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言 无问西东”
清华大学老校长罗家伦的人生指南
一部塑造健全人格的经典读本
龙应台 马英九 傅佩荣 联袂推荐
☆马英九、龙应台、傅佩荣 一致赞赏的”国民经典读本“: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
☆罗家伦:五四运动主将、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轰动抗战后期的青年精神导师。书里的文章多次入选教科书,影响无数中华儿女。
☆罗家伦《新人生观》畅销达30多版。在抗战时期和台湾六七十年代,曾两次风靡,青年学生人手一册,有的还作为礼物互赠以示明志。《中国人的品格》是罗先生关于道德修养文章的总集成,相当于《新人生观》的升级典藏版。
☆马英九先生非常推崇罗家伦,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罗家伦对他的影响。他zui喜欢的一本书是罗家伦的《新人生观》,上大学的时候,还专门写过一篇6000多字的读罗家伦文章的阅读心得。
☆一部塑造健全人格的经典读本。
《中国人的品格》是对罗家伦先生关于人生哲学的散文、演讲、论文等的重新发掘、收集和整理,多数文章出自作者的《新人生观》《新民族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等代表作,是罗先生道德文章的集大成之作。
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品格?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对于这些让人困惑不已的问题,作者提供了一份有力的答案。
在《中国人的品格》中,罗家伦先生不但阐释了生命的本质和做人的基本道理,也倡导一种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呼唤人们用一种积极、负责、正直的人生态度来善待生命与为人处世,并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对一些实际问题如求学、写作等做出指导。另外,作者还以客观而又不失热情的态度对教育、文化、民族、国家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展示了一个理想的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真正品格。
《中国人的品格》文字流畅、感情激昂,对人生、民族、国家饱含热情,风格大气而不做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积极、乐观、向上的气息。难得的是,书中没有陈腐的说教和严厉的训导,倒像是一位有着丰富经历的朋友在分享生命的感悟,极为适合读者细细品读,慢慢体悟。
我不知道有多少知识青年是拿那本薄薄的《新人生观》来作馈赠情人的生日礼物。漫天炮火、颠沛流离之时,罗家伦对大学生谈的竟然仍是“道德的勇气”和“知识的责任”,还有,“侠,出于伟大的同情”。大学生要有道德的勇气,然后才能在昏暗板荡中辨别是非。大学生拥有知识,影响社会,所以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起特别的责任。“侠”,则是关心公共事务,大学生具有侠气的人格,才能促进政治改革,国家才有希望。
——龙应台 著名文化人、作家
前辈学者的国学造诣往往表现于诗词唱和或专业论著之中,不易让人入窥堂奥。罗家伦先生却让大家分享他的造诣。我们在快乐的分享之中,感觉一股提升的力量,仿佛罗先生的意志在前方向我们招手,我们须快步赶上,接连棒子,共同开创一个充满意义的人生。
——傅佩荣 台湾著名学者
马英九先生非常推崇罗家伦,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罗家伦对他的影响。他zui喜欢的一本书是罗家伦的《新人生观》,上大学的时候,还专门写过一篇6000多字的读罗家伦文章的阅读心得。在走出校门后,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严格按照罗先生要求的原则行事,将罗家伦的教诲奉为立身之本。
——本书编者
我们人类的生命很多,宇宙间万物的生命更多。生之现象, 非常普遍。但是我们为什么生在世上?这个问题,数千年来经过 多少哲学家科学家的研讨和追求。如果做了人而对于人生的意义 不明了,浑浑噩噩,糊涂一世,那他真是白活了。因为如果对于 本身的生命还不明白,我们的行为,就没有标准;我们的态度, 也无从确定。有许多人觉得生活很是痛苦,恨不得立刻把自己的 生命毁灭掉。他觉得活在世上,乃是尝着无穷尽的痛苦;在生命 的背后,似乎有一种黑暗的魔力,时刻逼着他向苦难的路上推 动,使他欲生不能,欲死不得;因此他常想设法解除这生命的痛 苦。佛教所谓“涅槃”,也就是谋解除生命痛苦的一个方法。不 过是否真能解除,乃是另一问题。又有些人认为生命是快乐的, 以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宇宙间一切创作,都是供我们享受的,遂 成为一种绝对的享乐主义。其他对于生命所抱的态度很多,要皆 各有其见解。我们若是不知道生命真正的意义,就会彷徨歧路, 感觉生命的空虚,于是一切行动,茫无所措。所以我们对于这个 问题,至少应该有一种初步的,也就是基本的反省。 第一,在无量数生命中,人的生命何以有特别意义? 如果就“生命”二字来讲,它的意义非常广泛。谈到宇宙 的生命,其含义更深。这个纯粹的哲学问题,此处暂且不讲。生 命既然很多,人类的生命,不过为宇宙无穷生命之一部分。庄子 说: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菌蟪蛄,何尝没有生 命?大之如“天山龙”,固曾有其生命,小之如微生物,也有生 命。但是在这无量数的生命中,为什么人的生命,才有特殊的意 义?为什么人的生命,才有特殊的价值?为什么只有人才对他的 生命发生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第二,生命是变动的,物我之问,究竟有什么关系? 生命是变动的。我们身上的细胞,每天有多少新的生出来, 多少陈旧的逐渐死去。这种新陈代谢的变动,可说无一刻停止。 一方面我们采取动植矿物的滋养成分为食料,以增加我们的新细 胞,维持我们的生长;但一旦人死了,身体的有机组织,又渐腐 败分离,为其他动植矿物所吸收。生命之循环,变化无已。我们 若分析人类的生命,与其他动植物的生命,可以发生许多哲学上 的推论。如近代柏格森、杜里舒等哲学系统,都是由此而来的。 即梁启超的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故不惜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宣 战的一段话,也是由于观察生命不断变动的现象而来的,不过他 得到的是不正确的推论罢了。可见我们总是想到在生命不断的变 动当中,物我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 第三,生命随着时问容易过去。 生命随着真实的时空不断地过去。人生上寿,不过百年, 转瞬消逝,于是便有“生为尧舜死亦枯骨,生为桀纣死亦枯骨” 之感。在悠悠无穷的时间中,人的一生不过一刹那。印度人认为 宇宙曾经多少劫;每劫若干亿万年。人的生命,在这无数劫中, 还不是一刹那吗?若仅就生命现在的一刹那看来,时光实在过于 短促;生命的价值,如果仅以一刹那之长短来估定,那么人生实 在没有多大意义。尧舜苦心经营创制,不过是一刹那的过去;桀 纣醉生梦死,作恶殃民,也不过是一刹那的过去。若是把他们的 生命价值认为相等,岂非笑话!
……
