步步解读,图文对照

目录


【序 言】 打通经筋 让全身远离病痛
易筋经十二式

章 什么是经筋
001 经筋——人体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
002 经筋与经络
003 络缀形体、着藏经络的防护墙
004 各其职、各主其病的十二经筋
005 手太阴经筋
006 手阳明经筋
007 手少阴经筋
008 手厥阴经筋
009 手太阳经筋
010 手少阳经筋
011 足阳明经筋
012 足太阴经筋
013 足太阳经筋
014 足少阳经筋
015 足少阴经筋
016 足厥阴经筋

第二章 什么是经筋疗法
017 经筋疗法简史
018 经筋有问题,后果很严重
019 经筋疾病的致病因素
020 经筋疗法的功效
021 四招让你快速诊断经筋疾病
022 按法——你不可不学的理筋手法(一)
023 点法和滚法——你不可不学的理筋手法(二)
024 推法——你不可不学的理筋手法(三)
025 叩击法——你不可不学的理筋手法(四)
026 揉法和拿法——你不可不学的理筋手法(五)
027 摇法——你不可不学的理筋手法(六)
028 擦法和拨法——你不可不学的理筋手法(七)
029 坚持三项施治原则不动摇
030 经筋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三章 经筋保健养生
031 十二经筋疏通法
032 经筋病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第四章 外科疾病经筋疗法
033 偏头痛
034 落枕
035 颈椎病
036 肩周炎
037 腰椎间盘突出
038 腰肌劳损
039 颞颌关节紊乱症
040 急性腰扭伤
041 踝关节扭伤
042 肩部扭挫伤
043 牵拉肩
044 膝部滑囊炎
045 膝关节损伤
046 足跟痛
047 网球肘
048 肋软骨炎
049 腿肚转筋
050 梨状肌综合征
051 骶髂关节病
052 项背肌筋膜炎

第五章 内科疾病经筋疗法
053 咳嗽
054 咽部异物感
055 呃逆
056 胃痛
057 腹泻
058 便秘
059 长期低热
060 胁痛
061 糖尿病
062 慢性鼻炎
063 胃下垂
064 胆囊炎

第六章 妇科男科疾病经筋疗法
065 排尿异常
066 阳痿
067 痛经
068 月经不调
069 前列腺炎
070 更年期综合征
071 子宫脱垂
072 闭经
073 乳少

第七章 神经科疾病经筋疗法
074 眩晕
075 失眠
076 面瘫
077 耳鸣耳聋
078 视力异常
079 三叉神经痛

第八章 心脑血管疾病经筋疗法
080 高血压
081 心律失常
082 类冠心病
083 中风后遗症

附录 本书所用穴位精选简介

内容提要


中医认为,人体的很多病症都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人体的四肢骸和五脏六腑都受气血濡养,一旦气血瘀滞,人体的经络就会受阻,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瘀肿疼痛,这就是所谓的“不通则痛”。经筋疗法就是在经筋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排除十二经筋通道上的障碍,以维持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经筋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将全身的筋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对筋肉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扩展了相关疾病的手段。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筋疗法对很多疾病都有独特的疗效,它外可以用于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损伤、痹、痿、瘫等病症;内可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诸如脘腹胀满作痛和便秘等常见的不适症状,是中医临床上比较实用的手法。
当人体遭遇外伤时,患部就会产生酸胀、疼痛、麻木等症状。这时候,经筋疗法可以通过揉、按、推、拿等基本的手法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进人体对代谢物和瘀肿的吸收,消除筋伤部位的肌肉痉挛,使经筋得到气血的濡养,病痛得以祛除。
其次,经筋疗法对于由风寒湿邪入侵导致的组织充血、粘连、肿胀也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宣通散结,剥离粘连的经筋,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消除痉挛,软化阳性反应物,消除炎症。
此外,对于经筋不同程度的错位引发的筋出槽、骨错缝等,经筋疗法可以通过理筋整复等手法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和整复,使筋脉复位,气血畅通,以促进受损组织的康复。
后,当人久病体虚或者年老体衰的时候,人体的气血运行就会出现迟滞、凝瘀,从而导致血不荣筋、肌肉萎缩、困倦无力。对于这种情况,经筋疗法可以疏通经络,加速人体血液循环,增进人体新陈代谢,使筋肉得到气血濡养,使人体内在各组织之间生理机能达到自然和谐,维持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经筋疗法长期湮没于民间,得不到重视。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回归自然的绿色疗法。在这种时代趋势下,经筋疗法重获重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参与下变得更加完善和成熟。作为一种历经数年的中医疗法,经筋疗法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相信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参与之下,经筋疗法一定会重放光彩。
本书分为八章,前三章主要介绍了经筋疗法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经筋的基本概念、经筋疗法的基本手法、经筋养生保健等内容。第四至第八章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科男科、神经科各种疾病的经筋疗法,每种病症都分为病症概述、致病原因、查找筋结、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几个部分。同时,我们还为读者精选了大量传统中医的按摩医术作为辅助疗法进行配合,希望能对患者的各种疾病有所帮助。

