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设计配色基础

正版包邮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设计配色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景红(Relen)著 著
图书标签:
  • 色彩
  • 配色
  • 设计
  • 绘画
  • 艺术
  • 色彩基础
  • 设计配色
  • 入门
  • 包邮
  • 正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39952
商品编码:2033314076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1-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设计配色基础 作者 梁景红(Relen)著
定价 49.0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 9787115239952 出版日期 2011-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24开 商品重量 0.481Kg

   内容简介

  配色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它有规律、有方法、有诀窍,本书就来逐一讲解。

  书中通过作者的原创示例和精选的代表性作品,详细讲解了色彩设计的五大原则和两大关键词选色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如何突破已有的形式和惯有的配色思路,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书中提出的配色理念简单易行,带你梳理色彩创作的切入点,正确判断和思考色彩集合、色彩参照等配色概念,迅速理解色彩与图像的关系、色彩关键词等设计重点,将作品的色彩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本书内文的装帧设计运用了书中所讲的用色技巧,每一页都是配色学习的参考作品。


   作者简介
梁景红,网名Relen,10年设计工作经验,国内的设计教学作家。她是国内早研究网页视觉的设计师之一,出版了多本相关著作,广泛受到好评,其中两本图书的版权输出到中国台湾地区,是网页视觉教学研究的佼佼者。之后作为111ustrator专家,为Adobe编写认证考试的标准教材。近几年,她把研究方向转为色彩、版式、插画、美学和设计心理学等领域。《写个大家看的色彩书①——设计配色基础》是Relen讨论色彩“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书系的本,主要谈及配色的基础技巧和必备理念。联合两岸出版社同步操作,未出版已受到多方关注。欢迎大家到本书官网上交流。

   目录
目 录

这本书适合你吗? 2
关于作者 4
目录 5

Chapter 1 所有原则的基础:不要超过三种色彩 11
Section 1 从认识色彩开始 12
 认识色彩,了解什么是HSB 13
 观察色彩,通过自我感受表达色彩 14
Section 2 两色搭配是用色的基础 15
 感受从无彩色到有单色、两色、三色的搭配过程 17
 相邻两色的搭配,简单而有效的搭配 18
 对比两色的搭配,激烈又稳定的搭配 20
 间隔两色的搭配,广泛有节奏的搭配 22
Section 3 三色搭配成规律 24
 人们首先从色相上识别色彩 25
 少而精,设计用色是越少就越好 26
 12色相环“生长”图示 28
 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搭配:统一外观的相邻色系 29
 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搭配:个性明朗的三色组合 31
 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搭配:细腻的互补取色组合 33

Chapter 2 心中要有数:什么是主色、辅色、点缀色 37
Section 1 主色的魅力 38
 主色可以决定整个作品风格,确保正确传达信息 39
 主色的面积原理 40
 传播内涵(阅读心理)有可能高于面积原理 41
 区别主色的关键 43
 双主色设计更有个性 45
 不能明确主色时,可用色彩基调判断法 46
Section 2 辅助色的秘密 47
 辅助色与双主色的区别 48
 背景色是特殊的辅助色 49
 辅助色对画面有决定性效果 51
 明确参照色彩是色彩搭配思考的关键 53
 选择辅助色的两个诀窍 54
Section 3 点缀色的应用 55
 点缀色可营造独特的画面风格 57
 点缀色也能决定画面的色彩关系 58
 点缀色能让作品绽放光彩 59
 根据作用大小区分点缀色与辅助色 60
Section 4 色彩功能的秘密 61

Chapter 3 认识色彩集合:把图像、图案、文字和图表看成一种色彩 63
Section 1 从色彩角度应用图像 64
 思考色彩如何配合图像 66
 从图像中提取颜色是简单的搭配方法 69 
 有保守的搭配方法,也有大胆的搭配方式,你是决定者 70
 零散的图像信息,需要呼应或统一 72
 运用色彩将图像与画面融合一体 74
Section 2 从色彩角度应用图案 76
 图案是一种有规律的色彩集合 77
 图案是一种有传播内涵的色彩 79
Section 3 从色彩角度应用文字 82
 文字信息可以看成视觉符号 84
 文字是另类的色彩集合 85
 作为图形的文字具有更大的设计空间 86
Section 4 把图表视为一个色彩集合 88
 图表色彩设计的关键点 90
 图表色彩与版式色彩的协调与统一 92

