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
定价:33.80元
作者:毛世平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505874183
字数:270000
页码:23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股权集中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下,控制人通过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交叉持股和发行具有双重投票权的股票等方式,以较少的现金投入获得了较多的控制权,使得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所有权发生分离,偏离“一股一票”的原则。在此情形下,控制人的利益系由其现金流所有权来体现,而非由大股东直接持股比例来反映,仅拥有上市公司中间控制者的资料不能准确理解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另一方面,如果基于控制人的直接股权结构来研究金字塔控制结构下多个控制人股权制衡的治理效应时,存在的缺陷更为明显:从控制人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多个直接控制人可能是一致性行动人,这是同一个控制人对上市公司采用多链条加强控制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多个直接控制人是监督还是共谋,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以上市公司控制人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研究更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
普遍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制结构是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实施控制为主要和为常用的方式,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控制人和其他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控制人对其他社会中小投资者的掠夺往往是通过金字塔控制结构实现的,那么,实施隧道行为是否是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原因?面对控制人的隧道行为,其他社会中小投资者为何还继续投资于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公司?控制人构建不同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何种经济后果?这些都是需要检验的实证问题。由此,公司治理领域中金字塔控制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这一前沿性课题成为本书的研究主题。
在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集中型的股权结构和控制人普遍采用金字塔控制结构控制上市公司的背景下,由于控制权和现金流所有权是研究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基础,它们对控制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影响,本书尝试从影响控制人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因素作为起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上市公司金字塔控制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
本书首先进行文献综述,其目的在于尝试建立一个研究金字塔控制结构下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从而为形成本书的研究框架奠定基础。随后的制度背景分析则是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特征和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的分析。为以后各章的展开提供研究背景。
本书的实证研究首先基于中国资本市场变迁具有强制性变迁和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具有外生性的特征,从产权性质(类型)、控制人的委托管理形式、金字塔控制结构(类型)和股票发行制度四个角度对控制人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产权性质的差异导致了上市公司中和非控制人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差异;不同层级控制人对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的控制权获得方式影响了创始型和非创始型家族控制人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2)控制人通过金字塔控制结构条控制链控制上市公司而采取的不同委托管理形式对控制人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显著性影响。(3)金字塔控制结构的不同类型及其控制方式的复杂程度均能够对控制人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差异性影响。(4)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变迁对控制人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的股票发行制度导致控制人不同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
本书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金字塔控制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产权安排是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基本影响因素,但对控制人构建分离型和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的激励是不同的;当控制权与现金流所有权对应时,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可能性不明显。(2)现代公司的有限责任原则是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越大,終极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对其实施控制的可能性越高。(3)通过实施隧道行为而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成为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影响因素,但对控制人构建分离型和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的激励程度是不同的;隧道行为的掠夺效应越大,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可能性越高。(4)公司负债融资和公司盈利能力是影响金字塔控制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负债和较高资产收益率的上市公司,其他中小投资者投资于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可能性较高。(5)当存在权益融资的杠杆效应时,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越大,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可能性越高;当权益融资的杠杆效应消失时,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越大,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可能性越小;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大,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可能性越高。(6)控制人对上市公司控制的委托管理形式的出现是金字塔控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控制人委托管理形式的产生,金字塔控制结构形成的可能性越大;相对于非控制人,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可能性更高。(7)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成为金字塔控制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越弱,金字塔控制结构形成的可能性越大。
本书建立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金字塔控制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金字塔控制结构是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实施控制的主要方式,不同的金字塔控制结构类型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后果。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产生负面的治理效应,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产生正面的治理效应,在考虑了控制人的性质和不同的委托管理形式后,不同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各自不同的治理效应并没有因此而改变。(2)复杂的多链条控制方式放大了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和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各自的治理效应。(3)相对于非控制人,控制人构建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控制上市公司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治理效应,导致上市公司价值的降低;控制人构建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上市公司能够产生正面的治理效应,提高了上市公司价值。(4)控制人不同的委托管理形式对上市公司产生了不同的治理效应,混合型控股公司的委托管理形式对上市公司价值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治理效应,纯粹型控股公司的委托管理形式对上市公司价值产生了显著性不稳定的负面治理效应,控制人通过事业单位法人的委托管理形式来控制上市公司终对公司价值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治理效应。暗含的政策含义在于,混合型控股公司的委托管理形式是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实施控制的理想选择。
