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墨宝选粹:赵孟頫楷书千字文
杨汉卿 编
页数:84页 共1008字
书本大小 37*26cm 1/8开本
定价32元
字帖内字体大小 8*8cm
江苏美术出版社
严格按照书法规范精准编排
适合各年龄段、不同层次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让你再赏——悟——临的完整学习过程中迅速提升书法造诣
随着国学热及中小学传统书法课程的越来越普及,传统字帖碑帖类书籍越来越受到读者欢迎。本系列是当代书法篆刻名家洪亮根据多年艺术研习造诣,总结书法创作规律,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及中小学生编写而成。全书精心选择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楷书、行书、草书碑帖,将这些稀世珍宝以精美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在书法爱好者眼前,同时加以讲解点拨分析,使读者能清晰了解这些佳作运笔的走势、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感悟其中的奥秘,从而提升自己的书法造诣,受益无穷。
全书分为楷书、行书、草书三辑,每辑选择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传世碑帖,除了原帖精放之外,书中还包括作者对碑帖谋篇布局、遣字用笔的分析,以及针对性的临摹练习,让读者经历赏——悟——临的完整学习过程。
全套书选择精放呈现,颇具科学性与专业性,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摹了。因此,本书的尺寸相对市场同类书更为精准,易学易摹。
此外,本套书除了兼顾书法爱好者之外,更考虑到中小学生练习的需要,介绍了一系列相关背景知识与基础要领,让初学的孩子也能顺利掌握。
主编洪亮:当代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中青展、西泠印社评展等并获奖。现为清华大学授课专家,美国费佛尔大学孔子学院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导师委员会委员。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评论计150多万字。
另一本《小楷金刚经》的出现,完全满足了我对精微之美的追求。小楷的难度,在于如何在寸土寸金的空间里,依然保持笔画的力度和精神,这恰恰是衡量一个书法家功力的试金石。这本《金刚经》的底本想必是极其精选的,每一个字的布局都疏密得当,气韵贯通,没有丝毫的局促感。透过影印件,我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当时心无旁骛、沉浸于佛经的境界。特别是那些转折和收笔之处,细若游丝却又力透纸背,显示出极高的控笔能力。我尝试着用更细的笔尖去模仿,虽然远不及原帖的风采,但这种细致的揣摩过程,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腕力和手指的协调性。比起那些动辄上千字的篇幅,这种短小精悍、内容深刻的作品,更适合在一天紧张工作后,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每一个笔画中的禅意,让人在书写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秩序。
评分真正让我觉得物超所值的,是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字帖”,更像是一套完整的“赵体学习方案”。每一本都有详细的释文或者碑帖背景介绍(即使我只是侧重于临帖),这让练习过程不再是机械的复制粘贴,而是与历史和文化进行对话。在临摹《千字文》时,我能体会到赵体在继承晋人笔法上的用心;在对比《胆巴碑》时,又能感受到他如何融合北碑的雄强。这种多维度的接触,极大地加深了我对“学古而不泥古”的理解。对于任何想要深入钻研赵体、希望自己的楷书能在优雅中见骨力的人来说,这三册合集无疑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范本,更是一种深入领会赵氏书学思想的路径。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临帖时间了。
评分这套《赵孟頫楷书字帖千字文+小楷金刚经+胆巴碑共3本 赵体书法 千字文字帖 楷书字帖》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对于我这种痴迷于传统书法、想在楷书上有所精进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挖到宝了。首先被吸引的是那本《千字文》的字帖,赵体的风骨在这个篇幅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拿到手时,那种墨香混合着纸张的细腻质感就让人心神安定。帖子的选择非常考究,选取的范本显然是赵孟頫楷书中的精品,笔画的粗细变化、结体的欹侧呼应,都透着一股典雅端庄的书卷气。我特别喜欢它在结构处理上那种“不激不厉,自然秀逸”的韵味,不像某些唐楷那样过于方正板滞,而是带着一种行云流水的灵动感。临习过程中,我发现对照着清晰的影印本进行摹写,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运笔的提按顿挫。对于日常练习来说,这本字帖提供了极佳的范本,让我能沉浸在赵体独有的温润如玉的美学氛围中,慢慢打磨自己的线条控制力。
评分从整体来看,这三本书籍的编排逻辑非常巧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阶梯。初学者可以从《千字文》入手,掌握赵体楷书的基本结构和温润笔法;随后进入《小楷金刚经》,训练精细入微的控笔能力和耐心;最后挑战《胆巴碑》,提升气势和线条的力度。这种从“面”到“点”再到“势”的递进,让学习者能够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开始就被难度劝退。而且,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纸张厚实,不易洇墨,即使用墨稍重,也不太会透到下一页,这点对于反复练习者来说非常实用。市面上很多字帖为了追求低成本,纸张薄得一塌糊涂,用起来体验极差,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让人愿意长期保存和反复使用。
评分作为这个套装的压轴之作,《胆巴碑》的加入,无疑是给这套字帖增添了独特的重量感和历史厚度。这碑刻的风格与《千字文》和《金刚经》的秀美略有不同,它多了一种雄浑、开阔的气象,线条更为挺拔有力,转折处也更见力度。这对我拓宽对赵孟頫书风的理解非常有帮助——他并非只会写“柔美”的楷书,在碑刻中同样能展现出大丈夫的气概。这本碑帖的印制质量非常高,能清晰地看到刀刻的痕迹,甚至能感受到书写者下笔时的速度与力量变化。我发现临习《胆巴碑》时,需要更多地运用肘部和臂膀的力量,而非仅仅依赖手腕,这对提升整体书写气势非常有益。它就像是赵体楷书中的一股刚劲之气,与柔美形成对照,使得这套字帖的体系更加完整和立体,不再是单一路子的堆砌,而是涵盖了其书风的广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