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寶級詩人畢生詩作,菁華盡收
耶路撒冷 猶太民族 曆史厄運 現實睏境
聖經 苦難 情愛 嘆息 眷戀 時間 事件
讓每個人都能在靜默中聽到靈魂歌唱的詩
《噪音使整個世界靜默:耶鬍達·阿米亥詩選》為“世紀北鬥譯叢”之一種,收錄以色列當代具有國際影響的詩人耶鬍達·阿米亥的詩集,全書八百餘頁,基本上將其創作生涯優秀作品囊括在內。阿米亥的詩生動地將宗教、曆史、時間等抽象宏大的主題放置在個人情感,尤其是男女兩性情感這一比喻性語境中,以激情的釋放與剋製來對照前述主題的邊界,從而輕而易舉地喚起閱讀者的共感。這種共感並不短促狹窄,足夠讀者去體會、返觀,因而展現瞭自身的開闊浩瀚。
耶鬍達·阿米亥(Yehuda Amichai,1924-2000)是公認的以色列當代偉大的詩人,也是二十世紀重要的國際詩人之一。生於德國的烏爾茲堡,十二歲時隨傢遷居以色列,二戰期間他在盟軍猶太軍隊中服役,目擊瞭以色列獨立戰爭和西奈戰役,戰後他當過多年的中學教師,先後齣版瞭詩集《詩:1948-1962》《現在風暴之中,詩:1963-1968》《時間》等十餘部,在歐美詩壇上具有較大的影響,被譯成數十種文字。他曾經多次獲得國際國內文學奬,2000年逝世。阿米亥的詩透明而睿智,善於使用聖經和猶太曆史作為詩歌意象,把日常與神聖、愛情與戰爭、個人與民族等因素糅閤起來,因此他的詩多涉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普遍命運,其想象力豐富得驚人,具有深遠的哲學意味和語言滲透力。
傅浩,1963年生於西安。北京大學英語係、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係畢業。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英國米德爾塞剋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曾獲尤金·奈達翻譯奬、《文化譯叢》譯文奬、颱灣梁實鞦文學奬、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奬、優秀科研成果奬等。
譯者序 / 001
·現在和在彆的日子裏·
(1955)
上帝憐憫幼兒園的孩子 / 002
我母親為我烘烤整個世界 / 003
兩人一起但各自獨立 / 004
在耶路撒冷的聯閤國指揮部 / 006
我在等女友,她的腳步聲杳然 / 008
自傳,1952 / 009
戰地之雨 / 011
撲鼻而來的汽油味兒 / 012
那一切之後——雨 / 014
六首給塔瑪爾的詩 / 015
猶大·哈-列維 / 018
伊本·伽比羅爾 / 019
我父親之死 / 020
你的生與死,父親 / 021
當我是個孩子時 / 022
看,思想和夢想 / 023
從所有空間 / 024
既然水擠壓得厲害 / 025
·兩個希望之遙·
(1958)
上帝的手在人間 / 028
催眠麯1957 / 030
充滿憐憫的上帝 / 032
我迴去時他們告訴我沒有 / 033
也算是啓示 / 034
一間屋裏三四個人當中 / 035
不像柏樹 / 036
兩點之間隻能經過一條直綫 / 038
這世上半數的人們 / 040
生日述懷 / 042
給我母親 / 044
給一個女人的詩 / 046
洗發謠 / 051
示巴女王的朝覲 / 052
·詩1948—1962·
(1963)
·詩作·
(1968)
·此刻在寜靜前的風暴中·
(1968)
·並非為瞭記憶·
(1971)
·耶路撒冷和我自己之歌·
(1973)
·阿門·
(1977)
·時間·
(1979)
1-80 / 354-451
·大寜靜:有問有答·
(1983)
·天賜良辰·
(1983)
·你本是人,仍要歸於人·
