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陈列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根 著
图书标签:
  • 陈列设计
  • 视觉营销
  • 零售设计
  • 店铺规划
  • 商品陈列
  • 空间设计
  • 商业设计
  • VM
  • 陈列技巧
  • 销售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395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625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1
字数:2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陈列设计理论体系完整,特别适合陈列设计初学者和相关行业人员增强专业知识使用。
2、国际知名商场的陈列设计案例,非常具有欣赏性和启发性。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理论阐述与图表分析相辅相成的手法,结合大量翔实和成功的店铺陈列案例进行辅助说明,图文并茂,生动易懂。本书具体内容包括卖场陈列的基本概念、视觉营销与卖场陈列的关系、如何选择的陈列方法、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商品陈列、陈列的色彩规划、各种卖场陈列需要注意的细节、陈列设计的经典案例等。
本书可为商品销售陈列管理领域的从业者以及商品视觉营销行业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也是门店经营者、店长、主管、专业陈列师即学即用的卖场陈列宝典。

作者简介

陈根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北京大学特邀课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时任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新浪、网易等多家媒体与期刊的特邀专栏作家,曾任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特邀策划。
出版专著30余本,涉及金融、科技、地产、医疗、设计等多个领域,在前沿科技领域有一定话语权。既有厚重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在战略规划、企业转型、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卖场陈列 / 001
1.1 陈列的定义、作用和目的 / 002
1.2 商品展示的两种形态 / 008
1.2.1 商品陈列 / 008
1.2.2 商品表现 / 008
1.2.3 陈列、展示工作的重点 / 009
1.3 陈列展示设计原则 / 011
1.3.1 人性化原则 / 011
1.3.2 个性化原则 / 012
1.3.3 艺术性原则 / 012
1.3.4 经济性原则 / 015

第2章 视觉营销 / 017
2.1 视觉营销的基本要素及功能 / 018
2.1.1 VMD相关概念 / 018
2.1.2 VP、PP与IP的掌握方式与商品的表现方式 / 025
2.1.3 商品展示 / 029
2.2 消费者和陈列——卖场为顾客而设 / 044
2.2.1 卖场为顾客而存在 / 044
2.2.2 顾客视线与陈列 / 050
2.3 视觉营销与店面形态 / 061
2.3.1 百货商店的视觉营销 / 061
2.3.2 连锁店的视觉营销 / 063
2.3.3 小型零售商店的视觉营销 / 063
2.4 陈列形态构成的美学 / 064
2.4.1 陈列形态的构成原则 / 065
2.4.2 形式美法则 / 072

第3章 选择最佳的商品陈列方法 / 079
3.1 橱柜(封闭式)陈列——商品污损 / 080
3.2 流动平台陈列——易于取放 / 081
3.3 存储式陈列——补货简单、容易进行库存管理 / 082
3.4 盒式陈列——商品易分类 / 083
3.5 阶梯式陈列——通过大量陈列展现充足感 / 084
3.6 扩张(突出)陈列——提高差别化商品的醒目度 / 085
3.7 手推车陈列——最适合分量重的商品陈列 / 086
3.8 集装箱(运输箱)陈列——削减成本、诉求低价 / 087
3.9 橱窗陈列——具有诱导顾客入店的作用 / 088
3.10 舞台陈列——陈列商品的“脸面” / 089
3.11 岛式陈列——最适合季节性商品和提案商品 / 091
3.12 机会角陈列——使停留率低的角落起死回生 / 092

