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业图书大奖获奖图书
*球知名企业管理者必选读物
◆苹果公司曾被谁逼到悬崖边?
◆阿里巴巴凭借什么称霸中国市场?
◆吉列公司的盈利模式为什么至今屹立不倒?
◆Facebook的实名制“社交网络”为什么能得到大众认可?
以*球性眼光综合分析“大企业”盛衰兴废的力作
详尽解读*世界数百年的商业模式
创业者、企业管理者、MBA课程学习者必备的圣典
★ 70种模式——
美国银行的VISA卡、Square的“移动支付”、Kickstarter的“众筹平台”、谷歌的“检索广告”、施乐的“计量收费”、梅西百货的“*渠道销售”、、Zulily的“会员制闪购网站”……
★ 200家公司——
美国银行、Twitter、吉列、佳能、本田、沃尔玛、IBM、优衣库、谷歌、Facebook、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梅西百货、雅虎、宝洁、苹果、高通、英特尔……
★ 140位改革先驱及商业领袖——
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海蒂?拉玛、马云、拉菲尔?阿米特、马化腾、大卫?凯利、马克?约翰逊、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琼?玛格丽塔、克里斯托夫?佐特……
从14世纪的美第奇家族、17世纪的三井越后屋,到21世纪的阿里巴巴……
让你一口气读完商业模式的变革史!
本书的书名蕴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关于商业术语及经营战略术语的历史;二是商业模式变革的历史。
商业术语发展至今可谓一路坎坷,甚至随着网络泡沫的崩溃,人们都认为“商业模式”这类术语也会像其他经营流行语一样*终因过时而惨遭淘汰。不过,“商业模式”竟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而关于商业模式变革的历史又远比商业术语的历史范围更大、内容更深。
迄今为止,商业模式似乎很好地解释了创新的实现和商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两大课题,在我们拍手称赞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面临的*终挑战:那就是如何运用商业模式来成功解决这些问题。
本书共涉及70个商业模式、200家公司、140位改革先驱和商业领袖,读者可以从中细细品读,去挖掘商业模式作为改革创新源泉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谷宏治
金泽工业大学虎之门研究生学院教授,早稻田大学商务学院客座教授。
1964年出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物理系,后攻读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MBA课程。先后就职于波士顿咨询公司和埃森哲公司。2003年至2006年期间任埃森哲战略团队的总负责人。目前,除成人教育外,还致力于面向在校学生以及老师家长的教育活动。
此外,他还担任了永平寺家乡大使、非营利组织“放学后儿童辅导协会”及3keys理事等多项社会职务。
著述有《传达力》《超能思考力》《图解思考方法》等。其中《经营战略*史》一书,2013年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经管类图书,2014年荣获日本商业图书大奖。
序 言
序 章 围绕“钱”的五种新型商业模式
“巨匠们的午后”序:美第奇家族的创始人乔凡尼和Square 的联合创始人多西
美第奇家族创建的国际“汇兑·结算”体系以及对梵蒂冈公款的巧妙运用
托马斯·库克和美国运通公司开发的旅行支票以及由此实现的个人国际结汇
由美国银行的VISA 卡构建起来的社会基础设施
网络、密码和eBay :PayPal 把陌生人连接在了一起
现场支付的新方式:扩大卖方,改变买方的Square 革命
第1 章 商业模式究竟为何物?
“巨匠们的午后”1 :“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与“商业模式论”的盟主佐特
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
商业模式的创造与革新从未间断,商业术语却鲜为人知(远古到1990)
为了解释网络经济,商业术语被乱用一气(1991—2001)
商业模式革新的时代 (2002— )
第2 章 近代商业模式的创生期(1673—1969)
“巨匠们的午后”2 :吴服店的再造者三井高利和硅谷的创立者特曼
借新型吴服店和公款汇兑店二者之力将三井越后屋推向繁荣
大型连锁商店的兴起:从A&P;、梅西百货到西尔斯公司
福特的“纵向一体化模式” 和 通用的“分散经营模式”
吉列的大发明:新型盈利模式之“刀片+ 刀架”模式
佩利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发明“广告模式”
“计量收费”模式让施乐成为服务型企业
硅谷之父—— 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教授
第3 章 近代商业模式的变革期(1970—1990)
“巨匠们的午后”3 :摇钱树的栽种人入交昭一郎和7-11 的再造者铃木敏文
佳能通过改变技术、顾客、流通、服务,向施乐发起挑战!
