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学是当代语言类型学的显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教授国内类型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刘教授的这本《语言类型学讲义》是国内语言类型学领域的又一部重要的力作。该书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型学的全新定位。刘教授认为语言类型学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而且还是与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并重的语言学流派。将语言类型学定位为语言学的流派,这是对现代类型学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肯定。
第二,注重语言类型学方法论的讲授。语言类型学区别于形式学派、功能学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其从选题、取样、归纳、统计、共性表述到解释的一整套方法,全书的核心部分就是通过三大讲,详细地介绍了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本讲义除了注重理论的讲授之外,还举出了大量的例证,通过例证的详细讲解,有利于读者对理论的理解。
第四,更重要的是,本讲义在经典的现代类型学基础上,还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本讲义最后一讲介绍了刘教授近这些年创设的“语言库藏类型学”的思想。语言库藏类型学注重语言的形、义关系的超范畴对应关系,是近些年语言类型学的重要理论突破。本部分增加了讲义的前沿性。
语言学的研究既要注意到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演变,也要注意到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结构与功能差异,以这种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为背景,强调跨语言验证的语言类型学得以逐步形成。语言类型学是在跨语言考察基础上,总结人类语言的共性和类型差异,对于每一类进入语言库藏的范畴,类型学都可以在不同种类语言的对比中,研究这些范畴与其他类型特征可能存在的蕴含或和谐关系。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语言类型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过程。通过与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和认知学派的对比,介绍了语言类型学产生的现代语言学背景,说明了语言类型学派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通过系统梳理早期类型派学者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对Greenberg的经典类型学研究文献的精讲,阐释了语言类型学早期的主要思想和成果;通过对后续主要类型派学者研究课题的介绍以及他们之间承转关系的讲解,阐释了语言类型学逐步发展并成为独立学派的进程。在共时维度,本书通过准确而具体地案例,把西方语言学家的类型学理论与不同语言实际结合分析,清晰地描述了语言类型学的核心课题和主要贡献。阐释了语言类型学所涉及的语言现象的等级序列、语序模型及其原则、语序共性等问题,并系统介绍了语言库藏类型学的内涵、创立背景及主要课题。在最后一部分,本书开创性地提出,建立语言类型学的分支——库藏类型学。
第一讲 当代语言学背景下的语言类型学……………………………… 1
1.1 类型学是语言学的分支还是流派? ……………………………… 2
1.2 三大学派的关系 …………………………………………………… 9
1.2.1 形式学派 ………………………………………………… 10
1.2.2 功能学派 ………………………………………………… 12
1.2.3 类型学派 ………………………………………………… 15
1.3 三大研究范式 ……………………………………………………… 19
1.3.1 三大范式方法上的各自特点: Test, Text, Attest …… 19
1.3.2 三个学派在具体研究方面的主要差别 ………………… 26
1.3.3 如何用三种方法研究同类课题 ………………………… 52
1.3.4 略说认知学派 …………………………………………… 62
第二讲 语言类型学的方法论基础(上) ………………………………65
2.1 类型学形成发展史简述 …………………………………………… 66
2.2 Greenberg 的语序类型学 ………………………………………… 85
2.2.1 蕴涵性共性与四分表 …………………………………… 85
2.2.2 蕴涵、衍推与优势语序的发现 ………………………… 108
2.3 语序类型学的发展………………………………………………… 121
2.3.1 Dryer 对和谐性模型的发展 …………………………… 121
2.3.2 Hawkins 的无例外语序共性和基于量化的跨类语序
和谐性 …………………………………………………… 129
2.3.3 蕴涵共性和倾向性共性 ………………………………… 133
第三讲 Greenberg《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共性》精讲 ……… 139
3.1 基本语序…………………………………………………………… 145
3.2 句法部分…………………………………………………………… 158
3.3 形态部分…………………………………………………………… 178
第四讲 语言类型学的方法论基础(下)……………………………… 191
4.1 蕴涵性共性的延伸: 语言现象的等级序列……………………… 192
4.2 用原则表示的语言共性…………………………………………… 210
4.2.1 语序模型的基本观念 …………………………………… 210
4.2.2 一般原则(General principles)………………………… 216
4.2.3 特定原则(Specific Principle) ………………………… 230
4.3 语序共性的解释…………………………………………………… 239
4.3.1 语言共性的解释问题 …………………………………… 239
4.3.2 语序共性解释举例 ……………………………………… 246
4.4 余论………………………………………………………………… 267
第五讲 语言库藏类型学……………………………………………… 271
5.1 语言库藏…………………………………………………………… 273
5.2 库藏类型学及其创立的背景……………………………………… 276
5.2.1 创立背景 ………………………………………………… 276
5.2.2 核心功能、扩张功能、边缘功能 ………………………… 283
5.3 库藏类型学的主要课题…………………………………………… 287
5.3.1 形态库藏类型学 ………………………………………… 287
5.3.2 词类库藏类型学: 量词个案 …………………………… 288
5.3.3 句法结构库藏类型学: 并列 /连动结构个案 ………… 293
5.3.4 从语义、语用角度看库藏类型学 ……………………… 297
5.4 小结………………………………………………………………… 300
IJ ……………………………………………………………………… 303
附录Ⅰ …………………………………………………………………… 327
附录Ⅱ …………………………………………………………………… 329
附录Ⅲ …………………………………………………………………… 330
参考文献 ………………………………………………………………… 336
十多年前,我在上海师范大学讲课的时候,开场白说的是:语言类型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流派、一个学派。