第4章 行之有效的商品陈列——基于消费的形成过程 / 095
4.1 引人注目的陈列 / 096
4.1.1 最受人们注目的黄金区域 / 096
4.1.2 聚焦点是诉求的重点 / 097
4.1.3 提高客单价 / 099
4.1.4 增加来客数 /101
4.1.5 不受常理束缚的新颖陈列引人注目 /102
4.1.6 “容易看见商品”的陈列方法 /103
4.2 引起兴趣的陈列 / 105
4.2.1 利用变化陈列摆脱单调感 / 105
4.2.2 顾客看不到商品内容就法产生兴趣 / 106
4.2.3 将贡献度高的商品陈列于醒目之处 /107
4.2.4 等待的时间是体验商品的绝好机会 /109
4.2.5 难以选择的陈列法引起顾客的兴趣 /110
4.2.6 商品陈列的丰富感带来卖场的活力 /111
4.3 使人信服的陈列 /112
4.3.1 顾客能看到生产商的“面孔”时会感觉安心 /112
4.3.2 POP广告是让顾客决定购买的强力推手  /115
4.3.3 展示销售的“附加价值”有何妙处 /119
4.3.4 比较型陈列——让顾客拥有“自己亲自选择”的满足感 /120
4.3.5 传达商品优点的陈列方式  /121
4.4 唤起需求的陈列 /123
4.4.1 营造季节感可以唤起顾客的需求 /123
4.4.2 如何将潜在需求转化成销售额? /124
4.4.3 当顾客看到商品的特色时自然想要购买 /126
4.4.4 不能试用商品的陈列法吸引顾客 /127
4.4.5 唤起顾客购买欲望的三大绝招 /129
4.5 引起购买的陈列 /130
4.5.1 让犹豫不决的顾客下定决心购买的“推荐商品” /130
4.5.2 因考虑不周而让顾客失去购买欲望的陈列 /131
4.5.3 让顾客觉得“现在绝不能错过”的技巧 /132
4.5.4 “更加优惠”让顾客下定决心购买 /133
4.5.5 诱使顾客“顺手购买” /134
4.6 留下记忆的陈列 /136
4.6.1 打造从车道上看即可留下深刻印象的店铺 /136
4.6.2 让顾客可以注意到更多商品的方法 /140
4.6.3 使用带给顾客深刻印象的陈列道具 /141
4.6.4 令人印象深刻的常备品柜台可以带来回头客 /142
4.6.5 让顾客在需要时可以想起的服务指南 /144

第5章 陈列的色彩规划 /147
5.1 陈列色彩搭配技巧 /149
5.1.1 了解色彩形象并予以活用 /149
5.1.2 色彩的整理 /150
5.1.3 色彩的呈现方式 /154
5.1.4 陈列色彩的搭配方法 /155
5.2 性别与陈列色彩设计 /159
5.2.1 吸引女性的色彩陈列 /159
5.2.2 吸引男性的色彩配置 /160
5.2.3 儿童喜欢的颜色是卖点 /162
5.2.4 适宜老年人的色彩陈列 /163

第6章 陈列细节——不可忽视的点滴 /165
6.1 店头规划要明亮有精神 /166
6.2 在卖场死角创造乐趣 /167
6.3 展现乐趣的礼品组陈列 /169
6.4 把陈列做得具有亲切感 /171
6.5 利用照明做出的商品表情 /172
6.5.1 有效展现陈列效果的照明功能 /172
6.5.2 营造照明气氛的灯光运用 /174
6.6 配件品让衣服陈列锦上添花 /175
6.7 打造温暖的试衣间 /177
6.8 图片幕墙有助于表达陈列主题 /179
6.9 花草点缀让陈列充满灵动 /180
6.10 模特是店铺的形象代言人 /181

第7章 陈列榜样 /189
7.1 芝加哥ShopWithMe快闪店交互式陈列设计 /190
7.2 日本BIANCO NERO——极简服装店面 /192
7.3 GRAPY.SHOP葡萄酒零售店 /194
7.4 PUMA欧洲零售店 /197
7.4.1 PUMA阿姆斯特丹店 /197
7.4.2 PUMA伦敦店 /200
7.4.3 PUMA慕尼黑店 /204
7.5 芬兰PINO生活用品店 /207
7.6 日本24 ISSEY MIYAKE Hakata零售店 /212
7.7 Moser水晶上海太古汇旗舰店 /217
7.8 magmode立体“杂志”式陈列设计 /220
7.9 A-cero格拉纳达CAMPER鞋店 /224
7.10 首尔阿迪达斯DAS 107概念店 /227

