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想养生,跟着中医学几招
定价:26.00元
作者:赵晴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11290759
字数: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作序,十大知名院士联袂推荐,“中国十大周报品牌”“中国十强行业媒体”健康时报真诚奉献,,实用的健康保健丛书。 疾病以预防为先,预防以教育为先。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的知识和理念,培养公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健康,远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造福个人,造福家庭,造福全社会。愿健康时报的健康丛书,成为百姓身边的健康顾问,守护健康,守护生命。
内容提要
《想养生,跟着中医学几招》是健康时报创刊十周年精彩记录系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6个部分:在家就能做的保健;小食疗能有大功效;有些“偏方”不可信;治这些病可以看中医;那些和中医有关的传奇;中药,你吃对了吗。本书是健康时报十年来所刊登的关于传统中医的文章的一次精选结集,所选文章集中体现了传统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普及性, 是指导公众健康生活的延续和深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9787111290759 想养生,跟着中医学几招》的出版,着实让我这个常年处于“亚健康”边缘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原本以为养生这事儿得是退休老干部们才该关心的,结果翻开书页,立刻被那种平易近人的语气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像是邻家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辈在娓娓道来,手把手教你如何调理气血,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起居来预防疾病。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脾胃”重要性的阐述,书中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中医理论变得清晰易懂,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瞬间领悟。比如,它将脾胃比作“后天之本”的发动机,一旦出了问题,全身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接触中医养生的门槛,让我感觉养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可以立刻在生活中实践的智慧。读完之后,我甚至开始留意起自己三餐的时间和食物的搭配,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确实让人受益匪浅,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关注自身健康的朋友们。
评分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我的作息和运动习惯,尤其是在“子午流注”的理论指导下,我开始留意一天中不同时辰的养生重点。比如,过去我习惯在晚上十点后还在处理工作邮件,现在我尽量在十一点前进入休息状态,并且配合书中推荐的简单拉伸动作。这种微小的改变,在短短几周内,竟然带来了身体状态的明显改善,早晨起床时的那种“沉重感”减轻了不少,精神状态也更集中了。这本书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它没有要求读者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专注于那些可以融入日常琐碎的“小习惯”。它教你如何在家中简易操作,而不是一味地鼓吹你去购买昂贵的保健品或去高消费的养生馆。它传递的是一种“自我赋能”的理念,让我们相信,自己的身体自己可以做主,通过科学的方法,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种实操性和代入感,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评分从一个长期关注传统文化和实用技能的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套养生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在普及一种健康的生活哲学——即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整体。书中对五脏六腑与季节、情绪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我对“情志致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过去总以为情绪问题和身体健康是两码事,但这本书通过中医的视角,将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我开始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阅读过程中,时不时会冒出一些让我恍然大悟的句子,比如关于如何通过简单的叩击或揉按来激活身体的自愈能力。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是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它不带有任何强迫性,只是以一种充满智慧的口吻邀请你一同探索身体的奥秘。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养生,是从内而外的和谐统一,而非外表的雕琢,这份深刻的体悟,是我阅读众多健康书籍中收获最大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风格也十分考究,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眼睛的舒适度非常重要。我发现这本书的用纸质感很好,墨色浓淡适宜,即便是晚上在台灯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更重要的是,它在结构上做了很多巧妙的安排,比如在关键知识点旁会设置“小贴士”或者“常见误区”,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我过去看书容易走神,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有层次感,每章的过渡都自然流畅,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例如,它在讲解如何根据舌苔判断身体状况时,配上了清晰的图示,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对于像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总的来说,它在保持专业深度的同时,做到了极致的易读性,这在同类书籍中是相当难得的,显示了出版方的用心良苦。
评分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的,市面上讲养生的书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夸大其词,给人一种“包治百病”的错觉。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侧重于“未病先防”的理念,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而不是临时的“食补”秘籍。作者的叙述逻辑非常严谨,从基础的经络穴位认知,到四季的养生侧重点,层层递进,如同在搭建一座坚固的健康大厦。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具体方法时,总是会给出多种选择,考虑到不同人的体质差异,而不是一刀切地要求所有人都去做某件事。比如,对于失眠的调理,书中不仅提到了艾灸和按摩,还结合了情志的疏导,非常全面。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尊重和现代生活的结合,使得这些古老的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一本养生指南,更像是一部引导我们回归自然、倾听身体声音的哲学小册子,读起来让人心静神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