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65.00
作者:張琳娜
I S B N :978-7-111-57583-2條碼書號:9787111575832上架日期:2017/9/21齣版日期:2017/9/1版 次:1-1齣 版 社:機械工業齣版社叢 書 名: 新一代産品幾何技術規範(GPS)及應用圖解
本書著重以示例、圖解及對照分析等形式,圖文並茂地詮釋産品GPS幾何公差規範及其應用方法,闡述産品幾何公差的規範設計與檢測驗證技術的新動態和研究成果。本書內容包括幾何公差體係的發展概述、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GPS數字化基礎及圖解、幾何公差設計規範及圖解、幾何公差設計內容及方法圖解、幾何誤差的檢測與驗證規範及圖解、典型幾何(形狀)誤差檢測與驗證規範及圖解,以及基於新一代GPS的稽核公差設計與檢驗數字化應用係統。叢書序言
前 言
第1 章 概論 1
1. 1 幾何公差與幾何誤差 1
1. 2 幾何公差標準體係的發展概況 1
1. 3 新一代GPS 幾何公差規範對製造業信息化的影響 3
1. 4 本書的框架結構 3
第2 章 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GPS 數字化基礎及圖解 5
2. 1 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GPS 基本原則 5
2. 2 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GPS 數字化基礎 6
2. 2. 1 錶麵模型(surface model) 7
2. 2. 2 幾何要素(geometrical feature) 8
2. 2. 3 恒定類和恒定度(invariance type and invariance degree) 8
2. 2. 4 特徵(characteristic) 9
2. 2. 5 操作和操作集(操作算子) (operation and operator) 10
2. 2. 5. 1 操作(operation) 10
2. 2. 5. 2 操作集(操作算子) (operator) 12
2. 2. 6 對偶性原理(duality principle) 14
2. 3 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優化管理工具———不確定度 15
2. 3. 1 新一代GPS 不確定度的術語及定義 15
2. 3. 2 不確定度與操作、操作集之間的關係 16
2. 3. 3 新一代GPS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與管理 16
2. 3. 3. 1 工件與測量設備的認證中閤格性判則及應用 16
2. 3. 3. 2 工件與測量設備的認證中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及應用 17
2. 3. 3. 3 工件與測量設備的認證中測量不確定度錶述的協議導則及應用 19
第3 章 幾何公差設計規範及圖解 20
3. 1 幾何公差的定義及圖樣標注規範 20
3. 1. 1 幾何公差的特徵項目及符號 21
3. 1. 2 幾何公差的主要術語及公差帶特徵 21
3. 1. 2. 1 幾何公差的主要術語 21
Ⅶ
3. 1. 2. 2 幾何公差帶的特徵 23
3. 1. 3 幾何公差的標注規範 24
3. 1. 3. 1 幾何公差的全符號 24
3. 1. 3. 2 幾何公差框格的指引綫 25
3. 1. 3. 3 幾何公差框格 25
3. 1. 4 幾何公差框格第二格中的規範元素 27
3. 1. 4. 1 幾何公差帶的形狀和寬度 27
3. 1. 4. 2 幾何公差帶的組閤規範元素 29
3. 1. 4. 3 幾何公差帶的偏置規範元素 31
3. 1. 4. 4 被測要素的濾波操作 34
3. 1. 4. 5 關聯被測要素的擬閤操作 36
3. 1. 4. 6 導齣被測要素 38
3. 1. 4. 7 (評定) 參照要素的擬閤規範元素 39
3. 1. 4. 8 參數規範元素 41
3. 1. 4. 9 實體狀態規範元素 41
3. 1. 4. 10 自由狀態規範元素 42
3. 1. 5 輔助要素框格的標注規範 43
3. 1. 5. 1 相交平麵 43
3. 1. 5. 2 定嚮平麵 44
3. 1. 5. 3 方嚮要素 45
3. 1. 5. 4 組閤平麵 46
3. 1. 6 幾何公差框格相鄰區域的標注規範 47
3. 1. 6. 1 幾何公差框格相鄰區域的標注規範 47
3. 1. 6. 2 組閤被測要素或局部被測要素的標注 48
3. 1. 7 理論正確尺寸和簡化的公差注法 52
3. 1. 7. 1 理論正確尺寸的標注規範 52
3. 1. 7. 2 簡化的公差標注 52
3. 1. 8 幾何公差之間的關係 53
3. 1. 9 幾何公差的定義 53
3. 1. 9. 1 直綫度規範 53
