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的家书

大先生的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勇利 著
图书标签:
  • 家书
  • 书信
  • 传统文化
  • 家庭教育
  • 人生感悟
  • 处世哲学
  • 人生智慧
  • 文化遗产
  • 国学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1908896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9859
包装:平装
开本:其他
出版时间:2014-07-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胡适、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洛克菲勒、卡耐基等中外名人大家的“教子家书”,并依内容分为“生活、处世、修身、治学”四个篇章。书中既有大师亲子间的别样温情,又有对孩子成长的谆谆教诲;既可视作美文来欣赏品味,又可视作教子范本来效仿。
对于孩子而言,这本书将除了父母、老师之外的人生的第三个导师带到了他们身边。通过阅读这本书,他们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在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智者,聆听大师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从中汲取到很多的人生的智慧。
对于父母而言,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教子参考书。这些名人大家之所以被称为“大先生”,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加深刻理解人性和透彻地洞悉人生,他们不仅在各方面拥有更高的智慧,在教育子女上,也往往有非凡的见解和独到的方法。
这是一本适合孩子与父母一起阅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张勇利,男,生于1976年,四川眉山人,现居广东潮州,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地区文学会会员。多年从事初、高中一线教学,曾创下四届毕业班,培养三个语文单科状元的记录;参与或联合承担全国中语会、省教育厅两项语文课题;撰写论文获国家和省市级奖励多项。教学之余坚持笔耕,作品散见于各类报章和新媒体,曾协助朋友创办运营综合性文学网站波比文化创意网,长期担任总版主一职。

目录

生活篇1.胡适:温文儒雅的文化闯将 / 0022.戴尔·卡耐基:伟大的心灵导师 / 0093.洛克菲勒:富甲天下,慈悲为怀 / 0144.苏霍姆林斯基:富有爱心的平民教育家 / 0235.纪伯伦: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 0356.盛田昭夫:嗅觉敏锐的经营之圣 / 0417.司马光:温良恭俭 儒家典范 / 047
处世篇1.切斯特菲尔德:名流世家 绅士典范 / 0582.舒尔茨:研究穷人经济学的“富人” / 0653.玛格丽特·杜拉斯:“永葆青春”的女神 / 0754.弗雷泽 俯瞰人类的剑桥大师 / 0805.林则徐:处变不惊,激流勇进 / 0866.鲁迅:铁骨铮铮难掩慈父柔情 / 0967.曾国藩:中兴名臣 官场好榜样 / 101修身篇1.拿破仑·希尔:闻名遐迩的“富翁创造者” / 1142.居里夫人:科学殿堂里的巾帼英雄 / 1243.郑板桥:名流教子的典范 / 1304.温斯顿·丘吉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 1395.田中角荣:惊涛骇浪中浮沉的庶民首相 / 1456.雅斯贝尔斯 执着于精神苦旅的探索者 / 1527.朱子家训:古典智慧结晶,百姓教子名篇 / 160治学篇1.弗洛姆:窥探心灵奥秘的人 / 1662.福柯 一位始终在路上的思想者 / 1763.康熙教子庭训:旧时帝王教子篇,融入寻常百姓家 / 1834.左宗棠:饱读诗书,长袖善舞 / 1895.梁启超:以天下为己任的改革者 / 2026.诸葛亮:智者与忠臣的化身 / 212生活篇

