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波斯文化喜好者、研究者及普通读者 伊朗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国度,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著名伊朗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国度,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著名诗人歌德曾写下“谁要真正理解诗歌,应当去诗国里徜徉”的名句,来赞颂古代伊朗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联合国也将诗人萨迪的名句“亚当子孙皆兄弟”作为阐述其宗旨的箴言,这些已经足以说明波斯文学的崇高地位,但波斯文学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而失去光彩,作家菲茨杰拉德对欧玛尔?海亚姆《鲁拜集》的翻译,鲁米诗歌在欧美的再度盛行,都彰显着波斯文学在近代乃至当下的勃勃生机,而菲尔多西、鲁达基、内扎米、哈菲兹、贾米这些伟大的诗哲也将在本套丛书中穿越千年与读者交谈生命、宇宙的奥秘。
内容简介
《蔷薇园》凝聚了萨迪思想的精华,是诗人对自己流浪生活的总结和思考。它是一部箴言故事集,体例是散韵文兼诗体。以散韵文记故事,以诗句阐发哲理。它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汇诗歌、散文、寓言为一体,隐诤诫于诙谐中,寓哲理于叙事内,含辛辣于幽默间,凝浓情妙趣于轻描淡写中。
丛书简介:
《汉译波斯经典文库》文库代表了波斯文学zui高水平。歌德、爱默生、菲茨杰拉德为之惊叹的“诗国”之歌,波斯文学“四大柱石”的代表作之集大成者。
全套丛书共计10部著作,23卷次。收录了被称为波斯文学四大柱石的zui主要作品以及波斯四位大诗人的主要作品:《果园》《蔷薇园》(萨迪)、《列王纪全集》(菲尔多西)、《玛斯纳维全集》(哲拉鲁丁·鲁米)、《哈菲兹抒情诗全集》(哈菲兹),《蕾莉与玛杰农》《内扎米诗选》(内扎米)、《鲁达基诗集》(鲁达基)、《鲁拜集》(海亚姆)、《春园》(贾米)。
作者简介
萨迪(1208—1291),全名为谢赫 ·穆斯利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是中世纪波斯(今伊朗)诗人。萨迪作品保存下来的抒情诗约600多首,在波斯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他是公认的支撑波斯文学大厦的四根柱石之一。
译者简介:张鸿年(1931—2015),我国当代著名伊朗学学者、波斯语翻译家。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曾任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东语系伊朗文化研究所文学组主任。主编《波汉词典》,著有《波斯文学史》《波斯文学》等,译著有《列王纪》《果园》《蔷薇园》《鲁拜集》《蕾莉与马杰农》等。多次受邀赴伊朗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文化交流活动。2000年6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华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学者奖”,其波斯文学译作还在国内外获得过多种奖项。2003年,以他为主要译者的“波斯经典文库”获国家图书奖。
目录
原版总序
译者序波斯大诗人萨迪和《蔷薇园》《果园》
序诗
写作《蔷薇园》的缘起
第一章 帝王的品性
一、心存善意的谎言救人一命
二、死不瞑目的国王
三、貌不惊人的王子
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五、嫉妒产生罪恶
六、一个暴君
七、身在福中不知福
八、一个防人谋反的国王
九、一个临终的国王听到前方捷报
十、阿丹子孙皆兄弟
十一、一个修士讽刺一个总督
十二、暴君的最好的敬主之道
十三、一个豁达淡泊的修士
十四、国王平日惜财,战时军人惜命。
十五、无官一身轻
十六、伴君如伴虎
十七、一个资助贫穷信徒的贵人
十八、一个慷慨大方的王子
十九、上求材,臣残木
二十、恶吏遭报
二十一、俟机雪恨
二十二、善有善报
二十三、一个逃跑的奴隶
二十四、忠臣义不背主
二十五、信徒应虔诚拜主
二十六、当心受害者心头上的浓烟
二十七、绝技勿轻传
二十八、高傲的寒士
二十九、畏惧真主与畏惧国王
三十、不应滥杀无辜
三十一、廷臣的心理
三十二、骗局暴露
三十三、一个秉性善良的大臣
三十四、报复不可过分
三十五、兄弟落水,一人得救
三十六、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三十七、报喜碰壁
三十八、无须发言,不要喋喋不休
三十九、命运好坏不取决于本领
四十、阿拉伯国王和一个中国使女