3. 1. 9. 2 平麵度規範 54
3. 1. 9. 3 圓度規範 54
3. 1. 9. 4 圓柱度規範 55
3. 1. 9. 5 綫輪廓度規範 55
3. 1. 9. 6 麵輪廓度規範 57
3. 1. 9. 7 平行度規範 57
3. 1. 9. 8 垂直度規範 61
3. 1. 9. 9 傾斜度規範 63
3. 1. 9. 10 同軸度和同心度規範 65
3. 1. 9. 11 對稱度規範 66
3. 1. 9. 12 位置度規範 67
3. 1. 9. 13 圓跳動規範 70
3. 1. 9. 14 全跳動規範 73
Ⅷ
3. 1. 10 廢止的幾何公差標注方法 73
3. 2 基準和基準體係 75
3. 2. 1 術語及定義 76
3. 2. 2 符號和修飾符 77
3. 2. 3 基準和基準體係的圖樣標注規範 78
3. 2. 4 基準的擬閤方法 86
3. 2. 4. 1 單一基準的擬閤 87
3. 2. 4. 2 公共基準的擬閤 89
3. 2. 4. 3 基準體係的擬閤 89
3. 2. 5 基準和基準體係的建立 90
3. 2. 5. 1 單一基準 90
3. 2. 5. 2 公共基準 93
3. 2. 5. 3 基準體係 95
3. 2. 6 由接觸要素建立基準的示例 95
3. 3 幾何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係 100
3. 3. 1 術語定義 100
3. 3. 2 獨立原則(IP) 102
3. 3. 3 包容要求(ER) 102
3. 3. 4 大實體要求(MMR) 103
3. 3. 5 小實體要求(LMR) 103
3. 3. 6 可逆要求(RPR) 118
3. 4 幾何公差值 120
3. 4. 1 幾何公差的注齣公差值 120
3. 4. 1. 1 直綫度和平麵度 120
3. 4. 1. 2 圓度和圓柱度 122
3. 4. 1. 3 平行度、垂直度和傾斜度 123
3. 4. 1. 4 同軸度、對稱度、圓跳動和全跳動 125
3. 4. 1. 5 位置度 126
3. 4. 2 幾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127
3. 4. 2. 1 直綫度和平麵度 127
3. 4. 2. 2 圓度和圓柱度 127
3. 4. 2. 3 平行度和垂直度 127
3. 4. 2. 4 對稱度和同軸度 128
3. 4. 2. 5 圓跳動 128
3. 4. 2. 6 輪廓度、傾斜度、位置度和全跳動 128
3. 4. 2. 7 未注幾何公差的圖樣錶示法 128
3. 4. 2. 8 檢測與拒收 129
第4 章 幾何公差設計內容及方法圖解 130
4. 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用 130
4. 1. 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用方法 130
4. 1. 2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用示例 132
4. 2 公差帶的形狀、大小、屬性及偏置情況確定 135
4. 2. 1 公差帶形狀的確定 135
Ⅸ
4. 2. 2 公差帶大小的確定 135
4. 2. 2. 1 幾何公差的注齣公差值的設計 135
4. 2. 2. 2 幾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的設計 139
4. 2. 3 公差帶屬性的確定 141
4. 2. 4 公差帶偏置的確定 141
4. 3 被測要素的操作規範確定 142
4. 3. 1 濾波操作的選用 142
4. 3. 2 擬閤操作的選用 142
4. 3. 2. 1 關聯被測要素的擬閤操作 142
4. 3. 2. 2 有形狀公差要求的被測要素的擬閤操作 143
4. 3. 3 形狀公差值參數規範元素的確定 144
4. 4 獨立原則和相關要求的應用 144
4. 4. 1 獨立原則的應用 144
4. 4. 2 包容要求的應用 145
4. 4. 3 大實體要求的應用 145
4. 4. 4 小實體要求的應用 145
4. 4. 5 可逆要求的應用 146
4. 5 自由狀態和延伸公差帶的確定 146
4. 6 基準和基準體係的確定 147
4. 6. 1 基準和基準體係的確定規則 147
4. 6. 2 基準和基準體係的設計內容 148
4. 7 幾何公差的設計方法及應用技術 148
第5 章 幾何誤差的檢測與驗證規範及圖解 150
5. 1 幾何誤差檢測與驗證基礎 150
5. 1. 1 檢測對象 151
5. 1. 2 幾何誤差檢測與驗證過程 151
5. 1. 3 幾何誤差檢測條件 152
5. 1. 4 幾何誤差及其評定 152
5. 1. 4. 1 形狀誤差及其評定 152
5. 1. 4. 2 方嚮誤差及其評定 153
5. 1. 4. 3 位置誤差及其評定 155
5. 1. 4. 4 跳動 155
5. 1. 5 基準的建立和體現 155
5. 1. 5. 1 擬閤法 155
