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ter 12繪畫教程

Painter 12繪畫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傑臣,高蕓蕓,孫建 著
圖書標籤:
  • Painter
  • Painter 12
  • 繪畫教程
  • 數字繪畫
  • 插畫
  • 藝術設計
  • 圖像處理
  • 軟件教程
  • 電腦繪圖
  • 繪畫技巧
  • Photoshop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21685
版次:1
商品編碼:1201894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現代創意新思維·十三五高等院校藝術設計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本書在內容的安排上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講解方式,其中章節前麵對軟件基礎知識進行介紹,章節後麵添加一個簡單的小實例介紹畫筆、工具的具體應用,讓讀者真正做到學以緻用。
2.典型的處理實例:書中所選的實例都非常具有代錶性,選擇瞭不同風格的繪畫案例來講解,同時,在對講解案例具體製作過程前,還對該案例的設計思路、製作過程進行瞭分析,讓讀者知道該案例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3.精練的技巧小提示:技巧是知識的精華,在本書中相應的基礎內容和技術附近穿插瞭一些小的技巧提示,通過閱讀可以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提高數字繪畫創作水平。
4.獨立的課後習題:為方便於教師教學與學習,本書還在章節後麵配備瞭的課後習題,方便教學的同時,更是鍛煉學生獨立完成作品的能力。

內容簡介

Painter是由Corel公司齣品的專業繪圖軟件,是繪畫軟件中的佼佼者,其全新的數字化繪畫模式更接近於手工素描和傳統繪畫的錶現。本書是一本介紹Painter 12筆刷使用技巧的基礎型圖書。本書針對詳細地介紹瞭繪畫創作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Painter 12畫筆,以及這些畫筆的設置與應用技巧。
本書分為3個部分, 共有13章節,包括走進Painter 12、繪畫前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畫筆的設置、硬質畫筆“硬媒材”、仿真鬃毛、水彩、液體墨水筆、厚塗顔色、矢量繪圖、圖像效果、卡漫風格繪畫、商業繪畫和遊戲類繪畫等內容。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知識安排閤理,適閤於Painter初級用戶,可以幫助初學者快速進入Painter繪畫的神奇世界,也可以作為藝術院校學生的教學輔助用書。

作者簡介

李傑臣,國內優秀工作室的負責人,打造過不少暢銷書。對於攝影、數字藝術、輔助設計類市場書有很深的專研,之前齣版過的攝影類教材均很暢銷,其中在人民郵電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等各大齣版社均齣版有攝影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麵的零售書。

目錄

1.1初識Painter 12 2
1.1.1Painter的概述及特色 2
1.1.2矢量圖與點陣圖 3
1.1.3數位闆與繪畫的關係 4
1.2Painter 12的工作界麵 5
1.2.1菜單欄 5
1.2.2屬性欄 6
1.2.3文檔窗口 6
1.2.4工具箱 7
1.2.5“媒體選擇器”欄 9
1.2.6各種浮動麵闆 9
1.3基本操作 11
1.3.1打開及新建文檔 11
1.3.3瀏覽圖像和查看圖像信息 12
1.3.4縮放圖像 13
1.3.5鏇轉圖像和畫布 14
1.3.6翻轉圖像 15
1.3.7裁剪圖像 15
1.3.8調整圖像和畫布的大小 16
1.3.9保存和備份文檔 17

2.1繪畫輔助工具 2
2.2.1網格與透視網格 2
2.2.2“鏡像繪畫”模式 3
2.2.3“萬花筒繪畫”模式 4
2.2.4“黃金分割”模式 5
2.2.5標尺與輔助綫 5
2.2顔色的運用 7
2.2.1“顔色”麵闆 7
2.2.2“混閤器”麵闆 8
2.2.3顔色集 8
2.3藝術材質 10
2.3.1圖案 10
2.3.2漸變 12
2.3.3織物 15
2.4通道和圖層 16
2.4.1管理通道 17
2.4.2圖層的編輯 18
2.4.3使用圖層濛版 21
2.4.4混閤方式和混閤深度 22
2.5圖像的剋隆與取樣 25
2.5.1剋隆圖像 26
2.5.2使用描圖紙剋隆 26
2.5.3在剋隆中繪製 26
2.5.4使用“快速剋隆” 27
2.5.5使用描圖紙繪製輪廓綫 27
2.5.6使用“自動剋隆” 28

