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家庭必备健康生活丛书(套装共3册)

健康中国·家庭必备健康生活丛书(套装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益新,钟南山,陈君石 著
图书标签:
  • 健康生活
  • 家庭健康
  • 健康中国
  • 养生保健
  • 疾病预防
  • 健康指导
  • 家庭医学
  • 健康科普
  • 亲子健康
  • 生活常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9059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1803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健康中国·家庭必备健康生活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轻型纸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防治百病妙招》一书由曾益新院士担任总编纂,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等33位资深专家联手打造,每种疾病都由专家教授们认真撰写、仔细审核,并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科普点评;根据预防为主、中西结合的科普传播理念,《防治百病妙招》还为100多种疾病配备了中医参考药方。
  《家庭急救锦囊》一书由钟南山院士担任总编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救中心的专家团队,根据多年的临床急救经验精心编写,并对每一个急救动作,尽可能从读者看得懂、能操作的层面进行了绘图并讲解,内容通俗易懂,急救措施简单易操作,让每位读者拥有一把“了解急救常识,及时挽救生命”的金钥匙。
  《怎样吃更放心》一书由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控制领域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担任总编纂,书中为常见的上百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或多种通俗易懂、易记、易操作的鉴别方法!另外,在知道怎样吃更放心的基础上,书中还介绍了怎样吃更营养、更健康,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架构了一张安全防护网。
  
  

作者简介

  曾益新,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留学日本东京都立老人综合研究所、东京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7年2月,被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肿瘤研究所所长;1997年10月,任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及肿瘤医院院长;2006年,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1年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2015年12月被任命为北京医院院长、党委常委。

  钟南山,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顾问,现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人是一台有智慧和灵性的机器,一台机器要想长久正常的运行,需要经常保养各个部件。那么人的心、肝、脾、肺、肾、脑、血管等各个器官也需要经常维护、保养——这就是预防。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医学科普书,引导读者认识了解常见疾病,养成健康管理的观念和行为习惯!让读者一看就懂,懂了就能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
  
  ★生活中,每当我们听到救护车、救火车的警鸣声时,心中难免总是一惊!为什么?因为这是在与时间赛跑,这是在抢救生命!本书尝试将一把应对危急时刻的金钥匙交给您,当自己或他人处于危急重的关键时刻,了解急救常识,并能大胆出手,就可及时挽救生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床头有了这套书,您就有了掌握自己健康的金钥匙。您就会加深理解“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16字健康观念的无穷魅力!希望您和家人用行动去践行健康新观念:“20岁养成好习惯,40岁指标都正常,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健康快乐100岁,天天都有好心情。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
  
  ★我在中国和美国各生活了20多年,对比来看,这是一套符合中国人体质和阅读习惯的健康科普丛书,全套书通俗易懂的告诉您:怎样认知和预防常见疾病;怎样了解急救常识并及时抢救生命;怎样应对食品安全风险。很高兴在国内看到这套《家庭必备健康生活丛书》,我会推荐给我的家人和朋友!
  ——生物医学工程专家吴年强
  
  ★床头有了这套书,您就有了掌握自己健康的金钥匙。您就会加深理解“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16字健康观念的无穷魅力!希望您和家人用行动去践行健康新观念: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天天都有好心情,健康快乐100岁!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
  ——国家卫计委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
  
  

目录

《防治百病妙招》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1. 感冒
2. 急性支气管炎
3. 慢性支气管炎
4. 肺炎
......
第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
6. 急性胃炎
7. 胃肠炎
8. 胃溃疡
9. 消化不良
......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
第四章 血液科疾病
第五章 神经、精神科疾病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

《家庭急救锦囊》
第一章 危急重症急救常识
1. 心肺复苏
2. 人工呼吸
3. 脑中风
4. 急性心肌梗死
5. 心脏骤停与猝死
......
第二章 基础急救常识
11.现场急救
12.呼叫救护车
13.现场检查伤病患者
14.复原卧位
15.外伤止血术
16.外伤搬运术
17.外伤固定术
18.家庭急救箱
19.个人急救卡
第三章 常见病急救常识
第四章 中毒后的急救常识
第五章 外伤急救常识
第六章 交通事故急救常识
第七章 突发事故急救常识
......

