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精准可靠的骨龄才能客观地反映儿童的成熟程度,才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叶义言教授曾经受过Tanner亲自指导和考核合格,掌握了TW骨龄分期系统即通常称作的骨发育尺,以此对我国儿童的骨发育进行研究,从而制订了适用于我国儿童的骨龄评分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含骨发育因素的我国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方法、女孩初潮年龄预测方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专家评议的综合意见是:“适合国情,科学性强,技术成熟,具有广泛使用价值,是对我国骨龄评定方法的重要更新与贡献,亦为今后开展有关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依据与途径,并能与国际通用方法接轨。”
《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TW-C)简明教程》贯穿着TW精准可靠的基本理念,纵观60多年来TW的历史原貌和沿革,集合数百幅图、数十份案例,作为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的简明教程,第1章,简介TW和TW-C的历史,展现原创者的思路;第二章,概述从Tanner开始,各国儿科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半个多世纪以来,结晶出的TW精髓;第三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堪称为原器的TW发育尺,以及用于我国为我国儿童量身定制的TW-C骨龄标准;第四章,分享了正常生长、24种生长疾病,其34幅个人纵向生长路线图和案例摘要,特别是Tanner当年骨龄应用的案例,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极有价值的珍贵文献和知识来源,我国还缺少,其意义更不止于骨龄的应用,值得借鉴和效法。希望《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TW-C)简明教程》的出版,能够为儿科、儿童保健科、放射科、儿童生长发育专业及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等各级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
叶义言,男,湖南邵东人,出身于知名中医世家,儿科教授、主任医师、我国儿童生长学“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创制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58~1964年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64~1967年湖南医学院血吸虫病免疫学副博士研究生毕业;1967年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1985~1986年考取公派英国伦敦大学和英国儿童医院进修儿童生长发育和儿科内分泌,师从国际上儿童生长学开创人Tanner教授,应邀为国际人类生物学研究协会会员;1993年晋升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4~1999年应邀多次赴香港大学医学院(现李嘉诚医学院)儿科学系和玛丽医院儿科作为客座教授和研究员从事生长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TW骨龄评分法和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的历史
一、TW系的创建史
二、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的创建历程
第二章 TW骨龄评分法概述
一、TW骨龄评分法的根源
二、TW骨龄评分法的选骨
三、TW骨龄评分法骨发育期及其赋分
四、TW骨龄评分法骨龄标准
五、TW成年身高预测
六、TW女孩初潮年龄预测
七、TW技术的培训和要求
八、TW骨龄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 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
一、TW-C拍摄技术
二、TW-C读片技术
三、TW-C分期技术
四、TW-C骨龄评定技术
五、TW-C骨龄的临床应用
第四章 TW骨龄评分法临床应用案例分享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精准可靠的骨龄才能客观地反映儿童的成熟程度,才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方法传承TW的这一基本理念,作者曾经过Tanner亲自指导和考核合格,掌握了TW骨龄分期系统即通常称作的骨发育尺,以此对我国儿童的骨发育进行研究,从而制订了适用于我国儿童的骨龄评分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含骨发育因素的我国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方法、女孩初潮年龄预测方法。本方法的名字,正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一样,都是别人取的: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取自人民卫生出版社;TW-C,取自国际上TW骨龄评分法创始人Tanner;叶氏骨龄评分法,取自我国同行们。本方法在研究时曾获湖南省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1991年发表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们的普遍认可,1992年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年专著“儿童青少年骨龄的评分法图谱及应用”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年该专著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96年列为中国“八五”科技成果之一,1998年卫生部选人“十年百项”技术向全国各级医院临床推广,1999年该技术软件包研制成功并实际应用,有效地克服了手工操作烦琐费时的缺点,2005年专著《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实现该技术互联网、远程骨龄评定等功能(http://ba.yeyiyan.cn),已日常应用,能统一操作和管理,使单机操作存在的误差因人而异、资料贮存容量越来越大以致管理维护越来越繁杂等问题得到解决,则更为简便易行了。国家卫生部曾组织各地有关专家评议的综合意见是:“适合国情,科学性强,技术成熟,精确度高,具有广泛使用价值,是对我国骨龄评定方法的重要更新与贡献,亦为今后开展有关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依据与途径,并能与国际通用方法接轨。”