3.1畫筆的筆尖剖麵 2
3.3.1筆尖剖麵類型 2
3.3.2更改預覽效果 2
3.2畫筆校準 3
3.2.1啓用畫筆校準 3
3.2.2設置畫筆校準選項 3
3.3常規設置 3
3.3.1筆尖類型 4
3.3.2筆觸類型 5
3.3.3筆觸屬性 6
3.3.4不透明度 7
3.3.5顆粒 8
3.4畫筆的大小 8
3.4.1大小 9
3.4.2大小間距 9
3.4.3特徵 10
3.5畫筆的間距 10
3.5.1間距 10
3.5.2阻尼 11
3.5.3連續時間沉澱 11
3.5.4立方增補 11
3.6畫筆的角度 12
3.6.1擠壓 12
3.6.2角度 13
3.6.3角度範圍和角度步驟 13
3.7畫筆顔色的調整 14
3.7.1使用的顔色變化模式 14
3.7.2顔色錶達方式 15

4.1“硬媒材”包含的畫筆類彆 2
4.2“硬媒材”麵闆 3
4.2.1擠壓 4
4.2.2轉換範圍 4
4.3自定義“硬媒材”變體 5
4.3.1選擇“硬媒材”筆尖剖麵圖 5
4.3.2定義“硬媒材”筆刷 6
4.4課堂實訓 6
4.5本章小結 15
4.6課後習題 15

5.1概述“仿真鬃毛” 2
5.2“仿真鬃毛”畫筆變體 2
5.3“仿真鬃毛”畫筆的設置 4
5.3.1畫筆筆尖圓滑度 5
5.3.2“鬃毛長度”的設置 5
5.3.3調整“剖麵圖長度” 5
5.3.4鬃毛硬度 6
5.3.5鬃毛散開長度 6
5.3.6鬃毛的摩擦與高度 6
5.4自定義仿真鬃毛畫筆變體 7
5.5課堂實訓 8
5.6本章小結 14
5.7課後習題 14

6.1使用水彩圖層 2
6.1.1創建新水彩圖層 2
6.1.2將畫布轉換為水彩圖層 3
6.1.3弄濕水彩圖層 3
6.2水彩畫筆和紙紋的相互作用 4
6.3不同類型的水彩畫筆 4
6.3.1“仿真水彩”畫筆 5
6.3.2自然的“水彩”畫筆 7
6.3.3“數碼水彩”畫筆 10
6.4課堂實訓 12
6.5本章小結 16
6.6課後習題 16

7.1使用“液態墨水”畫筆 2
7.1.1創建“液態墨水”圖層 2
7.1.2選擇“液態墨水”畫筆變體 3
7.1.3調整“液態墨水”圖層的屬性 4
7.2使用液態墨水控製項 5
7.2.1“液態墨水”麵闆 5
7.2.2大小 7
7.2.3錶現 7
7.2.4光源效果 7
7.4課堂實訓 8
7.5本章小結 14
7.6課後習題 14

8.1創建厚塗顔料效果 2
8.1.1“厚塗”筆刷 2
8.1.2畫法 4
8.1.3深度方式 4
8.1.4控製顔料的厚度相互作用 5
8.1.5將厚塗顔色與其他圖層混色 6
8.2調整錶麵光源 7
8.2.1設置光源位置 7
8.2.2添加與刪除光源 7
8.2.3設置光源的屬性 8
8.2.4調整光源的顔色 9
8.4課堂實訓 10
8.5本章小結 15
8.6課後習題 15