《怎样吃更放心》
第一章 人为制造的食品安全问题
1. 千滚水
【专家之声】喝什么水,怎么喝水
2. 地沟油
3. 打包餐盒
【院士观点】哪些食品安全常识可保护自己
4. 保鲜膜
【专家之声】塑化剂,幸福的代价
5. 消毒餐具
6. 一次性纸杯
【院士观点】我们该关注什么样的食品安全
7. 一次性筷子
第二章 肉类
8. 注水肉
【院士观点】还有什么是能吃的
9. 变质肉
10. 病死牲畜肉
11. “ 瘦肉精”猪肉
【院士观点】该如何看待食品安全这个公共话题
12. 冷冻肉
13. 假牛肉
【专家之声】你吃的是什么肉
14. 假羊肉
15. 速成鸡
......
第三章 海鲜水产品类
第四章 蔬菜类
第五章 主食类
第六章 水果类
第七章 调料类
......

前言/序言

  总序
  健康在于行动
  —曾益新
  人生要精彩,健康是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各种疾病,而且发病的人越来越多,带来的是个人以及家庭的痛苦甚至悲剧。
  这些疾病能防、能治吗?答案是肯定的。
  人是一台有智慧和灵性的机器,一台机器要想长久的正常运行,需要经常保养各个部件,那么人的心、肝、脾、肺、肾、脑、血管等各个器官也需要经常维护、保养—这就是预防。机器旧了、坏了,需要经常除锈、上油、疏通、修理;人生病了,需要吃药、打针、动手术—这就是治疗。只要平时积极预防,有病坦然面对、正确治疗,就可以做到健康、快乐、长寿。
  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然而,生活中有不少人依旧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埋头苦干”,吸烟、喝酒、大鱼大肉、熬夜、吃宵夜、不吃早餐、不锻炼、长期闷闷不乐……直到生病了,身体累垮了,才被迫停下来!
  因此,要想长久地拥有健康,我们首先就要建立预防的理念,要对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期熬夜、不重视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声说“不”;其次,生病了,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和医生沟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再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请务必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
  然而,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们,每天都被海量的健康信息包围,比如“吃红薯能包治百病”“喝猪血汤能防雾霾”“饥饿疗法能将癌细胞饿死”。诸如此类,让人真假难辨!很多中老年人,甚至直接对照一些植入了广告的养生节目和网络、微博、微信文章,自己给自己当医生,这该有多危险!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家庭必备健康生活丛书》编委会邀请了“南湘雅、北协和”等在我国医卫领域享有崇高威望的30多位专家,花了3年的时间,本着中西结合、推陈出新的理念,将现代医学和祖国传统中医结合起来,精心打造了这样一套对中国家庭大有裨益的《家庭必备健康生活丛书》(全套共3本,即《防治百病妙招》《家庭急救锦囊》《怎样吃更放心》)。
  该套丛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众多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亲自撰写、审核、点评,并配备了中医专家对症治疗参考药方,让广大读者一看就懂、懂了就能用。
  曾益新
  医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医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原校长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2016年1月18日于北京


