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离散数学结构(第6版 翻译版)
定价:53.00元
售价:39.75元,便宜13.25元,折扣75
作者: 科尔曼(Bernard Kolman), 巴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040350494
字数:
页码:62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离散数学结构(第6版·翻译版)》三位作者都曾获得美国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在美国Drexel大学和Georgia Perimeter学院执教多年,是数学界和计算机科学界享有很高声望的教授。他们不仅在数学方面,如数值分析、离散数学、李代数、概率论等领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平,编写过许多数学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材。
《离散数学结构(第6版·翻译版)》选材广泛且适当,覆盖面广,叙述深入浅出,推理严谨,习题丰富,书中许多例子将数学与计算机应用融为一体。正因如此,《离散数学结构(第6版·翻译版)》被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引进教材专家组遴选
系统性——覆盖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
先进性——计算机专家近两年的新著作,内容体系先进
经济性——价格与自编教材相当,是引进教材中价格低的
内容提要
《离散数学结构(第6版·翻译版)》可作为学生学习离散数学基本概念的入门书,并作为向更高级数学概念发展的基础。如果仅限于此,那么书中涉及计算机科学的一些特定应用的内容可以略去或者单独作为重要的例子选用。《离散数学结构(第6版·翻译版)》可作为计算机科学或者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课程的教材,它也为计算机相关的许多基本概念打下基础,并且为这些概念提供延伸、发展和共同的主题。通过参考每章中与各章内容相一致的知识,教师很容易设计出适当的教学大纲。
目录
章 基础知识
1.1 集合与子集
1.2 集合运算
1.3 序列
1.4 整数性质
1.5 矩阵
1.6 数学结构
第2章 逻辑
2.1 命题与逻辑运算
2.2 条件命题
2.3 证明方法
2.4 数学归纳法
2.5 数学命题
2.6 逻辑与问题求解
第3章 计数
3.1 排列
3.2 组合
3.3 鸽巢原理
3.4 概率基础
3.5 递归关系
第4章 关系与有向图
4.1 笛卡儿积与划分
4.2 关系与有向图
4.3 关系与有向图中的道路
4.4 关系的性质
4.5 等价关系
4.6 关系与有向图的数据结构
4.7 关系运算
4.8 传递闭包与Warshall算法
第5章 函数
5.1 函数
5.2 计算机科学中的函数
5.3 函数的增长
5.4 置换函数
第6章 序关系与序结构
6.1 偏序集
6.2 偏序集的极值元
6.3 格
6.4 有限布尔代数
6.5 布尔代数上的函数
6.6 电路设计
第7章 树
7.1 树
7.2 标号树
7.3 搜索树
7.4 无向树
7.5 小生成树
第8章 图论问题
8.1 图
8.2 欧拉道路与回路
8.3 哈密尔顿道路与回路
8.4 运输网络
8.5 匹配问题
8.6 图的着色
第9章 半群与群
9.1 再论二元运算
9.2 半群
9.3 半群的积与商
9.4 群
9.5 群的积与商
9.6 其他数学结构
0章 语言和有限状态机
10.1 语言
10.2 特殊文法和语言的表示
10.3 有限状态机
10.4 幺半群、机器和语言
10.5 机器与正则语言
10.6 机器的简化
1章 群与编码
11.1 二元信息码与检错码
11.2 译码与纠错
11.3 公钥密码学
附录A 算法与伪码
附录B 离散数学附加实验
附录C 编码练习
奇数号习题答案
各章自测题答案
术语表
英汉对照表
常用符号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基础知识
1.1 集合与子集
1.2 集合运算
1.3 序列
1.4 整数性质
1.5 矩阵
1.6 数学结构
第2章 逻辑
2.1 命题与逻辑运算
2.2 条件命题
2.3 证明方法
2.4 数学归纳法
2.5 数学命题
2.6 逻辑与问题求解
第3章 计数
3.1 排列
3.2 组合
3.3 鸽巢原理
3.4 概率基础
3.5 递归关系
第4章 关系与有向图
4.1 笛卡儿积与划分
4.2 关系与有向图
4.3 关系与有向图中的道路
4.4 关系的性质
4.5 等价关系
4.6 关系与有向图的数据结构
4.7 关系运算
4.8 传递闭包与Warshall算法
第5章 函数
5.1 函数
5.2 计算机科学中的函数
5.3 函数的增长
5.4 置换函数
第6章 序关系与序结构
6.1 偏序集
6.2 偏序集的极值元
6.3 格
6.4 有限布尔代数
6.5 布尔代数上的函数
6.6 电路设计
第7章 树
7.1 树
7.2 标号树
7.3 搜索树
7.4 无向树
7.5 小生成树
第8章 图论问题
8.1 图
8.2 欧拉道路与回路
8.3 哈密尔顿道路与回路
8.4 运输网络
8.5 匹配问题
8.6 图的着色
第9章 半群与群
9.1 再论二元运算
9.2 半群
9.3 半群的积与商
9.4 群
9.5 群的积与商
9.6 其他数学结构
0章 语言和有限状态机
10.1 语言
10.2 特殊文法和语言的表示
10.3 有限状态机
10.4 幺半群、机器和语言
