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字藝術設計精品規劃教材:Premiere Pro CS5 5案例教程
定價:49.80元
作者:張天琪,陳丹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040354133
字數:430000
頁碼:25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詳細講述瞭Premiere ProCS5.5的視頻、音頻編輯功能和操作技巧。全書共分10章,第1章講解影視編輯基礎,帶領讀者走入視頻編輯世界;第2章講解Premiere軟件的功能、操作界麵及工作流程等;第3章介紹Premiere非綫性編輯的基礎知識;第4~8章介紹Premiere的主要應用,分彆從視頻轉場、視頻特效、創建和編輯字幕、音頻編輯、影片預演與視頻輸齣等五大模塊著手,通過多個實用的小案例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Premiere的各項功能;第9、10章分彆介紹瞭設計電子相冊和設計宣傳片兩個完整的大案例,旨在讓讀者熟練掌握Premiere的應用。本書可作為應用型本科或高職高專院校藝術設計類和計算機類專業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培訓機構的教學用書或影視後期製作人員與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目錄
Chapter1 影視編輯基礎
1.1 景彆
1.2 運用鏡頭的技巧
1.3 鏡頭組接的基本知識
1.4 色彩原理
1.5 數字視頻基礎
1.6 常見文件格式
1.7 知識與技能梳理
1.8 課後練習
Chapter2 Premiere Pro CS5.5的基礎知識
2.1 認識Premiere
2.2 Premiere Pro CS5.5的操作界麵
2.3 素材的導入、管理和采集
2.4 Premiere的工作流程
2.5 知識與技能梳理
2.6 課後練習
Chapter3 視頻編輯基礎知識
3.1 編輯視頻素材的基本方法
3.2 編輯視頻素材的高級方法
3.3 案例——製作倒計時片頭
3.4 案例——素材的編輯技巧
3.5 案例——設置素材標記
3.6 案例——時間重置
3.7 案例——製作位移和鏇轉動畫
3.8 案例——製作完整影片
3.9 知識與技能梳理
3.10 課後練習
Chapter4 視頻轉場
4.1視頻轉場概述
4.2 應用視頻轉場
4.3 視頻轉場特效
4.4 案例——製作附加溶解過渡效果
4.5 案例——製作立方體鏇轉過渡效果
4.6 案例——製作畫麵鏇轉效果
4.7 案例——製作漸變擦除過渡效果
4.8 案例——製作跟蹤縮放過渡效果
4.9 案例——製作交叉溶解過渡效果
4.10 案例——製作滾動捲頁轉場效果
4.11 案例——陽光飲品
4.12 知識與技能梳理
4.13 課後練習
Chapter5 視頻特效
5.1 視頻特效概述
5.2 常用視頻特效
5.3 案例——製作運動模糊效果
5.4 案例——對模糊的圖片進行清晰處理
5.5 案例——綠屏摳像
5.6 案例——藍屏摳像
5.7 案例——調整色階
5.8 案例——調整亮度與對比度
5.9 案例——為畫麵添加燈光照射效果
5.10 案例——突齣畫麵中的某種顔色
5.11 案例——替換顔色
5.12 案例——製作馬賽剋效果
5.13 案例——製作素描效果
5.14 案例——為畫麵添加邊框
5.15 知識與技能梳理
5.16 課後練習
Chapter6 創建與編輯字幕
6.1 字幕的曆史與分類
6.2 Premiere的字幕編輯窗口
6.3 字幕安全區
6.4 製作字幕的方法與技巧
6.5 案例——《穿靴子的貓》
6.6 知識與技能梳理
6.7 課後練習
Chapter7 音頻編輯
7.1 使用Premiere錄音
7.2 調節音量
7.3 音頻特效
7.4 知識與技能梳理
7.5 課後練習
Chapter8 影片預演與視頻輸齣
8.1 影片預演
8.2 輸齣視頻文件
8.3 知識與技能梳理
8.4 課後練習
Chapter9 設計電子相冊
9.1 電子相冊的基礎知識
9.2 電子相冊經典案例欣賞
9.3 設計小狗電子相冊
9.4 拓展訓練——設計寶貝電子相冊
9.5 知識與技能梳理
Chapter10 設計宣傳片
10.1 認識宣傳片
10.2宣傳片經典案例欣賞
10.3設計木門宣傳片
10.4 拓展訓練——設計運動鞋廣告宣傳片
10.5 知識與技能梳理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尋找一本能幫助我跳齣“工具束縛”的進階教材。市麵上太多側重於“如何操作”的教程,但很少有能教你“為什麼這樣操作”的書。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點。它似乎把作者多年積纍的行業經驗和審美沉澱,通過一種非常易於吸收的方式重新編碼瞭。在講述高級特效閤成的步驟時,作者沒有停留在軟件界麵的點擊上,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討論“視覺欺騙”的底層邏輯,比如如何通過景深和運動模糊來模擬人眼的聚焦過程,從而增強畫麵的真實感。這種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讓我對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專業技巧産生瞭醍醐灌頂的感覺。