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直口快,直性子会害你一生 /001
心直口快容易惹祸上身 /003
与其说话冲动,不如暂时沉默 /006
君子之交决不出恶声 /009
守口如瓶,学会为朋友保密 /012
调整处世策略,与人灵活相处 /014
懂得示弱,也是一种学问 /017
对看不惯的人,更应该和谐相处 /019
第二章
与人相处,别以自我为中心 /021
换位思考,多替他人想想 /023
不要触碰朋友的雷区 /025
别让朋友反感自己 /028
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030
要怎么做才是有人情味呢? /032
不要显摆你的小聪明 /036
太过耿直,只会把关系搞砸 /038
小心朋友突然的热情 /040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042
死要面子活受罪 /044
第三章
做事留分寸,切莫得理不饶人 /047
至刚易折,不要把事情做绝 /049
对事讲原则,对人讲感情 /052
谨慎做事,小不忍则乱大谋 /054
做事之前,先要考虑后果 /056
适可而止,不要把事情做绝 /058
宽以待人,有理也要让三分 /060
灵活变通,别让事情陷入僵局 /062
不得不得罪人时,也要做好善后工作 /065
第四章
重视人情,关系才能畅通 /067
平时多联系,不要冷落了朋友 /069
投桃报李,莫让朋友吃亏 /071
互惠互利,才能关系长久 /074
平日多沟通,有事好相助 /078
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 /081
重视人情投资,日久自有回报 /084
人情债欠久了,朋友也就没了 /088
给人留面子,增进彼此情谊 /092
第五章
谨言慎行,不能由着性子来 /095
礼轻情意重,无礼少人情 /097
一定要记住别人的名字 /101
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105
举止要恰到好处 /108
九种不受欢迎的人 /110
维系朋友关系的秘诀 /112
第六章
圆融处世,选择“以和为贵”/115
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 /117
和批评你的人交朋友 /119
处事圆通才能财源广进 /122
为人处世应留有余地 /125
不要轻易与人争吵 /127
对待朋友心胸要开阔 /130
别太急躁,修心养性沉住气 /132
换一种心态,人生自然不同 /134
利用饭局搜集朋友 /136
跟朋友保持点距离 /140
多认识一些带圈子的朋友 /142
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 /144
多注意别人在想什么,让自己永远受欢迎 /147心直口快容易惹祸上身
直性子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心直口快,管不住自己的嘴。
心直口快的人往往口才很好,他们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没了。但是他们的话总是说不到点上,于是说得越多,错得也越多。有的人一开口,就在喋喋不休地说着别人的短处、缺点,而不是去赞美别人。而真正会说话的人,不仅口才好,还懂得如何管住自己的嘴。当然,心直口快和真正会说话的人,他们的际遇会有天壤之别。
首先,让我们看看,那些嘴里充满了怨言的人,会遭遇到什么吧。
在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位大将叫贺若敦,是个能征惯战的猛将。他在战场上作战勇猛,很有智谋,所以带兵出征无往而不胜。可回到朝廷却总是得罪人,原因就是嘴太臭,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因为这个毛病,他得不到晋国公宇文护的欢心。
贺若敦虽然打仗立了许多战功,可是因为说话得罪人,得不到上司青睐,所以一直没有升官。他看到别人都做了大将军,唯独自己没有被晋升,心中很不服气。他自以为功高才大,不甘心居于同僚之下。于是天天抱怨,甚至扬言要与别人一决雌雄。这些话传到了宇文护的耳朵里,当然更加不喜欢他。
不久之后,贺若敦又一次奉命出征,打了个大胜仗,率领大军凯旋。这一次,他自以为立了大功,朝廷肯定要封赏他了吧。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在朝廷上得罪人太多,再加上他治军不严,贺若敦反而被撤掉了原来的职务。这下他更恼怒了,怨言也更多,甚至连皇帝也捎带埋怨上了。
宇文护听了以后,十分恼怒,便把他从中州刺史任上调了回来,迫他自杀。
贺若敦临死之前,痛心疾首地对儿子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我为了这条舌头把命都丢了,这个教训你不能不记住啊!”说完便拿起锥子,狠狠地刺破了儿子的舌头,想让儿子记住这血的教训。
就因为心直口快,一名英勇善战的大将,没能战死沙场,却死在自己的一张嘴上,贺若敦的教训实在值得人们深思。正所谓“祸从口出”,就是指这类管不住自己嘴的人。一个人,如果只长一张嘴而不长脑子,口才再好又有何用?
