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法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它包括对民族法之基础理论的研究,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制的研究,对少数民族权利保障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历代民族法制的研究,对少数民族习惯法及其纠纷解决方式的研究等。本书内容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紧扣国家民族法治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
目录
第一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与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30年研究概览、实践效果及完善对策 王允武
影响自治州立法选择的因素探析——以《立法法》修改为背景 廖燕萍
《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现状及其完善——以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视角 王允武
民族自治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制定为实证 陈宜
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立法检视——以2012~2014年为样本 王允武廖燕萍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 王允武王杰
第二篇少数民族权利保障
少数民族人权——权利分类与对应性保护 李剑
藏族农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微观实证研究——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沈洛村为例 黄微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发展策略及其法制保障——以成都市为例 陈云霞
藏族农牧区妇女财产权益现状及思考——以四川省甘孜州为例 康涛高鹏
论民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中少数民族决策参与权 韩玉斌
论少数人权利保障与民族区域自治——国际社会领域的少数人权利保障在中国的实践 陈宜
关于做好社区居民自治与城市民族工作协调若干问题的探讨 刘群芳
彝族进城务工人员现状调查与法律援助 李剑
论少数民族文艺保有人的集体权利的法律保护 姚艳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研究 廖娟
第三篇民族地区的法制实践与纠纷解决
宗教事务依法管理的路径及基础——以四川藏区依法治理为视角 王允武才让旺秀
“赔命价”习惯的司法价值及其与现行法律的会通 杜文忠
合意与治理:彝族地区的纠纷解决方式——新型德古调解的实证分析 何真
环保法视野下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建设——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为例 陈云霞
“真实”与“建构”的二元对立——论国家法与彝族习惯法的断裂与合作 李剑
民主改革前土司制度下藏区传统社会秩序的法律调控分析——以川、甘、青、滇地区为例 杨华双
从传统德古调解到新型德古调解 何真
法律经济学视角下的纠纷解决——以凉山彝族为例 李剑
论刑事和解在四川藏区的适用 冉翚
能动司法是少数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的历史契机 王杰
辽代契丹争正统活动述略 李文军
走向社会合意下的个人合意——峨边县新型德古调解的形成机理 何真
第四篇少数民族法律人才培养
目标与路径——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云南调研 冉翚
乡土中国法律生活视野中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以全国优秀法官龙进品成长为视角陈卯轩王允武
充分发挥民族高校优势,积极培养法律双语人才 曾青
法科学生在民族地区法院、检察院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调查分析为视角 王允武陈丹丹
后记
作为一名法学爱好者,我一直关注着法律理论的最新发展。这本书的书名《民族法学理论与热点问题研究》直接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民族法学,这个概念本身就引人深思,它不仅仅是法律规则的集合,更是法律精神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具体体现。民族的形成、发展、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调整,无疑是一个庞大而精深的学术体系。我期待这本书能系统地梳理民族法学的理论基础,比如其起源、发展脉络、核心概念、基本原则等等。更令我感兴趣的是“热点问题研究”部分,这意味着本书并非停留在理论的象牙塔里,而是紧密联系现实,关注当下社会中涌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和争议性的民族相关法律问题。想象一下,书中可能会探讨关于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最新法律解释,或是不同民族之间法律适用的协调机制,又或者是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这些内容如果能得到深入的剖析和有价值的论述,将极大地拓宽我的视野,并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法律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视觉感受,正如其书名《民族法学理论与热点问题研究》所传达的信息一样,它聚焦于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重要学术领域。作为一名对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都有一定关注的读者,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就不能忽视其民族构成和民族关系。民族法学,正是从这一视角切入,探讨法律如何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如何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如何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对“民族法学理论”进行怎样的阐释。它会从历史维度分析民族法学的起源和发展吗?还是会从理论维度构建其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更让我激动的是“热点问题研究”这一部分,它意味着这本书将紧密联系当下,剖析当前社会中与民族相关的、备受关注的法律难题。例如,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在法律层面应对跨境民族问题?如何通过法律制度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又不损害当地民族的文化传统?或者,在处理一些涉及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纠纷时,法律应该如何做出权衡?这些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如果能在这本书中得到深入的学术探讨,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学习。
评分一看到《民族法学理论与热点问题研究》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民族、法律、文化相互交织的场景。民族法学,听起来就充满了探索的魅力,它研究的不仅仅是硬性的法律条文,更是法律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历史积淀和社会认同。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会如何构建起民族法学的宏观框架,它会借鉴哪些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资源,来解释民族与法律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会深入探讨民族权利的理论基础,还是会分析法律在塑造民族认同过程中的作用?而“热点问题研究”,这部分更是直击人心。我迫切希望书中能够对当前中国社会在民族关系方面存在的、具有普遍关注度的法律议题进行深入剖析。比如,关于民族地区的土地使用权、资源开发权,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在涉及少数民族的司法案件中,如何确保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同时兼顾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甚至,在教育、就业等社会公平领域,法律又是如何规制和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民族问题,作为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其法律层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挑战性。《民族法学理论与热点问题研究》这个书名,就已经预示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对民族法学这一新兴学科前沿理论的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比如,它是否会对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等进行批判性吸收与创新性发展?对于中国特有的民族理论,例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学化解读,是否会有独到的见解?更吸引我的是“热点问题研究”这部分,这意味着本书将直面当前社会中,与民族相关的一些棘手问题,并尝试从法学角度给出解答。例如,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平衡国家法律与地方性法规、民族习惯法的关系?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法律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处理民族纠纷时,如何确保公平正义,避免歧视?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而本书恰好触及了这些领域,所以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沉稳的配色,严谨的字体,传递出一种学术的厚重感。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就对这本书的选题视野和研究深度充满了期待。从“民族法学理论”这个大方向来看,它触及的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领域。我们知道,民族问题是全球性的,也是历史性的,而法学作为一种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在处理民族事务、保障民族权益、促进民族融合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主编王允武和李剑,都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由他们主编,无疑为本书的学术品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出品,也意味着其出版质量和内容权威性值得信赖。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对于“热点问题研究”的解读,这些热点是否包含了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具有争议性的民族法律问题?比如,在法律条文的设计上,如何更好地体现民族平等和国家统一?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因民族习俗与法律规定产生的冲突?等等。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思考这些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民族法学充满好奇但又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探索知识的绝佳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