前言/序言

陈列设计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视觉与空间艺术,也是一门展示商品的专业技术,是将商品以富有魅力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一项营销技能。陈列设计运用色彩搭配及陈列法则,配合店铺设计、橱窗、通道规划、模特、道具、光源、POP、产品画册等视觉元素,来展示商品形象、品牌形象,表达商家的诉求,以最终实现消费者购买。
在买方市场为主导的今天,要想让商品的销售节节攀升,秘诀之一就在于选择的陈列方式。顾客进入店铺或卖场最为直接的反应是来自于商品的视觉刺激,商品陈列的优劣直接关系店铺或卖场的人气指数及顾客消费欲望的高低,而商品的视觉刺激则依靠于视觉营销。
视觉营销是卖场终端的设计系统,作为一种视觉表现手法,它将商品、卖场设计与布局、陈列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营造一种店铺的氛围,并将商品完美地展示给目标群体。本书即从视觉营销的视角,以如何增强陈列效果,提升销售技能的角度对全书进行谋篇布局。
具体来说,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第1章卖场陈列,主要介绍了陈列的定义、模式及分类。第2章视觉营销,阐述了视觉营销的基本要素和功能,消费者与陈列的密切关系。第3章选择的商品陈列方法,列举了12个最具代表的商品陈列方式进行详解。第4章行之有效的商品陈列,是基于消费的形成过程,选取若干个要点阐述如何打造引人注目的陈列、引起兴趣的陈列、使人信服的陈列、唤起需求的陈列、引起购买的陈列、留下记忆的陈列。第5章陈列的色彩规划,讲解了陈列色彩搭配的若干技巧,如何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有的放矢的陈列色彩搭配。第6章陈列细节,列举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点滴细节,例如门头、卖场死角、礼品、照明等如何做好陈列设计。第7章陈列榜样,精心挑选了10个国内外成功的陈列案例,有日本BIANCO NERO服装店面、GRAPY.SHOP葡萄酒零售店、PUMA欧洲零售店等。这些大量清晰的店面陈列设计细节图片辅以生动的文字阐述,让人身临其境,深刻感受陈列榜样的极致魅力。
全书图文并茂,生动易懂,希望能给商品销售陈列管理领域的从业者或即将从事商品视觉营销行业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其内容适合各类卖场及商品的陈列,也是门店经营者、店长、主管、专业陈列师即学即用的卖场人气营造宝典。
本书由陈根编著。陈道双、陈道利、林恩许、陈小琴、陈银开、卢德建、张五妹、林道、李子慧、朱芋锭、周美丽等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及时间所限,书中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及专家批评指正。

