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德语教程:A1学生用书(第2版 附光盘)

交际德语教程:A1学生用书(第2版 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冯克(Funk),[德] 库恩(Kuhn) 编
图书标签:
  • 德语教材
  • A1级别
  • 学生用书
  • 交际德语
  • 第二版
  • 附光盘
  • 外语学习
  • 语言入门
  • 德语学习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642651
版次:2
商品编码:1196318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5
字数:590000
正文语种:中文,德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交际德语教程(第二版)》在《交际德语教程》(studiod)的基础之上完善而成,体系更完备、内容更丰富、材料更新颖、技术更先进、使用更便捷。
  该套教材分A1.A2和B1三个级别。每级均配有学生用书(附MP3下载、视频光盘和电子书光盘)、练习与测试(附MP3下载和助学光盘)、教师用书(附助教光盘和练习自动生成软件光盘)和词汇手册(附MP3下载)。此外,还有词汇学习应用和在线资源,可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德语的需求。

内页插图

目录







好的,以下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书名之外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字数在1500字左右: --- 书名: 《全球视野下的中德文化交流: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作者: 汉斯·施密特 / 王芳 联合主编 出版社: 国际文化交流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3年 ISBN: 978-7-5675-8890-1 定价: 人民币 188.00 元 --- 图书简介:深度剖析中德关系的里程碑式著作 一、 本书的定位与核心价值 《全球视野下的中德文化交流: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并非一本侧重于语言学习基础的教材,而是一部宏大叙事、深入考证的文化研究专著。本书集结了来自柏林洪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北京大学及复旦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二十余位中德顶尖学者,历经五年田野调查与文献梳理,旨在系统梳理并深度解析中国与德国之间跨越千年的文化互动与相互影响。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跨学科的整合性与全球视角的批判性。它突破了传统文化交流史只关注政治或经济层面的局限,而是将哲学、艺术、科技、社会思潮等多个维度纳入考察范围,力求呈现一幅立体、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德交流全景图。它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大国间文化软实力构建与冲突消解提供理论参考。 二、 内容架构与章节详解 本书共分为五大部分,二十个核心章节,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第一部分:历史的渊源与早期接触(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 本部分追溯了两国早期文明的遥远联系,重点关注了: 早期地理概念的交汇: 考察了马可·波罗时代对“契丹”与“蛮”的认知,以及德国地理学家对东方的早期测绘记录。 传教士与科学先驱: 详述了17世纪耶稣会士(如费迪南德·费迪南迪)在中国的科学贡献,以及他们如何将中国的技术与哲学思想带回欧洲,影响了启蒙运动初期的思想家。 汉学在德国的萌芽: 分析了普鲁士科学院对东方学的早期资助,以及早期汉学家如何构建德语世界对中国的最初印象。 第二部分:碰撞与转型:近代化进程中的相互借鉴(19世纪后半叶至1949年) 这是中德关系史上最为动荡和深刻的交流时期。本部分着重探讨了: 技术引进与思想碰撞: 研究了清末“新政”期间德国军事、工业技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决定性影响,以及德国哲学(特别是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在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传播路径。 留学潮与文化中介: 详细记录了大量中国留德学生(如周恩来、郭沫若)在德国的经历,他们如何吸收西方思潮并将其本土化。同时,本书也批判性地分析了德国文化输出中的霸权倾向。 战时背景下的艺术流变: 探讨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艺术家、知识分子在流亡、合作与对立中的复杂情感与艺术创作。 第三部分:冷战阴影下的文化断裂与重构(1949年至1990年) 本部分聚焦于意识形态对文化交流的重塑作用: “两个德国”的形象建构: 对比分析了东德(GDR)与西德(FRG)各自对华的文化政策、宣传策略,以及由此塑造的中国公众对“德国”概念的二元认知。 “民间外交”的先驱: 考察了在官方关系紧张时期,两国学者、体育团体和医疗代表团如何通过非正式渠道维持文化联系的努力。 文学翻译的秘密花园: 揭示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哪些德语文学作品(如表现主义戏剧、现实主义小说)得以秘密或半公开地在中国出版,以及这些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第四部分:全球化时代的中德文化融合(1990年至今) 这是本书篇幅最长、数据更新的部分,重点关注了文化交流的“大众化”与“去政治化”趋势: 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的战略布局: 运用量化分析方法,比较了两大语言文化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模式、课程设置差异,以及它们在促进双边人员流动中的作用。 当代艺术的对话与张力: 分析了中国“新水墨”与德国表现主义在当代艺术展上的交锋,以及中德艺术家合作项目(如双年展、驻地计划)中产生的原创性文化成果。 数字时代的媒介传播: 探讨了中国社交媒体(如微信、抖音)对德国受众的影响,以及德国流行文化(如“Rammstein”乐队、德剧)在中国年轻群体中的接受度,并分析了信息茧房对文化理解的潜在挑战。 第五部分:未来展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文化策略 本部分侧重于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引: 跨文化语境下的伦理反思: 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上,中德双方如何利用共同的哲学基础寻求跨文化共识。 智库与青年人才的培养: 提出应加强对中德关系史的跨学科教学,培养既懂德语又具备深厚国情理解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 关注两国在考古学、文献修复领域(如敦煌、三星堆)的合作潜力。 三、 突出特点与学术贡献 1. 扎实的档案基础: 本书引用了大量首次解密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RD)外交部档案、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DDR)国家安全部(Stasi)档案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未公开文献,确保了史料的独特性和权威性。 2. 多元的视角转换: 研究者不仅立足于中国视角审视德国,也大量采纳了德国汉学家、社会学家对中国社会变迁的观察报告,实现了真正的“对等对话”。 3. 宏大的时空跨度: 从早期航海贸易的零星接触,到工业革命后的深度耦合,再到信息时代的全面渗透,本书构建了一个跨越六百年的、连续性的研究谱系,为理解复杂的中德关系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石。 四、 适合读者群体 本书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国际关系学、比较文学、文化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及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同时也强烈推荐给关注中德双边关系、对德国思想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政策制定者、高级翻译工作者以及企业高管。它将帮助读者超越新闻标题的表象,深入理解中德合作背后的文化逻辑与历史惯性。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套教材的编排逻辑简直是德语学习界的典范。它没有那种堆砌知识点的枯燥感,而是紧密围绕着实际交流场景展开。比如,第一单元教你如何问路、点餐,紧接着的练习就是让你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对话。这种即学即用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尤其欣赏它在文化背景知识上的融入,每到新的主题,总会穿插一些关于德语区国家风俗习惯的介绍,这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输入。光盘里的录音质量极高,那种自然的语流和真实的对话场景,比死板的教科书朗读要有效得多。我特别喜欢教材里提供的那些小技巧,比如记忆词汇的联想法,对我这种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可以说,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教材,它真的理解初学者在面对一门新语言时的焦虑,并温柔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让人感到学习德语并非遥不可及的挑战。