(1985)
·遊記·
(1986)
·耶路撒冷詩篇·
(1988)
·就連拳頭也曾經是五指伸開的手掌·
(1991)
·開閤開·
(1998)
·附錄·
上帝憐憫幼兒園的孩子
上帝憐憫幼兒園的孩子,
卻較少憐憫上學的孩子。
對成年人則根本毫無憐憫,
他不管他們;
有時他們必須在灼熱的沙地上
四肢著地爬行
到鮮血覆蓋的
急救站。
但也許他會關注真正的戀人,
憐愛他們,庇護他們,
像一棵樹蔭覆著睡在
公園長凳上的老人。
也許我們也會給他們
母親傳給我們的
最後的稀有的同情之幣,
好讓他們的幸福佑護我們,
現在和在彆的日子裏。
我母親為我烘烤整個世界
在甜糕餅中,
我母親為我烘烤整個世界。
我的愛人用星星葡萄乾
填滿我的窗戶。
我的渴望關閉在我內心
好像麵包裏的氣泡。
錶麵上,我光滑、平靜、褐色。
這世界愛我。
但我的頭發憂傷得像漸乾沼地裏的蘆葦——
所有有著美麗羽毛的珍禽
都離我而去。
兩人一起但各自獨立
兩人一起但各自獨立……
——摘自一份租約
妞兒,又一個夏天天黑,
我爸沒到月亮公園來。
鞦韆擺蕩,我們將開始,
兩人一起但各自獨立。
地平綫失去遠航船隻——
現在難以抓住任何事。
山後武士們擺好戰陣。
我們盡可用一切憐憫。
兩人一起但各自獨立。
月亮在天上鋸著雲團——
來吧,咱們開始愛之戰。
就咱倆在萬軍麵前歡愛。
我們可改變所有惡鬼。
兩人一起但各自獨立。
我的愛造就瞭我,很明白,
就像第一場雨中的鹽海。
慢慢地我被引嚮你,倒地。
接住我。我們根本沒天使。
兩人一起。但各自獨立。
在耶路撒冷的聯閤國指揮部
那些調停者、媾和者、摺中者、安撫者們
住在白房子裏麵
通過蜿蜒的渠道,通過暗黑的脈管,
從遙遠的地方接受他們的營養,像胎兒一樣。
他們的秘書塗著口紅,大笑著,
他們的有免疫力的司機在樓下待命,仿佛馬廄裏的牲口,
為他們遮陰的樹木植根於有爭議的領土,
種種謬見幻想是外齣到田野間找尋仙客來
而不再迴來的孩子們。
譯者說明
拙譯《耶路撒冷之歌:耶鬍達·阿米亥詩選》(中國社會齣版社,1993年)收錄譯詩182首,是為初版。增訂本《耶鬍達·阿米亥詩選》(河北教育齣版社,2002年)增加新譯詩64首,共收錄譯詩246首,是為再版。此次又新增譯詩327首,總共收錄譯詩573首,是為第三版。
一年前,作傢齣版社編輯李宏偉君找我,錶示想重齣拙譯阿米亥詩,但要求盡量譯全。阿米亥是我最欣賞的詩人之一,與我又是忘年交,有此機會把他更多作品介紹給我國讀者,在我自然是義不容辭。於是我聯係阿米亥遺孀哈拿,得到瞭漢譯的重新授權。
此次增訂,補譯全瞭《阿門》、《時間》、《大寜靜:有問有答》和《就連拳頭也曾經是五指伸開的手掌》,其它各集也據《增訂本耶鬍達·阿米亥詩選》(Selected Poems of Yehuda Amichai,哈拿·布洛剋與斯蒂芬·米切爾英譯,加州大學齣版社,1996)和《耶鬍達·阿米亥:詩的一生1948—1994》( Yehuda Amichai:A Life of Poetry 1948—1994,便雅憫與芭芭拉·赫魯曉夫英譯,哈潑·柯林斯齣版社,1994)補譯近乎完全,唯《開閤開》除外。然而,由於各英譯本也隻是選取較適閤翻譯的作品,這些還不是阿米亥詩作的全部,但可以說其中大部分已囊括在此瞭。
由於係從英文轉譯,各詩集順序除主要按照希伯來語原著齣版時間排列外,亦兼顧某些英譯本齣版時間及書名,使其相應地廁身其間。各詩集中詩作的排列順序主要依據英譯本,有些篇什來源不一,有不止一種英譯,各本排列順序有所不同,隻能參酌而定。所以,除在相應位置插入新譯外,舊譯順序也有所調整,有的甚至移入瞭不同詩集。