10.5 机器与正则语言
10.6 机器的简化
1章 群与编码
11.1 二元信息码与检错码
11.2 译码与纠错
11.3 公钥密码学
附录A 算法与伪码
附录B 离散数学附加实验
附录C 编码练习
奇数号习题答案
各章自测题答案
术语表
英汉对照表
常用符号表
我拿到这本教材时,最先留意的是它对概念引入的处理方式。很多教材上来就是一堆定义,让人云里雾里,但这本书似乎更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地“诱导”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思维领域。它不是直接抛出抽象的理论,而是先从一些非常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或者稍微具象化的场景入手,慢慢地将这些场景抽象化、形式化,最后才提炼出严谨的数学定义。这种由浅入深的构建方式,极大地减轻了初学者面对抽象代数结构时的心理压力。我记得初次接触到图论的部分,作者没有急于展示复杂的算法,而是先用网络连接、社交关系这些例子把“边”和“点”的意义讲透,等你真正理解了这些基本要素,再去看那些复杂的定理和证明时,就自然而然地找到了支撑点。这种教学上的细腻和耐心,是很多偏重理论深度的教材所欠缺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朴实中带着一丝严谨的气质,很符合我对经典教材的期待。内页的纸张手感很不错,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特别疲劳,这一点对于需要啃下像离散数学这样硬核学科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排版也做得十分考究,公式和定理的居中对齐、字体字号的搭配都拿捏得恰到好处,逻辑流的清晰可见,使得那些复杂的数学符号和推导过程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障碍,反而成了一种可以被引导和理解的路径图。而且,翻译的版本做得很用心,那些原本可能在跨文化学习中产生歧义的术语,都被准确且地道地转化成了我们熟悉的表达,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这本书的物理实体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体验的延伸,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的工具,让人愿意并且能够沉浸其中。
评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逻辑严密得令人赞叹。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东拼西凑,将不同的离散结构知识点割裂开来。相反,它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你会清晰地看到集合论如何支撑起关系和函数,关系和函数又是如何构建起代数结构的基础,而这些基础又如何自然地导向图论和组合学的应用。章节之间的衔接非常平滑,很少出现“上下文缺失”的感觉。当你学习完一个模块,你会觉得它不是知识的终点,而是通往下一个更深层次主题的坚实桥梁。这种全局观的培养,对于想把离散数学真正学透,并打算未来深入研究计算理论或者算法设计的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教会你的不仅是计算,更是如何进行结构化的、系统性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英式(或者说是经典美式)学术的冷静和精确,但翻译版本成功地消融了这种距离感。它很少使用华而不实的形容词来渲染理论的“高深莫测”,而是专注于用最经济、最精准的词汇去描述事实和逻辑推导。这种克制反而带来了一种强大的说服力——它不试图“说服”你相信某个结论,而是用严密的步骤“证明”给你看。对我个人而言,这种直接面对逻辑本质的阅读体验非常酣畅淋漓,它迫使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符号的意义和推理的有效性上,而不是被作者的个人风格所干扰。当你习惯了这种精确的对话方式后,会发现自己在处理其他逻辑性更强的问题时,思维也变得更加锐利和不易被误导。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的自学者,我非常看重一本教材的习题设计是否到位。这本书在每一章的末尾提供的练习题量和难度梯度,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只是简单地重复理论,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挑战。基础部分用来巩固核心定义和基本操作,让你确保“不会出错”;进阶部分则开始要求你进行多步推理和概念的交叉运用,真正考验你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而那些所谓的“选做”或“挑战性”题目,简直就是挖掘潜力的黑匣子,它们往往需要你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去组合运用多个章节的知识点才能解决。每一次攻克一个难题,那种成就感带来的学习动力,比单纯阅读理论要强悍得多,这套习题体系无疑是自学路上最好的“陪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