9.1矢量圖形 2
9.1.1創建矢量圖形 2
9.1.2編輯矢量圖形 5
9.1.3轉換矢量圖形 7
9.1.4混閤和調和矢量圖形 9
9.2選區的編輯 10
9.2.1創建和保存選區 10
9.2.2顯示/隱藏選區 14
9.2.3調整選區 15
9.2.4裝入和組閤選區 16
9.2.5變形選區 17
9.3文本的添加 19
9.3.1文本圖層 20
9.3.2創建和格式化文本 20
9.3.3將效果應用至文本 21
9.4課堂實訓 24
9.5本章小結 28
9.6課後習題 28

10.1色調控製 2
10.1.1校正顔色 2
10.1.2調整顔色 3
10.1.3調整選取顔色 3
10.1.4亮度/對比度 4
10.1.5均衡 5
10.1.6色調分離 6
10.2錶麵控製 6
10.2.1應用光源 6
10.2.2應用錶麵紋理 7
10.2.3顔色疊加 9
10.2.4圖像扭麯 10
10.2.5快速扭麯 10
10.2.6木刻、拓印、絹印及素描 11
10.3焦點 14
10.3.1模糊與景深 15
10.3.2銳化與柔化 17
10.3.3玻璃摺射扭麯 18
10.4特殊效果 19
10.4.1應用大理石花紋 20
10.4.2自動梵高 20
10.4.3製作馬賽剋 21
10.4.4製作特塞拉 22
10.5對象 23
10.5.1創建下落式陰影 23
10.5.2對齊 24
10.6課堂實訓 25
10.7本章小結 29
10.8課後習題 29

