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象:
对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信息经济感兴趣的人群 。
内容介绍:
本书为作者(信息社会转型问题专家王俊秀)关于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信息经济的最新思考,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宏观论述大国博弈,从现实到虚拟;下篇主要阐述中国如何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升维(度),具体又分企业、政府和社会治理。全书数据及案例丰富、观点新颖,特别是关于新经济、新技术、新思维、新常态的分析与预见,具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目录:
上篇 大国竞合
第1章 新格局新博弈 //002
01·大棋局:转型中的世界政经格局 //006
? 多极化 //006
? 亚洲世纪 //010
? 美中范式 //015
02·世界格局演变的动力 //021
? 条约体系 //027
? 区域化 //036
? 新技术 //041
03·信息时代的竞合特点 //042
? 创新和想象力的分界线 //042
? 能力之矛与规则之盾 //045
? 信息空间中的大国合作 //046
第2章 信息空间中的大国 //050
01·平台竞争 //052
? 全球互联网平台格局 //053
? 新的动态:多平台的统一之战 //057
? 聚合科技,脑机互联,意向经济 //060
02·各国的信息空间战略比较 //067
? 美国:进取型政策 //067
? 欧盟:保守型政策 //080
? 中国:螺旋型政策 //089
第3章 中国的跨越 //098
01·从高科技制造业到高科技服务业的全球竞争 //099
? 第一阶段:中国高科技制造业的崛起 //099
? 第二阶段:互联网平台带动的高科技服务业聚变 //104
02·网络平台驱动下的制造业系统升级 //113
? 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现实需求 //114
? 集群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升级之路 //116
下篇 中国升维
?
第4章 新世界主义Ⅰ //122
01·十大升维:引领新常态下的中国转型 //124
? 技术升维:信息技术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 //127
? 基础设施升维:“云+网+端”成为新基础设施 //129
? 生产要素升维:信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131
? 诚信升维:从传统征信向互联网征信过渡 //135
? 社会协作升维:大规模协作走向主流 //137
? 商业模式升维:B2C向C2B的跃迁 //139
? 产业组织形态升维:平台企业成为新经济的增长引擎 //142
? 互联网应用升维: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143
? 创业创新升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到来 //145
? 主权升维:信息空间主导权争夺愈演愈烈 //147
02·互联网经济体的兴起 //148
? 信息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主导力量 //149
? 信息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新要素、新基础设施、新主导权 //151
? 信息经济视野下的互联网经济体 //154
? 互联网经济体的兴起 //155
03·互联网+:实现融合的世界 //158
? 何为“互联网+” //158
? 如何实现融合 //160
? 行业融合展望 //164
04·小企业与大繁荣 //167
? 新组织模式的浮现:从“泰勒制”到“云端制” //167
? 信息时代的小企业之变:新网商 //170
? 新引擎铸就大繁荣 //179
? 2015年网商创业活跃度地区排行榜 //185
05·普惠经济:农村与全球化 //188
? 中国农村:因淘宝村而变 //190
? 从淘宝村到村淘 //195
? 全球化 //205
? 全球普惠 //209
06·“双十一”:新经济的狂欢节 //217
? “双十一”创造九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217
? “双十一”数据背后的四个特点 //219
? “双十一”背后的四大价值 //221
? “双十一”背后的五大启示 //222
第5章 新世界主义Ⅱ //226
01·互联网政府 //226
? “互联网+”战略的谋划者 //227
? 大数据战略的启动者 //229
? “云计算”产业的支持者 //231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者 //232
? 宽带提速降费的促进者 //233
? 教育-科研-创新机制改变推进者 //235
? 新经济的推动者 //236
02·各地勇于探索 //239
? 上网、上云、上数 //239
? DT城市 //241
? 前沿实践 //248
第6章 新世界主义Ⅲ //252
01·新治理体系的浮现 //252
? 互联网治理与软法 //252
? 互联网与司法 //255
? 平台化治理:网规创新 //256
? 社会化治理:调解创新 //262
? 大数据治理:手段创新 //266
02·网络化治理:中国与世界 //271
? 中国的“网络化治理” //272
? 全球的“网络化治理” //273
尾声 //275
作者介绍:
王俊秀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互联网实验室联合创始人,长期关注互联网、信息社会和中国转型。
曾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主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研班“信息社会”课程;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学术顾问。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作者似乎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用一种沉静而又富有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他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将复杂的经济理论,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巧妙地融入其中。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亲眼目睹着中国经济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搏击前行。书中对“升维”概念的解读,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一个冰冷的经济术语,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的过程。作者描绘了信息技术如何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如何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业形态,以及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中国经济转型时所展现出的理性与前瞻性。他既肯定了中国在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深刻剖析了其中存在的挑战与瓶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时也对如何在新时代中抓住机遇,实现个人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能引发思考的书。作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信息时代中国经济“升维”的宏大画卷。他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引领我们去理解事实背后的逻辑和驱动力。书中对“升维”的理解,远超出了物质财富的增长,它更多地指向了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一种更加智能、高效、协同的经济运行模式。我喜欢作者在分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而又充满激情的风格。他既能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又能深刻认识到前行道路上的挑战。他提出的“升维路线图”,并非一套僵化的指令,而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指引,鼓励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阅读此书,我仿佛获得了一把钥匙,能够开启理解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脉络的大门。书中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新兴产业的预测,都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它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变革的宣言,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积极探索,勇于创造,共同谱写中国经济升维的新篇章。
评分一本在书架上偶然瞥见的书,封面设计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厚重,让我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它承诺带领我们穿越信息时代的复杂迷宫,勾勒出中国经济“升维”的宏伟蓝图。这样的宏大叙事,总能激起我内心深处的探索欲。在信息爆炸、技术更迭日新月异的当下,理解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洞察未来的趋势走向,仿佛是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个体都应具备的生存技能。这本书的题目就点明了其核心——“新经济”与“信息时代”的交汇,以及中国在这个大背景下的“升维路线图”。“升维”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增长,更是一种跃迁,一种更高维度的存在状态。我期待着作者能为我揭示,在数字浪潮的席卷之下,传统的经济模式将如何被颠覆,新的增长引擎又将从何处点燃。信息时代赋予了经济新的生命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应对之道,其转型路径,无疑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深刻的洞察,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能有切实的案例分析,让我感受到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在信息时代的航行轨迹,以及它所能达到的全新高度。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对“信息时代”的定义和对“升维”过程的细致描绘。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技术名词,而是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如何改变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资源配置方式,从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飞跃。他勾勒出的中国“升维路线图”,是一幅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画卷,它详细阐述了中国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全球资源,在信息时代占据领先地位。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论述,以及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如何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作者的分析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让原本枯燥的经济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他不仅提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给出了解决方案,勾勒出了中国经济实现“升维”的具体路径和关键步骤。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了解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在信息时代把握机遇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鼓励我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拥抱变革,积极参与到这场伟大的时代转型之中。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被作者对宏观经济趋势的敏锐洞察力所折服。他并没有局限于某个具体的行业或技术,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探讨了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结构、生产方式乃至思维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书中对“升维”的阐述,并非简单的经济指标的提升,而是指一种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形成。作者将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视为驱动这种“升维”的关键要素,并深入分析了它们如何在各个领域重塑价值创造的链条。尤其吸引我的是,书中对中国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定位,以及其可能采取的发展策略。我们都知道,中国正经历着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而信息时代恰恰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经济现象梳理得如此清晰,如何构建出一个逻辑严谨、层层递进的“升维路线图”。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经济读物,更是一部关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预言书,它挑战着我们固有的认知,激发着我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