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
定价:305.00元
作者:全国术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5066619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2.02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防范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业、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口岸面临防范有害生物入侵的严峻形势,标准作为技术执法的主要依据,其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作用更加重要。近年来,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每年都有几十项新标准发布,为了方便口岸植物检疫人员查询、使用标准,我们精心组织编辑了《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书。
《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收录了截至2010年11月底批准发布且现行有效的植物检疫国家标准和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共318项,其中国家标准50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268项。《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共分三卷,卷内容包括综合类、风险分析类、调查监测类和检疫规程类标准,第二卷内容包括昆虫检疫鉴定类、线虫检疫鉴定类、杂草检疫鉴定类、转基因检测类和物种资源鉴定类标准,第三卷内容包括真菌检测鉴定类、细菌检测鉴定类、病毒检测鉴定类和检疫处理类标准。
本卷为《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的卷,收录了综合类、风险分析类、调查监测类和检疫规程类四部分标准共109项,其中国家标准40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69项。
本书的编辑出版对我国植物检疫系统的管理和检疫人员、植物和植物产品相关的进出口企业,以及其他关注植物和植物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相关人士有所借鉴和帮助。
目录
一、综 合 类
GB/T 20478—2006植物检疫术浯
GB/T 21760—2008植物检疫证书准则
GB/T 21761—2008建立非疫区指南
GB/T 23415—2009 隔离检疫圃分级
GB/T 23618—2009 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报告、公布和解除程序
GB/T 23621—2009农业植物检疫实验室基础条件
GB/T 23628—2009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要求
GB/T 23629—2009引进植物病原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要求
GB/T 23630—2009进境植物检疫管理系统准则
GB/T 23631—2009实蝇非疫区建立的要求
GB/T 23632—2009 进境植物检疫截获有害生物鉴定复核规程
GB/T 23635—2009 限定性有害生物检测与鉴定规程的编写规定
SN/T ll93—2003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
SN/T l345—2010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SN/T l582—2005引进外来有害生物及其控制物检疫规程
SN/T l619—2005植物隔离检疫圃分级标准
SN/T l847—2006寡毛实蝇类害虫分类学术语
SN/T l848—2006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规范
SN/T 2118—2008引进天敌和生物防治物管理指南
SN/T 2122—2008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
SN/T 2340—2009有害生物图像摄取操作规范
SN/T 2375—2009生物安全饲养室准则
SN/T 2634—2010出口柑橘果园检疫管理规范
二、风险分析类
GB/T 20879—2007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GB/T 21658—2008 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指南
GB/T 23633—2009植物病毒和类病毒风险分析指南
SN/T l893—2007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三、调查监测类
GB/T 23478—2009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
GB/T 23617—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GB/T 23619—2009柑桔小实蝇疫情监测规程
GB/T 23620—2009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测规程
GB/T 23625—2009郁金香种球疫情监测规程
GB/T 23626—2009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
SN/T 2029 2007实蝇监测方法
四、检疫规程类
GB 5040 2003柑桔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 7331—2003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 7411 2009棉花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 7412 2003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 7413—2009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 8370—2009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 8371 2009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 l2743—2003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 l5569 200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20817—2006棉花检疫规程
GB/T 23473 2009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GB/T 23474一2009美国白蛾检疫技术规程
GB/T 23475 2009青杨脊虎天牛检疫技术规程
GB/T 23476—2009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规程
GB/T 23622 2009香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 23623—2009向日葵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 23624 2009玉米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 23627 2009杨干象检疫技术规程
GB/T 23634—2009红火蚁检疫规程
SN/T 0796—2010出口荔枝检验检疫规程
SN/T l078 2010进出境藤柳草制品检疫规程
SN/T ll04—2002进出境新鲜蔬菜检疫规程
SN/T ll22—2002进出境加工蔬菜检疫规程
SN/T ll26 2002进出境木材检疫规程
SN/T ll30.1 2002 出口番石榴叶检验检疫规程
SN/T ll56—2002进出境瓜果检疫规程
SN/T ll57 2002进出境植物苗木检疫规程
SN/T ll58 2002进出境植物盆景检疫规程
SN/T l361 2004进出境棉麻类检疫操作规程
SN/T l386—2004进出境切花检疫规程
SN/T l424—2004 新疆对日本出口哈密瓜检疫规程
SN/T l458—2004 出境蔺草制品检验检疫操作规程
SN/T l490—2004进出口茶叶检疫规程
SN/T l508 2005进出境植物性药材检疫规程
SN/T l577—2005进出境核桃仁检疫操作规程
SN/T l578 2005进境洋兰鲜切花检疫操作规程
SN/T l581—2005对外繁种检疫操作规程
