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1:
书名:德国物权法(上册)(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系列)
书号:9787503646744
定价:108.00
作者/编者: [德]鲍尔,施蒂尔纳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02月
内容简介:
本教科书着重贯彻对不动产物权法与动产物权法的区分处理。对不动产权权法自成系统地予以阐述,笔者于1948年出版的《土地法》中,即曾法试。彼时的构思,如今在更广泛地基础上得以继续,并扩及至动产物权法。与此同时,笔者不仅努力将所谓的物权法边缘领域纳入整体阐述之中,还致力于处处揭示私法制度与公法间的关联。所呈现给读者的,应是当今法律现实的物权法。为达此一目的,本书更着重强调对各种法律事实的评价。
本书主要是写给年轻的法学工作者;故而,所采用的阐述风格,其目的也在于使他们能缓慢地、循序渐进地熟悉并掌握物权法上的疑难问题。
基本信息2:
书名:德国物权法(下册)=
书号:9787503665004
定价:108.00
作者/编者: [德]鲍尔,施蒂尔纳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物权法教科书自前版久已(1992年)售罄后,即急需新版面世。为便利读者,本次修订作有两项重要变动:其一,为方便浏览与阅读,全书采用标题方法;其二,为参引(本书)方便,全书在段落上采边码方法。书后之术语索引,有增加或调整,而在书前之内容提要后,增设更为详细的内容目录。本次修订,虽因标题以及便利阅读类的工作,在外观上使本书大幅增加(膨胀),但其内容量因增减大体相当,实际上并未增加多少。
本次修订以至1998年初的文献为准,而大量重要的新立法与判例,则顾及至1998年夏。法官对法实践中物权法构造所进行的控制,*先导致本书在不动产担保物权与动产担保物权领域中,需进行重大修订。而法律事实部分以及与公法之衔接内容,亦需进一步深化。此外,本次修订不仅要考虑支付不能法、制执行法、土地登记法、德国商法典与德国一般交易条件法的修改与变动,还要考虑欧洲法的发展趋势,因为物权法亦愈加受到该趋势影响。而就新联邦州中的物权法,本次修订尝试在书末新设一章,对其予以概述。
恰恰针对大型教科书,人们发问:谁应该将它们从头到尾看完呢?本次修订亦努力保持弗里茨·鲍尔所践行的基本理念:力求系统阐述所有重要(关键)问题及其与相近制度之关联、揭示重要法律事实之内涵、详列例案以助理解、采用大小印刷字体以保持目次清晰、于各章前列明提要以明其内容结构。就物权法核心内容,本教科书试图促使读者进行更为原则性的思考,对相关重要章节予以深化理解。此外,对查阅性的读者,本教科书在物权法所有领域,均提供相应线索,使其不仅获得知识性内容,而且获得基本理解。而读者对本书前版的热情接受,也使我们希望本书能一如既往地满足法律学习、法律实务以及法律研究各方面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提供“快捷的”知识性内容。
拿到这套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仿佛承载了德国法学界数百年的智慧结晶。封面的设计简洁而庄重,没有过多的花哨修饰,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学术权威。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其中一册,纸张的触感温润,印刷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虽然我并非专业的法学研究者,但我对德国法学的严谨和系统性一直非常钦佩,尤其是在物权法这个基础而核心的领域。我曾阅读过一些零散的德语法律文献,深感其逻辑的严密和推理的细腻。这本书的引进,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德国物权法思想的绝佳途径。我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德国物权法在基本原则、权利构成、变动以及保护等方面的独特视角和深刻见解。即便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我相信作者的注释和阐释也会为我打开理解之门。这套书在我看来,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扇通往德国法学殿堂的钥匙,是任何对民商法感兴趣的人士都值得拥有的珍藏。
评分第一眼看到这套书,就对其精美的装帧和厚重的分量印象深刻。硬壳封面,质感优良的纸张,都彰显了其作为“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系列”应有的水准。我是一名法律爱好者,一直对德国法学在民法,特别是物权法领域的成就充满敬意。我知道德国的物权法体系以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丰富的理论体系而闻名。这本书的引进,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一体系的宝贵契机。我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系统地学习德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比如物权公示原则、不动产登记制度、占有与所有权的关系等等。我深信,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认识物权法的本质,并进一步提升我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分析能力。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份知识的馈赠,它将引导我进入一个更加广阔和精深的法律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确实很精美,厚实硬壳,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感。翻开第一页,那印刷清晰的字体和流畅的排版,瞬间就让我感觉到了专业与用心。我尤其喜欢封面设计,那种低调而富有内涵的风格,与“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系列”这个定位十分契合。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内容,但仅从这外部呈现,就足以让人对它充满期待。我一直对德国法学在物权法领域的严谨和深刻有所耳闻,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这份宝贵学术财富的绝佳机会。我设想,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它会成为我案头的常客,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拓展思维的边界。无论是对于理论研究者,还是希望深入理解德国物权法体系的实务人士,这套书的价值都显而易见。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某个安静的午后,伴随着一杯咖啡,沉浸在这严谨的法条和精辟的论述之中,那将是多么惬意的学术时光。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和装帧都做得非常到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作为“名著系列”的品质。厚实的书壳,精美的印刷,以及那恰到好处的纸张质感,都传递出一种对学术的尊重。我虽然还未深入阅读,但仅从目录和章节划分,就能预见到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个人一直对德国法学在物权法领域的精细化和体系化研究非常感兴趣。我知道,德国的物权法理论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对权利的界定、物权的公示、变动原则等方面的论述,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德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核心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尤其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德国法学在处理复杂物权纠纷时的分析方法和裁判思路。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学术视野的拓展。
评分从外观上看,这套《德国物权法》就透着一股子“硬核”的学术气息。厚实的硬壳封面,搭配沉静的色调,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印象。我尤其欣赏其采用的纸张,触感细腻,颜色柔和,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部疲劳。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开始深入钻研书本的具体内容,但我对德国法学的研究成果一直有着极高的评价。从我零散接触的法律信息来看,德国在物权法领域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都堪称世界一流。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了解德国物权法精髓的机会。我设想,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当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翻阅这套书,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甚至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其深刻的理论分析、严谨的逻辑体系以及详实的案例阐释,帮助我构建起对德国物权法的全面认知。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种知识的投资,一种对学术追求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