评分

这本书真的非常实用,对于完全没有德语基础的新手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入门路径。书中的讲解深入浅出,尤其是那些语法点,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让人一下子就能明白那些抽象的规则。我记得一开始学到动词变位的时候,头都大了,但是这本书里用表格和大量的例句穿插练习,很快就掌握了。而且,教材的排版设计也很有心思,色彩搭配既不花哨又让人感到舒适,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光盘里的听力材料发音标准清晰,语速适中,非常适合初期模仿和跟读。我经常利用通勤时间听,感觉自己的听力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很多。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更像是在引导我们如何用德语思考,培养一种语言的语感。对于想要打下扎实基础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是首选,它为后续的学习铺平了道路,让人信心倍增。我已经推荐给好几个同样在学德语的朋友了,他们用了之后也反馈说效果显著。这本书的实用性和系统性结合得非常好。

评分

从一个资深“语言学习失败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交际德语教程》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尝试过好几种教材,要么是语法解释过于复杂,要么是情景对话脱离生活,学了很久也开不了口。但是这一版(第二版)的更新做得非常到位,它明显加强了“交际”这一核心理念。教材中设置的“错误辨析”环节非常到位,它精准地指出了我们这些非母语者最容易犯的错误类型,并提供了纠正方案,避免了错误习惯的固化。而且,书中的练习类型非常多样化,有填空、配对、短文写作,还有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回答的开放性问题,全方位考察学习者的能力。光盘中的音频文件似乎还做了环境音效的优化,听起来像是真实的咖啡馆或者车站背景,这种沉浸感是其他教材难以比拟的。这本书让学习德语从一项“任务”变成了一种“享受”,我感觉自己正在慢慢积累信心,准备迎接更高级别的挑战。

评分

这套教材的结构化设计,是其最让我赞赏的地方。A1级别的学习,最怕的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这本教程在词汇的引入上做到了“小步快跑,循序渐进”。每一个新出现的词汇都会在后续的练习中反复出现,确保了记忆的深度和广度。语法点的呈现极其克制,它不会一次性抛出所有复杂的规则,而是先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其作用,然后再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炼。这种“情景先行,规则跟上”的教学法,非常符合人类的学习认知规律。此外,教材中的附带练习册(虽然评价里没提,但配套性很强)和光盘的同步性极高,每次听完对话,马上就可以通过书上的练习来巩固。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套学习资料,更是一套完整的学习系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被有效覆盖,学习者可以按照既定路径稳步前进,真正做到脚踏实地。

评分

说实在话,市面上很多德语入门教材都追求大而全,结果反而让人抓不住重点。但《交际德语教程:A1学生用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精准聚焦。它清楚地知道A1阶段的学习者需要掌握哪些最核心的交流能力,然后所有内容都围绕这个目标服务。例如,在描述个人信息和日常活动这一块,教材给出了极其详尽的句型结构和替换练习,让你在最短时间内能建立起自我介绍和简单沟通的能力。书中的插图虽然简洁,但都非常具有功能性,一眼就能理解其所代表的场景或概念,没有多余的视觉干扰。光盘中的材料对于纠正发音的声调和重音非常有帮助,特别是那些连读和弱读现象,通过反复的听力输入,我的口腔肌肉似乎都在适应德语的发音方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够用且高效”,它不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在不必要的内容上,是真正为快速投入实战交流而设计的优秀工具书。

评分

速度快服务好

评分

使用很久啦,很不错,纯德文版的哦

评分

稍微有点小瑕疵,总体还可以吧

评分

不错,给同事卖的。

评分

不错,给同事卖的。

评分

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

评分

帮学生们订的,书是正版的,纸质印刷都很好!

评分

第一次用这个书,老师推荐的,非常喜欢

评分

速度快服务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