Chapter 4 不确定的时候:黑、白、灰是天生的调和色 95
Section 1 色彩调和很简单 96
 常用的色彩调和手段:面积调和 97
 空间混合的调和手段:点缀色调和 98
 取得新色彩的方法:互混调和 99
 设计要素上的重点:隔绝调和 100
 形成韵律的诀窍:秩序调和 101
 还有简单的方法:同一调和 102
Section 2 黑、白、灰可以让你的作品更稳定 104
 用黑色使画面有重心、有秩序 106
 用灰色让画面有质感、有氛围 108
 用白色使有彩色更轻盈、更透气 110
 综合运用黑、白、灰使作品更受关注 112

Chapter 5 你的底线是:相近色调或对比色调 115
Section 1 从色彩基调入手 116
 没有思路的时候,从色彩基调入手 117
Section 2 寻找共性、统一的相近色调配色思路 118
 基调统一的配色方法是一种思路 119
 寻找色彩之间的共性,是同类色调达成统一外观的主要方法 120 
 学习作品的色彩大关系,更要研究细节 121
 基调统一的配色思路的进化 122
Section 3 寻找强烈感受、戏剧冲突的对比色调配色思路 123
 小范围、大范围内均可寻找对比的机会 124
 利用色彩面积强化对比效果 126
Section 4 同时运用两种思路进行色彩设计 127

Chapter 6 运用关键词选主色, 理解我们的色彩情感 131
Section 1 红色 134
Section 2 橙色 136
Section 3 黄色 138
Section 4 绿色 140
Section 5 蓝色 142
Section 6 紫色 144
Section 7 粉色 146
Section 8 白色 148
Section 9 灰色 150
Section 10 黑色 152
Section 11 每种颜色都有冷暖色 154
 阴影也有冷暖区别 155
 每种颜色的暖色和冷色可产生两极情感 156
 图像对理解色彩情感起到引导作用 157

Chapter 7 运用关键词选基调,避开主色原则谈配色 159
Section 1 纯调 160
 纯色:积极健康的色调 161
Section 2 明调 162
 明亮:清爽明快的色调 163
Section 3 淡调 164
 淡雅:柔软天真的色调 165
Section 4 浊调 166
 浊色:成熟优雅的色调 167
Section 5 淡浊色调 168
 淡浊色:优雅的色调 169
Section 6 暗调 170
 深暗:强力商务的色调 171
Section 7 一切工作要从明确基调开始 172
Section 8 追求多种色调的优点组合,是配色的重点 173
 两种色调组合 173
 三种色调组合 174
 组合的原则 174

Chapter 8 突破形式:提取色彩-分析色彩-实践运用 177
Section 1 根据形式的变化调整色彩 178
Case 1 从图像中提取色彩应用于其他形式 179
 将提取的色彩组合用于网页设计中 180
 细节到整体,从局部色彩分析到色彩结构总结 182
 把色彩组合应用于标志设计、插画创作 184
Section 2 根据版式变化调整色彩 186
Case 2 从插画设计中提取色彩应用于名片设计 187
Section 3 分析流行色的色彩组合方式 188
Case 3 从服装设计中提取色彩应用于其他形式 189
 从服装流行色到插画 190
 从服装流行色到商务样册 191

Chapter 9 突破对立色彩感受:从一端到另一端 193
Case 1 稳重vs明快 194
Case 2 平实vs华丽 196
Case 3 激情vs平淡 98
Case 4 幼儿vs暮年 200
Case 5 男性vs女性 202
Case 6 优雅vs活泼 204
Case 7 商务vs休闲 206
Case 8 单纯vs历练 208
Case 9 浪漫vs日常 210
Case 10 时尚vs传统 212

后记 214
色彩这东西  214
把色彩当“人”看待 214
做设计的那些事儿 215
致谢 215
这本书的官网 215

   编辑推荐

国内知名设计师原创作品,与台湾同步上市;

通过图书内文的版式、色彩设计及丰富的原创代表作讲解配色规律、诀窍;

注重提供配色思路,实现读者基础设计力的提升;

作者已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新书信息并策划了营销活动;