前言/序言


《大先生的家书》 这是一部穿越历史长河,凝视时代变迁,却又细腻入微地描摹个体情感的文集。它并非一个宏大的叙事,也非某个英雄人物的传奇史诗,而是以一种极其个人化、甚至可以说是私密的视角,将读者引入一个属于“大先生”的内心世界。从书名“家书”二字,便可窥见其核心的亲切与温情。这里的“家”,或许不仅仅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更可能包含着他所眷恋的故土、他所敬重的师长、他所信赖的友人,甚至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家园。 书信,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沟通方式,其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温度和力量。它不像日记那般封闭,也不像论文那般严谨,它在交流中生长,在倾诉中沉淀,往往最能真实地展现一个人的心声、思想的流动以及情感的起伏。而“大先生”,这个称谓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格的魅力。他或许是一位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也可能是一位在自己精神领域达到“先生”之境的智者。他的家书,因此不仅仅是简单的问候或叙事,更可能是一份记录了时代脉搏的珍贵文献,一份饱含人生智慧的真挚教诲,一份跨越时空的情感馈赠。 翻开这本《大先生的家书》,我们仿佛能听到一位温润而有力的声音,在历史的尘埃中缓缓响起。他的笔触,时而如涓涓细流,描绘日常的琐碎与温馨;时而又如山洪暴发,抒发胸中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感悟。每一封信,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思想的碰撞。他写给远方的亲人,或许是鼓励他们在困境中坚守,在顺境中谦逊;他写给年轻的学子,或许是点拨治学之道,启迪人生方向;他写给故交挚友,或许是追忆往昔岁月,共话世事变迁。在这些信件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更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是那个时代思想的激荡与碰撞。 “家书”的意义,在于其“家”的属性。这里的“家”,可以理解为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知识分子群体之间形成的某种精神纽带。大先生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家书,无疑是对那个时代的观察与思考,是对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的记录。他可能会在信中谈论当时的社会风貌,分析政治局势,评论文化思潮,但这些宏大的叙事,都会被包裹在他细腻的情感和个人化的语境中,显得尤为真实和动人。他不会用冷冰冰的统计数字或枯燥的理论来论证,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让我们体会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历史的重量。 更重要的是,“家书”还带有“书”的属性,即一种知识的传承和智慧的传递。大先生可能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信件中,必然会流露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他可能会引用古人的名句,阐述自己的见解,分享治学心得。这些内容,对于后来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或许会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将深奥的道理娓娓道来,让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变得亲切而易于理解。他在信中提及的那些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虽然写于过去,却依然闪耀着永恒的光辉,能够启迪当代的我们,思考我们自身的人生道路。 《大先生的家书》的魅力,还在于其叙事的多样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在这些信件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大先生在谈论学问时的严谨与深邃,在提及家人时的温情与慈爱,在面对时代变迁时的忧思与担当,在回忆故人时的感伤与怀念。他可以因为一个偶然的顿悟而欣喜若狂,也可以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黯然神伤。他写给不同的对象,语气和侧重点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这使得整本书籍在保持统一风格的同时,又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他的人物形象,也因此变得立体而丰满,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大先生”,跃然纸上。 阅读《大先生的家书》,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更是那个时代无数个个体命运的缩影。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情感,都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通过他的眼睛,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世界。他可能会在信中描述当时的生活细节,如衣食住行,如人际交往,如社会习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却能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产生更直观的认识。 更深层次而言,《大先生的家书》是一次关于“人性”的探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性的光辉与弱点,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大先生在信中所表达的情感,无论是爱、恨、喜、悲,还是坚守、迷茫、希望、绝望,都是人性的真实写照。他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他可能会在信中反思自己的过错,承认自己的不足,这反而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人的伟大之处。他的这些反思和感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对自身人性的思考。 这本书籍,并非要强加给读者某种固定的历史观或人生观,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之中。每一封信,都是一个独立的片段,但它们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解读大先生的思想,去感受他的情感,去品味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这是一种充满参与感的阅读体验,一种与历史与思想进行深度连接的体验。 《大先生的家书》或许会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它让我们感受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与过去的人们,在情感上、在精神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那些充满智慧的话语,他的那些深沉的情感,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给予我们慰藉,给予我们力量。它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不要忘记那些最朴素的情感,不要忘记那些最宝贵的精神。它也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像大先生一样,保持一份豁达,一份坚韧,一份对真善美的追求。 总而言之,《大先生的家书》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文集。它以家书这种独特的形式,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历史侧影,展现了一个智者的精神风貌,传递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与智慧。它不只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人性、关于传承的深刻启示录,值得每一位渴望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自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汲取智慧的读者细细品读。它所包含的,是历史的回响,是思想的火花,是情感的温度,是人生的真谛。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大先生的家书》这本书,我本来以为会是那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故事。但读了几页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哪里是普通的家书,简直就像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透过那些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看到了一个伟岸灵魂的挣扎与追求。书中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仿佛能感受到写信人当时的心跳和呼吸。他写给家人的不仅仅是日常的问候,更是对人生道理的阐释,对世事变迁的洞察,以及对后辈殷切的期盼。我反复阅读其中几封信,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比如,他谈到如何看待得失,如何面对挫折,那些看似简单的人生哲学,在经历过生活的洗礼后,才显得如此深刻和宝贵。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穿越时空,与我进行了一场灵魂的对话。我常常在读完一封信后,会放下书,陷入沉思,问自己,我的人生价值在哪里?我应该如何去生活?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思考和勇气。

评分

《大先生的家书》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震撼,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最朴素的言语之中,而这本书,正是这种智慧的集大成者。这位“大先生”,他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他只是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清晰的逻辑,向他的家人,也向我们这些后辈,娓娓道来他的人生感悟。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变”与“不变”的看法。在那个一切都在剧烈变化的时代,他能够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洞察规律,并且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到那些可以坚守的真理。他的文字,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曾经的困惑和迷茫。我曾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读完他的家书,我仿佛找到了方向。他所倡导的独立、理性、担当,这些品质,在任何时代都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在我需要指引的时候,给予我最深刻的启迪。

评分

初读《大先生的家书》,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非是传统意义上书信那种细腻的情感流露,而更像是一种宏大的叙事,一种穿越历史洪流的低语。这位“大先生”的笔触,与其说是写给家人,不如说是写给一个时代,写给每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浮沉的个体。他所描绘的,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期,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紧密相连。每一封信,都像是他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我尤其被其中对教育的看法所打动。他不仅仅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品格的塑造,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那个许多人被时代裹挟、失去自我方向的年代,他的思考显得尤为可贵。读他的文字,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迷茫与奋斗,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激荡与不屈。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是作为一名读者,更是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去理解那些伟大的灵魂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依然保持着他们的风骨和远见。

评分

我承认,最初翻开《大先生的家书》,我带着一丝功利心,希望从中汲取一些“成功秘诀”或者“人生指导”。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这本书所蕴含的,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宏大。这位“大先生”,他所经历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他所思考的,是关于人生、关于社会、关于文明的根本问题。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他的人生经历,他的人生思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我被他那种对知识的敬畏,对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种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保持着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态度所深深折服。他的家书,与其说是对家人的温情诉说,不如说是他对自己一生思想和精神的一次梳理与总结。我从中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看到了一个伟大灵魂的坚韧与不屈。这本书,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渺小,也看到了我内心深处渴望成为一个更有价值、更有深度的人的愿望。

评分

《大先生的家书》这本书,在我阅读过的众多书籍中,占据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它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激发了我最深层次的思考。这位“大先生”,他用他的人生经历,用他的人生哲学,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高度。我尤其喜欢他对“担当”的理解。他认为,担当不仅仅是对家庭的责任,更是对社会、对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责任。这种广阔的视野和深沉的思考,让我感到自身的渺小,也让我对“责任”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文字,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也充满了人性的温暖。我能够感受到,他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心中一定充满了对家人的爱,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忧思。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灵魂的升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