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印度瑜伽教程(附光盤)》是首本印度瑜伽導師用中文寫的瑜伽教程,V.荷馬仕大師精準無誤的瑜伽體位示範。打造適閤中國人的瑜伽練習。 看得懂瑜伽體位,搞不懂瑜伽呼吸,每一個體位對應著呼吸練習,讓你不僅體位達標,呼吸不再照貓畫虎。不僅如此,書中還細分瞭體位收益與呼吸收益,每一次練習都收益滿滿。 正確與錯誤體位對比圖,翻開書一目瞭然,什麼是超伸,什麼是尾骨內收,什麼是腳掌壓地,瑜伽老師嘴裏的專業詞,書中圖片一對比,馬上就知道。 從正麵看手掌壓地,從背麵看尾骨內收,每個體位都有360°多角度展示,讓你的瑜伽練習無死角。 看圖片和文字太死闆,想要隨時看視頻?同步視頻二維碼,手機掃一掃,V.荷馬仕老師的視頻教學就是隨時隨地隨心看。 66個經典瑜伽體位,還有專門針對女性睡前瑜伽與中老年人關節排寒瑜伽,跟隨V.荷馬仕老師,從零開始學瑜伽。
V.荷馬仕,齣身於正統的王瑜伽體係,自幼開始習練瑜伽,二十多年來從未間斷對瑜伽的習練和研究。他畢業於印度邁索爾負盛名的**瑜伽學院Bramhashree Narayana Guru Yoga Mandira Trust,是世界**的瑜伽上師B.SHANTHARAM的弟子 此外,他師從Malladihali Sri Raghavendra Swamiji(治療瑜伽的鼻祖,享年106歲),受到大師智慧的啓發,決定畢生緻力於瑜伽的道路,他還從其他傑齣的南印度瑜伽大師們接受瑜伽教導,並繼續努力緻力於《博伽梵歌》《奧義書》《瑜伽經》等瑜伽經典的學習和研究。
瑜伽的起源與曆史
地位崇高的王瑜伽
薩達納瑜伽,王瑜伽的現代傳承
脈輪,體式的能量中心
瑜伽五種氣及其在體內移動的方嚮
五元素,身體組成的根本
練習前的安全建議
1 站立山式
2 舉臂式
3 樹式
4 加強脊柱前屈伸展式
5 幻椅式
6 雙角山式
7 雙角式A
8 雙角式B
9 雙角式C
10 三角伸展式
11 舞王式
12 杜爾瓦薩式
13 神猴哈努曼式
14 蜥蜴式
15 牛麵式
16 半蓮花前屈
17 蒼鷺式
18 束角式
19 坐角式
20 雙腳加強背部伸展式
21 龜式
22 拉弓式
23 蓮花核心練習
24 **船式
25 聖哲瑪裏琪A
26 聖哲瑪裏琪B
27 聖哲瑪裏琪C
28 聖哲瑪裏琪D
29 巴拉瓦伽式
30 半魚王式
31 四肢支撐式
32 上犬式
33 下犬式
34 臥英雄式
35 蛙式
36 弓式
37 **弓式
38 駱駝式
39 鴿子式
40 **蝗蟲式
41 上弓式
42 飛輪式
43 雙腳內收直棍式
44 環式
45 孔雀起舞式
46 腳交叉雙臂支撐式
47 聖者阿斯塔瓦卡茹支撐式
48 瑜伽睡眠式
49 起重機式
50 孔雀式
51 上公雞式
52 胎兒式
53 頭倒立式
54 剋裏希那式
55 肩倒立1
56 肩倒立2
57 魚式
58 獅子式
59 挺屍式
60 蓮花式
61 至善式
62 契閤法(瑜伽手印)
63 薩達納30分鍾練習
64 脊椎治療
65 睡前女性生理瑜伽
66 嚮年長者緻敬
附錄
坦白說,市麵上充斥著太多華而不實的瑜伽書籍,它們通常有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封麵和誇張的宣傳語,但內容卻空泛無力。這本《正宗印度瑜伽教程》給我的感覺截然不同,它樸實、紮實,每一頁都充滿瞭信息密度。我尤其欣賞它在“哲學背景”和“實踐操作”之間的平衡處理。例如,在介紹一個冥想技巧時,它不會隻是簡單地說“放鬆”或“專注於呼吸”,而是會穿插講解這個技巧在印度傳統中代錶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從日常的“思緒雜亂”中抽離齣來。這種“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極大地增強瞭練習的動機和持續性。對於那些真正想探究瑜伽根源,並希望將練習融入日常、而非僅僅是為瞭拍齣漂亮照片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個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寶藏”。它的價值體現在每一次翻閱和每一次練習中,都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積纍。
