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法英汉/英法汉服装服饰词汇
作 者:(法)贝克里格(Beckerig,V.),(法)苏顿(Sutton, T.) 著,郭平建 等译
I S B N :9787518009831
出 版 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4
印刷时间:2015.4
版 次:1版
印 次:1次
字 数:651000字
页 数:409页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415克
* 价:68元
目录
前言
本书使用方法
法英汉部分
英法汉部分
编辑推荐
《法英汉/英法汉服装服饰词汇》是您必不可少的一本工具书,它能帮您找到恰当的与时尚有关的英法文词汇翻译。本工具书中包括8000多个词条(每种语言各收录17000多个单词)。时装业是经济领域中一个不断扩张的领域,有众多的分支,《法英汉/英法汉服装服饰词汇》中繁杂的时尚词条正好反映出了这一点。本词汇涉及到所有这些分支,既包括了服装、配饰和面料方面的词汇,也包括了时装技术和创意过程相关的词条。此外,《法英汉/英法汉服装服饰词汇》还收集了与时装业相关的市场营销、销售、商业、传播和贸易领域的词汇。
......
作为一名长期在服装供应链上打转的人,我对这种“英法汉”三语对照的词典简直是又爱又恨——爱它提供的便利,恨它过去质量的参差不齐。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是对市场需求的有力回应。我最看重它在“外贸跟单”这一块的实操性。跟单过程中,涉及的无非是交期确认、质量异议处理、生产进度汇报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极度严谨的措辞。一个“Approved Sample”(批准的样品)和一个“Reference Sample”(参考样品)在法律和实际操作中的权重是完全不同的。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在法语和英语的专业语境中区分这些细微差别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句或者情景对话,那就更完美了。从书本的装帧来看,它似乎更侧重于耐用性,这表明出版方是预期到这本书会被频繁翻阅和携带,而不是放在角落里当摆设。希望它里面的排版布局也能考虑到快速查找的需求,毕竟着急的时候,一秒钟的延迟都可能影响一笔订单。
评分这部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光是书名就透露出它满满的专业性,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需求。我一直对服装设计和贸易领域很感兴趣,但总觉得专业术语是个大坎儿,尤其是涉及到英法互译的场合,更是让人头疼。这本词典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单词,而是深入到了服装行业特有的语境之中。比如,你去看那些复杂的工艺流程描述,或者跟海外客户讨论面料的质感时,需要的绝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教科书式翻译,而是地道的、能在实际操作中派上用场的表达。我特别期待它在“跟单”这块的深度,毕竟外贸环节中的沟通效率直接关系到成败,一个精准的术语能省去多少来回确认的时间啊。从包装的质感和字体排版来看,出版方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种工具书,细节决定成败,希望内页的清晰度和检索的便捷性也能达到预期,不然再好的内容也成了摆设。总而言之,冲着它覆盖了法、英、汉三语种的专业性,这本书在我书架上的地位已经提前锁定为“常备工具”。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正版”的工具书时,内心是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去翻阅的。毕竟市面上工具书良莠不齐,很多所谓的“专业词典”最终沦为了一本拼凑起来的资料汇编,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似乎真的理解了服装行业从业者在不同场景下的语言需求。我尤其关注了它对特定面料名称和剪裁术语的处理。比如,描述一种复杂的提花工艺,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应过去,意思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希望看到的是,它能提供不同语言环境下,业内人士最常用的那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想象一下,在和法国设计师讨论“人字纹”或者“斜纹软呢”时,一个准确的法语词汇能瞬间拉近距离,避免因为翻译软件带来的尴尬和误解。这本书的定位似乎非常精准,它瞄准的不是初学者,而是那些需要在国际贸易链条中进行高频、高精度沟通的专业人士。如果它在“服装服饰工具书”这个范畴内,能做到像一把瑞士军刀一样,功能全面且锋利,那就太值了。
评分坦白说,我关注到这本书包含“英法汉”的互译,这立刻吸引了我。在服装领域,意大利和法国的设计影响力是巨大的,很多前沿的概念和术语往往先以法语或意大利语出现,然后才被英语接纳或转化。如果这本书能捕捉到这种前沿的语言动态,那就超越了一般词典的范畴,具有了某种“趋势预判”的价值。我期待它能收录一些新兴的技术词汇,比如可持续材料的特定表达,或者数字化打版中的专业术语。很多老词典在这些方面更新缓慢,导致我们不得不依赖碎片化的网络搜索。这本词典如果能提供一个统一、权威的平台来理解这些新旧知识的交汇,那它的价值就非常突出了。而且,既然是“工具书”,它的索引和检索系统必须是无懈可击的。我希望它能按照不同的服装部件、面料类型、甚至是不同的贸易术语进行分类,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个巨大的、难以驾驭的知识库。
评分拿到手上掂了掂分量,感觉内容量是相当扎实的。我个人对这种专业工具书的评判标准,除了准确性之外,还有它对“文化语境”的把握程度。服装贸易不仅仅是买卖商品,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比如,在不同的文化中,“得体”、“时尚”的定义是不同的,这些概念在语言上的体现也会有所侧重。我希望这本书在收录词汇时,不仅仅是提供对应的词,还能在必要时注解一下在特定语境下(比如法式高级定制与英式成衣市场)的侧重点差异。这种深层次的理解,恰恰是机器翻译所欠缺的,也是真正的高级跟单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哪怕只是在少数关键条目上有精辟的注解,都会让它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对内敛,没有过度花哨的图形,这反而给人一种“内容为王”的可靠感,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或许是最好的包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