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訂新版收錄徐國能與楊小雲讀畢《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所思所感,帶來更深度的領略及體會。
★ 首批限量精裝典藏版,特別設計軟精裝搭配高級美術紙及典雅精印書衣。
梁實秋大師譯筆配上席慕蓉全新細膩插畫,使經典更雋永。
人生就是一個長久誘惑。
從來沒有愛過的人,我嫉妒他們的幸福。
你敢說婚姻一定不是愛情的墳墓嗎?
大師譯筆加上席慕蓉全新插畫,完整傳達世紀情書帶來的刻骨銘心的永恆感動。
增訂新版收錄徐國能與楊小雲讀畢《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所思所感,帶來更深度的領略及體會。
首*限量精裝典藏版,特別設計軟精裝搭配高級美術紙及典雅精印書衣。
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戀愛是法國八百多年前的一段風流案。阿伯拉長於哲學與神學,門徒眾多,卻愛上了巴黎大教堂教士福爾伯特的姪女,才貌雙全的哀綠綺思。他想方設法接近她,終於成功成為哀綠綺思的哲學私人教師。這段相差十八歲的師生戀,是一段不被當時的社會容許的愛情。為此,他們一個成了僧人,一個成了修女。十年分離後,一封阿伯拉寫給朋友的信偶然落在哀綠綺思手裡,兩人之間難以忘懷的情愫再次滋長,但他們對彼此糾結無望的愛,卻只能獻給神……
古今中外的情書,沒有一部比這個更為沉痛、哀豔、悽慘、純潔、高尚。這些措辭文雅、情感真摯的書信,刻畫了一對戀人從世俗境界往宗教境界提昇的過程中,在內心的深愛與道德的思量間苦苦掙扎的過程,經歷八百多年,依然深刻動人。
作者簡介
阿伯拉(Pierre Abelard)
生於一○七九年,卒於一一四二年。法國著名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一般認為他開創概念論之先河。哀綠綺思(Heloise)生於一○九七年,卒於一一六四年。
譯者簡介
梁實秋
北平人,民前十年生。曾在南北數大學執教,六十五歲退休,「平生感意氣,少小愛文辭」,馳騁於文壇五十多年,曾專心寫作及翻譯。其文筆雋永,字裡行間感情洋溢。
他以三十年的功力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在翻譯界是空前的盛舉。除了對文學翻譯貢獻良多外,他的散文自成一格,為許多人所喜愛,獨樹一幟的《雅舍小品》小品文風格,被公認為現代文學的典範,為當代知性小品散文的開山祖師,亦是人人敬仰的文學大師。
著有《雅舍小品》、《雅舍散文》、《雅舍談吃》等十餘種;譯有《莎士比亞全集》、《潘彼得》等。時人為紀念他對散文及翻譯的貢獻,陸續舉辦梁實秋文學獎已歷二十五屆。
繪者簡介
席慕蓉
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人,民國三十二年十月十五日生於四川,童年在香港度過,成長於台灣。於台北師範學院美術科、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歐深造,專攻油畫,兼習蝕刻版畫。一九六六年以第l名之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曾獲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及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在歐洲及國內舉行過多次個人畫展。畫餘從事散文及詩的創作。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等四十餘種,讀者遍及海內外。並潛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二○○二年受聘為蒙古大學名譽教授。
人生就是一個長久誘惑 梁實秋
英譯本編者序
第一函
阿伯拉寫給他的朋友菲林特斯
第二函
哀綠綺思寫給阿伯拉
第三函
阿伯拉寫給哀綠綺思
第四函
哀綠綺思寫給阿伯拉
第五函
哀綠綺思寫給阿伯拉
第六函
阿伯拉寫給哀綠綺思
譯後記
《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再版後記
附錄
情書是這樣寫的 楊小雲
書窗偶拾 徐國能
一直以来,我对于那种纯粹而又饱含智慧的文字都情有独钟,而《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恰好能满足我这一点。虽然我尚未开启阅读之旅,但仅仅从书名和过往的传说中,就能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吸引力。这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情爱故事,更是两位那个时代顶尖知识分子在情感与理智、禁锢与自由之间挣扎的写照。我好奇的是,在那个充满宗教束缚和等级森严的社会背景下,他们是如何维系这段炽热却又充满风险的感情的?他们的信件中,会流露出怎样的智慧火花?又会折射出那个时代怎样的社会风貌和思想观念?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不仅仅看到爱情的缠绵悱恻,更能体会到他们思想的深度和人性的复杂。这是一种对历史的好奇,也是对人性最深处的一种探索,我相信这本书会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评分这次终于下定决心,将这本《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抱回家了。一直以来,对这桩历史上的传奇爱情都充满了好奇,也听过不少关于他们的故事。封面上的笔触带着一种古朴的质感,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窥探到那个遥远年代的浪漫与悲剧。拿到书的那一刻,厚重感扑面而来,翻开扉页,那泛黄的纸张和印刷的字体,都带着历史的温度,让人不免生出几分敬畏。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仅是捧在手里,就已经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智慧的光芒。我尤其期待的是“增订新版”这个字样,它暗示着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印,而是经过了更为细致的考究和补充,这让我对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不知道这新版的内容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是加入了更详尽的考证,还是更深入的解读?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在这段跨越时代的爱情故事中了,相信它定会给我带来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
评分最近,我被一本名为《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增訂新版)》的书所吸引。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爱情故事抱有浓厚的兴趣,而阿伯拉与哀綠綺思的悲剧却又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浪漫。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段传奇。我期待着,在“增订新版”的字样背后,能够发现更多关于他们生平、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他们情感交流的更深层次的解读。我设想,他们的情书,定然不是简单的儿女情长,而是充满智慧与哲思的对话,是那个时代思想碰撞的火花。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这本书,去感受他们在那段动荡岁月中的爱恨纠葛,去体会他们如何在困境中坚守,又如何在悲剧中升华。这无疑是一次令人期待的精神之旅。
评分我总觉得,有些故事,与其说是被传颂,不如说是被铭刻在时间的洪流中。阿伯拉与哀綠綺思,便是这样一对。这次有幸得到这本《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增訂新版)》,我还没来得及深入品读,但单是这个“增订新版”的字样,就足以让我心潮澎湃。这代表着一种更完善、更深入的呈现,或许是加入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又或许是对过往解读的修正和补充。我常常在想,在那个没有现代通讯的年代,书信是多么珍贵的存在。每一笔,每一画,都承载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绪。我渴望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共鸣,理解他们在命运捉弄下的无奈与抗争。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通往过去世界的入口,一个触摸历史脉搏的触角,我对它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评分当我第一眼看到《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增訂新版)》这本书名时,脑海中就涌现出无数关于这对传奇人物的想象。他们的故事,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爱情叙事,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对禁忌、对知识、对命运的思考。虽然我还没有翻开这本书,但我对“增订新版”这个词充满了好奇。这意味着,它可能比以往的版本更全面、更深入地展现了阿伯拉与哀綠綺思的爱情与人生。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我能看到他们是如何从师生走向恋人,又如何被命运无情地分开。我好奇他们的信件中,除了情感的流露,是否也包含了他们对哲学、神学、文学的深刻见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穿越历史的烟尘,去聆听那跨越千年的深情低语,去感受那份在时代洪流中倔强燃烧的爱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