 
筋脉的智慧:中华古老技艺在现代健康生活中的传承与应用 在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经络与筋脉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如同人体内无形的河流与肌腱,维系着生命的活力,影响着身体的健康。本书将带您走进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健康领域,探索如何通过对筋脉的调理,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奇妙效果。 一、 认识筋脉:身体的桥梁与健康的基石 筋脉,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并非仅仅指代肌肉和韧带,而是包含了更为深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在中医理论中,筋脉与肝、脾、肾等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运动、感知和抵御外邪的物质基础。 筋脉的构成与功能: 筋是连接骨骼、肌肉、关节,使身体能够得以运动的柔韧组织。而“脉”在传统医学中,既有血管的含义,也泛指经络系统中运行气血的通道。当我们将“筋”与“脉”结合起来理解,便能看到一个更为全面的概念:筋脉系统不仅是运动的执行者,更是气血运行、脏腑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动态平衡。 筋脉与脏腑的关系: 肝主筋,是说肝脏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筋脉的濡养和舒展。肝气不舒,则筋脉拘挛;肝血不足,则筋骨失养。同时,筋脉的健康状况也能反映出脏腑的功能。例如,筋的弹性减弱、疼痛,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失调;关节的僵硬、活动不灵,则可能与脾肾功能有关。 筋脉失调的表现: 当筋脉出现失调,身体会发出各种信号。最常见的莫过于肌肉酸痛、僵硬、抽搐,关节的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疼痛难忍。久而久之,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进一步引发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如疲劳感、免疫力下降、慢性疼痛等。 二、 调筋之术:重塑健康,焕发活力 本书将系统性地介绍一系列源于中医智慧、针对筋脉进行调理的实用方法。这些方法强调“治未病”的理念,通过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帮助您解决筋脉带来的困扰,重拾健康的身体。 筋脉调理的核心理念: 调筋的核心在于“疏通”与“濡养”。疏通,意味着要打通因气血阻滞而形成的“死结”,让筋脉得以舒展;濡养,则是通过补益肝肾之气血,为筋脉提供充足的营养,使其恢复弹性和活力。 外治法的应用: 中医经络穴位按摩: 这是本书重点介绍的一种自然疗法。通过精准的穴位刺激,能够有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放松紧张的筋脉。本书将详细讲解各个穴位的定位、手法以及针对不同症状的配穴方案。例如,针对颈部僵硬,我们会介绍风池、肩井等穴位;针对腰背酸痛,则会重点讲解肾俞、大肠俞等穴位。我们将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科学有效的按摩技巧,使其在家也能轻松进行自我调理。 筋膜放松与拉伸: 结合现代运动科学的理解,我们将介绍一些针对不同部位筋脉的拉伸和放松技巧。这些方法并非单纯地拉长肌肉,而是着重于恢复筋脉的正常生理曲度和弹性,改善微循环,缓解因久坐、久站或过度运动造成的筋脉紧张。我们将提供图文并茂的演示,让读者清晰易懂地掌握每一个动作。 其他辅助方法: 适时介绍一些温热疗法(如艾灸)或冷敷等,以及它们在调理筋脉过程中的应用。例如,在某些受寒导致的筋脉拘挛时,艾灸的温热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内在调养的重要性: 筋脉的健康离不开整体身体的和谐。本书还将强调内在调养与外治法的结合。 饮食调养: 介绍一些有助于濡养肝肾、舒缓筋脉的食疗方。例如,黑芝麻、枸杞、猪肝等对肝血有益的食物,以及温和补益的汤品。 生活方式的调整: 强调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久站以及保持良好情绪对筋脉健康的重要性。 三、 疾病对症:筋脉调理的实践应用 本书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其“50种疾病对症的筋保健法”的定位。我们将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常见疾病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疾病的分类与理解: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病名,而是从筋脉失调导致疾病的角度进行解读。我们将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腱鞘炎、足跟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甚至是部分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都归结于筋脉的紧张、僵硬、气血不通。 具体的对症调理方案: 对于每一种疾病,本书将提供以下详细内容: 疾病的筋脉病因分析: 简要介绍该疾病在中医筋脉理论下的成因,例如,颈椎病常与颈部筋脉受寒、气血凝滞有关;腰痛多与腰部筋脉失养、受损有关。 重点调理的经络与穴位: 指出与该疾病直接相关的经络和关键穴位。例如,治疗颈项强痛,我们会重点关注督脉、膀胱经以及相应的穴位如风池、天柱、大椎等。 具体的按摩手法和力度: 详细演示针对该疾病的按摩手法,包括按、揉、捏、弹等,并提示合适的力度和操作频率。 辅助拉伸或运动指导: 提供简易的拉伸动作,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缓解症状。 生活起居的建议: 针对疾病特点,给出一些调整生活习惯的建议,如避免寒冷刺激、调整睡姿等。 四、 家庭实用性:健康触手可及 本书的设计理念是让更多普通家庭能够掌握并运用中医筋脉调理的智慧,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护者。 语言的通俗易懂: 我们将尽量避免过于深奥的医学术语,采用清晰、生动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让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理解。 图文并茂的演示: 为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书中将配有大量的穴位图、经络走向图以及按摩、拉伸动作的分解图,力求做到直观、易学。 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内容安排上,将从基础的经络穴位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疾病调理,让读者能够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 安全与注意事项: 在介绍各种方法时,都会附带必要的安全提示和禁忌症说明,确保读者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自我保健。 