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 李时珍中医书籍 中草药中药材图鉴大全 常见药材植物的识别特征

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 李时珍中医书籍 中草药中药材图鉴大全 常见药材植物的识别特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药
  • 中草药
  • 本草纲目
  • 李时珍
  • 药材图鉴
  • 植物识别
  • 中医书籍
  • 传统医学
  • 博物学
  • 药用植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6064
商品编码:10459813074
开本:32K精
出版时间:2016-07-01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为明代医学大家李时珍所著,载有药物 1800多种,方剂11000多首,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本书以金陵版《本草纲目》为底本,选取实用的内容进行编排。本书包括气味阴阳、升降沉浮、对症用药等用药治病内容。本草部分选取目前常用、常见的品种,内容包括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内容。书中针对具体品种配有药材图、植物图或动物图以及药材或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采集等文字介绍。本书内容实用、简洁,配图清晰精美,将现代中草药研究与《本草纲目》相结合,便于读者参考阅读。适合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图书目录

卷 序列
气味阴阳 / 1
五味宜忌 / 1
五味偏胜 / 2
标本阴阳 / 3
升降浮沉 / 3
四时用药例 / 4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 5
五脏五味补泻 / 5
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 6
服药食忌 / 8
妊娠禁忌 / 9
饮食禁忌 / 9

第二卷 诸症用药
反胃 / 11
呕吐 / 11
呃逆 / 12
痢 / 13
转筋 / 14
咳嗽 / 14
齿衄 / 15
血汗 / 16
健忘 / 16
不眠 / 17
消渴 / 17
遗精梦泄 / 18
溲数遗尿 / 19
小便血 / 19
大便燥结 / 21
脱肛 / 21
诸虫 / 22
胁痛 / 22
腰痛 / 23
头痛 / 24
眼目 / 24
面 / 25
鼻 / 25
唇 / 26
须发 / 26
狐臭 / 27
风瘙疹痱 / 27
疬疡癜风 / 28
疣痣 / 28

第三卷 水火部
雨水 / 29
露水 / 30
冬霜 / 30
腊雪 / 30
夏冰 / 31
井泉水 / 31
节气水 / 32
温汤 / 32
热汤 / 32

第四卷 土石部
蚯蚓泥 / 34
伏龙肝 / 34
墨 / 35
釜脐墨 / 35
百草霜 / 36
石膏 / 36
浮石 / 37
炉甘石 / 38
食盐 / 39