《中国人的品格》中关于“敬”的探讨,让我体会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修养。它不仅仅是对长辈的尊敬,更是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对知识的尊重,对生命的珍惜。我曾一度认为,“敬”是一种落后的封建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平等理念相悖。然而,作者却将“敬”解读为一种谦逊的态度,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对秩序的维护。我看到了古人对山川河流的敬畏,对日月星辰的崇拜,这其中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我也看到了那些潜心研究学术的学者,他们对知识的敬畏,对真理的追求,正是他们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本书让我反思,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也曾遗忘了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评分《中国人的品格》是一本让我彻夜难眠的书,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与作者进行了一场灵魂深处的对话。我反复咀嚼的,是其中关于“信”的章节。作者没有空泛地谈论诚信的重要性,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信”的力量具象化。那些古老的契约精神,那些信守承诺的商业传奇,那些即使在最艰难时刻也未曾动摇的友情,都让我看到了“信”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基石作用。我曾有过不被信任的痛苦经历,也曾因诚信缺失而遭受损失,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信”并非是简单的语言承诺,而是一种融入骨血的品质,一种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书中所描绘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诚信,更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是家庭成员间的信任,是朋友间的托付,是社会大众对规则的遵守。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方式,是否足够坦诚,是否值得信赖。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诚信累积。它就像一滴滴甘露,滋养着社会肌体,让文明之花得以绽放。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这份珍贵的品格。
评分这本《中国人的品格》初读之下,便让我深感震撼。它并非是那种浅尝辄止的文化普及读物,而是深入骨髓地探讨了构成“中国人”这一身份独特性的精神内核。我尤其被书中对“仁”的阐释所吸引。作者并非简单地将“仁”定义为一种道德准则,而是将其描绘成一种渗透于生活细节,弥漫在人际交往中的生命律动。从孩童对长辈的孝敬,到邻里之间的互助,再到面对困境时的守望相助,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我回想起自己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感受到的温暖和力量,它们悄然塑造了我的行为,也让我明白了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谛。书中对“礼”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不再是僵化的繁文缛节,而是对秩序、和谐与尊重的内在追求。从家庭中的长幼尊卑,到社会交往中的谦逊有礼,再到国家层面的国家礼仪,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礼”的理解和践行。我反思了自己是否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遗忘了那些曾经珍视的礼仪,是否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忽略了对他人的尊重。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也指明了我未来前进的方向。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也让我更加珍视那些代代相传的中华美德。读罢全书,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力量,仿佛自己也融入了那博大精深的中华品格之中。
评分《中国人的品格》让我对“诚”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指不欺骗,更是指一种内心的真诚,一种对待事物一丝不苟的态度。我曾一度认为,“诚”是商人必备的品质,是交易中的原则。但书中却将“诚”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对待学习的认真,到对待工作的负责,再到对待他人的坦率,都是“诚”的体现。我看到了那些在各自领域里默默耕耘,用“诚”打磨出自己事业的人,他们或许不善言辞,但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成就,却足以说明一切。我开始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足够“诚”。是否敷衍了事,是否偷工减料,是否言不由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缺乏“诚”的个体,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建筑,迟早会崩塌。而拥有“诚”的民族,则能基业长青,百世流芳。
评分《中国人的品格》所勾勒的“仁爱”图景,让我看到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温情。作者并没有将“仁爱”局限于血缘亲情,而是将其拓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强调了对弱者的关怀,对生命的怜悯,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责任感。我曾一度认为,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利益至上,已经挤压了“仁爱”的空间。然而,书中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仁爱”的力量,它能够化解仇恨,能够凝聚人心,能够创造奇迹。我看到了那些在灾难面前伸出援手的人们,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仁爱”的真谛。这本书让我反思,在追求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是否也曾忽略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怀。它提醒我,真正的强大,并非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内心的富足,是能够用爱温暖世界,用善良回馈社会。
