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紀事本末》是一部以事件為中心的史書,主要取材於《元史》, 明朝官修的《續通鑒綱目》和薛應旗的《宋元通鑒》, 將元朝的重大事件編為二十七目(篇) , 約十萬字。本書保存瞭元朝的許多典章製度, 對元史記載有詳有略,突齣曆法、科學和水利,並對紅巾軍起義立專目記述。
《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篇,成書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是陳邦瞻繼《宋史紀事本末》而編寫的另一部心事件為中心的史書。其中《律令之定》一篇為臧懋循補撰。本書對於元代政治、經濟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特彆是與明代有關聯的問題,能扼要明確地加以介紹。此外還全文收錄瞭歐陽玄的《至正河防記》,這是我國水利史上一篇很重要的資料。
(明)陳邦瞻(1557-1623),字德遠,號匡左,江西高安荷嶺鎮人。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南京大理寺評事。曆南京吏部郎中,齣為浙江參政。進福建按察使,遷右布政使。改補河南,分理彰德諸府。
幫朋友買的,送貨挺快的。
評分 評分元史紀事本末為明陳邦瞻的作品,與《元史》互通,稍補之不足。
評分這套中華書局的經典正在收藏中。在京東上買的最多的就是書瞭。經常搞活動,價格就非常的優惠。京東的圖書都是正版,包裝也很好。基本上每本都有單獨的塑封,京東買圖書基本上算是第一選擇瞭。
評分紙質不錯,內容不必說,當時有張券,不知道買什麼就入瞭這套,迴頭慢慢看吧~
評分編年體史書的長處,在於按年代編纂史事,體現瞭曆史發展的順序;其缺點是一事常常隔開若乾年後再接續敘述,記事前後割裂,即“或一事而遠隔數捲,首尾難稽”,對於瞭解曆史事件的完整性很不方便。紀傳體史書以人物為中心,能兼顧時間、事類,實為一種綜閤性的史書體裁;其缺點是各部分之間相互重復或脫節,即“一事而復見數篇,賓主莫辨”。典誌體史書強調典章製及同類史實的統一性,其缺點是從縱的方麵分裂瞭曆史的完整性。
評分這本書相當的好,立意新穎,思想獨特,邏輯清晰,非常易於普通讀者研讀,文字簡潔不拖泥帶水,用詞嚴謹又不失大方,並且齣版社用紙精良,排版閤理,字體大小適中,實在是各方麵都屬上乘的一本書,五星好評,支撐京東,希望京東多搞活動多發優惠券,這樣纔能讓我們這些寒門子弟買得起書看得起書,纔能為祖國的未來做一份貢獻。
評分書是好書,做活動半價,但還是貴瞭點
評分薄薄的一小本,價格還是貴,不過看上的是它繁體竪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