第五卷 草部
甘草 / 40
黄耆(黄芪)/ 42
人参 / 44
沙参 / 46
桔梗 / 48
黄精 / 50
葳蕤(玉竹) / 52
知母 / 54
术(白术、苍术) / 56
狗脊 / 58
贯众 / 60
远志 / 62
淫羊藿 / 64
玄参 / 66
地榆 / 68
丹参 / 70
白头翁 / 72
白芨(白及) / 74
黄芩 / 76
茈胡(柴胡) / 78
防风 / 80
升麻 / 82
苦参 / 84
延胡索 / 86
贝母 / 88
白茅 / 90
白薇 / 92
当归 / 94
芎?(川芎) / 96
蛇床 / 98
藁本 / 100
白芷 / 102
芍药 / 104
牡丹 / 106
山柰 / 108
高良姜 / 110
益智子 / 112
荜茇 / 114
缩砂密 / 116
肉豆蔻 / 117
补骨脂 / 118
莎草、香附子 / 120
藿香 / 122
泽兰 / 124
香薷 / 126
假苏(荆芥) / 128
薄荷 / 130
苏(紫苏) / 132
菊 / 134
野菊 / 136
茵陈蒿 / 137
艾 / 138
青蒿 / 140
茺蔚(益母草) / 142
夏枯草 / 144
刘寄奴草 / 146
旋覆花 / 148
青葙 / 150
鸡冠 / 152
红蓝花(红花) / 154
大蓟、小蓟 / 156
续断 / 158
漏芦 / 159
苎麻 / 160
胡卢巴(胡芦巴) / 162
蠡实(马蔺子) / 163
恶实(牛蒡子) / 164
耳(苍耳) / 166
天名精 / 168
芦 / 170
麻黄 / 172
木贼 / 174
地黄 / 175
牛膝 / 178
麦门冬 / 180
鸭跖草 / 182
龙葵 / 183
葵 / 184
酸浆 / 186
决明 / 187
地肤 / 188
瞿麦 / 189
王不留行 / 190
车前 / 192
马鞭草 / 194
鳢肠(墨旱莲) / 195
蓝 / 196
连翘 / 198
蓼 / 199
荭草 / 200
虎杖 / 201
萹蓄 / 202
蒺藜 / 203
海金沙 / 204
大黄 / 205
商陆 / 207
大戟 / 208
甘遂 / 209
续随子 / 210
莨菪 / 212
蓖麻 / 213
乌头、附子 / 214
半夏 / 216
虎掌、天南星 / 217
蚤休 / 218
射干 / 219
凤仙 / 220
菟丝子 / 222
五味子 / 224
蓬 / 226
蛇莓 / 227
覆盆子 / 228
使君子 / 230
木鳖子 / 231
马兜铃 / 232
牵牛子 / 234
紫葳(凌霄) / 236
营实、蔷薇 / 238
月季花 / 239
栝楼 / 240
葛 / 242
天门冬 / 244
百部 / 246
白敛(白蔹) / 247
何首乌 / 248
威灵仙 / 250
茜草 / 252
乌蔹莓 / 254
木莲 / 255
忍冬 / 256
泽泻 / 258
羊蹄 / 259
菖蒲 / 260
香蒲、蒲黄 / 262
水萍 / 264
石斛 / 265
骨碎补 / 266
石韦 / 267
景天 / 268
酢浆草 / 269
地锦 / 270
昨叶何草(瓦松) / 271

第六卷 谷部
胡麻 / 272
大麻 / 274
小麦 / 276
大麦 / 278
荞麦 / 279
稻 / 280
蜀黍 / 281
玉蜀黍 / 282
粟 / 283
薏苡仁 / 284
罂子粟 / 285
大豆 / 287
赤小豆 / 288
绿豆 / 289
扁豆 / 290
大豆豉 / 291
豆腐 / 292
陈廪米 / 292
饴糖 / 293
神曲 / 293

第七卷 菜部
韭 / 294
葱 / 296
蒜 / 297
葫(大蒜) / 298
芸薹(油菜) / 299
生姜 / 300
干姜 / 301
菘(白菜) / 302
莱菔(萝卜) / 303
胡荽 / 304
胡萝卜 / 306
水(芹菜) / 307
茴香 / 308
菠(菠菜) / 310
荠 / 311
苋 / 312
马齿苋 / 313
苦菜 / 315
翻白草 / 316
蒲公英 / 317
蕺(鱼腥草) / 318
薯蓣 / 319
百合 / 321
竹笋 / 322
茄 / 323
苦瓠 / 324
冬瓜 / 325
胡瓜(黄瓜) / 327
丝瓜 / 328
木耳 / 329

第八卷 果部
李 / 330
杏 / 332
梅 / 333
桃 / 334
栗 / 336
枣 / 337
梨 / 338
木瓜 / 339
山楂 / 340
柿 / 341
安石榴 / 342
橘 / 343
橙 / 344
柚 / 345
枇杷 / 346
银杏 / 347
胡桃 / 348
荔枝 / 350
龙眼 / 351
榧实 / 352
胡椒 / 353
蜀椒 / 354
吴茱萸 / 355
甜瓜 / 357
西瓜 / 358
葡萄 / 360
芡实 / 361
莲藕 / 362