编著者 


空间叙事与视觉体验的深度探索:当代商业展示与陈列设计实战指南 一、 导言:重塑商业空间的艺术与科学 在瞬息万变的零售环境中,陈列设计已远超“摆放商品”的基础范畴,它成为品牌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的核心载体,是连接产品价值与情感体验的桥梁。本书旨在系统性地梳理并深入剖析现代商业展示领域的前沿理论、核心方法论以及实战操作技巧,为致力于在零售空间、展览策划、博物馆展示等领域深耕的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创业者提供一份详尽、实用的操作手册。 本书聚焦于空间叙事(Spatial Storytelling)和消费者行为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强调设计不仅仅是美学表达,更是一种解决商业问题的策略工具。我们将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与步骤拆解,揭示如何将一个静态的物理空间转化为一个动态的、具有强烈导购性和沉浸感的“第三空间”。 二、 理论基石:理解展示设计的底层逻辑 成功的陈列设计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本章将深入探讨构成视觉体验的几大核心要素: 2.1 视觉感知与格式塔心理学在零售中的运用: 我们将详细解读格式塔(Gestalt)原理——如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共同命运等——如何在货架布局、橱窗构图和店内动线规划中发挥作用。理解消费者如何自动组织视觉信息,是设计高效信息传达路径的第一步。 2.2 情绪经济与环境心理学: 商业空间的设计对消费者的情绪状态、停留时间乃至购买决策具有直接影响。本节将分析色彩心理学(Hue, Saturation, Value 对消费行为的微妙影响)、光照设计(自然光、任务照明、氛围照明对产品质感的强化作用)以及声学环境对顾客体验的影响。重点讨论如何通过环境元素营造特定的品牌“氛围感”。 2.3 零售动线规划与空间流线分析: 商业空间的设计目标之一是最大化“有效展示面积”和“接触点”。本书将提供先进的空间流线分析方法,包括“热点区域”识别、路径阻力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引导性路径(Pathfinding)来确保顾客能够高效且愉悦地探索所有核心产品区域。 三、 策略构建:从品牌定位到陈列策略的转化 陈列设计并非孤立的视觉工作,它必须与品牌的整体商业目标紧密对齐。 3.1 品牌DNA的具象化表达: 如何将抽象的品牌价值(如“创新”、“经典”、“可持续”)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物理元素?本章将指导读者建立“品牌符号库”,并系统地将其植入到材料选择、道具定制、视觉焦点设置等各个层面。 3.2 产品组合与视觉陈列矩阵: 探讨如何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利润率和市场推广重点来划分陈列优先级。内容涵盖“黄金三角法则”、“视觉锚点”的设定,以及如何设计不同层级的陈列(如焦点陈列、主题陈列、量感陈列),确保视觉重点突出,同时避免信息过载。 3.3 季节性与主题活动的快速迭代设计: 零售业对时效性要求极高。本节将提供一套快速、高效的“主题陈列切换流程”,包括道具模块化设计、快速更换背景板的技术,以及如何利用限时快闪(Pop-up)概念来制造稀缺性和话题性。 四、 空间实战:不同场景下的设计深化 本书将重点剖析三种核心商业展示场景的设计挑战与解决方案: 4.1 橱窗设计的叙事性突破: 橱窗是品牌在外部世界的“门面”。我们将分析如何从静态展示演变为“动态叙事剧场”,包括三维空间层次的构建、运动元素的引入(如机械装置)、以及如何利用背光和深度感来最大化视觉冲击力,确保橱窗信息在远距离、高车流下的有效接收。 4.2 店内体验区与互动点的设计: 现代零售强调“体验先于购买”。本章将详述如何设计试用区、休憩区和教育体验区,使其不仅实用,更能强化品牌粘性。内容涉及材料的触感、人机工程学在家具和展示台高度上的应用,以及集成数字技术的沉浸式体验设计。 4.3 空间陈列的细节管理与合规性: 细节决定成败。本节聚焦于执行层面,包括安全标准(消防、承重考量)、道具的结构稳定性、维护与清洁的可操作性设计。同时,讲解零售空间(如商场内部)在美陈规范和施工报批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五、 技术赋能与未来趋势展望 设计流程正因技术进步而加速变革。 5.1 数字化工具在陈列设计中的集成: 探讨如何运用3D建模软件(如SketchUp, Rhino, 3ds Max)进行快速效果图输出与空间模拟,以及利用BIM技术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重点介绍如何利用AR/VR技术进行虚拟陈列预览和优化。 5.2 可持续性与循环设计理念: 在环保日益重要的今天,材料的可持续性、道具的重复利用性成为设计评估的重要维度。本书将介绍如何选择环保材料,并设计易于拆解和回收的展示结构。 5.3 大数据驱动的陈列优化: 探讨如何结合客流分析、热力图数据和转化率报告,对已实施的陈列方案进行科学评估,并据此进行迭代优化,实现“数据驱动的视觉营销”。 结语:创造难忘的消费旅程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将陈列设计视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空间体验工程”。通过系统学习本书内容,读者将掌握从概念构思到最终执行落地的全流程能力,从而设计出不仅美观、更具备强大商业驱动力的、能够为品牌创造持久价值的商业展示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于商场橱窗设计的那种宏大叙事,毕竟“精通”二字听起来就很高冷。但让我意外的是,它在“小店面”和“有限空间”的实操技巧上做得极其出色。作者非常贴合当下许多独立设计师和小型创业者的困境,专门辟出章节讨论如何利用垂直空间、如何通过灯光聚焦有限的SKU,甚至细致到如何利用镜面反射来“欺骗”视觉,让小店看起来空间感倍增。我尝试着书中建议的“黄金三角”原则来调整我店里一个角落的摆设,仅仅微调了道具的高度和灯光的角度,效果立竿见影,顾客停留时间明显变长了。书中对道具选择的品味也极高,强调“道具是气氛的润滑剂而非喧宾夺主的主角”,并给出了如何用低成本材料(比如回收木箱、麻绳)做出高级质感的建议。这本厚厚的书,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它充满了可以马上拿来用的“妙招”。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舒畅,文字流畅而不失深度,更像是在与一位资深同行进行深入的下午茶交流。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数字陈列”和“线上线下融合”方面的独到见解。书中没有把线上和线下割裂来看,而是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AR试穿技术辅助实体店的搭配展示,以及如何通过店内的互动装置反哺社交媒体的内容生产。这对于我们这些正处于数字化转型阵痛期的零售企业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此外,书中对可持续性和“绿色陈列”的关注,也体现了作者的前瞻性视野。它讨论了如何使用可回收或租赁的展示材料,如何设计易于拆卸和重复利用的展示结构,这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未来成本控制的趋势。这本书不仅教我如何设计一个漂亮的橱窗,更教会我如何设计一个面向未来的、有生命力的零售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每一页都充满了精心构思的细节。作者在介绍基础概念时,没有采用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景图片。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色彩心理学的章节,它不仅仅停留在“红色代表热情”这种浅显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色彩的象征意义及其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策略。特别是作者对“留白”艺术的阐释,让我对如何通过负空间来引导视线、烘托主体有了全新的理解。书中穿插的访谈环节,邀请了业内顶尖的陈列师分享他们的创作心路历程,这些一手经验的分享,比任何教科书上的理论都来得生动有力。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带着你走过从最初的草图构思到最终视觉落地的每一步,其中的流程图和检查清单更是实用得让人惊喜。它成功地将艺术的感性与商业的理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明白,好的陈列绝非仅仅是把商品堆砌起来那么简单,而是一门严谨的视觉语言学。