11.1設計思路 2
11.2繪製草圖 3
11.3為創製的綫稿上色 4
11.4人物的刻畫 5
11.5細節的修飾 10

12.1設計思路 2
12.2勾勒草圖確定圖像基本色調 3
12.3人物的製作 6
12.4廣告産品的製作 10
12.5廣告中的文字添加 12

13.1設計思路 2
13.2勾勒草圖確定圖像基本色調 3
13.3背景場景的製作 7
13.4填充人物並添加文字等細節 12
深入探索數字藝術的無限可能:精選繪圖軟件與創意實踐指南 圖書名稱: 數字藝術先鋒:CorelDRAW 與 Adobe Illustrator 核心技法精講 圖書簡介: 本教程旨在為熱衷於平麵設計、插畫創作以及標誌係統構建的讀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實用的數字矢量繪圖技術指南。我們聚焦於當前行業內兩大主流矢量軟件——CorelDRAW(以其強大的排版和色彩管理能力著稱)與 Adobe Illustrator(以其在創意圖形和跨平颱兼容性上的優勢領先)——進行係統性的剖析與實戰演練。 本書摒棄瞭對基礎操作的冗長描述,而是直接切入高效工作流的構建和復雜視覺元素的精確實現。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讀者從“會用軟件”跨越到“精通軟件”,並將技術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和藝術感染力的設計作品。 --- 第一部分:矢量基礎與軟件哲學(構建堅實的地基) 本部分將詳細闡述矢量圖形的核心概念,並對比 CorelDRAW 與 Illustrator 在處理對象、路徑和色彩管理方麵的設計哲學差異。 第一章:矢量世界的底層邏輯 路徑的本質與節點控製的藝術: 深入解析貝塞爾麯綫的數學原理。重點講解如何利用手柄的比例、角度與切綫連續性來精確控製麯綫的平滑度,告彆“抖動”的綫條。 實戰技巧: “三點定圓”與“五點定弧”的快速構建法;利用“節點編輯工具”的微調模式進行像素級的精確對齊。 對象的堆疊、群組與鎖定管理: 探討在大型項目中,如何通過多層級的圖層和分組機製,保持工作區的清晰有序。我們引入“主圖層/子圖層/內容層”的自定義管理模式,確保復雜插畫的修改效率。 精確的變換與對齊係統: 教程詳細介紹瞭軟件內置的“對齊麵闆”的高級用法,包括基於特定參考點(Pivot Point)的陣列復製、動態鏡像功能在圖案生成中的應用。特彆強調瞭 CorelDRAW 中強大的“動態參考綫”係統與 Illustrator 中“對齊到像素網格”設置對精度要求極高的場景下的選擇與取捨。 第二章:色彩科學與工作流程的同步 CMYK, RGB, 與專色(Spot Color)的實戰應用: 不僅限於理論介紹,本章側重於印刷準備。講解如何針對不同的輸齣媒介(數碼屏幕、膠印、柔版印刷)進行準確的色彩預設。 案例分析: 如何在 CorelDRAW 中利用“分色預覽”確保油墨限製,以及在 Illustrator 中設置“疊印描邊”以避免套印偏差。 漸變與網格的高級運用: 突破綫性漸變的局限。詳述 Illustrator 的“網格工具”和 CorelDRAW 的“交互式填充工具”在模擬真實光影、錶現三維體積感方麵的潛力。教授如何通過調整網格點的密度來控製色彩過渡的銳利度與柔和度。 符號(Symbols)與元件(Components)的高效復用: 講解如何建立可編輯、可實例化的資源庫,大幅提升重復元素(如圖標集、UI元素)的修改效率和文件體積的優化。 --- 第二部分:專業級視覺元素的構建(從草圖到成品) 本部分將通過一係列高階實戰項目,展示如何利用軟件的特定功能來創作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圖形作品。 第三章:精準的徽標與企業識彆係統設計 幾何驅動的品牌標誌構建: 專注於使用“路徑查找器/形狀生成器”進行嚴謹的模塊化組閤。講解如何通過黃金比例(Golden Ratio)和斐波那契數列來確定關鍵視覺元素的比例關係,確保標誌的內在和諧性。 技巧: 演示如何使用“圓角對象”的精確計算,替代手動的節點調整,快速生成符閤品牌調性的弧綫。 文字的圖形化處理(Logotype): 探討字體修改的深度。包括對標準字體的“輪廓化處理”、“字距微調(Kerning)”與“字距調整(Tracking)”的藝術性拿捏。 高級操作: 講解如何將文本路徑與特定圖形進行無縫融閤,實現文字與圖形的視覺統一性。 處理復雜的描邊效果: 深入研究“可變寬度描邊”(Variable Width Profile)在CorelDRAW和Illustrator中的實現差異,以及如何利用“圖案描邊”來創造獨特的裝飾性邊框和裝飾元素,而非僅僅是單一粗細的綫條。 第四章:復雜插畫與信息圖錶的製作 透視繪圖係統的建立: 教授如何利用軟件的“透視網格工具”(Perspective Grid)功能,快速建立精確的單點、兩點甚至三點透視環境,確保建築、室內或場景插畫的真實感。 數據可視化的高級圖形化: 專注於如何將枯燥的數據轉化為引人注目的信息圖錶。 CorelDRAW 實踐: 利用“條形圖/柱狀圖”功能導入數據源,並進行精細的風格化重繪,保證圖錶既準確又美觀。 Illustrator 實踐: 探討如何利用“符號工具”和“鏇轉工具”來創建復雜、可循環的數據圓環圖和放射狀圖錶。 筆刷庫的定製與應用: 講解如何導入或親手繪製藝術筆刷(Art Brushes)、圖案筆刷(Pattern Brushes)和散點筆刷(Scatter Brushes),並針對綫條的壓力感、速度感進行優化設置,以模仿傳統繪畫的筆觸。 --- 第三部分:高效輸齣與跨平颱協作(實現專業交付) 本部分關注設計成果如何無縫對接生産環節。 第五章:優化文件結構與輸齣準備 位圖的導入與處理: 講解在矢量軟件中,位圖(如照片)的最佳處理方式。包括如何精確設置導入時的剪切濛版、透明度、以及在輸齣前進行“嵌入”與“鏈接”的選擇,以控製文件大小和可修改性。 疊印、陷阱(Trapping)與齣血設置: 針對印刷品設計,詳細講解如何設置齣血綫、安全邊距,並使用“疊印”功能處理相近顔色的對象,確保印刷成品無白邊。 SVG與Web優化輸齣: 針對需要用於網頁和交互設計的用戶,指導如何導齣輕量級、可縮放的SVG文件。重點討論如何“清理”不必要的編輯信息(如冗餘錨點、隱藏的路徑),以減小最終文件體積。 第六章:與其他設計軟件的聯動工作流 CorelDRAW 與 3D 軟件的橋接: 如何將 CorelDRAW 導齣的精確矢量綫稿,導入至如 Blender 或 C4D 等三維軟件中,作為建模的參考藍圖,或直接進行“擠齣”(Extrude)操作。 Illustrator 與 Photoshop 的高效配閤: 探討“智能對象”在圖層間的無損傳輸,以及在Illustrator中完成的復雜路徑如何通過“路徑復製”無縫轉移到Photoshop中進行像素級的細節潤色與閤成。 --- 結語: 本書是為追求極緻控製和高精度輸齣的數字藝術傢和設計師量身打造的實用工具箱。通過對CorelDRAW與Adobe Illustrator核心功能的深度挖掘,讀者將掌握構建專業級矢量作品的全部秘密,真正實現從創意概念到完美執行的跨越。掌握這些技能,意味著您將能更自信地麵對任何復雜的設計挑戰。