相反,有的人却可以凭着自己一张巧嘴,在危险中救得自己的性命。
唐朝“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攻陷京城长安,在皇宫中捉到了一名乐工,正准备推出午门问斩之时,那乐工大叫道:“你不能杀我啊 !”
安禄山坐在唐明皇的龙椅上,双手摸着肥厚的肚子笑道:“我为何不能杀你?”
“我有一技之长,你杀了我会后悔的。”
安禄山大笑:“你不就是会吹吹打打吗?杀了你何悔之有?”
“我还会占梦啊 !”乐工忙道。
“你会占梦?那好,我问你,昨晚我做了一个梦,你若能解,我就不杀你。否则……”
“将军请说,我一定能解 !”
“我梦见自己的衣袖筒很长,手臂无论如何也伸不出来。你说说这个梦是什么意思?”
乐工听后,沉思片刻,便拱手相答:“这是大吉之梦:衣袖不能出手,意味着将军可垂衣而治天下啊 !”
安禄山听得心中乐滋滋的,便放了乐工。
几年后,“安史之乱”被平定,皇帝听说乐工的这一“劣迹”,便逮来要杀他的头。
乐工又连呼冤枉:“我过去为叛贼解梦,并非真心为他办事,而是要麻痹他的斗志。梦的本意是袖子很长,手取不出来,正应验了‘出手不得’的谚语啊!皇上要杀我,岂不冤枉了我一片苦心?”
皇帝觉得乐工所言有理,于是赦免了他,并给予一定的奖赏。
由此可见,口才既能招祸,也能救命,就看你会不会运用。用得不好,在不合适的场合说出不合适的话,就是“祸从口出”;用得好,即便是在凶险万分的情况下,一句妙语,往往也能化险为夷。
与其说话冲动,不如暂时沉默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在于他是否能得体地讲话。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什么话可以讲,什么话不可以讲,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像收紧的小口袋那样,将心中的想法思量一番组织好语言,然后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
年轻人走向社会前,都会收到长辈和恩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在某些特殊的场合,说话一定要谨慎,想好了再开口,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对于看不清原委的事情,切不可想到什么说什么,话一出口又不承担责任。
爱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对于那些口无遮拦的人,我们真诚地建议:说话前三思而后行,管好自己的嘴,否则会耽误大事。因为很多脱口而出的话,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损害自己的名声,一旦惹祸上身,就来不及补救了。
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对面试过的一个年轻人印象深刻:一天,一个表面看上去很内向的求职者走进她的办公室,回答问题时紧张不安。但在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竟然数次抢白别人的话题,说了不该他说的话。
于是,人力资源部经理果断地判断这个年轻人爱管闲事、口无遮拦又缺乏经验和修养。于是对他说:“请到其他单位去试试吧。不过,我送你一句忠告:今后无论你在何处高就,都要谨慎开口,多听少言,不该说的话半句也不说,该说的话一定要认真、诚恳。好了,你走吧……”
真是一位善良的职场前辈,宁可得罪一个人,也要想办法帮助一位青年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位年轻人如果依然我行我素,恐怕很难找到理想的单位,也难以找到意气相投的友人。
人们都说:“人言可畏。”要知道那些可畏的“人言”正是从“快嘴”“油嘴”中溜出来的。用拉链将那些“快嘴”“油嘴”关牢,闲言碎语就少了,是非也会少许多,烦恼自然也会变少。