四十一、亚历山大靠什么征服天下
第二章 达尔维什的品德
一、妙语答客问
二、信徒应诚心拜主
三、怎样祈求真主
四、一个仁者的胸怀
五、凭衣服无法判断人心
六、一个虚伪的圣徒
七、不要总盯着别人的短处
八、人贵有自知之明
九、一个德高望重的修士的议论
十、人的性灵时隐时现
十一、通灵性的人离主虽远犹近
十二、荒漠之中不可酣睡
十三、病中的醒悟
十四、人到难处朋友相助
十五、信徒忘掉真主时才想到国王
十六、念珠破袍不足为据
十七、一个逍遥自在的人
十八、作假丧命
十九、对强盗不能讲理
二十、一个劣等歌手的表演
二十一、向没礼貌的人学习礼貌
二十二、肚肠不要填得太满
二十三、众口铄金
二十四、止谤莫若自修
二十五、苏菲派的实情
二十六、清晨,万物都在颂主
二十七、有心与无心
二十八、满足是最大的财富
二十九、拜访做官的朋友最好在他去职之后
三十、远则生爱
三十一、气体不要在腹中封闭
三十二、萨迪的恶妻
三十三、一个为衣食奔波的圣徒
三十四、修士接受金钱就把功德抛弃
三十五、真正的圣徒不妄取财物
三十六、是否可接受施舍的食物
三十七、饥不择食
三十八、回避来客的妙策
三十九、不应以人废言
四十、学者与圣徒的区别
四十一、见人有错应该谅解
四十二、圣徒应像黄土一样谦逊
四十三、军旗和幔帐的争论
四十四、阿丹子孙乃是泥土之身
四十五、精诚兄弟社的性质
四十六、一个鞋匠咬破女人的唇
四十七、丑女宜嫁盲人
四十八、国王不如达尔维什
四十九、达尔维什与浪子
五十、信徒应走主指引的路途
五十一、慷慨和勇敢
第三章 知足常乐
一、一个乞丐劝人忍耐
二、一个安贫乐道的学者
三、一个不愿讨乞的达尔维什
四、保持健康的秘诀
五、一个只忏悔而不改过的人
六、饮食有度
七、两个游方者的不同结局
八、进食适量有益健康
九、胃里有病肚胀腹痛
十、宁可忍饥挨饿,也不要举债度日
十一、宁忍伤痛,也不向吝啬者求药
十二、人贵自尊
十三、不要向满脸阴沉的人求助
十四、不要向生性卑劣的人讨乞
十五、一个有志气的柴夫
十六、蚂蚁最好不要长出翅膀
十七、饥饿时珠宝不如粮米
十八、剧渴思饮
十九、饥饿时白银不如萝卜
二十、无鞋强于无足
二十一、国王夜宿农家不会有损威望
二十二、国王下令征用一个吝啬鬼的财产
二十三、利禄之徒永不满足
二十四、有钱不用遗恨终生
二十五、失意的渔夫
二十六、蜈蚣千足,不免一死
二十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二十八、宁做乞儿,不做盗贼
二十九、趁年轻时应闯荡天下
三十、应邀赴宴,就得应酬敷衍
第四章 寡言之益
一、言多语失
二、有苦处不要对敌人诉说
三、寡言藏拙
四、切勿对牛弹琴
五、学者与蠢汉
六、口若悬河
七、打断别人的话是愚蠢
八、守口如瓶
九、因邻居不好而不买住宅
十、诗人与强盗
十一、一个管不住家门的星相家
十二、一个讲经人的梦
十三、一个声音尖厉刺耳的宣礼师
十四、一个不会读《古兰经》的人
第五章 爱与青春
一、心中喜欢,越看越顺眼
二、主人与仆人
三、卑俗的感情
四、一个人恋慕一个王子
五、老师与学童
六、好友造访,蓬荜生辉
七、旧友重逢
八、美人造访引起主人不快
九、我的一个朋友
十、心心相印
十一、光阴日月催人老
十二、少年与成年人
十三、小人总要发无聊的议论
十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十五、断交的朋友重归于好
十六、一个人丧妻后的烦恼
十七、燥热干渴时的一杯冰水
十八、萨迪的喀什噶尔之旅
十九、萨迪痛失挚友
二十、情人眼里出西施-
二十一、一个行为不检的法官
二十二、爱的真谛
第六章 老朽与虚弱
一、一个高龄老人的遗言
二、老夫与少妻
三、不肖之子
四、路遥知马力
五、青春一去不复返
六、母亲教育任性的儿子
七、一个人宁读经,而不愿出钱
八、年老体衰,不应再娶妻
第七章 教育的功效
一、朽木不可雕
二、家财不如薄技
三、对王子的教育应更加严格
四、老师的苛责胜过父亲的慈爱
五、钱财如同流水,享乐如同石磨
六、学生不同,天资各异
七、真主不会忽略你的口粮
八、终审日时,要问你有何善行
九、蝎子出生的特点
十、逆子不如蛇
十一、成熟的标志是克制情欲
十二、朝麦加路上
十三、茅屋惧火
十四、患眼疾去找兽医
十五、教长儿子的墓志
十六、不应虐待仆人
十七、重任应委以胜任之人
十八、贫苦人死亡就是解脱
十九、人的大敌是情欲一
二十、一场关于贫富的争论
第八章 论交往之礼
结语
精彩书摘
《汉译波斯经典文库:蔷薇园》:
第一章 帝王的品性
一、心存善意的谎言救人一命
听说,有一个国王下令处决一个俘虏。那可怜的人身临绝境,便开口大骂起来。常言道:人求生无望,就会和盘托出心中所想。
人到绝境便出语无忌,猫到绝境便向狗扑去。
人到无路可走身临绝境,便敢于伸手握住刀锋。
国王问左右:“他在说什么。”一个好心的大臣说道:“陛下,他说:‘人能制己之怒和恕人之过就是行善。”’国王听了这话,动了恻隐之心,宽赦了那个俘虏。但是另一个大臣素与这位大臣关系不谐,他说道:“为人臣子的不应欺骗王上。这个人是在口出秽言,辱骂陛下。”国王听了他的话,脸色一沉,说道:“他的谎言比你的真话还要顺耳。他讲话是发自善心,而你的话却是出于恶意。先贤有言:心存善意的谎言胜过挑拨是非的真话。”如若国王对一个人言听计从,这个人便应与人为善出言慎重。
在法里东大殿的门楣上写着:兄弟,我们都是世上的匆匆过客,我们应该心存造物主,向善拒恶。