5. 1. 5. 2 模擬法 156
5. 1. 5. 3 基準目標 158
5. 1. 6 測量不確定度 159
5. 1. 7 閤格評定 160
5. 1. 8 仲裁 160
5. 2 幾何誤差的檢驗操作 160
5. 2. 1 幾何誤差的檢驗操作 160
5. 2. 1. 1 分離操作 160
5. 2. 1. 2 提取操作 160
Ⅹ
5. 2. 1. 3 濾波操作 161
5. 2. 1. 4 擬閤操作 161
5. 2. 1. 5 組閤操作 162
5. 2. 1. 6 構建操作 162
5. 2. 1. 7 評估操作 162
5. 2. 2 典型形狀誤差的檢驗操作圖解 162
5. 2. 3 典型方嚮誤差的檢驗操作圖解 163
5. 2. 4 典型位置誤差的檢驗操作圖解 165
5. 3 幾何誤差的小區域判彆法 167
5. 3. 1 形狀誤差的小區域判彆法 167
5. 3. 1. 1 直綫度誤差的小區域判彆法 167
5. 3. 1. 2 平麵度誤差的小區域判彆法 168
5. 3. 1. 3 圓度誤差的小區域判彆法 169
5. 3. 2 方嚮誤差的小區域判彆法 169
5. 3. 2. 1 平行度誤差的小區域判彆法 169
5. 3. 2. 2 垂直度誤差的定嚮小區域判彆法 170
5. 3. 3 位置誤差的小區域判彆法 170
5. 4 幾何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及示例 171
5. 4. 1 幾何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構建及錶示 171
5. 4. 2 典型幾何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及應用示例 171
5. 4. 2. 1 直綫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172
5. 4. 2. 2 平麵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178
5. 4. 2. 3 圓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180
5. 4. 2. 4 圓柱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184
5. 4. 2. 5 綫輪廓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186
5. 4. 2. 6 麵輪廓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189
5. 4. 2. 7 平行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192
5. 4. 2. 8 垂直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199
5. 4. 2. 9 傾斜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204
5. 4. 2. 10 同軸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209
5. 4. 2. 11 對稱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214
5. 4. 2. 12 位置度誤差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220
5. 4. 2. 13 圓跳動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226
5. 4. 2. 14 全跳動的檢測與驗證方案應用示例 229
5. 4. 3 GB/ T 1958—2017 幾何誤差檢測與驗證規範的特點與分析 230
5. 4. 3. 1 關於檢測原則 230
5. 4. 3. 2 關於檢測方法 231
5. 4. 3. 3 關於檢測示例 235
5. 4. 3. 4 關於檢測方案 235
5. 4. 3. 5 GB/ T 1958—2017 典型示例中新增標注符號的應用 235
5. 5 測量不確定度評估示例 240
5. 5. 1 基於新一代GPS 的測量不確定度管理程序 240
5. 5. 2 測量圓柱度誤差的測量不確定度分析與評定示例 240
Ⅺ
第6 章 典型幾何(形狀) 誤差檢測與驗證規範及圖解 243
6. 1 直綫度誤差檢測規範及應用 243
6. 1. 1 直綫度誤差檢測 244
6. 1. 1. 1 檢測方法 244
6. 1. 1. 2 評定方法 244
6. 1. 2 基於新一代GPS 的直綫度特徵與規範操作集(GB/ T 24631. 1~2—2009) 247
6. 1. 3 直綫度誤差檢驗操作集的應用分析 247
6. 2 平麵度誤差檢測規範及應用 247
6. 2. 1 平麵度誤差檢測 247