第九卷 木部
柏 / 364
松 / 366
桂 / 368
辛夷 / 370
沉香 / 371
乌药 / 372
枫香脂 / 374
檗木(黄皮树) / 376
厚朴 / 377
杜仲 / 378
椿樗 / 379
楝 / 380
槐 / 382
秦皮 / 384
合欢 / 385
皂荚 / 386
柳 / 387
柽柳 / 388
卮子(松子) / 389
榆 / 390
桑 / 392
楮 / 394
酸枣 / 396
山茱萸 / 397
胡颓子 / 398
金樱子 / 399
女贞 / 400
五加 / 402
枸杞、地骨皮 / 404

第十卷 虫部
蜂蜜 / 406
蜜蜂 / 407
露蜂房 / 407
螳螂、桑螵蛸 / 408
蚕 / 409
蝎 / 410
水蛭 / 411
蚱蝉 / 412
虫 / 413
蜈蚣 / 413
蚯蚓 / 414
蜗牛 / 415

第十一卷 介鳞部
鲤鱼 / 416
鲫鱼 / 417
虾 / 417
水龟 / 418
鳖 / 419
牡蛎 / 419
海蛤 / 420
文蛤 / 421
贝子 / 421
田螺 / 422

第十二卷 禽兽部
鹅 / 423
鹜(鸭) / 424
鸡 / 425
豕(猪) / 426
羊 / 427
牛 / 428
驴 / 429
鹿 / 430
兔 / 431

