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给我的体验是,它对于“笔刷”的介绍占据了太多不必要的篇幅,这绝对是本末倒置了。作者似乎对各种数字笔刷有着近乎狂热的偏执,花了好几章的篇幅来详细描述如何从零开始“制作”一个笔刷,包括颗粒度、边缘散布、形状动态等参数的调整。我理解笔刷的重要性,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掌握的是如何运用现有的基础笔刷去表达光影和形状,而不是沉迷于工具的定制。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按照书上的指导配置了一个所谓的“完美水彩笔刷”,结果画出来的东西依然像一坨泥。更让人气馁的是,书中展示的所有范例,都声称是使用“自制笔刷”完成的,并没有提供任何可供下载的源文件或者笔刷预设。这无疑是给想要模仿学习的读者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就好比你买了一本关于如何制造跑车的书,结果它花了80%的篇幅教你如何锻造最好的钢材,而对发动机的组装只是一笔带过。我期待的是一个能让我快速上手、建立信心的入门工具,而不是一本笔刷参数的说明书。
评分天哪,我最近入手了一本据说是针对初学者的数字绘画入门书,结果简直让人哭笑不得,感觉完全是误导!书里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各种复杂的图层混合模式,什么“叠加”、“柔光”、“差值”,讲得头头是道,仿佛你要是搞不懂这些名词,就永远别想画出像样的东西。可是,拜托,我只是想学怎么用数位板画个简单的苹果或者风景,这些高深的理论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教程的案例也非常抽象,不是那种手把手教你从线条到上色的实用步骤,而是直接甩出一个已经完成的、细节爆炸的、色彩极其复杂的作品,然后用一堆术语告诉你“你看,我就是这么画出来的”。我盯着那些步骤图,满脑子都是问号:那个阴影是怎么过渡的?用的哪个笔刷?笔触的力度又是怎么控制的?书里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基础素描或者色彩搭配的常识性内容,仿佛默认读者已经拥有了美术学院毕业生的功底。结果就是,我对着电脑屏幕,手里的笔悬在半空,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给专业人士查阅的参考手册,而不是一本能带我入门的“教程”。如果我早知道是这种风格,我绝对会选择那些更注重基础练习和流程分解的书籍。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压根就没想教会“零基础”的读者,它只是在炫耀作者的技术深度。
评分如果说这是一本面向资深插画师的“技法探讨”集,或许我还能接受它这种跳跃式的叙事结构。但作为一本被定位为“绘画教程”的书籍,它的逻辑流程简直是混乱不堪。章节之间的衔接非常生硬,前一章还在讨论油画质感的处理,下一章突然就跳到了矢量图形的排版设计,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过渡或者解释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同一本书里。我试图从中找到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从基础打形,到色彩理论,再到细节刻画——但这本书完全没有提供这样的框架。它更像是一个作者在不同时间点、不同创作状态下随手记录下的笔记的集合,被随意地拼贴在一起。阅读起来非常费力,我需要不断地在不同章节间来回翻找,试图将那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这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乱撞,而不是在一位导师的引导下稳步前行。真正好的教程应该像GPS导航一样,清晰地指示你下一步该往哪里走,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堆未经整理的地图碎片。
评分最让我感到失望的是,这本书似乎完全忽视了数字绘画中最核心的“软件操作”环节。我购买教程,自然是希望了解在特定软件(比如Photoshop或者Clip Studio Paint)环境下,如何利用快捷键、画布设置、色彩管理等功能来提高效率。然而,这本书对软件界面的介绍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假设读者已经完全熟悉了软件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凭空想象出作者在描述某个效果时所点击的具体菜单项和滑块位置。举个例子,当作者提到“略微调整了饱和度并加入了一点环境光反射”时,他完全没有说明应该在哪个颜色面板里操作,或者应该新建一个什么类型的图层来实现这个效果。我需要自己去软件里摸索尝试,对照着结果去猜测作者的操作步骤,这极大地拖慢了我的学习进度,也挫伤了我的积极性。一个教程如果不能提供清晰、可复制的操作指南,那么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本“绘画理念分享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材料”。我希望这本书能更接地气一些,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点击这里”、“选择那个”的实用指导。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量确实是顶级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油墨印刷得非常清晰,每一页的色彩还原度都令人赞叹。光看排版,简直像是一本艺术画册。然而,一旦开始阅读内容,这种高级感就开始崩塌了。它似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展示”上,而不是“传授”。书中展示了大量作者本人的作品集,每一幅都极具个人风格,创意十足,这一点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些作品的讲解部分极其敷衍。例如,当讲到如何绘制一个动态的人体结构时,它只给出了一个最终的骨骼线稿,然后配上一句“通过对重心和透视的精准把握,构建出流畅的动势”,然后下一页就直接跳到了给这个骨架上色的过程。这对于一个连“人体解剖学”的ABC都还没搞清楚的新手来说,简直是侮辱。我需要的不是看到一个完美的作品,而是想知道实现这个完美作品的“路径”和“陷阱”。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米其林大厨的私人食谱,里面充满了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行话和捷径,对于我们这些想学做家常菜的烘焙新手来说,完全是无用武之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