评分我被《中国人的品格》中对“和”的深刻剖析深深打动。作者并没有将“和”简单理解为表面的和谐相处,而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智慧。那种“和而不同”,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寻求最大公约数,建立和谐共存关系的理念,让我耳目一新。我曾在人际交往中,为了避免冲突而选择沉默,也曾因意见不合而产生隔阂。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和”并非是妥协与退让,而是智慧的融合与升华。它是一种包容,一种理解,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从家庭内部的沟通,到社会群体的协作,再到国际关系的构建,无不体现着“和”的重要性。我常常思考,为何我们总是难以达成共识,或许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和”的艺术。书中对“和”的阐释,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即使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找到共同点,实现真正的和谐。
评分读完《中国人的品格》,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作者在论述“忠”与“孝”时,将其置于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探讨,这让我对这两个古老的道德范畴有了全新的理解。我曾认为“忠”仅仅是对君王的愚忠,“孝”不过是对父母的百依百顺,然而,书中展现的“忠”是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是对社会公正的守护,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孝”则升华为一种感恩之心,一种对家族传承的敬畏,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我看到了那些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以生命践行了对国家的“忠”;我看到了那些默默奉献,为了家庭鞠躬尽瘁的父母,他们的付出构成了“孝”最朴实的注解。作者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匹夫有责”的担当。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个人主义的思潮所裹挟,而这本书提醒我,我们并非孤立的个体,我们是历史的延续者,是民族的参与者。那种对家国山河的眷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支撑我们在逆境中前行的强大动力。
评分《中国人的品格》中关于“勤”与“俭”的篇章,让我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作者并没有将勤俭视为一种朴素的美德,而是将其上升到了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曾一度认为,勤劳和节俭是落后的象征,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源。然而,书中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梳理,清晰地展现了正是这种勤勉和节制,支撑着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地度过难关,实现了生生不息。那些辛勤耕耘的农民,那些默默奉献的工匠,那些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他们的每一个汗滴,每一分节约,都凝聚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过于追求享乐,是否在物质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富足并非是物质的堆砌,而是精神的丰盈,是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以及为之不懈奋斗的决心。
评分《中国人的品格》中的“智”的篇章,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深邃的思维方式。作者并没有将“智”仅仅局限于聪明才智,而是将其解读为一种深谋远虑,一种审时度势,一种在复杂局面下保持冷静和理性的能力。我曾一度认为,中国人过于保守,过于注重策略。然而,书中却展现了中国人“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智慧,以及在顺境中不骄傲,在逆境中不气馁的韧性。我看到了那些在历史变革中,凭借智慧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人物。我开始审视自己是否过于冲动,是否缺乏长远的眼光。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智”并非是瞬间的灵光乍闪,而是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的洞察力,是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并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评分《中国人的品格》中关于“勇”的论述,为我打开了认识中国人另一扇重要的窗户。作者并没有将“勇”局限于匹夫之勇,而是将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探讨了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在压力下保持清醒,在诱惑前坚守原则的“智勇”。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比较胆小怕事的人,但在书中,我看到了那些在历史洪流中,以智慧和勇气改变命运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强大的力量,但他们凭借着内心的强大,战胜了恐惧,克服了困难。书中的例子,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勇”并非是鲁莽冲动,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决断,一种对正义的执着追求。我回想起自己曾因害怕失败而放弃过许多机会,曾因担心他人的评判而压抑过真实的自我。这本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怯懦,让我看到了自己也可以拥有那份勇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它告诉我,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可以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所爱,去追求理想。
评分公司采购,纸质不错!
评分还不错吧~还不错啊~~~
评分到货很快,看上去质量也很好,正品没错了,京东还是可以的,给5分吧!
评分“是的,爸爸。”哈桑会咕哝着,低头看自己的双脚。但他从不告发我,从来不提镜子、用胡桃射狗其实都是我的鬼主意。
评分速度很快,书也不错,朋友很喜欢
评分还没看,不过质量不错,送货也快,送货员态度也还行,基本满意。
评分还没看,不过质量不错,送货也快,送货员态度也还行,基本满意。
评分全书文字流畅、感情激昂,对人生、民族、国家饱含热情,风格大气而不做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积极、乐观、向上的气息。难得的是,书中没有陈腐的说教和严厉的训导,倒像是一位有着丰富经历的朋友在分享生命的感悟,极为适合读者细细品读,慢慢体悟。
评分基督山最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