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历代名家碑帖经典:文徵明小楷一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离骚经并九歌六首册草堂十志心经真赏斋铭
定价:28.00元
作者:陈钝之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4915020
字数:
页码: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标识:jd12139834
编辑推荐
暂无
内容提要
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徵明,後更字徵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明代书画家、文学家,『昊门昼派』创始人之一。与唐寅、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文徵明书法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小楷和行书。其诗、文、书、昼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晚年声望*高。
文徵明小楷师承晋唐各家,又参元人遣意,书法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其用笔细劲挺拔,提按分明,结字俊秀飘逸,舒展有致,其小楷作品虽多有乌丝栏,而书写时似乎不受乌丝栏的限制,而能尽其笔意,故点画生动自然,通篇气韵生动、神完气足。王世贞在《艺苑言》评:『待诏(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周之士评之:『圆劲古淡』『法韵两胜人』。
宋代之前小楷作品多以碑刻形式流传。小楷因为字径较小,其笔昼在镑刻的过程中难免会丢失一些『信息』,加之刻手技术高低不同,因而会异于真迹原貌。《历代名家碑帖经典:文徵明小楷一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离骚经并九歌六首册草堂十志心经真赏斋铭》收录墨迹《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离骚经并九歌六首册》《草堂十志》《心经》《真赏斋铭》六篇文徵明小楷作品,其用笔的轨迹清晰,字数亦多,由此人手,上溯晋唐,不失为学习小楷的一种门径。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文徵明小楷(2)落花诗卷 千字文 盘古叙 赤壁后赋 |
| 作者: | 陈钝之 主编 |
| 市场价: | 28元 |
| ISBN号: | 9787514915037 |
| 出版社: | 中国书店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8开 | 语种:中文繁体 |
| 出版时间:2017-01-01 | 版次:1 | 页数:53 |
| 印刷时间:2017-01-01 | 印次:1 | 字数: |
| 内容简介 | |||||||||||||||||||||||||||||||
《文徵明小楷二:落花诗卷·千字文·盘古叙·赤壁后赋·莲社图记》内容:文徵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他的所有的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九十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 |||||||||||||||||||||||||||||||
这套文徵明小楷字帖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那本《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实话,我刚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总是觉得楷书太规矩了,缺乏一些灵动。但文徵明的这套字帖,把那种端庄与秀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笔法,细腻到每一个起笔落笔都仿佛能听到毛笔与纸张的对话。临摹《常清静经》的时候,我尤其能感受到那种宁静致远的气韵,对于平日里心浮气躁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心灵的洗涤。每一笔,都要求你慢下来,去感受墨色的浓淡干湿。初学者的我,照着他的字帖练习,发现自己的心境也跟着沉静下来了。这不仅仅是练字,更像是一种与古人对话的修行。我特别喜欢他处理转折和提按时的那种含蓄内敛,不张扬,却处处透着大家风范。练习久了,感觉自己的书写速度虽然慢了,但写出来的字却有了“味道”。如果有人想从唐楷转向明清一路,或者只是想找一套能让自己静心下来的字帖,这本绝对是首选,因为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写”,更是教你如何“感悟”文字的美。
评分相较于前两本的侧重于经典文本,《文征明楷书楷体3》给我的感觉更加像是他的“个人风格展示集锦”。这里的每一页字,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文人气息。我尝试着用他这种“楷体”去写一些日常的书信和批注,发现效果出奇的好,它没有传统楷书那种拒人千里的疏离感,反而带着一种温润的亲和力。特别是他对点、撇、捺的处理,力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像是游走在刀尖上的舞蹈,既有力量感又不失飘逸。我注意到,在某些特定的字中,他会刻意拉长某一个笔画的收尾,这使得整个字形打破了呆板,产生了一种韵律美。对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的是学习他如何处理字与字之间的空间关系,他的字间距处理得非常舒服,让整篇作品呼吸顺畅。这种对“气韵”的把握,不是光靠描摹就能学会的,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体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书法不该是僵硬的复制品,而是注入了个人性情的再创作。
评分我平时工作比较忙,练习书法的时间很碎片化,所以对字帖的选择很看重实用性和涵盖的知识点密度。文徵明的这几本小楷,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效率至上”的需求。我把《千字文》作为日常的“热身”练习,因为它篇幅长,结构多变,能迅速激活我的笔感。而《常清静经》则是在周末比较有整块时间时进行,用来深入体会那种哲思层面的东西。最巧妙的是,这套组合让我体会到了楷书学习的“螺旋上升”过程:从基础结构的熟悉,到篇章章法的领悟,再到个人风格的渗透。我发现,当我开始练习《文征明楷书楷体3》时,我再回头看《千字文》里的某些字,会突然间领悟到之前不理解的笔法奥秘。这套系列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的教学体系。它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模仿形体,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结构逻辑和审美取向,这对于一个追求全面提升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学习满足感和持续探索的动力。
评分简直是为我这种“字丑星人”量身定做的救星啊!我对着《文徵明小楷二 千字文》临摹了一个多月,最大的感受就是,文徵明的字有一种魔力,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把那些复杂的结构给“吃”进去。以前我临摹别人的字帖,总觉得结构像搭积木一样生硬,笔画之间缺乏呼应。但文徵明的《千字文》,布局疏朗有致,即使是密集的篇幅,看起来也不会让人感到压迫。我特别留意了他对偏旁部首的处理,比如“三点水”和“提土旁”,他写得既饱满又灵动,绝不拖泥带水。我有个习惯,就是会把临摹好的字和原帖放在一起对比,发现他的笔画粗细变化非常微妙,这种微妙之处恰恰是提升书法的关键。这本帖子的纸张质量也很好,吸墨适中,即使用我那种比较廉价的毛笔,也能很好地展现出笔锋的锐利感。对于想要系统性练习小楷,打牢基础的朋友来说,这本《千字文》的篇幅适中,内容经典,是巩固训练的最佳教材,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觉得楷书难以下笔的朋友们。
评分这套字帖给我的最大的惊喜,是它在“细节打磨”上的极致追求,尤其是针对那些常被初学者忽略的地方。比如,在不同字形中,同一个偏旁部首是如何根据整体结构进行微调的,文徵明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入微。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常清静经》中那些看似简单的横画,它们有的平直如铁线,有的略微上挑带着弧度,这种细微的差别,直接决定了整个字的精气神。我发现,只有当我的握笔姿势和用墨量调整到与原帖最为接近时,我才能稍微捕捉到那种“神韵”。这套字帖的装帧设计也值得称赞,无论是临摹本还是米字格的格子,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供练习者去尝试和犯错。它不是那种让你一上手就觉得高不可攀的“大师真迹”,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引导你进入他构建的艺术世界。对于想要精益求精,不再满足于写“像”字,而是要写“好”字的书友来说,这套字帖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是一个不断精进的参照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