《家有常备,健康无忧:全方位家庭健康生活指南》 内容概述: 这是一套旨在为每一个家庭提供科学、实用、易懂的健康指导的套装图书。它并非简单罗列疾病的治疗方法,而是从预防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家庭整体的健康水平,从而达到“人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目标。套装包含三册,分别聚焦于家庭成员的日常饮食、科学运动、常见病预防与居家护理,以及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力求覆盖家庭健康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而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 第一册:《吃出健康:家庭营养与膳食指导》 本书是您家中餐桌上的健康管家。它摒弃了枯燥的营养学理论,而是以“吃”为切入点,教您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儿童成长期、老年期)的家庭成员,科学合理地搭配膳食。 饮食基础认知: 开篇将带您认识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并详细解释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以及我们日常饮食中哪些食物是它们的优质来源。但这部分内容并非艰涩的学术论述,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解,让您轻松理解。 均衡膳食模型: 重点介绍“膳食宝塔”或“我的餐盘”等公认的均衡膳食模型,并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南。您将学会如何通过调整食物种类和比例,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婴幼儿与儿童: 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关键期,如何从辅食添加开始,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确保营养全面且均衡。重点讲解儿童期常见的营养问题,如挑食、厌食的应对,以及如何通过饮食促进身高和智力发展。 青少年: 强调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的特殊需求,例如对铁、钙、蛋白质的补充。同时,也会涉及如何通过健康饮食来应对学习压力、情绪波动等问题。 成年人: 针对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成年人,提供如何在高强度工作之余,保持身体健康,预防亚健康状态的饮食建议。包括如何健康地“外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或增肌食谱,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饮食节奏。 孕期与哺乳期妇女: 详细阐述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特殊的营养需求,如叶酸、铁、钙的补充,以及可能遇到的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水肿等问题的饮食管理。 老年人: 关注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慢性病高发等特点,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病的膳食建议,例如如何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何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及如何调整烹饪方式。 食物的烹饪与加工: 介绍不同的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提倡少油、少盐、少糖的健康烹饪方式。例如,蒸、煮、炖的优点,以及如何避免过度的煎炸和腌制。同时,也会讲解一些简单易学的家常菜肴的健康做法。 常见食物的误区与辟谣: 针对市面上流传的各种饮食谣言,如“XX食物致癌”、“XX食物能包治百病”等,进行科学的辨析和辟谣,帮助您建立正确的食物观。 饮水的重要性与选择: 强调充足饮水对身体的重要性,并给出不同年龄段的饮水建议,以及如何选择健康的饮用水。 食物安全与储存: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如何识别不新鲜或变质的食物,以及家庭食物的正确储存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第二册:《动出活力:家庭科学运动与居家康复》 本书是您和家人提高身体素质、抵御疾病的“活力手册”。它将科学的运动理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引导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并通过居家简单易行的康复方法,应对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 运动的益处与原理: 深入浅出地讲解运动对身体各个系统的益处,包括心肺功能、骨骼健康、肌肉力量、新陈代谢、情绪调节等方面。重点阐述运动如何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以及为何“动”是最好的“药”。 科学的运动准备: 在开始任何运动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本书将指导您如何进行科学的热身,如何根据自身体能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频率,以及运动后的放松与拉伸的重要性。 多样化的运动方式: 介绍各种适合不同人群和不同场景的运动方式,并提供详细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行、跳绳等,如何根据自己的心率和感觉来控制运动强度,达到燃脂和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 无氧运动(力量训练): 如俯卧撑、深蹲、平板支撑、简易哑铃练习等,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自身体重或简易器械,在家中进行安全有效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 柔韧性与平衡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拉伸等,对于改善身体柔韧性,预防跌倒,缓解肌肉僵硬具有重要作用。 趣味性运动: 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如家庭健身操、户外游戏等,将运动融入生活,增加乐趣。 运动计划的制定: 指导您如何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体能、健康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切实可行的周/月运动计划,并提供不同阶段的进阶建议。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介绍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的几种损伤,如扭伤、拉伤、肌肉酸痛等,并提供在家中可以进行的初步处理方法,以及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居家康复与保健: 基础拉伸与放松: 教授针对久坐、久站人群的肩颈、腰背、腿部等部位的日常拉伸和放松方法,缓解身体疲劳。 简易按摩手法: 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自我按摩和家庭成员互助按摩手法,用于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 体态纠正: 针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驼背、圆肩、骨盆前倾等体态问题,提供一些简单的运动和生活习惯调整建议,帮助改善体态。 居家保健操: 收集并介绍一些适合全家老少、操作简便、对身体具有普遍保健作用的操练动作。 第三册:《心身健康:情绪管理与常见病居家应对》 本书是您家庭的“心灵绿洲”和“健康急救站”。它关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内在联系,教您如何管理情绪,应对压力,并为您提供常见的家庭健康问题,如感冒、发烧、腹泻、轻微创伤等的居家观察、初步处理和预防措施。 情绪与健康: 深入探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解释“心理暗示”和“压力激素”如何在生理层面影响我们的身体。 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 教授有效的压力缓解技巧,如深呼吸练习、冥想、正念练习、时间管理技巧、有效沟通技巧等,帮助您和家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情绪的识别与表达: 指导您如何识别自己和家人的情绪信号,学习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避免压抑和爆发。 心理健康维护: 强调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社交支持网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兴趣爱好来丰富精神生活,提升幸福感。 常见病居家观察与判断: 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判断病情轻重,以及何时需要就医。 消化道不适(腹泻、便秘、胃痛): 了解常见原因,居家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调整来缓解症状,以及识别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 轻微创伤(跌伤、擦伤、烫伤): 提供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如何止血、消毒、包扎,以及如何在家中进行简单的烫伤急救。 发烧: 如何正确测量体温,评估发烧的严重程度,以及居家降温的有效方法。 咳嗽与咽喉不适: 了解引起咳嗽和咽喉不适的常见原因,并介绍一些温和的居家缓解方法。 常见疾病的预防: 针对流感、肠道疾病、皮肤问题等,提供具体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环境清洁等。 家庭用药常识: 介绍家中常备的非处方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 急救基础知识: 简要介绍一些基础的家庭急救知识,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CPR)的意识引导等,以应对突发情况,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健康的生活习惯: 总结和强调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对于维护整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习惯如何帮助我们预防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这套丛书以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易读性,致力于成为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健康指导读物。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而是陪伴您和家人一起学习、成长,共同构建健康美好生活的伙伴。通过阅读,您将不再对健康感到困惑和恐惧,而是充满信心,主动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中国”的理念,在每一个家庭中落地生根。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它的“可操作性”与“体系的完整性”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很多健康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操作性不强,要么过于通俗化,内容过于单薄,难以形成体系。但这一套书成功地弥补了这两者的不足。它将家庭健康管理划分成了几个清晰的模块,从基础的营养学,到急救知识,再到心理健康维护,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知识体系。我尤其喜欢它在“家庭急救”那一册中详尽的图解步骤,那种紧急时刻,清晰、准确的指导至关重要,它提供的步骤简洁明了,易于记忆,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这种面向家庭的定位非常精准,它不仅仅是针对个人的健康指南,更是提升整个家庭成员健康素养的工具书。我甚至已经开始带着书里的理念,和家人一起规划下一季度的家庭食谱和户外活动计划了。它是一本可以伴随家庭多年,在不同阶段都能提供指导的“常备手册”。