評分我對瑜伽的瞭解,主要來源於網絡零散的視頻和一些健身APP,總感覺缺乏一個係統的、可以長期依循的脈絡。這本書給我的第一震撼是它對“呼吸法”的重視程度,幾乎將呼吸放在瞭所有體式練習的基石位置。我以前總覺得呼吸隻是“配閤動作”的附屬品,但書中用大量的篇幅闡述瞭不同呼吸技巧(如Ujjayi、Kapalabhati)在調整心緒和提升體能上的作用,這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認知。而且,它沒有止步於理論的堆砌,而是提供瞭大量的案例分析,比如在進行扭轉類體式時,如何通過特定的呼吸來規避不適感,提升深層拉伸的效果。更彆提關於脈輪和能量流動的闡述,它處理得非常巧妙,既保留瞭傳統瑜伽哲學的深度,又用現代人容易理解的語言進行瞭解釋,不會讓人覺得晦澀難懂或過於玄乎。這種平衡把握得極好,讓人願意深入研讀,而不是匆匆翻過。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拿到手的時候我內心是有些忐忑的,畢竟“正宗”這兩個字在如今的市場裏,常常意味著過度的包裝或者難以企及的門檻。我首先關注的是它的排版和印刷質量。紙張手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一翻就齣摺痕的紙張,看得齣裝幀上是下瞭功夫的。內頁的插圖,尤其是體式分解的部分,綫條非常清晰,陰影和肌肉走嚮的標注也十分到位。對於初學者來說,光是能清晰地看懂每一個動作的細節,就已經成功瞭一大半。我特彆欣賞它對基礎體式,比如山式、下犬式,那種近乎“吹毛求疵”的講解,從腳掌的受力點到手指的延展方嚮,都寫得非常細緻。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我自以為做對的動作,其實都存在微小的偏差。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沉穩、有耐心,沒有那種急於求成的說教感,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語速適中的老師在你身邊陪伴指導。光盤的設置也很有心思,並非簡單地將書本內容錄製一遍,而是加入瞭針對不同練習階段的序列安排,這點是很多同類書籍所欠缺的,極大地提升瞭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評分購買這本書之前,我最擔心的就是光盤的內容是否能與書本完美匹配,因為以往的經驗告訴我,電子附件常常淪為雞肋。然而,這套光盤的製作水平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專業級的。畫麵的清晰度自不必說,關鍵在於編排的邏輯性。它將練習分為瞭“喚醒序列”、“核心強化”和“深度放鬆”三個部分,每個序列的時長都精確標注。我特意嘗試瞭其中一個針對“肩頸緊張”的短程序列,整個過程的跟進感非常強。教練的示範動作流暢自然,而且在關鍵的銜接點,光盤還會用小圖標提示觀眾需要迴顧書本中的哪個知識點(比如如何穩定骨盆),這種多媒體的互動體驗,遠勝於獨自摸索。對於像我這種工作日時間零碎的人來說,能根據光盤進行碎片化的、高效的練習,實在太方便瞭。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原先對一本“瑜伽教程”的預期,它更像是一本關於“身體智慧”的導覽手冊。在談到柔韌性訓練時,它並沒有推崇那種過度拉伸帶來的疼痛感,而是強調“找到身體的限製,並溫柔地與之對話”。我記得有一段關於髖關節打開的講解,它不僅展示瞭如何做鴿子式,還詳細分析瞭哪些人群不適閤初次嘗試,以及在齣現疼痛時應該立刻調整的替代方案。這種對安全性的極緻關注,讓我對作者産生瞭強烈的信賴感。讀到後麵幾章,我發現它開始涉及阿育吠陀的體質分類(Doshas)與瑜伽練習的關聯。這使得我的練習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動作集閤,而是與我個人的生理特點、生活習慣緊密結閤起來,真正體會到瑜伽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哲學,而非僅僅是一種運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