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象:
企业管理者、创业者
目录:
第 一 章 文明的最大公约数
01/新文明的思索 / 003
人性最大公约数 / 004
文明围绕资源展开 / 006
全球开放的海洋文明 / 007
小族群的以色列文明 / 010
02/文明中的中国族群 / 013
从孔子说到哲学与科学 / 016
开放的汉唐与闭关的明清 / 019
两次睁眼看世界 / 023
没有开放,何来文明发展 / 025
什么都不缺,但又什么都缺 / 026
“修身治国平天下”新解 / 028
中国社会何处去 / 029
03/族群间的文明激荡 / 031
东西文明差异 / 031
历史的终结? / 032
特朗普崛起与英国脱欧 / 033
04/科技革命引导文明 / 036
科学技术带来文明曙光 / 036
工业史也是文明史 / 039
05/宇宙是由波传递的文明 / 042
宇宙通过波传递 / 042
平衡体被打破的可能 / 053
第 二 章 让中国人看到全世界
01/中国经济的变与不变 / 057
做企业要看经济大势 / 057
凝聚动力发展经济 / 059
坚持市场经济的法治精神 / 062
民营企业家应走向贵族 / 066
解题产能过剩 / 068
中美共赢 / 069
华为印象 / 071
02/以洪荒之力发展制造业 / 076
新型制造产业 / 077
创造性 / 079
互联网+? / 081
人工智能 / 085
数字鸿沟 / 086
03/空间通信托起未来 / 089
让带宽像空气一样弥漫 / 090
军民融合助力军事信息化 / 094
第 三 章 伟大企业的味道
01/坚守 / 101
火凤凰与中国梦 / 101
曾经风雨 / 103
选择坚守 / 104
生命共同体 / 105
自我反省 / 107
02/专注 / 110
信息之路 / 110
中国天谷 / 111
技术认定 / 113
变革创新 / 113
简单管理 / 115
精英人才 / 117
03/经营 / 119
寻找客户平衡点 / 119
北京与深圳 / 120
政企双赢 / 123
天然全球化 / 124
资本市场 / 127
04/担当 / 129
科学家与企业 / 129
哲学家与企业 / 131
企业家精神 / 133
企业的责任 / 134
谷歌榜样 / 136
05/使命 / 138
认可基于人性的普世价值 / 139
构建企业信仰 / 141
企业必须有哲学与文化 / 143
企业文化程序化 / 145
探索本质规律 / 147
建立管控系统 / 149
如何成为伟大的企业? / 151
第 四 章 仰望星空的人
01/反观自我 / 159
自我 / 159
人格 / 162
信仰 / 165
02/经风历雨 / 168
阅读体验 / 168
大学生涯 / 172
立志实业 / 175
人体认识 / 177
本命自画 / 179
03/生活感悟 / 181
幸福 / 181
情感沟通 / 184
交友识人 / 186
家庭生活 / 191
诗人和哲学家 / 195
04/仰望星空 / 198
理想主义 / 198
侠义精神 / 200
爱国情怀 / 202
仰望星空 / 203
语录 / 206
内容介绍:
《观念的价值》一书,讲述一个年轻的创业者的心路历程。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走向都与对信息的获取有关。越是开放、越是拥有强大的信息量,那么文明程度也就越高。这是除了历史角度、政治维度外,从科学的视角来审视文明的演进,很有新意。
我之前有过阅读一些关于“成功学”或者“沟通技巧”类书籍的经历,但很多都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它从“观念”的本质出发,分析了为什么我们会持有某些观念,这些观念又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作者的论证逻辑严谨,引用的资料也非常扎实,但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枯燥。相反,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像醍醐灌顶,让我对自己过往的一些认知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同时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特别是关于“群体性思维”和“信息茧房”的剖析,让我对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明白了为什么“寻求最大公约数”如此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的必要性。这本书教会我,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思考去理解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在阅读之前,我可能习惯于从单一或者比较狭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对一些社会现象、人际交往中的分歧,往往会感到困惑甚至沮丧。但这本书,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理论或者观点,更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教会我如何去理解不同立场的人,如何去识别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如何在一个充满差异的世界里,找到那个能够连接彼此、促进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它没有强加任何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解框架。这种启发性的写作方式,让我觉得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仿佛与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在对话。我甚至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开始不自觉地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论,去处理一些曾经让我头疼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项目合作,效果出奇地好,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深信不疑。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的。“观念的价值”听起来就很有深度,而“寻求最大公约数”则给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希望。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无论是意识形态的差异,还是生活习惯的不同,都可能导致摩擦和冲突。这本书,就像一本指导手册,它并非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诀”,而是引导我们去审视“观念”本身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为的。作者非常巧妙地将一些复杂的哲学、心理学甚至社会学概念,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和贴近实际的例子来阐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同理心”和“视角转换”的章节,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更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再轻易地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这本书让我明白,寻求“最大公约数”并非是要牺牲自己的原则,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最终达成一种更具建设性和可持续性的共识,这种智慧在当今社会尤为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太吸引人了!封面采用了沉稳而富有质感的深蓝色,搭配烫金的书名“观念的价值:寻求最大公约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智慧的气息。我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很“有分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一种内在的厚重感。翻开扉页,纸张的触感温润而细腻,不是那种廉价的漂白纸,而是带有天然纤维的质感,读起来格外舒适。书页的排版也很讲究,字号适中,行间距合理,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一些插图(如果它有的话)或者装饰性元素,都与书名所传达的“观念”和“价值”的主题相得益彰,可能是一些抽象的几何图形,也可能是象征着不同思想碰撞的意象,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甚至会考虑把它作为一份有分量的礼物送给我的朋友,因为它传递出的品味和内涵,绝对能让收到的人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
评分作为一名对社会学和心理学有一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将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的书籍。“观念的价值:寻求最大公约数”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它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探讨了关于人类思想、决策以及群体互动中最核心的问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不同“观念”时所展现出的客观性和包容性,它鼓励读者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为什么”别人会持有不同的看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书中对“共识”形成机制的解读,也让我对政治、经济乃至日常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博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提供一种思考的工具和方法,让读者能够自己去发掘那些隐藏在纷繁复杂意见中的“最大公约数”。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也更能理解和包容那些与我不同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