6. 2. 1. 1 檢測方法 247
6. 2. 1. 2 平麵度誤差評定方法 248
6. 2. 2 基於新一代GPS 的平麵度特徵與規範操作集(GB/ T 24630. 1~2—2009) 251
6. 2. 3 平麵度誤差檢驗操作集的應用分析 251
6. 3 圓度誤差檢測規範及應用 253
6. 3. 1 圓度誤差檢測 253
6. 3. 1. 1 圓度誤差檢測方法 253
6. 3. 1. 2 圓度誤差評定方法 253
6. 3. 2 基於新一代GPS 的圓度特徵與規範操作集(GB/ T 24632. 1~2—2009) 258
6. 3. 3 圓度誤差檢驗操作集的應用分析 258
6. 4 圓柱度誤差檢測規範及應用 258
6. 4. 1 圓柱度誤差檢測 258
6. 4. 1. 1 圓柱度誤差檢測方法 258
6. 4. 1. 2 圓柱度誤差評定方法 259
6. 4. 2 基於新一代GPS 的圓柱度特徵與規範操作集(GB/ T 24633. 1~2—2009) 261
6. 4. 3 圓柱度誤差檢驗操作集的應用分析 261
第7 章 基於新一代GPS 的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數字化應用係統 262
7. 1 基於新一代GPS 的産品公差設計與檢驗數字化應用係統的構成 262
7. 2 幾何公差設計模塊 263
7. 3 幾何誤差檢驗模塊 267
7. 4 結束語 272
參考文獻 273
基本信息
書名:幾何公差應用技術問答
:52.00元
作者:傅成昌 傅曉燕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11568735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采用新國傢標準,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幾何公差及誤差的基本概念、術語定義、符號代號及標注方法,幾何特徵項目及公差原則,幾何誤差的檢測及評定方法。全書內容密切聯係生産實際,並配有形象的插圖和生産中常用數錶,通俗易懂,實用性強,便於在工作中學習、查閱。
目錄
目 錄
前言
概述 1
1. 什麼是産品幾何量? 幾何特性對互換性有何重要作用? 1
2. 什麼是幾何公差? 它對産品質量有何重要意義? 2
3. 什麼是幾何誤差? 影響幾何誤差的因素有哪些? 3
4. 公差與誤差在概念上有何不同? 6
5. 為什麼要製定“幾何公差” 國傢標準? 現行標準有哪些內容? 7
基本概念 10
6. 什麼是要素? 什麼是組成要素、導齣要素? 10
7. 什麼是公稱要素? 公稱要素分為哪兩種類型? 11
8. 什麼是提取要素? 提取要素分為哪兩種類型? 12
9. 什麼是擬閤要素? 擬閤要素分為哪兩種類型? 13
10 幾何要素定義之間的相互關係是怎樣的? 14
11. 什麼是被測要素? 被測要素有哪些類型? 15
12. 什麼是基準要素? 基準要素有哪些類型? 17
13. 什麼是單一要素? 什麼是關聯要素? 19
14. 什麼是幾何公差帶? 確定幾何公差帶的四個要素是什麼? 19
15. 評定幾何誤差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23
幾何公差的標注 27
16. 什麼是公差框格標注法? 它包括哪些內容? 27
17. 標注公差框格及帶箭頭的指引綫有哪些規定? 28
18. 什麼是幾何特徵符號? 標準中規定有哪些幾何特徵符號? 31
19. 幾何公差公差值的標注有哪些規定? 34
20. 怎樣標注框格外的說明性內容? 36
21. 圖樣上怎樣標注基準要素? 37
22. 什麼是三基麵體係? 怎樣標注三基麵體係? 40
23. 什麼是基準目標? 怎樣標注基準目標? 42
·Ⅳ
目錄
24. 什麼是公共公差帶? 怎樣標注公共公差帶? 44
25. 什麼是延伸公差帶? 怎樣標注延伸公差帶? 45
26. 什麼是非剛性零件? 怎樣標注非剛性零件幾何公差? 50
27. 怎樣標注螺紋、齒輪、花鍵的幾何公差要求? 53
28. 幾何公差有哪些簡化標注方法? 54
29. 新標準中已廢止的標注方法有哪些? 56
30. 幾何公差的標注原則是什麼? 59
形狀公差 61
31. 什麼是形狀公差? 形狀公差可分為哪些項目? 61
32. 什麼是直綫度? 直綫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62
33. 怎樣正確標注直綫度公差? 63
34. 怎樣選擇直綫度公差值? 67
35. 什麼是平麵度? 平麵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69
36. 怎樣正確標注平麵度公差? 70
37. 怎樣選擇平麵度公差值? 73
38. 什麼是圓度? 怎樣正確標注圓度公差? 73
39. 怎樣選擇圓度公差值? 75
40. 什麼是圓柱度? 怎樣正確標注圓柱度公差? 77
41. 怎樣選擇圓柱度公差值? 79
42. 什麼是綫輪廓度? 綫輪廓度有哪兩類不同性質的要求? 79
43. 怎樣正確標注綫輪廓度公差? 80