SN/T l584—2005出境玉米检疫操作规程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第一眼看到《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这个书名时,我便被它所传递出的严谨与权威所吸引。这本书,在我看来,绝非泛泛之辈,而是一部国家级层面的、关于植物进出境安全保障的权威指南。我迫切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界定“进出境”这个概念的,它是否仅仅局限于国际间的植物跨境流动,还是也包含了一些国内特定区域之间的严格管理?对于“植物”的涵盖范围,是否包括了所有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植物形态,从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株嫩绿的苗木,到一束芬芳的花卉,再到各种作为食物、药品或工业原料的植物产品?而“检疫标准”更是我最为关注的部分。我设想,书中会详细阐述一套系统化的、科学的评估体系,用于识别和控制那些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农业生产造成威胁的有害生物。比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病原体、害虫的检测方法、采样规程,以及判断其是否构成风险的标准?又或者,是否会涉及到关于植物检疫证书的签发、审核流程,以及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应采取何种处置措施?这本书的编纂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国家级机构的联合,让我对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深信不疑。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专业数据、图表,甚至是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来生动地展示这些标准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在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名《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的时候,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一幅幅关于边境口岸、海关检查、严谨科学检测的画面。这本书,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法规汇编,它更像是一扇窗口,让我能够窥见国家在维护生物安全、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国际贸易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我迫切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界定“进出境”的,是仅仅指跨越国境,还是也包含特殊的区域限制?对于“植物”的范畴,是否涵盖了所有可能携带病虫害的植物种类,包括种子、苗木、果实、切花,甚至是一些作为生物制品的植物材料?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对那些具有潜在风险的植物进行分类和评估的,比如,是基于其原产地、病虫害记录,还是其他评估体系?“检疫标准”更是我关注的重点,我设想,书中会详细阐述关于微生物、昆虫、线虫等各类有害生物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以及如何对植物本身进行健康状况的评估。或许,书中还会包含一些关于植物检疫证书的签发和管理规定,以及在不合格情况下的处理流程。这本书的编纂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名字自带“国家级”的光环,让我相信书中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比如某一种植物因携带某种有害生物而被禁止进境,或者某种植物如何通过严格的检疫程序才能最终进入国内市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了解植物检疫工作背后逻辑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带着一种严谨和权威的气息,让我觉得它一定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想象一下,翻开它,就能接触到国家层面的动植物检疫标准,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科学严谨性的致敬。我对书中可能涵盖的各种植物类别、它们潜在的检疫风险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充满了好奇。比如,对于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蔬菜,它们又是如何通过严格的检疫程序才能来到我们餐桌上的?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这些流程,包括采样、检测、判定标准,乃至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案?再者,对于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植物,例如珍稀的花卉或具有特殊用途的草药,它们在进出境过程中又会受到怎样的特殊监管?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萦绕,让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解答的。而且,这本书的编纂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名字本身就代表了国家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让我相信,书中的内容一定是经过了反复推敲、严谨论证的,是能够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进出境检疫案例,来生动地展现标准的实际应用,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对于我这样对相关领域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我甚至在想,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国际间的植物检疫合作与协调,毕竟,植物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而检疫工作也必然需要跨国界的合作与信息共享。这本书是否会对此有深入的探讨?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高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直接点明了其核心价值——汇集了国家层面的植物进出境检疫标准。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极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书籍,对于了解我国在生物安全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至关重要。我首先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界定“进出境”的,是狭义的国际边界,还是也包含了一些特殊区域的管制?对于“植物”这个概念,书中是否涵盖了所有可能携带病虫害的类型,包括种子、苗木、果实、花卉,甚至是一些作为加工原料或观赏用的植物?而“检疫标准”则是这本书的精髓。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各种植物的检疫要求,比如,对特定病虫害的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以及相应的风险评估流程。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对植物产品包装、运输过程的规范要求?或者,在发现不合格产品时,会采取哪些处置措施?这本书的编纂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名字本身就赋予了这本书极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我猜测,书中会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但也会配有清晰的解释和图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具体说明这些检疫标准的执行过程,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国家植物检疫大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运作机制。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光是听起来就有一种权威感和科学性。这让我联想到,这本书并非普通读物,而是一部严谨的、国家层面的专业指南。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定义“进出境”的,它是否包含了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植物调运,或者仅仅是国际间的植物跨境流动?“植物”的范畴有多广,是否包括了所有的植物类型,例如种子、苗木、花卉、盆栽,甚至是作为食品、药材或工业原料的植物产品?而“检疫标准”则更是我关注的焦点。我设想,书中会详细列举针对不同植物种类、不同有害生物的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以及如何进行风险评估。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检测植物携带的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昆虫?以及在发现有害生物时,有哪些相应的处理措施,是销毁、隔离,还是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本书的出版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名字本身就代表了国家级的专业知识和监管力量。我猜测,书中会包含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甚至可能还会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否会举例说明一些典型的进出境植物检疫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阐释标准的实际应用,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一本植物检疫领域的“操作手册”,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国家在这个领域是如何进行管控的。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它的核心内容——“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这个标题本身就传递了一种信息:它是一本集结了国家层面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的权威指南。作为一名对国际贸易和生物安全感兴趣的读者,我首先会关注书中关于“进出境”的界定,以及哪些植物类别会被纳入检疫的范畴。