这人间世界不足信赖依傍,它养育了千万如你之人又叫他们死亡。
当生命到了尽头,启程远行,身下是宝座还是黄土有何不同?二、死不瞑目的国王一次,一位霍拉桑国王梦到了玛赫穆德国王。他见玛赫穆德国王虽然死了百年,他的尸骨已经化人泥土之中,但是他的一双眼睛仍然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动,向四下里观望。许多智者都无法解开此梦。有一位达尔维什说:玛赫穆德这是忧闷他的江山已经落人他人之手。
人们把赫赫有名的君王埋入地底,他在世上已不留任何痕迹。
大地把死者埋葬入土的尸骨,吞噬净尽化为一杯泥土。
阿努席拉旺国王永生是由于他的正义事业,岁月悠悠,如今已找不到他本人的踪迹。
行善吧,朋友,珍惜自己的生命,趁尚未响起大限的钟声。
三、貌不惊人的王子据说有一位王子长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而他的兄弟们却个个魁梧高大,仪表堂堂。一次,父王看着他,面有轻慢之色。王子聪明机敏,察觉了父亲的心意。他马上说道:“父王,聪明矮小之人胜过愚鲁高大之辈。庞然大物并不处处可取。羊肉清洁干净,象肉则污秽肮脏。
土尔山是世上最矮小的山,但在主的阶前它却神圣不凡。
我听说有一个消瘦的学识渊博的人,一天,对一个愚蠢的胖子说道:阿拉伯骏马虽然身体瘦弱,但比棚里的驴子要强得多。”他的父王听了这话,微微一笑,满朝文武也都啧啧称赞。可是他的兄弟们却都面有不悦之色。
人未开口讲话之前,谁知他有何优点缺点。
花白相间的动物未必就是良马,那可能是一匹斑豹卧在面前。
听说一次有邻国的敌人来犯该国。两军相交之际,第一个策马冲上战场的就是这位王子。
两军相交的战场我不会背对顽敌,征战厮杀之际我宁愿人头落地。
善战的勇士从来就血洒疆场,懦夫怯阵,任凭兵士鲜血流淌。
这位王子高喊着这些话语向敌人冲去,一连砍倒几个顽强的敌人,策马驰到父王面前,伏首吻地,说道:“父王啊,你以为我矮小无力,但是高大粗壮之人并不能拒敌。
战斗时瘦马能奔驰上阵,精心饲养的肥牛并不能出力。”据说此战中敌军人数众多,而王子这方却兵力不足,一些军士临阵脱逃。王子见状,大喝一声道:“是男子汉向前冲锋,胆怯的给自己换上女人的服装。
”骑兵战士在他的激励之下,士气大振,奋起冲锋。
那天一战成功,击溃敌军。父王亲吻王子,拥抱他,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终于立为太子。众兄弟由此而心生妒意,竞在他的食物中放毒。恰巧他妹妹看到了,便砰然把窗一关,王子会意,收回取食物之手。他叹道:“岂能让聪明干练的人死去,让愚鲁冥顽之辈占据他们的王位。”
……
前言/序言
一、萨迪生平和《蔷薇园》(倮园》的特点
萨迪生于伊朗南方文化名城设拉子的一个宗教世家,他出生时正当乱世,花剌子模人入侵伊朗,推翻了塞尔柱王朝(公元1037-1194年)。之后蒙古人于1219年和1256年两次入侵,1256年在伊朗建立了旭烈兀王朝(伊尔汗国)。
萨迪幼年丧父,他在故乡完成初级学业后,由人资助到巴格达著名的“内扎米耶”学院深造。但是他似乎不喜欢宗教学院的循规蹈矩的学习生活,没有完成学业就开始云游天下。他的足迹触及非洲和亚洲的很多地区,如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印度、阿富汗及我国新疆重镇喀什。他的旅居生涯持续了三十年之久,“少小离家老大回”,1257年回归家乡时,萨迪已经是个老人了。
萨迪在《蔷薇园》中的第三章29中提到,人不应困守家门,而应去闯荡世界。他说,出游可以“开阔心胸,获取教益,增长见识,了解奇闻,游览名城,结识才俊,提高身份,增加财富,结交朋友,学习礼节,积累经验”。这可能就是他30年云游生活的切身感受。
前半生的云游生涯为他后半生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旅途中接触到各种人物,观察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扩大了视野,增加了经验。他的经历与经验完全熔铸在他的两部名著《果园》(完成于1257年)和《蔷薇园》(完成于1258年)中,在波斯诗人中,萨迪的作品是最直接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现实世态的。
他在《蔷薇园》的序诗中说:“所以我利用自己宝贵生命的一段时间,在此简略写下这些奇闻逸事、寓言传闻、故事诗歌以及往昔的帝王行止。”
《果园》分十章,包括160段诗体故事。《蔷薇园》分八章,前七章包括散文故事186段,第八章为箴言警句120则。
从主要思想倾向看,萨迪的这两部名著大体相同,但就其创作风格来看,又有明显区别:《果园》带有伊斯兰理想主义色彩,《蔷薇园》则是中世纪穆斯林现实世界的逼真画面。就此伊朗玛什哈德大学拉兹姆朱教授有一段准确而精彩的评述:“毫无疑问,《蔷薇园》是波斯散文中关于社会道德的最出色的作品。这部书所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画图。人的感情和道德面貌是什么样,就清晰真实地被表现为什么样。作者把自己时代各个社会阶层的形形色色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以及相互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都如实地表现出来,把那个时代的美与丑都如实地描绘出来。萨迪在《蔷薇园》中以极其优美流畅的语言写了许多引入入胜的故事。其中配以大量《古兰经》和《圣训》的语句和波斯文、阿拉伯文诗歌。这的确是一座长青不败的园林,园中的花瓣不会因秋风乍起而凋残,时序的轮换也不会使它春的明媚变为秋的凄凉。”