用戶評價

評分

如果說這是一本麵嚮資深插畫師的“技法探討”集,或許我還能接受它這種跳躍式的敘事結構。但作為一本被定位為“繪畫教程”的書籍,它的邏輯流程簡直是混亂不堪。章節之間的銜接非常生硬,前一章還在討論油畫質感的處理,下一章突然就跳到瞭矢量圖形的排版設計,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過渡或者解釋為什麼它們會齣現在同一本書裏。我試圖從中找到一個清晰的學習路徑——從基礎打形,到色彩理論,再到細節刻畫——但這本書完全沒有提供這樣的框架。它更像是一個作者在不同時間點、不同創作狀態下隨手記錄下的筆記的集閤,被隨意地拼貼在一起。閱讀起來非常費力,我需要不斷地在不同章節間來迴翻找,試圖將那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這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個巨大的迷宮裏亂撞,而不是在一位導師的引導下穩步前行。真正好的教程應該像GPS導航一樣,清晰地指示你下一步該往哪裏走,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堆未經整理的地圖碎片。

評分

最讓我感到失望的是,這本書似乎完全忽視瞭數字繪畫中最核心的“軟件操作”環節。我購買教程,自然是希望瞭解在特定軟件(比如Photoshop或者Clip Studio Paint)環境下,如何利用快捷鍵、畫布設置、色彩管理等功能來提高效率。然而,這本書對軟件界麵的介紹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它假設讀者已經完全熟悉瞭軟件的每一個角落,可以憑空想象齣作者在描述某個效果時所點擊的具體菜單項和滑塊位置。舉個例子,當作者提到“略微調整瞭飽和度並加入瞭一點環境光反射”時,他完全沒有說明應該在哪個顔色麵闆裏操作,或者應該新建一個什麼類型的圖層來實現這個效果。我需要自己去軟件裏摸索嘗試,對照著結果去猜測作者的操作步驟,這極大地拖慢瞭我的學習進度,也挫傷瞭我的積極性。一個教程如果不能提供清晰、可復製的操作指南,那麼它充其量隻能算是一本“繪畫理念分享錄”,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材料”。我希望這本書能更接地氣一些,少一些高談闊論,多一些“點擊這裏”、“選擇那個”的實用指導。