本田凭CVCC 发动机之功,丰田借“精益生产”“金字塔”之力赶超通用、福特
沃尔玛和7-11 物流至上的“区域集中模式”
IBM 的水平分工模式,为新兴公司的诞生撒下火种
任天堂借红白机打造的“平台模式”
“B2B 电子商务平台”的先驱—— AUCNET 公司开创的二手车视频交易平台
第4 章 20 世纪末,速度与IT 产业引领的创造期(1991—2001)
“巨匠们的午后”4 :创业天才戴尔和偏执狂人贝佐斯
按需生产与零库存:戴尔让世人看到了 “直销”魔力
由GAP、贝纳通开创,由WORLD、ZARA、优衣库发展的“SPA 模式”
从雅虎的门户网站到谷歌的检索广告
eBay 开创的“C2C 电子商务平台”
雨后春笋般的“B2B 电子商务平台”与无心插柳却成荫的“B2C电子商务平台”
贝佐斯的亚马逊,用IT 力和物流力撑起了“一站式理念”和“长尾理论”
第5 章 “巨无霸”的战争与“小个子”的崛起(2002—2014)
“巨匠们的午后”5 :“商业学者”安德森和“龙马铁粉”孙正义
安德森对“免费+ 收费”模式的推广与实践
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凭借免费模式称霸中国市场
YOU 的时代、实名制“社交网络”、Facebook 和天使投资人
专栏 中国版三国演义: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
智能手机、社交游戏将任天堂逼到了悬崖边。索尼能否凭借PS4东山再起?
梅西百货用“全渠道销售”化解“展厅现象”危机
专栏 日本版三国演义:亚马逊、乐天和雅虎日本
亨利·伽斯柏倡导的“开放式创新”让所有的产业都成为服务
乔布斯钟爱的“二次发明”:用“纵向一体化”和“ 刀片 + 刀架”模式一统天下
“专利技术服务商”高通和“纵向一体制造商”英特尔将苹果逼到了悬崖边
专栏 科斯定理与乔伊法则
kl(r)a?d 和makers 预示的未来,“超分散网络模式”让“小个子”各尽其才
专栏 商业模式革新图谱
第6 章 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巨匠们的午后”6 :重视“幽默感”,坚持“员工第一”的凯莱赫和帮助科技人才少做无用功的莱斯
领导力:让IBM 大象起舞的郭士纳,让宝洁由衰转盛的雷富礼
企业文化:“重视幽默”“采用新人”因何能让西南航空公司保持长期盈利?
实践方法:戈文达拉扬的“遗忘借用学习法”和莱斯的“精益创业”
人才培养:克里斯坦森的“DNA”和美国西海岸的“d.school”和“Y Combinator”
向未来发起挑战:捧贤一主张的“照亮一隅”,贝佐斯主张的“顾客重于对手”,佩奇主张的“创造高于竞争”
补 章 日本向世界发起的挑战
半封闭+人力:看Linkers的“匹配创新模式”
“半职业众包”:看半职业人士打响的团体战
MUJI的组合拳—— “顾客时间型全渠道销售”
因产品失去的,靠配件赢回来?!
