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团购: 【限量团购特价,低至58折】清宫医案研究(上下卷) ¥234.00 9.00折 210.60 已参团人数: 剩余时间: |
| 今日团购: 【低至65折 先到先得】实用内科学(第13版)(上下册 ¥248.00 9.00折 223.20 已参团人数: 剩余时间: |
基本信息(337)
书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原价:15.00元
作者:缪希雍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17086295
字数:
页码:197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作者缪希雍是明末著名的医药学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者常将平时临床治疗验案、临证用方用药体会随手记录,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后由弟子汇集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全书分述中风、寒、暑、疟、痢、脾胃、泻泄、虚弱、吐血、消渴等内科杂病证治,间及妇人、小儿、外科疾病证治,重点介绍了缪氏对这些病症的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从中提炼出对一些病症的规律性认识和治疗大法,充分反映了作者的临证经验和体会。介绍常用中药的“炮炙大法”和“用药凡例”,其中多为作者临证经验所得。全书有理、有法、有方、有案,要言不繁,切中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且颇有影响的笔记体临证医学著作。对当今中医临床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当今中医各科临床医生的必读之书。
本次整理以明天启三年(1623)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目录
广笔记
中风
治法大略
寒
伤寒时地议并六经治法
辨验外感真伪法
三阳治法总要
三阴治法总要
春温夏热病大法
暑
疟
痢
脾胃
痰厥
饮
泄泻
虚弱
吐血三要法
消渴证
妇人
白带赤淋
幼科附痘疹
痧疹论并治法
痧疹续论
肿毒
秘传治痈疽诀
附海上单方
杂证
脑漏
郁证
附海上单方
炮炙大法
水部
火部
土部
金部
石部
草部
木部
果部
米谷部
菜部
人部
兽部
……
广笔记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个长期研究古代医案,并试图将其现代化转化的学者来说,这本《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系。我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理论模型的构建和知识的迭代更新。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是否提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全新理论,而在于它对现有成熟理论体系的“优化重构”。作者在引用古代医案时,往往会加入自己的现代解读和批判性思考,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古法应用于当代复杂环境的从业者来说,太重要了。比如,书中对“痰湿”这一核心病理的阐释,就打破了传统上对痰湿的单一认知,将其细化为“寒痰”、“热痰”、“湿痰”等多个维度,并对应不同的病机核心,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治法。这种辨证的深度和广度,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一些粗略判断。阅读过程中,我甚至会停下来,对照我手头的一些老病历,重新套用书中的分析框架进行回溯,每一次的重新审视都能发现新的切入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看”病,而不是简单地教你“用”什么药。
评分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的年轻医生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啊!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面对那些错综复杂的病案,总感觉自己手里的知识像散落的珍珠,串不成一条有力的项链。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大部头,翻起来费时费力,真正能立刻上手解决问题的“干货”却少之又少。直到我偶然接触到这套丛书,尤其是“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这一册,简直是如获至宝。它不像那些故纸堆里的古籍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注重实用性,作者的笔法老辣而又不失细腻,对于疑难杂症的辨析,简直是入木三分。我特别喜欢它对病机传变的深入剖析,很多以前只是模模糊糊有个概念的病理过程,通过书里的图文并茂的阐述,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比如说,对于湿热郁阻型肝病的论治,书中提供的几种经验方剂的加减思路,比我之前学过的任何教材都要灵活多变,真正体现了“随证立法”的精髓。用了书里的方法去调整几个病例的用药,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的反馈也明显好转,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临床施治的信心。可以说,它不是一本让你束之高阁去膜拜的经典,而是一把随时可以用来开疆拓土的锋利手术刀。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务实的现代中医。很多中医古籍,虽然文字优美,哲理深奥,但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应对高强度门诊的临床工作者来说,实在有些“水土不服”。而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恰恰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既保留了中医理论的严谨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又在叙述方式上做了极大的现代化处理。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古代名家经验的梳理和提炼。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某某老中医的某个方子很灵验,但往往不知道其背后的逻辑和取舍依据。这本书就像一个超级耐心的导游,把那些散落在不同医案、不同论述中的精髓都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举个例子,关于脾胃虚寒的温补法,书中对附子、干姜的使用剂量和配伍禁忌的讨论,非常细致入微,不是那种笼统地说“温补脾阳”,而是具体到不同年龄、体质、兼夹湿热的细微差异,提供了精确的用药梯度。这种对细节的把控,是无数临床实践的结晶,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踏实可靠,完全不会有“空中楼阁”的不安感。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对这本《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感受,那一定是“清醒”。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医界也充斥着各种喧嚣的、未经证实的“新理论”和“秘法”。而阅读这本书,就像在喧闹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让人重新回归到中医最核心的“辨证论治”的本质上去。它没有过度夸大某些单一的治疗手段,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整体病机、气血津液升降失衡的把握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证候的分析。书中引述了几个著名的医案,详细拆解了如何运用“两解法”中的不同层次和侧重,避免了简单地使用“双解方”可能带来的偏寒偏燥的弊端。这种对矛盾体和复杂局面的精准处理能力,才是衡量一个临床医生水平高下的关键。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用药高手”,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思维清晰”的医者,这种深层次的启迪,是任何速成手册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不得不说,这套丛书在装帧和排版上也颇具匠心,拿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时,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沉静而又不失活力的气息。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和研习的专业书籍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它的注释系统做得非常到位。很多古籍中为了避讳或者行文习惯所留下的晦涩难懂之处,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清晰的注解和阐释,使得阅读流畅度大大提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方剂的“加减演变”部分的论述。比如一个基础方,书中会列出因应不同兼证(如兼惊悸、兼郁怒、兼瘀血等)可以进行的五种以上的变动,每一种变动都附带了明确的理论依据。这种“模块化”的知识呈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习的效率。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搭建自己的知识模块库。对于那些希望快速建立自己临床思维体系的同行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结构化学习路径,比零散的阅读几本参考书要有效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