评分

这套书的包装和装帧真是太棒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种用心打磨出来的精品。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色彩搭配和谐,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最喜欢它这种硬壳精装的质感,感觉很有收藏价值,随便放在书架上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书本的纸张质量也非常上乘,印刷清晰,字号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很累。这种对书籍实体形态的重视,在现在的电子书时代显得尤为难得。它不仅仅是一套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翻阅了一下,发现排版也十分人性化,图文并茂,即便是复杂的健康概念,也能通过清晰的插图和图表变得直观易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足以体现出版社在制作这套丛书时所下的苦心,让人对它所包含的健康知识更加信任。从开本来看,也很适合日常翻阅,不会太大也不至于太小,拿在手上很有分量感,但又不会笨重。总而言之,单从外观和手感来说,这套书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成功地将阅读的愉悦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评分

我真正开始阅读这套书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健康书籍那样充斥着夸张的宣传口号或者未经证实的“秘方”,而是非常扎实地立足于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基本原则。里面的内容组织结构逻辑性极强,从宏观的国民健康战略,到微观的日常饮食起居,层层递进,让人很容易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健康认知框架。举个例子,关于慢性病预防的部分,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多运动”,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运动类型对心血管、代谢系统的具体影响机制,并提供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基础人群的可操作性建议,详尽到令人称赞。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某些复杂生理过程时,所使用的类比和比喻,非常形象,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要点,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这种将深奥的科学知识“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的能力,是衡量一本优秀科普读物的关键标准,而这套书无疑做到了极致。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健康管理是一门精细的科学,而不是玄学。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做什么”,更在于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思考”健康问题。我发现阅读完之后,我对那些铺天盖地的养生信息有了一种天然的“免疫力”。以前看到某个“排毒果汁”或者“神奇草药”,很容易就心动了,现在我会不自觉地去对照书里建立起来的科学评判体系:这个声称的功效有没有经过双盲实验的验证?它背后的生理机制是否合理?它的宣传是否存在过度简化?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建立,是这套书给我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消费者,转变为一个主动辨别信息真伪的健康决策者。它教会了我,真正的健康生活,是建立在清醒的认知和理性的选择之上的,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和迷信。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其意义远超出了书本本身的具体建议,它塑造了一种更成熟、更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要求的都市白领,我发现这套书中的很多章节内容,简直就是为我们这类“亚健康重灾区”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长期伏案工作者常见的颈椎、腰椎问题,它不仅提供了基础的拉伸动作指南,还细致地分析了人体工程学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比如显示器的高度、座椅的支撑角度等,这些都是平时我们最容易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再比如,关于“压力管理”和“睡眠优化”的主题,它没有停留在“早睡早起”这种老生常谈的层面,而是引入了前沿的生物钟调节理论,并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来评估自己的睡眠质量,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请了一位全天候的私人健康顾问驻扎在身边,随时可以查阅并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它强调的是“预防为主”,这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让我不再被动地等待疾病的发生,而是主动地去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健康体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