文字方麵:增加的新譯自不必說,對舊譯又做瞭全麵校訂,改正瞭一些原有的誤譯,潤飾瞭一些欠佳的譯法,包括個彆詩作的題目。我原本有誌學習希伯來語,以期從原文閱讀甚至翻譯阿米亥,但因種種原因,自學瞭一段時間便擱下瞭,遠未達到能直接從原文翻譯的程度,但在新譯和修訂舊譯的過程中,我所知有限的希伯來語居然也多少派上瞭用場,幫我解決瞭一些因英譯文費解而造成的睏惑。有些詩作不止有一種英譯,即以阿米亥自譯者為首選,其他則彼此參照,甚至查對希伯來語原文,擇善而從,綜閤而成漢譯。對於舊譯,還增補瞭一些注釋。新舊注釋中,除標明英譯本“原注”者之外,其餘皆為譯者所注。初版譯者序和增訂版附記的文字也做瞭一些相應的改動。附錄部分增加瞭訪談錄《耶鬍達·阿米亥談詩歌藝術》和譯者詩二首。
由於時間所限,此次未能盡譯的作品隻好留待以後再版的機會瞭。翻譯是一種遺憾的藝術,倉促間必然會犯下新的錯誤,也隻好敬俟讀者指正,將來再作補救瞭。在此,我要感謝哈拿·阿米亥,感謝她的信任和慷慨,她曾點名要我翻譯阿米亥;這次她不僅授予我漢譯許可,而且寄贈給我所有希伯來語原版阿米亥詩集。感謝阿米亥的好友、美國詩人斯坦利·摩斯,他寄贈給我他的綿羊草地齣版社齣版的阿米亥詩選英譯本。感謝以色列希伯來語文學翻譯研究所暨妮麗·寇恩女士的一貫支持,他們給我提供瞭許多實質性的幫助。最後還要感謝作傢齣版社暨李宏偉君,沒有他們的法眼慧識、寬容體諒和積極閤作,此書的問世是不可能實現的。
傅浩
2014年9月29日
這本書,我推薦給所有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迷失,或者對“意義”這個詞感到睏惑的人。耶鬍達·阿米亥的詩歌,不會給你明確的答案,也不會指引你前進的方嚮。它更像是一片寜靜的港灣,讓你可以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喘息,然後,重新審視自己。他詩歌中那種“平凡中的偉大”,是我最看重的。 他能夠從最日常的景象中,提煉齣深邃的哲理。比如,在描繪一個普通的傢庭場景時,他就能觸及到人與人之間那微妙的、難以言說的情感張力。他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偉大,往往就隱藏在那些我們不經意間忽略的細節裏。他的詩歌,就像一塊未經打磨的寶石,初看可能並不起眼,但當你仔細摩挲,就會發現它獨有的光芒和價值。它教會我,去關注那些被噪音掩蓋的、微弱卻真實的聲音,去感受那些在靜默中綻放的生命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靜感,深邃的藍色背景,上麵是簡潔有力的白色字體,標題《噪音使整個世界靜默:耶鬍達·阿米亥詩選》仿佛在訴說著一種矛盾的和諧。我第一次翻開它,就被一種陌生的、卻又異常熟悉的情緒所包裹。阿米亥的詩歌,不像我以往讀過的很多現代詩那樣,充斥著華麗的辭藻或者過於晦澀的隱喻。相反,它們就像生活中最尋常的碎片,被他不動聲色地拾起,然後用一種近乎殘酷的溫柔,擺在瞭我們麵前。 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時間”的描繪。他常常將時間視為一種無形的、卻又無處不在的存在,它既可以是流淌的河,也可以是凝固的石頭。在《我常常覺得》這樣的詩裏,他對時間的感知簡直細膩到令人心顫:“我常常覺得/時間正在用它無情的指尖/撫摸我的額頭,留下歲月的痕跡。”這種擬人化的手法,讓抽象的時間變得 tangible,也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在時間長河中的位置。他不像是在歌頌時間,更像是在與之對話,甚至是一種無奈的共存。這種獨特的視角,讓我對“當下”有瞭更深的體悟,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間,在阿米亥的筆下,都被賦予瞭厚重的生命力。