跟朋友在一起聊天时,我们经常会为无谓的小事争执。争辩的结果也许能分出胜负,但也有可能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争辩得越厉害,对彼此的精神伤害就越大。为了一时的痛快和面子争论不休,即使你在争辩中获胜,心里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你却会失去对方的感情。即使他们表面上服了你了,内心却会更加抵触你。所以,你以为是你胜了,实际上是你败了。
斯蒂夫·哈德逊是一个为专业运动员和商界精英服务的私人教练,他说:“当是非问题尚未弄清原因前,我就送人一份礼物 — 沉默。”
他被自己的客户认为是一个最了不起的倾听者。他的训练效果有一半得归功于他倾听的能力,而沉默正是这种能力的表现之一,他训练他的客户对沉默表示尊敬。
斯蒂夫·哈德逊说:“如果你和一个重要的人在一起,你所要做的仅仅是保持沉默,让他们说话,去思考,让他们打开心扉,把那些一直想说却常常被别人的高谈阔论吓了回去的东西讲出来。”
“而且一开始你并不能明白他们所说的真正含义,乱插嘴是不讨好的。当你保持沉默的时候,纯粹是自己开始与自己对话,它引导着我,给我以心灵的触动。
我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可以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透露出几种含义,我从这些含义里进行分析,找到我认为真实的东西。”
人生在世,往往都有无言以对的时刻,你在与人交往中毕竟不是对所有的是非问题都能立刻辨别清楚,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是非,而被你胡言乱语闹出了是非。
那么,不想说话就不说吧。在多说无益的时候,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和别人发生意见上的分歧,甚至造成言语上的冲突,所以你闷闷不乐,因为你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恶意,而沉默可以轻松地解决一切。
放下这些不快,做个安静的思考者吧。
然后,重新反思自己在那场冲突中所说的每一句话。现在,你发会现自己其实也有冲动的地方,是不是?
你会渐渐心平气和了,有没有?
有时候你必须学会闭紧你的嘴巴,同时把腰弯下,因为这个动作可以让你谦卑。保持这样的态度待人接物,你会收获更轻松的人生。
君子之交决不出恶声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与人亲密交往时,一定要诚意待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后即便关系破裂,断绝往来时,也不可出恶言,控诉对方的不是 — 绝交也要保持君子风度。
一个有处世经验的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无论持何种理由,即使中断来往,也不会口出恶声,诽谤对方。其实,如果与人不和转身走开就是了,多说反而多错。首先,倘若说了绝交者的坏话,等于承认自己识人不清,有眼无珠。
其次,说他人坏话,诽谤他人,对方终究会有所耳闻,也会将对自己的怨恨一并发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择友漫无目的,只要在一起喝过几次酒,便和对方推心置腹,这即所谓的酒肉朋友。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朋友根本靠不住。酒肉朋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遇事翻脸,立即口出恶语,互相谩骂不休,这实在太幼稚无知了。须知,道人之短者除了对自己名声不利外,是捞不到任何好处的。所以,交友时一定要慎重,断绝往来时也不要恶语伤人,否则谁还敢接近你呢?
