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有力推动我国物理学研究、加快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展现近年来中国物理学者的研究水平和成果,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下推出了《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试图对以上难题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4)·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第2部分):重联与耀斑(影印版)》编委会集结了数十位来自内地和香港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都是目前该领域十分活跃的专家,确保了整套丛书的和前瞻性。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4)·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第2部分):重联与耀斑(影印版)》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可读性强,其中既有对我国传统物理学发展的梳理和总结,也有对正在蓬勃发展的物理学前沿的全面展示;既引进和介绍了世界物理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也面向国际主流领域传播中国物理的优秀专著。可以说,《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力图完整呈现近现代世界和中国物理科学发展的全貌,是一部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兼具学术价值和阅读乐趣的经典物理丛书。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把西方物理的精华要义“请进来”的同时,也将我国近现代物理的优秀成果“送出去”。物理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进和翻译世界物理的经典著作和前沿动态,可以满足当前国内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物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相继问世。这套丛书首次将一些中国物理学者的优秀论著以英文版的形式直接推向国际相关研究的主流领域,使世界对中国物理学的过去和现状有更多的深人了解,不仅充分展示出中国物理学研究和积累的“硬实力”,也向世界主动传播我国科技文化领域不断创新的“软实力”,对全面提升中国科学、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国际形象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内页插图
目录
1 Magnetic Reconnection
1.1 What is magnetic reconnection?
1.1.1 Neutral points of a magnetic field
1.1.2 Reconnection in vacuum
1.1.3 Reconnection in plasma
1.1.4 Three stages in the reconnection process
1.2 Acceleration in current layers why and how?
1.2.1 The origin of particle acceleration
1.2.2 Acceleration in a neutral current layer
1.3 Practice:Exercises and Answers
2 Reconnection in a Strong Magnetic Field
2.1 Small perturbations near a neutralline
2.1.1 Historical comments
2.1.2 Reconnection in a strong magnetic field
2.1.3 A linearized problem in ideal MHD
2.1.4 Converging waves and the cumulative effect
2.2 Large perturbations near the neutralline
2.2.1 Magnetic field line deformations
2.2.2 Plasma density variations
2.3 Dynamic dissipation of magnetic field
2.3.1 Conditions of appearance
2.3.2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dynamic dissipation
2.4 Nonstationary analytical models of RCL
2.4.1 Self-similar 2D MHD solutions
2.4.2 Magnetic collapse at the zeroth point
2.4.3 From collisional to collisionless reconnection
3 Evidence of Reconnection in Solar Flares
3.1 The role of magnetic fields
3.1.1 Basic questions
3.1.2 Concept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3.1.3 Some results of observations
3.2 Three-dimensional reconnection in fiares
3.2.1 Topological model of an active region
3.2.2 Topological portrait of an active region
3.2.3 Features of the fiare topological model
3.2.4 The S-like morphology and eruptive activity
3.3 A current layer as the source of energy
3.3.1 Pre-flare accumulation of energy
3.3.2 Flare energy release
3.3.3 The RCL as a part of an electric circuit
3.4 Reconnection in action
3.4.1 Solar flares of the Syrovatsky type
3.4.2 Sakao-type flares
3.4.3 New topologicalmodels
3.4.4 Reconnection between active regions
4 The Bastille Day 2000 Flare
4.1 Main observational properties
4.1.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are
4.1.2 Overlay HXR images on magnetograms
4.1.3 Questions ofinterpretaion
4.1.4 Motion of the HXR kernels
4.1.5 Magnetic field evolution
4.1.6 The HXR kernels and field evolution
4.2 Simplified topological model
4.2.1 Photospheric field model. Topological portrait