附录 A:古今度量衡对照表 / 432
附录 B:古代医家用药剂量对照表 / 433
药名索引 / 434
附方索引 / 438

《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一部集千年智慧与现代审美的中医药瑰宝 浩瀚的中华医药宝库中,《本草纲目》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这部由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近三十载,参阅八百余种典籍,行程万里,广泛搜集,精心整理而成的巨著,不仅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者,更是世界医药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百科全书。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则是在传承这部经典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科技与审美的创新之作,旨在让这部古老智慧焕发新的生机,为更多读者,尤其是对中医药感兴趣的现代人,提供一个更加直观、易懂、实用的学习平台。 一、 穿越时空的医药智慧:溯源《本草纲目》的辉煌 李时珍,这位被誉为“东方医药之父”的杰出科学家,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完成了这部旷世之作。相较于之前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在编纂体例、内容深度、科学价值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学的体例与严谨的分类: 《本草纲目》全书收录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全书共60卷,分为16部、60类。其分类体系以药物的自然属性为主,结合其功效,开创了按“形、色、气、味、归经、主治”进行分类的先河,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科学的分类方法,使得药物的性质和用途一目了然,极大地便利了后人的查阅与研究。 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精深的理论阐述: 李时珍不仅广泛搜集历代医家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民间,与药农、药师、医者交流,实地考察,亲自采集、品尝、试验药物。他纠正了前人多达数百处的错误,补充了大量新药,对每味药的“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条理清晰,论述精辟。 跨越时代的科学价值: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医药学著作,更是一部百科全书。书中对植物、动物、矿物等各类药材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采集炮制方法都有详尽的描述,甚至涉及到了地理、历史、天文、民俗等诸多领域。它不仅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宝贵的药物信息,也为后世的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书中对许多植物的形态学描述,至今仍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二、 现代的审视与革新:彩色图鉴的独特魅力 在《本草纲目》的诸多版本中,《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以其独特的优势,重新激活了这部经典著作的生命力,使其更贴近现代读者的需求。 精美的彩色插图,直观易懂: 这是本版本最显著的特点。古籍本草往往以文字描述为主,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和辨认药材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难度。而《简明彩图版》精心收录了大量高品质的彩色照片或精细的绘画,清晰地展示了常见药材的植物全貌、根、茎、叶、花、果等各个部分的形态特征,以及部分药材的饮片形态。这些直观的图像,如同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认识中草药的大门,使得药材的辨识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和直观。读者可以通过对照图片,迅速了解某种药材的真实面貌,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 “简明”的编排,突出实用性: 在保留《本草纲目》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本版本进行了“简明”的编排。它精选了临床常用、生活中易于接触的常见药材,舍弃了部分生僻或临床应用较少的药物,使得全书更加聚焦,内容更加精炼。同时,对原著的论述也进行了精炼与归纳,保留其精髓,剔除繁冗,使读者能够快速把握每味药材的关键信息。这种“简明”的特点,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让他们能够高效地获取所需的知识。 “彩图版”的现代解读,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 《简明彩图版》的彩色插图不仅仅是图片的堆砌,更是对传统本草学知识的现代视觉化解读。插图的选用,力求精准地反映药材的真实形态,同时又兼具一定的艺术美感,使得本书在实用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欣赏精美图片的同时,深入了解中草药的知识。 三、 常见药材的识别特征:学习与应用的实践指南 《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作为一本“常见药材植物的识别特征”的大全,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选常见药材,贴近生活: 本书着重收录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在传统中医诊疗中,最常接触到的药材。无论是家庭常备的生姜、大枣,还是临床常用的黄连、甘草,亦或是具有特殊功效的当归、人参,它们都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选材的实用性,使得本书成为家庭保健、中医爱好者、乃至初级中药从业者进行学习和辨识的理想工具。 细致的形态描述,助力辨识: 对于每味药材,除了精美的彩图,《简明彩图版》还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重点突出其“识别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包括: 植物的整体形态: 如一年生草本、多年生木本、攀援植物等,以及其高度、分枝习性等。 根、茎、叶的形状与质地: 例如,根的粗细、形状(如块根、须根),茎的颜色、表面特征(如光滑、有毛),叶的形状、边缘、脉络,以及叶序(如互生、对生)等。 花、果的颜色、形状、大小: 花期、花瓣数量、果实的类型(如浆果、蒴果)、颜色、成熟时间等。 药材的饮片形态: 针对炮制后的中药材,本书还会介绍其饮片(切片)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这对于在药店或诊所中辨识中药材尤为重要。 气味与味道: 许多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和味道,这也是重要的识别依据,例如薄荷的清凉气味,苦参的苦味等。 结合原著精髓,触类旁通: 虽然是“简明彩图版”,但本书依然保留了《本草纲目》原著关于药物功效、主治、炮制等方面的精髓。通过彩图和简明的文字,读者可以初步掌握药材的形态特征,进而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字描述,了解其药用价值和应用方法。这种方式,能够帮助读者在识别药材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对中医药理论的认知。 “大全”的价值,系统性学习: 将“常见药材植物的识别特征”汇集成“大全”,意味着本书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平台。它不是零散的药材介绍,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将众多药材有序地呈现出来。读者可以从整体上,对常见中草药的家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谁适合阅读《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 这部《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是一本普适性极强的读物,适合以下人群: 中医药爱好者: 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草药充满好奇,希望了解常用中草药的起源、形态和功效的人。 初学中医者: 作为学习中医的入门读物,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认识和辨别各种基础药材。 家庭保健者: 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识别和应用一些常见的具有保健或治疗作用的中草药,为家人提供健康支持。 学生群体: 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可以将其作为辅助教材,直观地学习和记忆药材知识。 自然探索者: 对植物学、草药学感兴趣,希望在户外认识和了解各种草本植物的人。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想要了解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感受李时珍的伟大智慧。 五、 结语:传承与发展的桥梁 《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以其精美的彩图、简明的文字、实用的内容,成功地架起了连接千年古籍与现代读者的桥梁。它不仅是对李时珍宏伟巨著的致敬,更是对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一种创新实践。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更亲近、更直观地认识那些默默奉献着生命力量的草木精灵,感受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并在理解与实践中,将这份宝贵的民族遗产发扬光大。它不是冰冷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生命力与智慧的指南,等待着每一位对健康、对自然、对传统文化怀有热忱的心灵去翻阅、去探索、去珍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药材小白”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中医的博大精深充满向往,但常常被各种复杂的术语和难以辨认的药材所困扰。然而,《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它的“简明”二字做得非常到位,将原著中大量的经典内容精炼成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而且重点突出,避免了冗余。最令我赞叹的是其“彩图版”的定位,那些高清、逼真的彩图,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我终于可以不再依靠模糊的黑白线条图,而是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种药材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面貌,从叶片的脉络到花朵的形状,都一目了然。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常见药材植物的识别特征”部分,它用非常具象化的语言和图片,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药材,比如叶子的边缘是光滑还是锯齿状,茎部是圆的还是方的等等,这些细节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甚至可以想象,带着这本书去药店,就能更自信地挑选药材,而不是完全依赖店员。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引导我走进中医世界的“领路人”,让我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评分