“多个朋友多条道,多个敌人多堵墙”,这个道理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一个人在生活中树敌过多,往往会使人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不仅在生活中迈不开步,即使是正常的工作,也会遇到种种不应有的麻烦。要避免遇到这样的麻烦,你首先要养成这么一个习惯,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尽量不要去指责别人。
因为指责本身,是对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它只能促使对方站起来维护他的荣誉,想方设法为自己辩解。即使对方当时不能对你怎么样,他也会记下你的一箭之仇,日后寻机报复。
如果因为你的过失,不小心伤害了别人,你一定要及时向对方道歉,这样做不但可以化敌为友,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敌意,说不定你们会相处得更好。“不打不相识”这一民谚就包含了这一哲理,既然得罪了别人,当时你自己一定需要某种“发泄”,但是这种发泄是建立在伤害别人自尊的基础之上的,一定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反弹。与其等待别人“回泄” — 不知何时飞出一支暗箭,远不如主动上前致意,以便尽释前嫌。
如果遇到一些纠纷,并且想使问题得到解决,就尽量不要采取争吵的方式。
我之前一直以为情商是那种很高大上的概念,只有那些善于交际、八面玲珑的人才拥有。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剖析了情绪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能够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情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三个维度: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情绪表达。这三个维度环环相扣,互相促进。通过深入的自我认知,我开始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知道什么事情容易触怒我,什么事情会让我感到快乐。然后,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我学会了如何在情绪激动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冷静期”,避免冲动的行为。最让我受益的,还是关于“情绪表达”的部分,它教我如何用一种得体、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能让对方理解,又不至于伤害到别人。这本书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书,它提供的许多练习和反思,都是我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断实践的。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情商百科全书”,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情商的运作机制,并且给了我一套切实可行的“升级方案”,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成为一个更懂得管理自己、更懂得与他人相处的人,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幸福。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从小就属于那种“小火山”,一点点导火索就能引爆我内心的熊熊烈火。无论是工作中的压力,还是生活中的琐事,都极容易让我的情绪失控,然后说出一些让我自己都感到后悔的话。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作者没有贩卖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用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方法,一步步地教我如何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情绪日志”这个方法,我坚持写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很多情绪的产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很小的念头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就会被我无限放大,最终演变成一场情绪的风暴。通过记录,我开始能够识别那些“情绪雷区”,并且在进入这些区域之前,就做好预警和准备。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愤怒、沮丧等的具体技巧,我都尝试了,发现效果真的很好。感觉这本书就像是在我迷茫的情绪海里,点亮了一盏指引方向的灯,让我不再随波逐流,而是能够主动掌控自己的情绪航向,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非常喜欢,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我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特别善于表达情感的人,很多时候,有什么想法或者情绪,就直接冲口而出了,结果弄得自己和别人都挺尴尬的。特别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我真的很容易被负面情绪裹挟,然后就变得暴躁易怒,说出一些伤人的话,事后又后悔不已。这本书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教我如何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原来那些“直性子”和“坏情绪”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洪水猛兽,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管理的。书中提出的很多方法都非常实用,比如学会暂停和深呼吸,在情绪爆发的边缘给自己一点缓冲的时间;还有就是通过一些小练习来觉察自己情绪的起伏,找到触发情绪的根源。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认知重构”的部分,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负面情绪,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糟糕,而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解读方式有问题。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真的能让很多烦恼烟消云散。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读物,更像是我的情绪“健康手册”,让我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从而拥有更积极、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真的远超我的预期。我之所以会买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有些吃亏,总是因为自己说话太直接,或者不懂得如何回应别人的情绪,而错失了一些机会,甚至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冲突。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给我进行一次深层次的“情商改造”。我学会了如何倾听,真正的倾听,而不是表面上的“嗯嗯啊啊”;我学会了如何解读非语言信号,比如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这些信息往往比语言更能透露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书中关于“情绪的流动性”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让我明白情绪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会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互动来引导情绪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尝试着在和同事、家人交流时,运用书中提到的技巧,比如用“我”开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在对方表达不满时,先表示理解,而不是立刻反驳。效果真的非常明显,很多以前会升级的争执,现在都能在萌芽状态就被化解,大家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和轻松。这本书让我明白,情商高并非是虚伪或圆滑,而是懂得如何与自己和他人建立更健康、更有效的连接。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那个有点“接地气”的书名,感觉直戳我这种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的人痛点。我一直以为情商是天生的,有些人天生情商高,有些人就像我一样,属于“情绪黑洞”。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情商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而且过程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艰难,反而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作者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觉得那些心理学理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我身边触手可及的工具。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同理心”的章节,以前我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少去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本书引导我尝试去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去感受他们的情绪,这让我的人际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不再轻易因为误会而生气,也更能理解一些不被理解的行为。还有关于“情绪表达”的部分,教会我如何用一种更有效、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是让情绪失控成为唯一的沟通方式。现在,我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一套“情绪管理工具箱”,遇到各种情绪问题,都能从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真的让我的生活变得轻松多了,也更加有条理了。
评分商品很好得
评分真的蛮不错的,很精致,可以
评分好东西,快来看看
评分值得一看
评分商品很好得
评分值得一看
评分商品很好得
评分值得一看
评分真的蛮不错的,很精致,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