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久芳,浙江绍兴人,前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之女。1934年生于南京长于重庆,1948年出国留学,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念完高中,1955年悉尼大学文科毕业,同年入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主修近代史。1956年获硕士学位,1958年获博士候选人资格,曾任密大中文系助教,华盛顿大学远东学院研究助理,1977年任职于州立西雅图中央社区学院,讲授英语及中国历史课程。
总 序 001
序 言 001
引 子 002
图版与释文 005
吴敬恒书札墨迹(二通) 006
张元济书札墨迹(三通) 010
蔡元培书札墨迹 018
于右任书札墨迹 020
陈独秀书札墨迹(二通) 026
朱希祖书札墨迹 030
谭延闿书札墨迹(二通) 032
刘大白书札墨迹 038
章士钊书札墨迹 040
马 衡书札墨迹 042
李煜瀛书札墨迹 046
陈树人书札墨迹 048
蒋梦麟书札墨迹(二通) 050
任鸿隽书札墨迹(三通) 054
金毓黻书札墨迹(二通) 062
丁文江书札墨迹 068
黄子通书札墨迹 072
陶孟和书札墨迹 076
叶楚伧书札墨迹 078
王星拱书札墨迹 080
王云五书札墨迹 082
胡光炜书札墨迹 084
周鲠生书札墨迹 086
翁文灏书札墨迹 088
陈衡哲书札墨迹 090
竺可桢书札墨迹 094
陈寅恪书札墨迹 098
刘 复书札墨迹 104
胡 适书札墨迹 106
饶毓泰书札墨迹 110
王世杰书札墨迹 114
朱绍良书札墨迹 120
孙本文书札墨迹 122
杨 铨书札墨迹 126
白崇禧书札墨迹 132
顾颉刚书札墨迹 136
袁昌英书札墨迹 140
萧 瑜书札墨迹 144
冯友兰书札墨迹 146
傅作义书札墨迹 148
董作宾书札墨迹(三通) 150
徐悲鸿书札墨迹 156
傅斯年书札墨迹 158
沈刚伯书札墨迹 160
李 济书札墨迹 162
陈 源书札墨迹 164
罗家伦书札墨迹(三通) 168
欧阳翥书札墨迹(二通) 178
樊际昌书札墨迹 182
方东美书札墨迹 184
张大千书札墨迹(三通) 186
庄 严书札墨迹 194
凌叔华书札墨迹 196
张书旂书札墨迹 198
台静农书札墨迹 200
叶公超书札墨迹 204
钱锺书书札墨迹(三通) 206
谢稚柳书札墨迹 216
附 书者小传 223
这部作品,我得说,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初翻开时,我还在想,又是一本老生常谈的叙事,但随着阅读的深入,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和对人性的洞察力,简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现代社会中那些不易察觉的隐秘角落。作者的语言功力极深,时而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时而又陡然一转,抛出令人醍醐灌顶的哲思,让人不得不停下来细细品味。它不是那种直白地告诉你“应该怎样”的书,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群像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引领着读者自己去构建理解的框架。我特别欣赏它在构建世界观上的严谨性,每一个细节的铺陈都像是精心设计的伏笔,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信服的整体。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自我对话,很多原本模糊的想法都被赋予了清晰的轮廓。这本书的格局很大,它没有局限于个体的悲欢离合,而是将个人的命运置于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中去审视,这种处理方式极具力度,也让作品拥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大气磅礴却又充满了人文的温度。它没有回避人性的阴暗面,那些关于权力、欲望和背叛的描绘,是如此的真实可信,以至于让人读起来会感到一丝寒意。然而,在这冰冷的现实之下,作者又不动声色地植入了关于坚守、救赎与希望的微光。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作品的张力达到了极致。我欣赏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他能够用最朴素的词汇描绘出最复杂的情感,避免了华丽辞藻堆砌带来的空洞感。书中对于环境的描写也是一绝,那些景物的描摹,不仅仅是背景的填充,它们本身就成了角色的延伸,或是某种情绪的象征,与人物的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读罢全书,那种久久不能散去的情绪,既有对世事无常的唏嘘,也有对美好事物顽强生命力的由衷敬意。
评分这是一部需要“慢读”的作品,着急是体会不到它的精妙之处的。它的魅力在于一种内在的韵律感,一种如同古典音乐般层次分明的推进。初读时,你可能会被其庞杂的人物关系和看似松散的开局所困扰,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发现所有看似不相关的点都在以一种有机的方式生长、连接。作者似乎对时间有着特殊的理解,他时而拉长某一个关键的瞬间,让读者充分体会其中的心理博弈;时而又迅速跳跃,跨越数载,展现命运的无情或厚待。这种节奏的掌控,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叙事自信。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不光在于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更在于它展示了一种观察世界和表达思想的独特方式。它成功地在商业阅读的流畅性和文学探索的深度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绝对值得细细品味和反复咀嚼。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感到由衷的赞叹。它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采用单一的主视角推进,而是巧妙地采用了多线叙事,像是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不同的线索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相互碰撞、互相映照,最终形成一个复杂而又和谐的整体图案。这种叙事手法对作者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掌控得炉火纯青,每一个分支故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彼此之间的关联性紧密到令人拍案叫绝。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切换视角时所展现出的克制与精准,每一次切换都像是镜头焦点的调整,既清晰地展示了新场景,又巧妙地为前一个场景提供了新的解读维度。这种精密的结构,使得整部作品的密度非常高,即使是看似闲笔的段落,细究之下也隐藏着对主题的深刻阐释。它需要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但回报是远远大于付出的心力的,读完后会有一种“解谜成功”的巨大满足感。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攀登一座看似平缓实则暗藏玄机的山峰。起初的章节还算好走,节奏比较舒缓,让人能大致摸清故事的脉络和人物的基本设定。然而,一旦进入中段,作者便开始展现其高超的布局能力。情节的推进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充满了精巧的转折和意想不到的交织,每一次翻页都带着一种探险的兴奋感。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事后回想起来,无不暗藏着关键的信息,这种“后知后觉”的阅读乐趣,是很多作品无法提供的。更难得的是,作者对氛围的营造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境界,无论是描绘紧张对峙的场景,还是刻画角色内心深处的挣扎,那种沉浸感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这本书的留白处理也非常到位,它没有将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性给出答案,而是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的想象力去填充和延伸,这使得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从中读出千差万别的感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耐读性。
评分很好,印刷精美。。。。。
评分【中信书店】伯罗奔尼撒战争(精)甲骨文丛书
评分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华翰品墨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京东物流一如既往的快,图书包装的很好,没有破损好评
评分很好,印刷精美。。。。。
评分物流很快,质量很好,很有价值,很喜欢
评分帮亲戚买的,物美价廉,非常满意!有需要还来支持!
评分书不错可以看,有历史感,有些书法还是可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