当前,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对精准可靠的骨龄需求日增,感于大家之热切,激发“老夫少年狂”,30个日夜敲打键盘,赶出这本教程,以寻根问源的方式,简明介绍TW-C的理念、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一章,简介TW和TW-C的历史,展现原创者的思路;第二章,概述从Tanner开始,各国儿科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半个多世纪以来,结晶出的TW精髓;第三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堪称为原器的TW发育尺,以及用于中国为我国儿童量身定制的TW-C骨龄标准;第四章,分享了正常生长、24种生长疾病,共34幅个人纵向生长路线图和案例摘要,特别是Tanner当年骨龄应用的案例,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极有价值的珍贵文献和知识来源,我国还缺少,其意义更不止于骨龄的应用,值得借鉴和效法。全书贯穿着TW精准可靠的基本理念,纵观60多年来TW的历史原貌和沿革,集合数百幅图、数十份案例,作为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的简明教程,希望适合儿科、儿童保健科、放射科、儿童生长发育专业、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等各级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需要。
《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TW-C)简明教程》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儿童生长发育评估、骨龄测定及临床应用提供一本实用、易懂的学习指南。内容紧密围绕中国儿童骨龄(TW-C)评分法的核心要点,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操作,层层深入,力求让读者能够快速掌握该评分体系的应用。 第一部分:骨龄评估基础 本部分将系统阐述骨龄评估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中的重要性。我们将深入探讨骨龄的定义、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以及骨龄偏异(骨龄提前、骨龄延迟)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潜在影响。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读者将深刻理解为何准确的骨龄评估是判断儿童生长发育状况、预测成年身高、诊断与治疗内分泌疾病的关键。同时,本部分还将介绍骨龄评估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意义,例如在婴幼儿期、学龄期以及青春期,其关注的重点和解读方式会有何不同。 第二部分:TW-C评分法核心解析 本部分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详细解析中国儿童骨龄(TW-C)评分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我们将逐一介绍TW-C评分法所依据的骨骼部位,包括腕部骨骼(如桡骨、尺骨、腕骨等)的解剖结构特征。重点将放在TW-C评分法中各个骨化中心的出现、融合以及形态变化的时序性描述,并通过清晰的图示和表格,直观地展示不同年龄段儿童骨骼发育的典型表现。 骨骼部位详解: 详细介绍TW-C评分体系中用于评估骨龄的各个关键骨骼。例如,对桡骨远端、尺骨远端、腕骨(如舟骨、月骨、三角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的形态特征、大小变化、以及其骨化中心的出现和融合过程进行细致的描述。 发育指标解读: 逐一解析TW-C评分法中的具体发育指标,例如骨化中心的出现顺序、骨化中心的形态(如圆形、椭圆形、块状等)、骨化中心的融合程度(如完全融合、部分融合、未融合)、以及骨骺线的宽度和形态变化。 年龄对应关系: 建立TW-C评分法中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对应关系。通过大量标准化图像和数据,展示不同骨龄阶段的典型X线表现,并说明在TW-C评分体系下,如何将X线图像上的骨骼发育特征转化为具体的骨龄数值。 图文并茂的案例: 配备大量高质量的儿童手腕部X线标准图像,从不同年龄、不同发育水平的儿童中选取典型案例,清晰展示TW-C评分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视觉参考。每一张图像都将配以详实的文字说明,解释图像中的关键骨骼发育特征,并直接关联到TW-C评分法的具体指标。 第三部分:TW-C评分法的临床应用 本部分将聚焦TW-C评分法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生长发育监测: 详细阐述如何运用TW-C评分法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规律性监测,识别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生长过速的问题。 身高预测: 介绍基于TW-C骨龄的常用身高预测方法,如Greulich-Pyle法、Tanner-Whitehouse法等,并强调TW-C评分法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提供更贴合中国儿童特点的身高预测参考。 内分泌疾病诊疗: 探讨TW-C骨龄在诊断和治疗各种内分泌疾病中的作用,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本书将通过列举具体的临床病例,说明骨龄评估如何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青春期发育评估: 针对青春期儿童,详细讲解TW-C评分法如何评估其性发育阶段,预测其生长高峰期,以及对成年身高的影响。 营养与疾病影响评估: 分析不良营养状况、慢性疾病等因素对儿童骨龄发育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骨龄评估来辅助判断这些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实际作用。 第四部分:实用操作指南与常见问题解答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本部分将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 X线片获取与解读技巧: 提供关于如何正确拍摄儿童手腕部X线片的建议,以及在解读X线片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例如如何排除伪影、如何精确定位骨骼等。 评分流程实操: 详细演示TW-C评分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如何从X线片中识别关键骨骼,如何对照TW-C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以及如何最终得出骨龄数值。 误差分析与校正: 探讨在骨龄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并提供相应的校正方法,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问题汇编: 针对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问,例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骨龄差异,TW-C评分法在特殊儿童群体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与家长沟通骨龄评估结果等,本书都将给予详细的解答。 本书力求语言精练,图文并茂,旨在成为儿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进行骨龄评估的得力助手。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熟练掌握中国儿童骨龄(TW-C)评分法,从而更精准地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