我現在看待每一個設計作品,都會不由自主地去分析其背後的意圖和技術選擇,這種批判性思維的養成,纔是這本教材帶給我最大的財富。它成功地將我從一個“按鈕操作員”提升成瞭一個“視覺架構師”。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絕對是頂級的享受。作為一名長期與紙質書打交道的專業人士,我對書籍的物理感受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紙張的選擇既保證瞭墨色的飽滿度,又避免瞭反光帶來的閱讀疲勞。更重要的是,書中大量的圖例和對比展示,都以極高的分辨率呈現,無論是微小的紋理細節還是復雜的漸變過渡,都清晰可見,這對於需要精確觀察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在閱讀某個關於光影效果處理的章節時,甚至需要藉助放大鏡來確認書中展示的細微差異,而這本書的質量完全經得起這樣的檢驗。很多技術書籍為瞭節省成本,在圖文的對比上做得十分粗糙,導緻讀者必須頻繁切換屏幕和書本,體驗極差。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尊重讀者的時間,也尊重知識本身的呈現載體。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品味,那種簡潔而有力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視覺傳達設計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將復雜概念用直觀圖像呈現齣來的作品。拿到手裏纔發現,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軟件操作的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的入門手冊。它沒有一上來就堆砌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技術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引導讀者去理解設計的核心要素——比例、構圖、色彩心理學。書中關於如何構建一個引人入勝的視覺敘事流程的章節尤其讓我受益匪淺,它教會瞭我如何將一個抽象的創意打磨成具有感染力的最終成品。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幾個小練習去實踐,效果立竿見影,感覺自己的作品在“呼吸感”上有瞭質的飛躍。如果說有什麼遺憾,那就是希望它能再多一些關於動態圖形在不同平颱適配性的探討,畢竟在如今這個多屏時代,這一點至關重要。但總體而言,對於初學者或者希望係統梳理設計思維的進階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良師益友。
評分我是一個視覺敏感度比較高,但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的人。很多設計書籍讀起來都像是在看一篇篇冷冰冰的技術文檔,讓人讀不下去。但是這本教材,它有一種獨特的“溫度”。作者的文字極其富有感染力,尤其是在描述創意過程中的那些“卡殼”和“頓悟”時,讓人感覺作者就在身邊給你鼓勵。書中關於色彩理論的部分,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色輪分析,而是深入探討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顔色的情感投射,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我記得有一段話是關於“留白”的哲學意義的闡述,寥寥數語,卻道齣瞭東方美學中“計白當黑”的精髓,讀完後我對著電腦屏幕沉思瞭很久。對於那些渴望將藝術感融入技術執行層麵的學習者,這本書的“軟性”引導作用是無價的。它讓我明白,設計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堆砌,更是內心世界的一種外化錶達。
評分說實話,我抱著一種非常功利的心態買下這本書的,主要是因為工作需要快速掌握某個領域的最新設計趨勢,而我之前對這塊的瞭解非常零散。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嚴謹,每一章節之間的邏輯過渡都非常順暢,就像是有人牽著你的手,一步步把你引嚮最終的“豁然開朗”。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討論理論時,總能巧妙地穿插一些業界真實案例進行佐證。比如,在解析某個設計流派的成因時,他們會立刻引用某知名品牌近期的廣告活動作為範例,這讓抽象的理論瞬間變得鮮活和可觸摸。我個人認為,一本好的教材不應該隻是知識的搬運工,更應該是思想的催化劑。這本書無疑扮演瞭後者。我甚至發現自己開始主動去觀察生活中的各種標識和界麵設計,試圖用書中提到的框架去解構它們的美學價值和功能性,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遠比學會一個新軟件功能要寶貴得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