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分类体系,明确哪些植物属于需要严格检疫的对象,又有哪些可能相对宽松。同时,“检疫标准”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的是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比如关于植物种子的检测方法、植物体的病虫害诊断标准、以及对进口植物产品包装和运输过程的要求等等。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甚至可能还会包含一些国际通用的检疫标准,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国内采纳和应用的。另外,“汇编”二字,暗示了这本书内容会非常全面,涵盖了多个方面,甚至可能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南、操作规程等。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植物检疫标准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国际植物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版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让我更加确信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用大量的专业术语,但同时也应该配有详尽的解释和图示,以便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我甚至在想,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生物入侵和生物安全方面的讨论,因为植物检疫工作本身就是为了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评分《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这个书名,一听就给人一种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的感觉。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系统地整理和呈现了国家在植物进出境检疫方面的官方标准。我首先想到的,是书中会包含哪些具体的植物种类,以及针对这些种类,有哪些明确的检疫要求。比如,对于一些我们日常消费的进口水果,如香蕉、苹果、橙子等,它们在进入中国之前,需要经过哪些层层的筛查和检测?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这些标准背后的科学依据,例如,为什么某些水果允许进口,而另一些则不行?是否涉及到对特定病原体或害虫的检测阈值?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对植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区分,比如种子、果实、枝叶、根系等,它们在检疫过程中是否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检疫标准”本身就意味着一套严谨的流程和操作指南。我猜测,书中会涉及大量的生物学、农学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本书的编纂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个机构的权威性不言而喻,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充满信心。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尽的附录,列举各种可能出现的有害生物名录,以及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这本书,在我看来,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比如农业生产者、进出口贸易商、海关工作人员,以及对生物安全有研究的学者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一个专业、严谨的领域。这本书,在我看来,一定是一部集结了国家最权威、最前沿的植物检疫规范的宝典。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定义“进出境”的,是单纯的国境线,还是包含了某些特殊区域的定义?对于“植物”的范畴,是否涵盖了种子、苗木、果实、花卉,甚至是一些用于科研或医药目的的植物材料?而“检疫标准”则是我关注的核心。我设想,书中会详细阐述针对各类植物,以及可能携带的各类病原体、害虫的检测方法、诊断流程、判定规则,甚至是风险评估的体系。比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识别植物中的有害微生物,或者如何通过外观检查来判断植物是否受到虫害侵袭?我尤其想知道,对于一些高度危险性的病虫害,书中是否会有特别严格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这本书的出版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名字的出现,让我对书中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了极大的信心。我猜测,书中会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但同时也应该配有详尽的解释和图示,方便读者理解。我甚至在想,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国际植物检疫协议和合作的内容,因为植物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而检疫工作也必然需要国际间的协调与配合。
评分《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一)》这个书名,给人一种厚重、专业、权威的感觉。这本书,在我看来,绝对是一本关于国家层面植物进出境检疫标准的官方指南。我迫切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界定“进出境”的,是单纯指国际边境,还是也包括了国内某些特殊区域的严格管理?而“植物”这个范畴,是否囊括了所有可能携带病虫害的种类,无论是种子、苗木、果实,还是鲜切花,甚至是作为生物制品使用的植物材料?“检疫标准”则是我最为看重的内容。我设想,书中会详细列举针对不同植物,以及可能携带的各类有害生物的检测方法、判定依据、风险评估流程。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说明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识别植物中的病原菌、虫卵,以及如何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判定?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植物检疫证书的签发和管理规定,以及在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时,应如何进行处理?这本书的编纂单位——全国术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个响当当的名字,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深信不疑。我猜测,书中会包含大量的专业技术信息,并辅以图表和案例分析,以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我甚至在想,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国际间植物检疫合作与协调的内容,毕竟,植物的传播没有国界,而检疫工作也必然需要跨国界的合作与信息共享。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扑面而来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就如同一份厚重的学术报告,传递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会涉及大量的植物学知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国际贸易中关于动植物检疫的法规和协定。比如,书中是否会详细列举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特定植物品种的准入和限制要求?这些要求又是基于哪些科学依据来制定的?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描述那些潜在的、可能对一个国家生态环境或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危险性病虫害,以及它们在进出境检疫中是如何被拦截和控制的。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详细介绍各种植物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害虫,以及这些病原体和害虫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性?同时,书中关于认证认可的章节,是否会详细阐述整个检疫认证的过程,包括申请、审核、检测、批准等环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标准和流程?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用大量的图表、数据来支撑其论点,力求科学、准确地传达信息。而且,这本书的出版方,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个机构的背景本身就预示着其内容与国家层面的认证体系紧密相关。这让我对书中关于“标准”的解读充满了期待,是否会对每一个标准进行细致的解读,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重要性?对于一个想要深入了解植物检疫领域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