“巨匠们的午后”(番外篇):我和克里斯坦森
结束语
说实话,阅读《商业模式全史》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心智的“拓展训练”。我一直以为商业模式是很“硬核”的东西,是那些商业大佬们才能玩转的策略。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对那些“非典型”商业模式的解读,比如一些在特定历史时期昙花一现,但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商业尝试。这让我意识到,商业的创新并非总是循规蹈矩,有时候突破性的想法就隐藏在那些看似“奇怪”的尝试之中。书中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分析,也让我对企业的扩张和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发现,很多我们现在熟悉的巨头,它们早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对这些基本经济原理的巧妙运用。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作者在书中穿插了大量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商业模式的运作逻辑、成功要素以及潜在风险。这让我感觉,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分析和思考,去理解为什么有些模式能够成功,而有些却走向失败。
评分《商业模式全史》这本书,老实说,我一开始是带着点儿“凑热闹”的心态去看的。身边好多做生意的朋友都在推荐,说是颠覆认知,让我好奇到底是什么魔力让大家如此趋之若鹜。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厚重感,不仅仅是纸张的质感,更是内容的分量。作者像是抽丝剥茧一样,从最原始的物物交换讲起,一直讲到当下各种新奇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时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共享经济”的那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类为“出租”或者“租赁”,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价值创造和交换逻辑,以及它如何改变了人们对“拥有”的定义。再比如,关于“免费增值”模式,我之前一直以为就是“先免费,后收费”,但书中把它拆解成几个层次,从获取用户、提升粘性到最终实现盈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和策略。让我茅塞顿开的是,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商业行为,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演进逻辑和演变规律。我甚至联想到了一些我曾经失败的创业经历,如果当初能读到这本书,或许就能避免一些弯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时代浪潮中不断演化、迭代、创新的生命体。它不仅是理论的梳理,更是历史的见证,让我对商业世界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评分坦白讲,我一开始拿到《商业模式全史》的时候,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理论和一堆堆的数据。我做好了一头雾水,甚至可能读不下去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更像是在听一个宏大的历史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是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他没有把那些古老的商业案例写成冰冷的史料,而是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比如,讲到工业革命时期,他是如何将那个时代社会生产力的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批量生产、分销网络等等这些概念,巧妙地融入到商业模式的演变中。我记得书中有一段特别震撼我,讲的是早期零售商如何通过建立信用体系和提供定制化服务来赢得客户忠诚度,这让我想到了现在很多新兴的品牌,它们在看似截然不同的互联网环境中,其实也在重拾着这些经典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更妙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过去,而是将历史的脉络清晰地延伸到当下,分析了当下各种新颖的商业模式,例如平台模式、订阅模式,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变化的驱动下而产生的。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身边无数的商业现象,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商业世界内在运作机制的大门。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能让我“眼前一亮”的书籍情有独钟,而《商业模式全史》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商业模式”作为一个孤立的概念来讲解,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作者在书中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叙事能力,他能够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商业实践,以一种连贯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讨论,以及不同商业模式如何利用或克服这种不对称性来创造价值。例如,中介机构的兴起,以及后来互联网平台如何通过信息透明化来改变游戏规则,这些都让我对信息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另外,书中关于“价值链”的演变,从最初的线性生产,到后来的价值网络的形成,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特别是当作者探讨不同商业模式如何重塑产业生态,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时,我感觉自己正在目睹一场波澜壮阔的商业变革史。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做什么样的生意”,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系统”。
评分《商业模式全史》这本书,就像是一张巨大的思维导图,将错综复杂的商业世界梳理得井井有条。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一个时代,就必须理解那个时代的商业逻辑,而这本书恰好做到了这一点。作者以一种“见微知著”的方式,从一些看似微小的商业细节切入,最终勾勒出宏大的历史图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用户体验”演变的解读,从最开始的简单满足基本需求,到后来如何通过流程优化、情感连接等方式来提升用户满意度,这让我看到了商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力——对人的需求的深刻洞察。书中对于“平台经济”的分析也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一直认为平台就是“中间商”,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真正的平台经济,是通过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连接多方参与者,并从中获取价值。它不仅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是价值的创造和分配中心。我甚至将书中一些关于“网络效应”的讲解,与当下一些热门的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逻辑是如此契合。这本书让我明白,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创造、传递和获取价值而设计的动态策略。
评分一下子买了好多本书,都要评论,不懂说什么了。
评分不错,纸张质量比较好,内容也比较好。
评分不错啊,书可以,快递服务周到。
评分东西不错,值得购买,推荐一试啊,哈哈
评分明后天气金乡将进入多雨时节,长达20多人,而曹操的敬礼多为摆放的野鸡,总不至于现在黎明当中作战吧,所以我说30左右朝仓必到
评分以后创业会用得着,先学着,商业模式和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非常好用,很好用,非常好用,很好用,非常好用,很好用,重要的事说三遍
评分很好很强大很方便。非常棒。实惠简单快捷。一直都在这里买。。就是箱子破了点了。
评分看过姊妹篇《经营战略全史》,非常好,这本料想也不会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