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很系统的知识,正是我所需要的。
评分喜欢书,记忆中在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小书摊,那里有很多各式各样的书,而自己每天都会在那里看很久,不愿离去,一直到后来和书摊的老爷爷成为朋友……长大了,成熟了,对书地认识又有着新的认识,学会了品,学会了思考,有时为了买一本书,可以骑车到镇里面的书店,也不觉得累,却满心的欣喜与幸福……
评分 评分活动时候买的,很好很喜欢
评分有些天然铁矿石在采出时就呈现永磁性,其中主要成分为一种氧化铁(Fe3O4,称磁铁矿)的矿石磁性最强,中国古人称它为“慈石”,意为慈爱的石头,隐含了它能吸铁的特性。这名词逐渐转为“磁石”,又转为通俗名称“吸铁石”。古籍中开始出现磁石和磁石吸铁的记述,应该是在对它们已有了较普及的认识之后。在中国的<管子>一书中就有磁石和磁石引铁的记载。管仲约死在公元前 645年。因管子书中杂有他死后年代的事,它常被认为后人假托的书。但即使这样,当也不会晚于战国后期,即公元前4至前3世纪。汉初刘安(公元前179~前122)的《淮南子·览冥篇》中有“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取其引瓦,则难矣……”的记载。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的《论衡·乱龙篇》中有“顿牟掇芥,慈石引针。……”(顿牟即琥珀;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的记述。欧美的有关科技文献常把磁石吸铁的记载远溯到古希腊的泰勒斯时期,但这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转述;柏拉图的早期对话集中引了苏格拉底的话“……(这石块)不但吸铁环,而且传给它们同样的吸引别的环的本领,而有时你可看见若干铁块和环接二连三地悬成一条颇长的链”。根据这些记述可以认为,西方关于磁的最早记述始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公元1044年,北宋曾公亮、丁度等修撰的<武经总要》中有应用磁石的水浮型指南针制法的叙述;沈括的<梦溪笔谈>也记述了用丝悬起的或硬滑支点(如碗的边缘)平衡着的铁针做的实验,并说明铁针所指不是正南而微偏东;略晚于沈括的朱或所著的《萍洲可谈》(约于公元1119年问世)则已提到广州海船在阴晦天气用指南针航海。
评分书是火把,能指引前进之路。
评分看着不错
评分书是火把,能指引前进之路。
评分由浅入深,广度也很不错,推荐的一般磁学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