汉译波斯经典文库:蔷薇园 一、 开启波斯文学的瑰丽画卷 《汉译波斯经典文库:蔷薇园》作为“汉译波斯经典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扇通往古老波斯文明深邃灵魂的窗户。本套文库致力于将波斯文学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以最忠实、最典雅的中文呈现给广大读者。而《蔷薇园》正是这扇窗户上最璀璨夺目的那一块,它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早已跨越时空,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我们深知,翻译是一门精湛的艺术,更是一项艰巨的使命。尤其是在翻译像波斯古典文学这样承载着深厚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独特审美情趣的作品时,挑战更是加倍。这不仅要求译者精通双语,更需要对波斯历史、文化、哲学、宗教、风俗以及诗歌的格律、修辞有深入的理解与把握。本着对原作的无限敬意和对读者的高度负责,编委会汇聚了一批在波斯文学研究和翻译领域具有深厚功底的专家学者。他们耗费了无数心血,力求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保留波斯语原文的韵味、节奏和意境,让中文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波斯诗歌特有的那种缠绵悱恻、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汉译波斯经典文库:蔷薇园》的出版,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更是一次跨越文化的对话,一次连接古今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这套文库,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波斯文学的独特魅力,理解波斯民族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对真理的永恒探求。 二、 《蔷薇园》:一颗璀璨的波斯文学明珠 《蔷薇园》(Golestan)是十一世纪波斯伟大诗人、散文家萨迪(Sa'di)的传世杰作。它并非一部单一叙事的小说,也不是一本纯粹的诗集,而是一部融汇了格言、寓言、诗歌、散文于一体的经典之作。萨迪以其精妙的语言、深刻的洞察力、诙谐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百态图,以及他对人生哲理、道德伦理的独到见解。 《蔷薇园》的书名本身就极富诗意。“蔷薇园”象征着美丽、芬芳、知识和智慧的汇聚之地。萨迪将自己的作品比作一座花园,园中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蕴含着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启迪。阅读《蔷薇园》,就像漫步在撒满阳光的花园中,随时都能撷取到令人心旷神怡的芬芳,品味到沁人心脾的甘露。 本书的结构极具匠心。它被分为八卷,每卷以一个主题命名,如“帝王的品行”、“关于施舍”、“关于爱情”、“关于青春期的烦恼”等等。每一卷又由若干个短小的篇章组成,每个篇章通常以一个故事或一段对话开头,然后引出一段格言或一首短诗,最后以深刻的哲理或人生教诲收尾。这种结构使得《蔷薇园》既易于阅读,又便于深入理解。读者可以随意翻开任何一页,都能找到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道理。 萨迪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他既能运用典雅华丽的辞藻,又能信手拈来通俗易懂的谚语。他的散文优美流畅,充满画面感;他的诗歌凝练有力,意蕴深长。更难能可贵的是,萨迪的文字中饱含着一种温和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从不以说教的姿态出现,而是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巧妙的比喻,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感悟。 《蔷薇园》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生的各个层面。