本书通过对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的股权制衡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股权制衡能够产生权益效应,多个控制人控制联盟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集中度越高,公司价值越大;现金流所有权集中度的治理效应大于控制权集中度的治理效应;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会抵减多个控制人控制联盟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集中度的治理效应,而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则可增强其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集中度的治理效应。(2)从多个控制人控制联盟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均衡分布的角度看,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的股权制衡效应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发挥是有其条件限制的;当多个控制人持股比例基本相同时,股权制衡能够产生正面的治理效应;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会抵减此条件下的股权制衡的正面治理效应,而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可增强此条件下的股权制衡的正面治理效应。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下,多个控制人控制联盟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均衡分布能够降低公司价值;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下,多个控制人控制联盟的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均衡分布有助于提高公司价值。(3)不同性质、性质相同而类型不同的多个控制人控制联盟共同控制上市公司产生了不同的治理效应。位于高层级的多个控制人组成的控制联盟共同控制上市公司能够提高公司价值,而低层级的多个控制人组成的控制联盟共同控制上市公司则降低了公司价值;高层级的控制人与非控制人组成的控制联盟共同控制上市公司能够提高公司价值,而低层级控制人与非控制人组成的控制联盟共同控制上市公司则降低了公司价值;家族控制人作为控制人与低层级控制人或家族、集体企业控制人组成的控制联盟共同控制上市公司降低了上市公司价值。
本书实证检验的结论暗含了以下政策含义:(1)控制人应正确行使所有者权利。尤其是低层级控制人能否正当行使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直接涉及社会正义和公平价值的实现与否以及实现的程度。基于作为股东的特殊性,他们既是所有者又是监管者,作为所有者应该制定清晰、稳定的所有权政策,保证其有足够的透明度。股东应该在法定框架内行使所有者权力,不允许股东享有特权;作为控制人与其他主体作为控制人时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不能滥用其在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损害其他中小投资者的利益。(2)强化、细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透明的信息披露有利于监管部门和其他投资者深入地对上市公司和控制人进行评估,建立起控制人的声誉记录,从而约束控制人的掠夺行为。(3)增加对其他社会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强度,增大控制人实施掠夺行为的支付成本。约束控制人掠夺行为根本的办法是在立法中建立“揭开公司面纱,追溯控制人”制度。(4)调整中国上市公司形成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在上市公司中形成持股比例相近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多个控制人控制联盟所有权结构的理想选择。总之,控制人正确行使所有者权利、持股比例相近的股权制衡的产权安排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之相互作用是提高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根本所在。
目录
作者介绍
毛世平,男,山东省平度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非执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员;曾任及现任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经济咨询专家,美国堪萨斯州
文摘
序言
从书名“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来看,我猜测这本书可能深入探讨了某种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在经济学研究中,常常会将一些具象化的事物或概念,比如“金字塔”,用来比喻抽象的理论框架。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具有比喻性的研究视角,因为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复杂的经济现象。设想一下,古代金字塔的建造,其层层递进的结构,从下到上权力、信息和资源是如何流动的?这种结构在现代经济体中,是否可以类比为一些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甚至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而“控制结构”这个词,又让我联想到权力分配、决策机制、利益博弈等关键的经济学命题。作者很可能在书中会分析,导致形成某种特定的“金字塔式”控制结构的各种原因,这些原因可能包括历史遗留、制度环境、技术进步、文化传统等等。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控制结构又会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是效率的提升,还是资源的浪费?是创新活力的激发,还是市场竞争的扭曲?这些问题都非常吸引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深入的分析和有力的论证,让我对经济组织的内在运行机制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严谨、学术的感受,金字塔作为象征,本身就带有神秘与智慧的色彩,配以“经济科学出版社”的标志,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单从书名“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来看,就能感受到作者试图将一个宏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概念,与具体的经济学理论相结合。金字塔,作为古代文明的奇迹,其建造过程必然涉及复杂的组织、资源调配、技术创新等,这些无疑都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控制结构”,则让人联想到现代经济中的公司治理、产业结构、市场监管等,探讨它们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充满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我尤其对“影响因素”这部分感到好奇,究竟会是哪些深层次的社会、文化、政治因素,抑或是纯粹的经济原理,共同塑造了金字塔式的控制结构?而这些结构又如何像古代金字塔一样,在现代经济中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是“后果”,这让我对书中可能呈现的案例分析和理论模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它似乎承诺着一次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经济学探索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给我一种宏大叙事的感觉,仿佛要从一个非常基础的、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概念出发,去解读当下复杂的经济现象。金字塔,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之一,其背后必然存在着一套极其精密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体系。将其类比为现代经济中的“控制结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究竟是什么样的“影响因素”导致了这种“金字塔式”的控制结构的形成?是技术壁垒?是信息传递的成本?是权力分配的逻辑?还是文化传承的基因?我猜测作者可能会从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些因素。而紧随其后的“经济后果”,则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种控制结构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了市场的活力?是优化了资源配置,还是加剧了贫富分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也许是通过严谨的计量模型,或是通过详实的案例研究,来解答这些疑问。
评分刚看到这本书名“金字塔控制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和思考深度的题目。将“金字塔”这个古老而充满象征意义的结构,与现代经济学中的“控制结构”概念相结合,本身就充满了跨学科的魅力。我很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理解和界定“金字塔控制结构”的?是企业内部的层级管理,还是产业内部的寡头垄断?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方式,还是国际贸易中的权力格局?而“影响因素”的部分,更是勾起了我的探索欲。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塑造了这种看似稳固却又可能潜藏危机的控制结构?是经济周期的波动,是技术变革的冲击,是制度的演进,还是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多元化的解读,甚至可能涉及到一些非经济的因素。当然,最核心的部分还是“经济后果”。这本书如果能深刻分析这种控制结构对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创新活力、资源分配等方面带来的具体影响,那将极具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座桥梁,连接历史的智慧与当代的经济挑战,为我们理解复杂经济世界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古代埃及宏伟的金字塔,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严密组织和巨大工程。将“金字塔”这一意象与“控制结构”及“经济后果”联系起来,这无疑是一种极具启发性的切入点。我推测,作者可能旨在揭示在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组织或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层级分明、权力集中的“金字塔式”的控制模式。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种模式的形成?是规模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选择?还是历史惯性与路径依赖?这些都可能是书中会涉及到的探讨方向。而更吸引我的是“经济后果”这一部分,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梳理,更会关注实际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例如通过集中控制提升效率、实现战略目标;还是消极的,例如导致僵化的决策、扼杀创新、加剧不公平?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具体的案例,通过对历史或现实经济现象的分析,来佐证作者的观点。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看到了一个宏大的研究视野,它试图连接古代文明的智慧与现代经济的挑战,这一点非常令人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