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儿女健康成长,不希望儿女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父母肯定是没有的,然而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确实是个难题。中外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很关键,但也很难。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孩子的潜质,唤醒孩子的内心,而教育当然便是用“心”来育“心”。《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学前版)》就是要告诉父母怎样才能走进儿女的“心”。只有真正走进儿女的心,才可能真正成为孩子心灵的导师。《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学前版)》,试图以心理学的经典与前沿理论和视角,详细介绍孩子从0岁到18岁身心发展的过程和变化,针对孩子在成长、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家长、教师等提供专业、科学的心理学解答和具体的方法指导。
真正好用的儿童教育读物,不仅容易读懂,关键能带给你开锁的“金钥匙”。本书通俗易懂,易于操作,阅读时犹如倾听一个个资深心理学专家的娓娓道来。
《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学前版)》从系统的理论高度审视儿童成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实际经验,对家长进行指导。
内页插图
目录
婴儿篇
第一部分 成长目标
一、生理的发展
二、动作的发展
三、认知的发展
四、言语的发展
五、情绪情感的发展
六、个性的发展
七、社会性的发展
第二部分 心理百科
一、生理发展问题
二、动作发展问题
三、认知发展问题
四、言语发展问题
五、情感发展问题
六、社会性发展问题
七、其他
幼儿篇
第一部分 成长目标
一、生理的发展
二、游戏的发展
三、语言的发展
四、认知的发展
五、情绪的发展
六、意志的发展
七、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第二部分 心理百科
一、饮食睡眠问题
二、常见疾病及生活卫生习惯问题
三、智力发展问题
四、行为习惯问題
五、情绪、性格问题
六、其他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成长目标
幼儿期指儿童从3岁到6岁或7岁这一时期。这通常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做幼儿期。又因为这是儿童正式进人学校以前的时期,所以又称学前期。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心理的发展为其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生理的发展
(一)躯体和骨骼肌肉系统的生长
1.躯体的生长
幼儿在3—6岁之间发育速度稍逊于婴儿期,也是很快的。幼儿期的成长依然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幼儿躯体的生长首先表现在身体外形各部分比例变化上。3岁左右,幼儿开始变得不再像婴儿期那么浑圆,外表显得较为苗条,有些像运动员一样。随着腹肌的发育,婴儿期的圆肚子收紧了。他们的躯干、胳膊、脚都长长了。他们的头部相对而言还是较大,身体其他部分的比例越来越接近成人。
这期间,幼儿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7厘米,到6岁时,身高可达118厘米;而体重每年增加2公斤,到6岁时,可达21公斤。幼儿期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是相对稳定的。一个儿童2岁时在同龄中较高、较重,那么,6—7岁时,仍为同龄人中较高、较重的。值得一提的是,身高体重的发育趋势存在着性别差异,总体上看,男孩比女孩更高、更重。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的生长高峰期。
2.骨骼肌肉系统的生长
幼儿肌肉组织的发展相当快。4岁幼儿其发育速度已能跟上整个身体生长的速度。幼儿的体重每年都在增加,其中75%是肌肉发育的结果。3岁时,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更加发达,小肌肉群在5—6岁开始发展。
幼儿的骨骼系统也在迅速发育,这表现在骨骺的生长上。在2—6岁之间,大约有45个新骨骺(骨骺是一种软骨组织,发育变硬后进入骨骼)出现在骨骼的不同部位,这能通过X射线的照射观察出来。医生能据此对幼儿的骨龄做出评价。骨龄是衡量身体发育成熟程度的一个最好指标。牙齿的生长是幼儿骨骼系统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5—6岁儿童开始掉乳齿而长出恒齿,即换牙。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到幼儿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1.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量继续增加
新生儿脑重约为390克。3岁儿童的脑重约1.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接近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
(2)神经纤维继续增长
神经纤维在继续增长,分支加多,出现了许多竖直方向延伸的神经纤维分支,长度加长。这为形成众多复杂的神经联结提供物质基础,有利于神经联系的形成。
(3)神经纤维髓鞘化逐步接近基本完成
幼儿末期,神经纤维特别是大脑联络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基本完成,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
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和神经纤维髓鞘化,也是幼儿脑重增加的主要原因.在神经纤维发育的同时,幼儿末期,儿童大脑额叶也快速发展,额叶面积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幼儿大脑皮层达到相当的成熟程度。
……
前言/序言
一
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有一则寓言流传世界,令人沉思:一位印度老人对小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只狼,它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嫉妒、愤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狼代表善良、温柔、希望、感恩、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那么哪一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因此,你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
同样,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们也都深深认同这一点一一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东西,而是把人的想象力、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其生命感、价值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我们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广大家长、教师走进儿童的心灵深处,“喚醒”孩子的心灵,引导其和谐发展、健康成长。这也是将本书取名为《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的意义所在。
二
恐怕很少有人怀疑,教育之于今人,较之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这主要得益于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试想,人类的早期,经验和知识都很匮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主要靠的是“体力”和“勇敢”。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文化的变迁,“知识就是力量”才具有了“现实”的意义。如果说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确实反映了生物界的自然规律,那么,人类的历史也足以证明了个人的社会生存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教育,愈来愈需要教育的援助。
三
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看中国,我们算是“重视”教育的,只不过在重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有别于欧美等国家。试想,如果中国的教育一直很差,那么,中国文化的经久不断和灿烂恢弘缘何而来?难道上帝只垂青于中国而视其他国度于不屑吗?中国少数精英者的“被教育”,成就了孔子、王羲之、李白、李时珍、齐白石等伟大的天才,也催生了中国天文、医学、铸造、航海等的发展。而中国的普通国民,绝大多数被“正规”教育所离弃,他们受到的是“非正规”教育。这种非正规的教育主要是教人“如何做人”的。试想,如果中国的大部分人既不识字,不懂科学,也不听话,不按部就班、兢兢业业地精于“术业”,安分守己地做着该做的事情,哪来的国之久安?哪来的国之强盛?哪来的宇宙之间的任何地方必有“炎黄子孙”?早在上世纪9。年代,我就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中国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视“人文教育”的,这既是儒家的教育成就,也是儒家文明得以隆盛的原因。西方更注重“科学教育”,这导致欧美17世纪以来的高速发展。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们的老祖宗们是否会真正地将“人文”和“科学”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大众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呢?若此,中国又该是怎样的呢?
四
现代教育带给人们的最大福祉是人们普遍意识到了教育之于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除少数得益于“天时”、“地利”的国家可以不因教育落后而仍然国富民强之外,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教育都是先进的。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早就超过了70%;每100个劳动力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美国是u%以上,以色列超过了12%,而中国仅仅是1.3%。中国的教育发展目标之一是,到2。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对国家而言,这绝对是一种明智的战略设计。从发达国家民众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的关系等方面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数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化水平就越高,个体的收入也越高。
令人欣慰的是,这样的观点已不仅仅是学者的研究和写在教科书中供象牙塔内之人“玩弄”的学术,普通的中国人,甚至是深山老林中的农民也深谙其中的玄妙。
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学前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