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80000词英汉汉英词典
定价:88元
作者:李德芳、 姜兰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7902025
字数:1280000
页码:134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收词全面,实用性强,查阅、翻译、写作的好帮手,英语中高考及四六级考试的宝典!
目录
出版说明Preface1凡例Guide to the Use of the Dictionary3略语表Abbreviations Used in the Dictionary5英汉词典正文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1-700汉英词典正文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701-1318汉语拼音音节索引Phonetic Index1319
内容提要
本词典的英汉部分连同扩展词汇实际共收词和短语40000余条,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词汇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词汇表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中所列词汇。本词典还针对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一些英语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提炼,词典中共设有用法说明和辨析余条,有助于读者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词语。本词典的汉英部分收词40000余条。除一般词和大量新词外,还收入一些常见的方言、成语、谚语及自然科学的常用词语。汉语词语的选择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英语释义地道准确,原汁原味,简明易懂。所收的汉语词语涵盖面广,在日常学习、生活与活动中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可供读者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时使用。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李德芳,西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为英语学习者编写出版过多部英语类字词典,如《英汉小词典》、《50000条英汉汉英词典》、《大学英汉词典》、《大学英语实用语法教程》等,均获得市场和读者的认可。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系统性地梳理一下我的英汉互译能力,期望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的堆砌,而是能提供一些深层次的语言学见解。翻阅之后,我得说它的例句部分处理得相当精妙。很多词条后的例句都不是那种孤立的、为了凑数而存在的“假句子”,而是截取自真实语料库的片段,这对于理解词汇在实际对话和写作中的“语感”帮助极大。比如,对于一些动词的固定搭配,它列举得非常详尽,从常见的短语到较为正式的固定表达,一应俱全。然而,我有一个小小的困扰,就是关于词源和词根的解释部分,内容稍微有些简略了。对于我这种喜欢“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者来说,如果能再深入挖掘一下某些词汇是如何从拉丁语或古法语演变而来的,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更上一层楼了。目前的版本更偏向于“应用型”的查询,实用性强,但在“学术探索”这块的深度,我觉得还有挖掘的空间,可能更适合偏向应用和应试的学习者群体。
评分从一个重度阅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它对多义词的处理上。很多常见的英文单词,一旦进入不同的专业领域,其含义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它会用不同的编号或者小标题来区分这些专业领域的含义,这一点非常关键,避免了初学者望文生义的误区。比如,同一个词在法律、医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的解释,它都分别列出,并且给出了对应的行业术语翻译。我个人认为,这才是大型工具书的价值所在,它帮助使用者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词汇理解网络。相对而言,如果能增加一些涉及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专有名词解释,那它就能更全面地服务于所有年龄段的读者。目前来看,它更像是一座稳固的知识基石,坚实可靠,只是在吸收最新的“社会文化砖块”时,步伐稍显缓慢,但对于打牢语言基础而言,它已经是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了。
评分这本书的耐用性和便携性其实是矛盾统一的。它的厚度和重量决定了它绝对不是可以随身携带的通勤伴侣,但这反而促使我把它固定在书桌前,形成一个固定的学习区域。这种“仪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我保持学习的专注。我非常欣赏它在处理同义词辨析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通常会用一个表格或者并列的结构,清晰地指出A词和B词在情感色彩、使用频率和正式程度上的差异。这种细致入微的比较,是网络快查工具无法提供的深度体验。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在收录词汇的同时,增加一些现代语言学对这些词汇发展趋势的预测或分析,哪怕是简短的附注也好。但撇开这些“未来展望”不谈,仅就现阶段的查阅体验而言,这本书的稳定输出和准确性,足以让它成为我案头必备的一本重量级参考书,它提供的安全感是其他任何电子设备都替代不了的。
评分这本大部头放在书架上,确实很有分量感,它代表了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投入。我个人对它的排版设计印象非常深刻,不同词性的标记清晰明了,颜色区分度很高,即便是在快速翻阅时,也能迅速锁定目标信息。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汉译英的部分,那些精准的中文释义,很多时候比我自己构思出来的英文表达更贴切、更地道。这对于提升我的中文表达的准确性也有反向的促进作用。唯一让我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在于,如果能增加一些专门针对“翻译难点”的专题解析就更完美了。比如,某些中文的成语或俗语,直译过去会显得非常生硬,如果能在词典中专门标记出推荐的意译方式或对应的英语习惯表达,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会是极大的福音。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一本强大的“词汇储备库”,而非一本“翻译技巧指南”。不过,对于日常的词汇查证,它的可靠性绝对毋庸置疑,是那种可以放心信赖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乍一看上去,挺朴实无华的,那种经典的字典装帧,让人联想到很多年前在书店里翻阅工具书的场景。纸张的手感还算扎实,没有那种廉价的粗糙感,但内页的印刷清晰度倒是中规中矩,有些小字部分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还是会略感吃力。我主要用它来辅助阅读一些偏学术性的英文文献,尤其是在遇到那些生僻的、在网络搜索中也难以立刻定位的专业词汇时,实体词典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就体现出来了。它的收录量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别是那些比较细微的词义差别,不同语境下的用法解释得相当到位,这比单纯的机器翻译要靠谱得多。不过,我发现它在收录最新的网络流行语或者IT领域的快速迭代词汇方面,略显滞后,这或许是工具书难以避免的通病。整体来说,作为一本查阅工具,它的基础功能是无可挑剔的,只是在与时俱进的步伐上,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尤其是考虑到它厚重的篇幅,每一次翻找都需要付出一些耐心和时间成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