   文摘

   序言

图书简介:跨越色彩的边界,探索视觉传达的深度 书名:光影之语:从感知到创意的色彩心理学与应用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系统地梳理色彩的物理本质、人类的生理感知机制,并深入剖析色彩在不同文化、心理情境下的象征意义与情感触发效应。不同于侧重于工具书式的配色方案罗列,本书将焦点放在“为什么”和“如何有效利用”上,引导读者构建起一套科学、直觉且富有创造力的色彩思维体系。 全书分为五个核心部分,层层递进,确保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第一部分:色彩的科学基石——物理世界与生理感知 本部分是理解一切色彩现象的物理与生物学基础。我们从光的本质讲起,探讨可见光谱的构成、颜色是如何产生的(反射、吸收、透射)。随后,进入人眼的精妙结构,解析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工作原理,以及大脑如何将电信号转化为我们所感知的“颜色”。 光的物理学: 深入解析不同光源(日光、白炽灯、LED)对色彩还原度的影响,介绍色温、显色指数(CRI)等专业概念。 视觉感知误差与错觉: 详细阐述同色异谱现象、同时对比效应、后像效应等视觉原理,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环境下,同一颜色会呈现出差异。 色彩模型解析: 对比RGB、CMYK、HSL/HSV、Lab等主流色彩模型的应用场景与转换逻辑,强调选择正确色彩空间对设计目标达成的关键性。 第二部分:色彩的心理学图谱——情感、文化与符号意义 色彩不仅仅是波长,它更是人类情感和集体记忆的载体。本部分致力于揭示色彩背后的深层心理学机制。我们探讨色彩如何直接影响情绪、注意力和生理反应(如心率、呼吸频率)。 情绪唤醒与色彩关联: 详细分析红、黄、蓝、绿等基础色在不同文化中对人类情绪的普遍影响,区分“暖色”与“冷色”在心理层面带来的能量感或沉静感。 文化语境下的色彩差异: 通过对比东西方、不同宗教背景下对特定颜色的解读(例如,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与哀悼相关),强调跨文化设计中的敏感性。 色彩象征体系构建: 探讨色彩在品牌标识、信息图形和叙事艺术中的象征性运用,例如,如何通过饱和度、明度来暗示权威性、亲切感或稀缺性。 第三部分:色彩的实践应用——从二维到沉浸式空间 本部分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设计场景,重点探讨如何在不同媒介和环境中高效、准确地运用色彩,以达成特定的沟通目标。 品牌识别与色彩战略: 分析成功品牌如何通过色彩建立核心识别,探讨色彩资产的建立、维护与延展策略。讨论如何设计一套既能保持一致性又能在特定营销活动中灵活调整的色彩系统。 信息可视化与数据表达: 聚焦于图表、地图和仪表板的设计。讨论如何利用色彩梯度、分类色块来清晰、无歧义地传达复杂数据,避免因色彩选择不当导致的误读。 空间与环境的色彩设计: 涉及建筑、室内设计和用户界面(UI/UX)的色彩运用。探讨自然光对室内空间色彩的影响,以及在界面设计中如何利用色彩引导用户行为(如CTA按钮的颜色选择)。 第四部分:色彩的调和与冲突——高级视觉语言的构建 成功的视觉作品往往在于对色彩之间关系的精妙处理。本部分超越了初级的对比原则,进入到色彩组合的复杂艺术。 色彩关系的深度解析: 系统讲解互补色、三原色、分裂互补等传统色轮理论,并引入非传统、更具现代感的色彩搭配模式。 明度与饱和度的主导地位: 强调在许多情况下,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和“亮度”(明度)比色相本身更能决定视觉冲击力和和谐感。通过大量案例展示如何通过细微的明度调整来提升画面的层次感。 动态色彩叙事: 探讨如何在一件作品中,运用色彩的渐变、流动和对比来讲述故事,引导观众的视线,并控制阅读节奏。 第五部分:色彩的未来与技术前沿 展望色彩科学与应用的发展方向,包括新兴技术对色彩体验的影响。 数字色域的拓展: 介绍广色域(Wide Gamut)技术,如HDR、P3色域,以及它们对设计、摄影和显示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算法与色彩生成: 探讨人工智能在色彩搭配推荐、个性化色彩体验生成中的应用潜力。 本书适合人群: 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专业学生及从业者。 市场营销人员和品牌策略师,希望更深刻理解色彩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 摄影师、插画师以及希望提升视觉表达能力的内容创作者。 对色彩的科学、心理学和艺术性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 阅读本书,你将获得: 一套从微观的视觉神经到宏观的文化符号,系统化的色彩认知框架,让你不再停留在“喜欢”或“不喜欢”的层面,而是能够有策略、有深度地驾驭色彩这门强大的视觉语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的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翻阅起来很舒服。封面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一看就知道是专业的,那种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系,看着就让人心旷神怡。我本来还担心内容会不会太枯燥,毕竟是讲色彩理论的,但没想到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比如,书中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来阐释理论,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它不像那种纯理论的书籍,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而是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娓娓道来他的心路历程。尤其是一些关于色彩心理学的章节,作者的分析深入浅出,让我对不同颜色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如何“看”颜色,更是在教我如何“感受”颜色,如何用色彩去讲故事,去影响人们的情绪。对于我这种刚入门的设计小白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提供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从基础的光学原理到高级的视觉平衡,都讲得明明白白,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