我今天仍然使用这两句话作为本课程的开场白。但是我现在讲这句话跟我十年前讲的含义可能不完全一样了。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说法有没有什么想法,就是当我说“语言类型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或“语言类型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学派”的时候,这两个命题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同?谁能够说一说?【学生回答:分支主要是研究语言的一部分,而流派则研究语言中所有的内容。】这是个基本成立的回答,你主要是从外延上来说,是针对研究的对象而言的。还能不能从内涵上来说说,作为一个分支和作为一个流派,有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从它和语言研究的其他部分的关系上来说,分支和流派有什么区别?作为分支,它和其他分支是什么关系?作为流派,它和其他流派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流派更大,也更为独立。】对。这个比较接近我说的含义。分支是大的系统里面的一个部分;而流派呢,独立性就比较强。如果说得更加尖锐一点的话,作为分支,它和其他分支之间更多的是合作、配合的关系;而作为一个流派、学派,它和其他学派有一种竞争的关系,至少会有不同的学术、治学方面的方法和态度。如果把类型学看作分支的话,可以说它就是语言学里面主要负责进行跨语言比较和进行跨语言提炼、理论提升等这样的工作的。所以它是一个labor division(劳动分工合作关系)。有的理论,它是注重从单一语言或个别语言的深入研究中去探求语言的本质;而语言类型学呢,它是负责进行跨语言的比较。所以跨语言是类型学最本质的属性。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学术前沿性的把握上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梳理了已有的经典理论,更重要的是,它勇敢地指出了当前研究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难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书中对一些新兴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介绍,让我这个习惯了传统分析手段的人大开眼界。特别是关于计算语言学和大规模语料库分析如何反哺传统理论建构的部分,提供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视角。它促使我反思自己过去的研究习惯是否过于保守。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是总结过去,更是为未来指明了方向,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参与到了一场思想的“头脑风暴”之中,充满了活力和紧迫感。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初印象,我感觉作者对语言现象的观察角度极其刁钻且充满洞察力。他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习惯,抽丝剥茧地还原到最基础的结构层面,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我特别关注的是其中关于语境依赖性的那几个章节,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语法描述,而是深入到了社会互动和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地带。他提出的几个模型,虽然初看有些晦涩,但一旦抓住核心逻辑,就会发现它们无比精妙地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表达在特定文化中会自然产生,而在别处则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深度挖掘语言背后“为什么”的能力,远超一般语言学入门读物所能企及的广度。这本书更像是一场智力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可能遇到一个颠覆你既有认知的观点,让人思维的高度不断被拔升。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艺术品。它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框架。每一章的内容都像是精心打磨的榫卯结构,紧密咬合,层层递进,从宏观的语言系统概览,逐渐收束到微观的语音和词汇层面,最后再拔高到跨语言对比的视野。这种行云流水的组织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知识是如何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我发现,即使是那些我之前认为比较零散的知识点,在作者的架构下,也找到了它们在整个语言图景中的精准位置。这种全局观的构建,对于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科认知至关重要,让人读完后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一个系统性的学科。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平易近人,丝毫没有传统学术著作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作者似乎是以一位资深向导的身份,牵着读者的手,一步步走入语言的迷宫。他善于使用生动的比喻和生活中的小故事来阐释复杂的理论。我记得有一个段落,他用制作一台精巧机械的过程来类比一个复杂句法结构的生成,那个比喻的贴切程度让我瞬间就明白了那个困扰我很久的理论难点。这种“讲人话”的写作态度,极大地降低了知识的门槛,使得一个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益匪浅。它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真诚地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并享受语言之美。这种温暖而坚定的引导,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愉悦和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有品味,封面的字体选择和色彩搭配都很讲究,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就让人觉得内容一定很扎实。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处理,字里行间留有的呼吸感,让阅读过程不那么压抑。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表绘制得非常精美,很多复杂的概念通过这些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比如,有一些关于语言演变趋势的图示,简直可以作为教学挂图来使用,清晰直观。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文献时的严谨态度,参考文献列表非常详尽,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某个特定分支的读者来说,提供了绝佳的拓展路径。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无可挑剔,阅读体验是那种触感愉悦的,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惫。整体来说,从物质层面来看,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佳作,光是摆在书架上,都觉得能提升整个房间的文化气息。
评分商品满意
评分书好,送货快,河大京东派服务热情周到。感谢!??
评分618活动时买的,优惠力度很大。
评分好书,,,,,,,
评分这次618活动太给力,买了好多书!!!
评分书好,送货快,河大京东派服务热情周到。感谢!??
评分相当不错~~绝对值得拥有!
评分一直在等这本,终于等到了,好书
评分商品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