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国史要义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国史要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柳诒徵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4451
版次:1
商品编码:10915883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第二辑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国史要义》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目录

史原第一
史权第二
附:汉之尚书
史统第三
史联第四
史德第五
史识第六
史义第七
史例第八
史术第九
史化第十
柳诒徵先生学术年表
揭开“现代”的遮蔽,走向对传统理解的澄明

精彩书摘

又二百二十:至德二载,李怀玉杀平卢节度使王宣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夫民生有欲,无主则乱,是故圣人制礼以治之。自天子诸侯,至于卿大夫士庶人,尊卑有分,大小有伦,若纲条之相维,臂指之相使。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其在《周易》,上天下泽《履》,《象》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此之谓也。(今日民主国家,总统虽由民选,及履行职务,则国中官吏民众,罔不遵守其命令。依然天泽之义,民志所由定也。)凡人君所以能有其臣民者,以八柄存乎己也。(胡注引《周礼》八柄全文。)苟或舍之,则彼此之势均,何以使其下哉?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其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徇行伍之情,无问贤不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庸有极乎?(《吕氏春秋》曰一则治两则乱,即此义也。)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而为恶者惩。彼为人下而杀逐其上。恶孰大焉?乃使之拥旄秉钺,师长一方,是赏之也。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书》云:远乃猷。(《康诰》)《诗》云:猷之末远,是用大谏。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柳诒徵少时失父,家境清寒,常“仅赖少许酱豆腐下饭”。但其母出身书香门第,柳诒徵自幼受母教诲,许多古代文史要藉经典,读得烂熟,背诵如流,17岁便考中秀才;当时一位诗人曾作“次韵柳翼谋”七律一首,结句对柳诒徵有“君看一代称韩柳”之赞。此后柳诒徵又先后于金陵锺山书院、江阴南菁书院师和三江师范学堂师从名儒缪荃孙、黄以周和李瑞清。他学习勤奋刻苦,“日常闭门自禁于斗室案头之中,咸与书籍为伍”,与当时一些纨绔子弟的奢侈懒惰恶习恰成鲜明对照。经年积累,大师培育,使他学问日臻丰厚圆熟,以致他“日后写稿,竟不假思索,往往振笔疾书,文不加涂改,作诗也如云移流水,生花妙笔,一气呵成。”自三江师范学堂毕业后,柳诒徵又得缪荃荪资助东渡日本留学一段时期,就使他对当时的世界新思潮和西方文化有也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因而他的治学也远远突破了乾嘉学派的眼界,如他将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易称为“正其义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他解释说,“所谓利非为个人私之利益,乃指国计民生与国利民福而言;所谓功,非贪天功之说,乃指努力创建以竟全功言”,这和孙中山当时提出的“民生史观”正是共通和相合的。

评分

这套丛书以文学和史学为最多,可见古代文史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有时候分不开。

评分

评分

商务印书馆的这套书真的不错的……

评分

商务印书馆的书包装很好 字看起来大一些

评分

纸质很好。这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性价比高!!(“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能稼楼主,晚号劬堂,江苏镇江人。文史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幼孤家贫,课督于母鲍氏,日诵经书及古诗文。以家无藏书,勤奋借抄。16岁成秀才,乃居家授徒。糊口之余,纵览经史。尝自订"为学守则"三纲十八目:一保身:遏嗜欲、省思虑、平怨怒、节饮食、谨言语、惩偷惰;二修德:事亲孝、与人忠、立志坚、律己严、执事敬、处境淡;三勤学:读经书、考史事、讲理学、习国政、作诗文、究技艺。”)

评分

  言中国历史记述及史学源于礼,礼是数千年全史之核心(史原);述史官的职权及社会责任(史权);叙国史所持之正统论,及在此问题上古今史家的不同观点(史统);论纪传体史书纪、表、志、传之间在记述史事上的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的关联作用(史联);讲史家的修养心术问题,不仅修史时要持“敬恕”之态度,修养道德亦是史家为人之本(史德);言撰史者与读史者都要具备史识,今人要先积累前哲之识,后谋创新(史识);日史之义在天,在善善恶恶,在天下为公、不私一姓,此贯彻于今古史学(史义);从中国古代史书的丰富凡例出发,论史书撰写遵循的范围、取舍、体裁、书法等义例问题(史例);言史学的作用——增长知识、知类通达、垂训鉴戒(史术);谈中国古代的教育与教化的历史经验,赞经史之学极大的教化作用(史化)。

评分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这一套收全了中华现代的重要学术就入个差不多了。深厚耐读,如饮醇酒,印刷和纸质也都非常精美,业界良心,真是太喜欢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