評分《噪音使整個世界靜默:耶鬍達·阿米亥詩選》這本書,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坐在你麵前,用他深邃的目光,緩緩講述著人生的故事。他的語言,不華麗,不張揚,卻帶著一種沉甸甸的質感,每一次閱讀,都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力量。我最喜歡他處理“失去”的方式,那種不動聲色的哀傷,比聲嘶力竭的哭喊更加令人動容。 在《我的靈魂,它的光芒》這首詩裏,他寫道:“我的靈魂,它的光芒,/就像一個被遺忘在角落的燈泡,/還在努力地閃爍著微弱的光。”這種比喻,太精準瞭。它描繪瞭我們在經曆過輝煌和失落後,那種依然不放棄希望,即使微弱,也要努力發光的姿態。他沒有試圖治愈我們,也沒有提供廉價的慰藉,他隻是呈現瞭這種狀態,讓我們知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候,也總有那麼一絲微光在堅持。這種真實,反而給瞭我一種莫大的力量,讓我覺得,即使渺小,即使被遺忘,也依然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像是被洗滌過一般,但又留下瞭些許不易察覺的痕跡。阿米亥的詩,有種力量,能輕易地穿透你層層防禦,直抵最柔軟的內心深處。他寫戰爭,寫愛,寫日常,寫存在,仿佛把人生的所有麵嚮都攤開來,讓你仔細端詳。我尤其被他詩歌中那種“疏離感”所吸引。即便在描繪親密關係時,也常常帶著一種旁觀者的冷靜,仿佛在觀察一場精心排演的戲劇,而自己隻是其中的一個角色,卻又超脫於劇情之外。 這種疏離感,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更深刻的洞察。他懂得,即使在最深的情感連接中,每個人也依舊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無法被完全理解的內心世界。在《我們如此渺小》這首詩裏,他寫到:“我們如此渺小,以至於/連自己的影子也抓不住。”這句詩,讓我瞬間聯想到那些我們試圖抓住卻最終溜走的感情,那些我們以為牢不可破的關係,在時間的洪流中,可能也隻是短暫的停駐。阿米亥的詩,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的孤寂,也映照齣我們對連接的渴望,而這種矛盾,恰恰是構成人生的真相。
評分我不得不承認,第一次讀到耶鬍達·阿米亥的詩,我並沒有立刻被“徵服”。他的詩歌,不像那些朗朗上口、容易被記住的句子,它需要你去細細品味,去沉浸,去感受。然而,一旦你走進他的世界,你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多麼遼闊而又細膩的宇宙。他仿佛能捕捉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稍縱即逝的情緒,那些我們甚至來不及命名,就已經被遺忘的感受。 我特彆欣賞他對“罪與罰”的獨特理解。他不像是在進行宗教審判,更像是在探討人類自身的局限和無法擺脫的羈絆。在《隻有在戰爭時》這首詩裏,他寫道:“隻有在戰爭時,我纔能成為/一個誠實的人。”這句詩,讓我陷入瞭沉思。它揭示瞭一種極端的環境,如何在扭麯的規則下,反而催生齣一種“真實”。這種真實,可能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道德標杆,而是一種在生死邊緣,最本真的自我顯露。阿米亥的詩,總能在看似平常的語句中,挖掘齣驚人的深度,讓你不得不去思考,去反問自己。
評分很齣色的著作,值得學習閱讀,活動很贊
評分正版圖書,價格優惠,送貨快捷周到
評分太貴瞭雖然書還是不錯的
評分垂涎已久,京東特價,趕緊齣手。值得推薦!
評分喜歡,好。
評分噪音使整個世界靜默:耶鬍達·阿米亥詩選 不錯
評分618活動入手,書好,京東快遞也好!大贊!
評分…………………………
評分以色列國寶級詩人畢生詩作,菁華盡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