評分

天哪,我最近入手瞭一本據說是針對初學者的數字繪畫入門書,結果簡直讓人哭笑不得,感覺完全是誤導!書裏花瞭大量的篇幅介紹各種復雜的圖層混閤模式,什麼“疊加”、“柔光”、“差值”,講得頭頭是道,仿佛你要是搞不懂這些名詞,就永遠彆想畫齣像樣的東西。可是,拜托,我隻是想學怎麼用數位闆畫個簡單的蘋果或者風景,這些高深的理論對我來說簡直是天書!教程的案例也非常抽象,不是那種手把手教你從綫條到上色的實用步驟,而是直接甩齣一個已經完成的、細節爆炸的、色彩極其復雜的作品,然後用一堆術語告訴你“你看,我就是這麼畫齣來的”。我盯著那些步驟圖,滿腦子都是問號:那個陰影是怎麼過渡的?用的哪個筆刷?筆觸的力度又是怎麼控製的?書裏幾乎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基礎素描或者色彩搭配的常識性內容,仿佛默認讀者已經擁有瞭美術學院畢業生的功底。結果就是,我對著電腦屏幕,手裏的筆懸在半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給專業人士查閱的參考手冊,而不是一本能帶我入門的“教程”。如果我早知道是這種風格,我絕對會選擇那些更注重基礎練習和流程分解的書籍。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壓根就沒想教會“零基礎”的讀者,它隻是在炫耀作者的技術深度。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體驗是,它對於“筆刷”的介紹占據瞭太多不必要的篇幅,這絕對是本末倒置瞭。作者似乎對各種數字筆刷有著近乎狂熱的偏執,花瞭好幾章的篇幅來詳細描述如何從零開始“製作”一個筆刷,包括顆粒度、邊緣散布、形狀動態等參數的調整。我理解筆刷的重要性,但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應該掌握的是如何運用現有的基礎筆刷去錶達光影和形狀,而不是沉迷於工具的定製。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按照書上的指導配置瞭一個所謂的“完美水彩筆刷”,結果畫齣來的東西依然像一坨泥。更讓人氣餒的是,書中展示的所有範例,都聲稱是使用“自製筆刷”完成的,並沒有提供任何可供下載的源文件或者筆刷預設。這無疑是給想要模仿學習的讀者設置瞭一個巨大的障礙。就好比你買瞭一本關於如何製造跑車的書,結果它花瞭80%的篇幅教你如何鍛造最好的鋼材,而對發動機的組裝隻是一筆帶過。我期待的是一個能讓我快速上手、建立信心的入門工具,而不是一本筆刷參數的說明書。

評分

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紙張質量確實是頂級的,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油墨印刷得非常清晰,每一頁的色彩還原度都令人贊嘆。光看排版,簡直像是一本藝術畫冊。然而,一旦開始閱讀內容,這種高級感就開始崩塌瞭。它似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瞭“展示”上,而不是“傳授”。書中展示瞭大量作者本人的作品集,每一幅都極具個人風格,創意十足,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問題是,這些作品的講解部分極其敷衍。例如,當講到如何繪製一個動態的人體結構時,它隻給齣瞭一個最終的骨骼綫稿,然後配上一句“通過對重心和透視的精準把握,構建齣流暢的動勢”,然後下一頁就直接跳到瞭給這個骨架上色的過程。這對於一個連“人體解剖學”的ABC都還沒搞清楚的新手來說,簡直是侮辱。我需要的不是看到一個完美的作品,而是想知道實現這個完美作品的“路徑”和“陷阱”。這本書就像是一個米其林大廚的私人食譜,裏麵充滿瞭隻有他自己纔懂的行話和捷徑,對於我們這些想學做傢常菜的烘焙新手來說,完全是無用武之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