结语 筋脉是身体的“指挥官”,也是健康的“晴雨表”。了解筋脉,调理筋脉,不仅是对疾病的一种有效干预,更是对生命活力的一种积极投资。本书希望成为您身边的一位健康向导,带领您走进筋脉健康的奥秘,掌握一套切实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让您和您的家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拥有强健的体魄,安享健康的生活。让我们一起,用古老智慧,点亮现代健康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常年伏案工作、肩颈僵硬、腰酸背痛的“久坐族”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之前试过很多种拉伸和放松的办法,效果都只能是短暂的缓解,但这本书里的方法,尤其是针对筋骨的调理,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曙光。它不仅仅是教你按按某个穴位了事,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经络与肌肉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它会详细阐述为什么久坐会导致肝经不畅,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手法来激活这些沉睡的经络,从而达到放松深层筋膜的目的。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症状的细致区分,比如区分了“虚寒型”的酸痛和“湿热型”的肿胀,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按摩力度和手法建议,这比市面上那些“一招鲜吃遍天”的书籍要专业得多。我尝试了其中针对“电脑肩”的一组手法,连续做了三天,感觉整个上背部的肌肉都松弛下来了,那种持续的紧绷感真的大大减轻了,感觉身体的活动度都变大了。这本书的图示也非常清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准确找到穴位和施力点,绝对是日常自我保健的必备工具书。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养生颇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阅读了不少关于穴位按摩和经络养生的书籍,但坦率地说,很多书籍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流于表面,缺乏实操性。然而,这本让我眼前一亮。它的叙述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生理机制。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治病”上,而是强调“未病先防”和“日常调养”。书中涉及的很多“筋保健法”,比如早上起来一套简单的梳理,或者工作间隙就能完成的放松动作,对我这种节奏快的人来说,简直是无缝嵌入生活。我尤其关注了关于脾胃调理的那一部分,里面提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按揉足三里和中脘的特定手法,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感觉腹胀或消化不良时快速自我干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感知能力都提高了,能更早地察觉到身体发出的疲劳信号,而不是等到疼痛难忍时才想起要补救。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全面性,它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小毛病,而且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完全非药物性的,这对于追求自然疗法的读者来说是巨大的福音。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办公室综合征”的部分,比如针对眼睛干涩、手麻无力等问题的详细筋膜释放技巧。这些技巧的特点是耗时短,效果立竿见影,非常适合在忙碌的工作日中穿插进行。而且,书中的“对症”设计非常精准,不像有些书只是泛泛而谈,这本书会具体告诉你,如果你的疼痛是“刺痛”而不是“钝痛”,你应该侧重于哪个穴位或哪条经络。我给一位有慢性偏头痛的朋友推荐了书中的头部按摩手法,他反馈说,虽然不能完全根除,但发作时的剧烈程度确实下降了许多。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深奥的中医理论,转化为老百姓能用、爱用、且见效的家庭保健工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整体设计给我留下了极其专业且用心的印象。首先,内容结构逻辑性极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疾病名称,而是将疾病按照身体的区域或者主要病机进行分类,使得查找和学习更有条理。例如,关于颈椎和肩部的描述,与其他部位的讲解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手法上也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我个人对传统医学理论研究比较深入,这本书在阐述原理时,引用了一些经典的经络理论作为支撑,但又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易于操作的按摩手法,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提示,给自己和家人做了一次全面的“经络体检”,通过触摸和按压,确实能感受到不同区域的紧实度和敏感度差异,这让我对手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加信任。这本书绝不仅仅是本“按手册”,更像是一本“身体使用说明书”。

评分

我必须说,市面上很多健康书籍都像是复印件,内容大同小异,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聚焦于“筋”的调理,这在侧重于“穴位”或“食疗”的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深度。它让我明白了,筋膜的柔韧性和经络的气血运行是密不可分的。我最近睡眠质量一直不太好,翻阅此书后,我特别尝试了书中推荐的“安神助眠”筋络放松法。这个方法着重于调和心经和心包经,要求在睡前进行轻柔的、有节奏的按压。坚持了一周,我发现入睡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而且深度睡眠的时间似乎也延长了。这种针对特定功能障碍(比如失眠)提供筋络解决方案的思路,非常具有创新性。它教会我,很多看似不相关的症状,追根溯源可能都与身体的整体张力和经络的通路受阻有关,这是一种更宏观的自我调理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