44. 什麼是麵輪廓度? 麵輪廓度有哪兩類不同性質的要求? 82
45. 怎樣正確標注麵輪廓度公差要求? 83
方嚮公差 86
46. 什麼是方嚮公差? 方嚮公差分為哪些幾何特徵項目? 86
47. 什麼是平行度? 平行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86
48. 怎樣正確標注平行度公差? 88
49. 怎樣選擇平行度公差值? 93
50. 什麼是垂直度? 垂直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95
51. 怎樣正確標注垂直度公差? 97
52. 怎樣選擇垂直度公差值? 102
53. 什麼是傾斜度? 傾斜度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03
54. 怎樣正確標注傾斜度公差? 105
·Ⅴ
幾何公差應用技術問答 第2 版
55. 怎樣選擇傾斜度公差值? 110
位置公差 111
56. 什麼是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分為哪些特徵項目? 111
57. 什麼是同軸度? 怎樣正確標注同軸度公差? 111
58. 怎樣選擇同軸度公差值? 116
59. 什麼是對稱度? 對稱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17
60. 怎樣正確標注對稱度公差? 118
61. 怎樣選擇對稱度公差值? 121
62. 什麼是理論正確尺寸? 它是怎樣標注的? 122
63. 什麼是位置度? 位置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23
64. 怎樣正確標注位置度公差? 125
65. 什麼是幾何圖框? 什麼是復閤位置度要求? 132
66. 怎樣選擇位置度公差值? 135
跳動公差 136
67. 什麼是跳動公差? 跳動公差分為哪些特徵項目? 136
68. 什麼是圓跳動? 圓跳動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36
69. 怎樣正確標注圓跳動公差? 怎樣選擇圓跳動公差值? 137
70. 什麼是全跳動? 全跳動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41
71. 怎樣正確標注全跳動公差? 怎樣選擇全跳動公差值? 141
公差原則 143
72. 什麼是公差原則? 它對生産有何重要意義? 143
73. 什麼是大實體狀態? 什麼是大實體尺寸? 什麼是
這本書,我之前有在朋友那裏看過,雖然不是我購買的,但整體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我剛好在負責一個項目的圖紙審查,對其中一些幾何尺寸標注看得有些吃力,尤其是那些復雜的形位公差。朋友正好有這本書,就藉來翻閱。打開目錄,就看到瞭“GPS”、“形位公差”、“基準”這些關鍵詞,瞬間感覺找到瞭救星。書中的圖解部分是它最大的亮點,很多抽象的概念都被形象地描繪齣來,比如用非常直觀的圖示解釋瞭什麼叫做“真直度”、“真平麵度”,還有各種形位公差的測量示意圖,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那些在圖紙上看起來密密麻麻的符號到底代錶什麼意思。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基準”的部分,以前總覺得基準隻是隨便選的,看瞭這本書纔明白,基準的選擇直接影響到零件的裝配性和功能性,書中對此進行瞭非常詳細的講解,還結閤瞭實際案例,讓我對基準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各種復閤形位公差的組閤應用,當時我正頭疼一個復雜零件的標注,看瞭那部分內容後,茅塞頓開,簡直是及時雨。即使當時沒有立刻購買,但這本書給我留下的“圖解”和“實際應用”的深刻印象,至今仍然清晰。
評分作為一個剛入行不久的工程師,我對於機械圖紙上的各種幾何公差標注,常常感到頭疼和睏惑。在一次行業交流會上,聽一位前輩強烈推薦瞭這本書,說它非常適閤我們這種需要實際操作的人。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下來。拿到書後,我首先翻閱瞭“應用技術問答”的部分,這部分內容真是太接地氣瞭!很多我平時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某個零件的圓柱度應該如何標注?”、“如何驗證一個孔的對稱性?”等等,書中都給齣瞭清晰的解答,而且還附帶瞭相應的圖例和分析。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是什麼”,更側重於“為什麼”和“怎麼做”。比如,對於“輪廓度”的講解,它不僅解釋瞭輪廓度的定義,還深入分析瞭它在實際裝配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工況下應該如何選擇閤適的公差值。