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汉对照)/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 开本: | 2 |
| 作者: | (英)莎士比亚|译者:屠岸 | 页数: | |
| 定价: | 2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 ISBN号: | 9787513517300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 出版社: | 外语教研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
精 彩 页: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创作了38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及两首长诗。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作家能与莎士比亚媲美,他对后世文学家的潜移默化也是无可估量的。在他之后几乎所有的英国文学家都在艺术观点、文学形式及语言技巧方面受到他的影响。 他被本·琼生称为“时代的灵魂”。而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其十四行诗打破原有的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誉为“莎体”,也被称为奉献给世界的“不朽的*唱”。 马克思称地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上演。 屠岸:1923年生,江苏常州人。诗人、翻译家、出版家、文艺评论家。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戏剧报》常务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当代诗坛》汉英双语诗学季刊主编。著有《黄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倾听人类灵魂的声音》等。译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历史剧《约翰王》、《济慈诗选》等,其中《济慈涛选》译本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群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们承载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欲望和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仅仅阅读中文的普及版本,往往会削弱其原有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张力。然而,拥有一本高质量的英汉对照版本,意味着我们能够更直接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语感”。我试图去感受,在伊丽莎白时代,当这些诗句被吟诵出来时,听众的感受会是何等震撼。对照阅读让我得以辨析,哪些是普适的人类情感表达,哪些是特定历史背景下才能孕育出的独特意象。这种层层剥离、深入骨髓的解读过程,远比单纯阅读散文要来得更加富有智力上的挑战和精神上的满足感。它让我意识到,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不朽,正在于其语言结构本身就蕴含着超越时空的哲学重量。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莎翁的十四行诗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样的古典英语难以亲近。但实际上手后,那种“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的定位,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去尝试。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高悬于象牙塔之上,而是以一种更为亲民、更注重可读性的方式呈现了这些宝藏。我个人最看重的是,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让我能将对英语文学的兴趣,转化为实际的阅读能力提升。它让我明白,即便是跨越了数百年的语言鸿沟,人类对爱情的赞美、对衰老的哀叹、对友谊的珍视,其核心的表达逻辑是共通的。这种阅读体验带来的,是一种知识上的充实感,更是一种与人类最伟大心灵之一进行对话的激动人心的感觉,让人由衷地佩服那位文艺复兴巨匠的文字魔力。
评分翻译的质量,尤其是在处理莎翁这般复杂而精妙的语言时,无疑是检验一部译本成败的关键。我关注到的是译者在保持原文韵律与意境之间的平衡上所下的苦功。好的译文不应是生硬的字面堆砌,而应是灵魂的转译。在这本对照读物中,我能感受到译者试图在不失原著高贵格调的前提下,让现代汉语的读者也能捕捉到那些潜藏在十四行诗结构之下的情感暗流。那些经典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比喻和转折,是如何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的?是那种“信、达、雅”的完美融合,还是在某些特定情感表达上,译者做出了更贴近当代人理解的取舍?这种内在的张力,是驱动我反复研读,并与原文进行比对探究的核心动力。它迫使读者不满足于单一的理解,而是要进入到语言转换的迷宫中去探寻原作者和译作者共同构建的世界。
评分购买这类经典名著,尤其是带有双语对照的版本,核心目的往往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语言鉴赏能力,而非仅仅满足于故事的叙述。我发现自己常常会陷入这样一种状态:先读英文,努力捕捉其音韵和结构上的美感,然后立即转向中文译文,看看高水平的解读是如何解开那些看似密不透阆的意象。这种并行的阅读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我对英文诗歌的理解维度。它不再是枯燥的语法练习,而成为了对人类共通情感——爱恋、时间的流逝、美的永恒性——最精炼的语言表达的深度学习。这种对照过程,培养的不仅仅是词汇量,更是对节奏感和修辞手法的直觉把握。对于任何一个想深入研究英诗,特别是想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个极其耐心的私人导师,随时待命,提供最直接的范例和最清晰的参照。
评分这本诗集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又不失厚重的质感,拿在手里便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仪式感。从封面那一抹沉稳的色调,到内页纸张的细腻触感,无不透露出出版方对于经典作品的敬畏之心。我尤其欣赏他们选择的字体排版,既保证了英文原文的清晰可辨,也让汉译部分拥有足够的留白与呼吸感,阅读体验极为舒适。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即便是随手翻阅,也能被其整体的美学氛围所吸引。对于那些喜爱收藏实体书,注重阅读载体与内容匹配度的读者来说,光是这份用心制作的“外衣”,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成功地在现代快节奏的阅读习惯中,为我们留存了一片可以慢下来的、值得珍视的空间。每一次将它从书架上取下,都是一次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拥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