这本《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简直是我近期最惊喜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中医和那些古老的草药知识充满好奇,但市面上很多原版书要么过于艰涩,要么图片不清晰,看得我云里雾里。直到我拿到这本“简明彩图版”,瞬间感觉眼前豁然开朗。首先,它的排版非常合理,文字清晰易读,即使是专业术语,也配有详尽的解释,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更不用说那些精美的彩图了,每一味药材都拍得非常清楚,不仅能看到它在自然状态下的样子,还有细节特写,甚至一些炮制后的形态也展示了出来。我之前在野外看到一些植物,总是在脑子里搜寻,不知道是不是药材,有了这本图鉴,我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一位随身的中医向导。它不仅教会我识别,还简单介绍了药材的功效和用途,读起来既有知识性,又充满趣味。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常见药材的识别特征那一块,比如如何区分相似的植物,一些容易混淆的药材有什么细微差别,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在自家阳台上种一些简单的药草,看着书上的图,对照着自己种的,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草药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我是一个对养生和健康生活方式非常关注的人,平时也喜欢阅读一些关于植物和自然疗法的书籍。这本《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首先,它的“简明”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照搬原文,而是精选了最常用、最有效的药材,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这对于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来说非常友好。其次,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些精美的彩图。很多时候,一本好的图鉴胜过千言万语。书中药材的图片都非常清晰,色彩饱满,能真实地展现出植物的形态特征,这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学习和记忆。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药材时,都会附上详细的“识别特征”,这就像是给我配备了一份“寻宝地图”,让我能在野外或者药店里更容易地找到并辨认出正确的药材。它不仅让我认识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草药,还让我了解了它们的功效和一些简单的应用方法。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拥有了一位随身的草药专家,随时随地都能查阅,非常方便。这本书的内容详实,图片精美,实用性极强,绝对是我近期的心头好。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本草纲目》的“简明彩图版”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植物爱好者,平时就喜欢在山野间行走,采集一些有趣的植物。但很多时候,我只是知道它们好看,却不知道它们的药用价值,也无法准确区分它们。这本图鉴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植物探索方式。它将浩瀚的《本草纲目》内容提炼得既精炼又实用,配上如此清晰逼真的彩图,简直是完美结合。那些曾经只能在文字里想象的药材,如今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眼前。我尤其欣赏它对于“识别特征”的细致描述,比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颜色、果实的形态,这些都是我进行野外辨认的关键信息。我常常拿着手机对照书中的图片,在野外验证自己的判断。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植物的好奇心,还让我对身边的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理解。很多在我们看来普通的野草,原来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妙用。我开始更加留意它们的生长环境,了解它们的生长周期,甚至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家庭药膳,感觉生活都变得更加有趣和健康了。这本书的编辑和选材都非常用心,绝对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实用工具书。

评分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中草药的读物。直到我发现了这本《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我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古老而深奥的《本草纲目》内容进行了现代化、简明化的处理,并且辅以大量高质量的彩图,极大地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门槛。我一直觉得,对于中草药的认识,仅凭文字描述是远远不够的,而这本图鉴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每一味药材的图片都清晰到可以看到细微的纹理和颜色差异,这对于准确辨识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常见药材植物的识别特征”的板块,它详细地列举了各种药材在形态上的关键区别,这对于我在实际生活中辨认草药非常有帮助。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其他的本草类书籍,但往往因为图片模糊或数量不足而感到沮丧。这本彩图版则完全不同,它就像是把我带进了一个活生生的中草药世界,让我能够“眼见为实”。我发现,通过对这些草药的了解,我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还能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一次成功推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