書中對於“尺寸鏈”和“公差疊加”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以前隻是模糊的概念,現在通過書中的圖解和公式推導,我纔真正理解瞭它們之間的聯係和影響。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將復雜的理論轉化為易於理解的知識,大大提升瞭我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評分坦白說,我最初是被書名中的“圖解”吸引的。作為一名機械設計領域的從業者,我深知幾何公差的重要性,但很多時候,那些理論性的描述總是顯得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在同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本書。這本書的“圖解”部分果然名不虛傳,它將抽象的幾何概念通過清晰、直觀的圖形語言錶達齣來,比如關於“傾斜度”的講解,書中就用瞭幾個生動的插圖來展示不同傾斜狀態,並且明確標注瞭測量的基準和方嚮,讓人一目瞭然。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方嚮控製”和“位置控製”的章節,它把這些原本容易混淆的概念通過對比和案例區分得非常清楚,讓我在解讀圖紙時能夠更準確地把握設計意圖。此外,書中還涉及瞭許多與“GPS”相關的內容,這在當前的設計規範中越來越重要。它不僅僅是講解公差,更是將公差置於整個設計製造過程的宏觀框架下進行闡述,讓我對“GPS”的理解更加全麵和深入。這本書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設計、製造、檢測之間嚴謹而精妙的聯係。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我在專業書籍中淘到的寶藏。作為一名質量檢測工程師,我每天都要和大量的圖紙打交道,其中 Geometric Tolerancing 是最讓我頭疼的部分之一。之前的很多參考資料都過於理論化,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而且很多時候即使讀懂瞭理論,也無法直接應用到實際的檢測操作中。這本書的“應用技術問答”部分,簡直就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它涵蓋瞭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且解答非常詳盡,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帶過,而是會分析問題的根源,並給齣具體的解決方案。比如,關於“同軸度”和“共麵度”的檢測方法,書中不僅給齣瞭國傢標準的要求,還提供瞭多種可行的測量方案,並對各種方案的優缺點進行瞭對比分析。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很多例子都來自於實際生産過程,讀起來非常有代入感,能讓我聯想到自己遇到的類似情況。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在圖紙理解和檢測判斷上的能力有瞭質的飛躍,處理起復雜公差來也更加得心應手瞭。
評分說實話,購買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和應用形位公差的實用手冊。我參加過一些培訓,也看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總感覺差那麼點意思,不是太理論,就是例子不夠典型。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圖解”的特性。那些精美的插圖,把各種復雜的形位公差概念,比如“平行度”、“垂直度”、“角度”等等,以一種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基準要素”的講解,書中通過生動的圖示,清晰地解釋瞭基準的選取原則、識彆方法以及對零件功能的影響,這讓我之前對基準的模糊認識變得清晰起來。而且,這本書並不是止步於理論的講解,它還包含瞭大量的“應用技術問答”,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實際設計和製造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書中的解答條理清晰,邏輯嚴謹,並結閤瞭大量的工程實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這本書幫助我構建瞭一個更加完整的形位公差知識體係,對於我提高設計質量和解決實際生産中的問題,起到瞭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