4.2.2 Coronal field model. Separators
4.2.3 Chromospheric ribbons and kernels
4.2.4 Reconnected magnetic flux. Electric field
4.2.5 Discussion of topological model
5 Electric Currents Related to Reconnection
5.1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corona
5.1.1 Plane reconnection model as a starting point
5.1.2 Three-component reconnection
5.2 Photospheric shear and coronal reconnection
5.2.1 Accumulation of magnetic energy
5.2.2 Flare energy release and CMEs
……
6 Models of Reconnecting Current Layers
7 Reconnection and Collapsing Traps in Solar Flares
8 Solar-type Flares in Laboratory and Space
9 Particle Acceleration in Current Layers
10 Structural Instability of Reconnecting Current Layers
11 Tearing Instability of Reconnecting Current Layers
12 Magnetic Reconnection and Turbulence
13 Reconnection in Weakly-Ionized Plasma
14 Magnetic Reconnection of Electric Currents
Epilogue
Appendix 1. Acronyms
Appendix 2. Notation
Appendix 3. Useful Formulae
Appendix 4. Constants
Bibliography
Index
前言/序言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4)·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第2部分):重联与耀斑(影印版)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中的第14部著作,聚焦于现代天体物理学中一个至关重要且充满活力的前沿领域——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作为该领域的经典教材和研究参考书的影印版,本书的第二部分,《重联与耀斑》,深入探讨了宇宙中最具爆炸性和能量释放现象的物理机制。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的第四态,占据了宇宙中绝大多数可见物质的比例。恒星、星系际介质、星系团、活动星系核(AGN)、脉冲星以及太阳系内部等,无一不是在等离子体物理学的框架下运行的。理解这些极端天体环境中的能量如何被存储、传输和快速释放,是现代天体物理学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之一。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精确地对准了这种能量释放的“引爆点”——磁重联(Magnetic Reconnection)和由此引发的耀斑(Flares)现象。 磁重联被认为是宇宙中将磁能转化为动能、热能和辐射能的最主要过程。在磁场拓扑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的区域,磁力线被迫断开并重新连接,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本书系统地剖析了磁重联的理论基础、观测证据及其在不同天体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本书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第一部分:磁重联的基础理论与数值模拟 本书首先为读者构建了理解磁重联所需的理论基石。这包括对磁流体力学(MHD)的深入回顾,特别是在处理高磁场强度和非抗磁性等离子体时的局限性与修正模型。重点讲解了电阻性磁流体力学(如Sweet-Parker模型和Petschek模型)在描述宏观尺度重联过程中的应用与不足。 随后,作者详细介绍了无碰撞等离子体中的重联机制,这是理解太阳日冕和星际介质中快尺度、高效率重联的关键。内容涉及电子和离子的动力学效应,如电子惯性尺度效应、Hall效应在重联层中的作用,以及离子和电子尺度的分离如何影响能量转换的效率。 为了将理论与实际观测结果对接,本书投入了大量篇幅介绍数值模拟的最新进展。通过先进的MHD、Hall-MHD以及全PIC(粒子在网格中)模拟方法,本书展示了如何重现和分析重联过程中的电流片形成、加速区域的建立以及随后的等离子体喷流的产生。读者将了解到当前模拟中如何处理湍流、三维效应以及非线性演化等复杂问题。 第二部分:太阳系内的耀斑与能量释放 太阳是研究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的天然实验室。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理论应用于太阳物理现象,特别是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 详细分析了太阳耀斑的触发机制。这包括对活动区磁场结构的分析、磁力线扭曲与应变积累的过程,以及最终导致磁重联爆发的临界条件。通过对不同能级辐射(从射电波到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分析,本书阐释了耀斑中高能粒子加速的机制,例如弓激波加速和磁场重联加速的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与耀斑紧密相关的日冕物质抛射(CME)的驱动力。它如何与磁层中的磁重联过程耦合,以及如何将大量的磁能和等离子体抛射到太阳系空间,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影响。 第三部分:星系尺度上的磁重联与高能现象 本书的视野进一步扩展到星系尺度,探讨了磁重联在更广阔宇宙中的作用。 重点讨论了活动星系核(AGN)的喷流。这些由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相对论性喷流,其能量传输和加速机制与磁场紧密相关。书中分析了喷流内部的磁场结构,以及在喷流头部和弯曲区域可能发生的磁重联事件如何解释观测到的伽马射线暴发和非热辐射。 此外,对于银河系中心的高能辐射以及星系团内的磁场重联在加热和加速星系团内等离子体方面的作用,本书也提供了深入的见解。理解这些宇宙尺度上的磁能存储和释放,对于构建完整的宇宙演化模型至关重要。 读者对象与价值 本书是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领域研究人员、博士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重要参考资料。它不仅提供了严谨的理论推导和最新的数值结果,更重要的是,它将复杂的理论物理工具与宇宙中最引人注目的能量释放事件——磁重联与耀斑——紧密联系起来。影印版的引入,保证了读者能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国际前沿研究视角和深度。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宇宙中能量流动的基本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