它探讨了正义与公正、仁慈与宽容、谦逊与骄傲、知识与愚昧、财富与贫困、友谊与背叛等一系列永恒的主题。萨迪以一位智者的眼光,审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洞察着世事的变迁兴衰。他既赞美美好的品德,也鞭挞丑恶的行径;既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也告诫人们警惕人性的弱点。 三、 深刻的哲学与人文关怀 《蔷薇园》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强大的人文关怀。萨迪并非一个脱离现实的空谈家,他的智慧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人生体验的深刻反思。 在《蔷薇园》中,萨迪反复强调了“谦逊”的重要性。他认为,骄傲是通往愚昧和灭亡的道路,而谦逊则是智慧和美德的基石。他用无数生动的例子告诫人们,即使拥有再高的地位和再大的成就,也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同时,萨迪也倡导“公正”和“仁慈”。他认为,一个统治者如果不能公正地对待臣民,那么他的王国必将衰败。他颂扬那些慷慨施舍、乐善好施的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人类最崇高的美德。 《蔷薇园》中关于“知识”的论述也极其精辟。萨迪认为,知识并非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行动、改善生活。他批判那些好为人师、徒有虚名的学者,赞扬那些学以致用、造福社会的智者。 除了这些宏大的人生哲理,《蔷薇园》也细致地描绘了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之处。萨迪对友谊的真诚、爱情的忠贞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毫不掩饰地揭示了背叛、欺骗和虚伪所带来的痛苦。他的文字充满了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怀,对弱者命运的同情,对美好情感的歌颂。 四、 永恒的艺术价值与跨文化影响 《蔷薇园》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萨迪的语言,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织工,将无数色彩斑斓的丝线编织成一幅幅精美的挂毯。他的比喻贴切而生动,他的叙事引人入胜,他的诗歌更是充满了音乐般的韵律和情感的张力。阅读《蔷薇园》,不仅是接受思想的洗礼,也是一次美的享受。 《蔷薇园》在波斯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影响也早已超越了波斯文化的范畴。这本书被翻译成世界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无数的作家、哲学家、思想家都从中汲取了灵感。可以说,《蔷薇园》是波斯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五、 汉译波斯经典文库:传承与展望 《汉译波斯经典文库:蔷薇园》的出版,是“汉译波斯经典文库”系列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相信,通过这套文库,中国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波斯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波斯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 我们希望,《蔷薇园》这部不朽的经典,能够在中国读者心中播下智慧的种子,激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传递温暖的人文关怀。编委会将继续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致力于将更多优秀的波斯文学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让中国与波斯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让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更加精彩。 《汉译波斯经典文库:蔷薇园》的问世,不仅是翻译界的一项盛事,更是文学界和文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期待着它能与广大读者结缘,在品读中获得启迪,在感悟中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