评分

作为一个非设计科班出身的自由撰稿人,我买这本书纯粹是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排版和配图更具专业度。我一直觉得,文字的力量需要视觉的辅助才能最大化。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指导。它没有太多生硬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发现,仅仅是理解了书中关于“冷暖色调”和“色彩季节分类”的描述,我就能更准确地为不同主题的文章选择合适的背景色和字体颜色。比如,为科技类稿件搭配冷静的蓝灰色调,为生活方式类文章选用温暖的米白和大地色系。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品牌色”建立的思路,这对于我未来做个人品牌包装太有帮助了。它让我意识到,色彩不仅仅是装饰,它是一种高效的品牌沟通语言。读完后,我不再是凭感觉乱配颜色了,而是有了一套可循的逻辑和方法论来支撑我的每一个选择,那种自信感是以前没有的。

评分

我是在工作需求下买了这本书,希望能快速提升自己在UI设计中的配色能力。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设计配色基础”这类书抱有保留态度,总觉得网上找点教程就能搞定。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其系统性和实用性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作者非常注重“为什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怎么做”。例如,书中详细讲解了色彩和谐的数学原理和视觉感知规律,这部分内容虽然略显学术,但作者通过非常直观的图表和对比,把复杂的概念给彻底拆解了。我特别欣赏它对“坏配色”的案例分析,直接甩出那些俗气、刺眼的配色方案,然后逐一剖析问题出在哪里——是明度冲突了?还是纯度过高了?这种反面教材比一味地赞美好的设计更有启发性。看完之后,我立马在手头的项目中尝试应用书中学到的对比度原则和色彩层次划分,效果立竿见影,用户反馈也明显好了不少。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放在手边,随时翻阅的“工具书+教科书”的完美结合体。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的质量简直是行业标杆。我手里有几本同类型的关于色彩的书,但很多图例都是低分辨率的或者在印刷上失真严重,导致书上说“这个颜色很柔和”,结果我看到的却是灰蒙蒙的一片。但《色彩书1》在这方面做得太出色了!每一页的色彩展示都精确到位,色彩之间的细微差别都能清晰地捕捉到。特别是关于“灰色的艺术”那几章,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以前总觉得灰色就是灰,但作者展示了如何通过调整色相和明度,让同为灰色的色块表现出“偏蓝的冷灰”、“偏黄的暖灰”甚至是“带有微弱绿意的中性灰”。这种对色彩敏感度的训练,我觉得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教会了我,顶级的设计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往往就体现在对这些极其微妙的色彩偏差的掌控力上。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色彩理论有点畏惧,总觉得要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那些色轮、色谱的复杂规则。但是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它将复杂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到一系列小小的“实验”和“观察任务”中。比如,书中会让你拿出一张彩色照片,然后让你试着只保留其中某两个颜色的对比度,看看视觉效果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动手实践的环节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也让知识的吸收变得非常自然和愉快。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和作者一起做一场有趣的色彩探险。而且,本书并没有将重点放在某一种特定的设计软件上,而是立足于普适的色彩原理,这意味着无论我未来是做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还是插画,书中的基础知识都能完美适用,这份跨领域的通用性,让它的价值远超同类产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