评分

我是一名来自市场营销背景的职场新人,刚被调岗到视觉陈列部门,对一切都很陌生。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是它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它没有一开始就丢给我一堆复杂的术语,而是从“为什么要做陈列?”这个哲学问题入手,逐步引申到“陈列的KPI是什么?”这种量化指标。对于我这种需要向管理层汇报效果的人来说,书中关于如何利用陈列来提升转化率(CR)和平均客单价(AOV)的分析框架简直是救星。它教会我如何将“美观”转化为“金钱”,如何用数据来证明陈列师的工作价值。特别是它对“季节性主题转换”的流程化管理建议,让我明白陈列不是一次性的创作,而是一个需要持续迭代和优化的动态过程。这本书的逻辑层次非常分明,像搭积木一样,让我这个外行人也能一步步建立起完整的行业认知地图。

评分

我花了很长时间寻找一本能真正触及零售空间“灵魂”的书,大部分市面上的陈列书籍都停留在教你如何打光、如何摆放模特这种皮毛技艺上。然而,这本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它对“叙事性陈列”的深度挖掘。作者用了整整三个部分来探讨如何通过商品组合、道具选择和环境氛围的营造,来讲述一个品牌的故事,激发顾客的情感共鸣。读到关于“快闪店(Pop-up Store)”的策略分析时,我感到茅塞顿开。作者没有简单介绍快闪店的形式,而是剖析了它们在制造稀缺感、提升品牌话题性方面背后的底层逻辑,并提供了多套可以快速复制的场景搭建方案,从乡村工业风到极简未来感,切换自如。书中提供的这些“方法论”,远超出了单纯的视觉美学范畴,直指零售转化的核心。对于一个寻求突破的资深零售经理而言,这本书提供的那些超越陈列表面的战略思考价值,才是最珍贵的。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看到书名,以为这本书内容就是讲讲怎么摆卖的东西,而实质上作者还是以商业为主要依托来讲陈列的,实用性很强,有用

评分

这一系列的书都是非常好的,本身的封面设计就是很有设计感和特色让人一下就注意到喜欢了。全彩印刷,内容也挺专业。

评分

这一系列的书都是非常好的,本身的封面设计就是很有设计感和特色让人一下就注意到喜欢了。全彩印刷,内容也挺专业。

评分

看到书名,以为这本书内容就是讲讲怎么摆卖的东西,而实质上作者还是以商业为主要依托来讲陈列的,实用性很强,有用

评分

这一系列的书都是非常好的,本身的封面设计就是很有设计感和特色让人一下就注意到喜欢了。全彩印刷,内容也挺专业。

评分

这一系列的书都是非常好的,本身的封面设计就是很有设计感和特色让人一下就注意到喜欢了。全彩印刷,内容也挺专业。

评分

这一系列的书都是非常好的,本身的封面设计就是很有设计感和特色让人一下就注意到喜欢了。全彩印刷,内容也挺专业。

评分

看到书名,以为这本书内容就是讲讲怎么摆卖的东西,而实质上作者还是以商业为主要依托来讲陈列的,实用性很强,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