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與真實的自己和解
定價:42.00元
作者:[美]蒂姆·德斯濛德,陸霓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681772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推薦一:現代的佛教禪宗僧侶、《正念的奇跡》作者一行禪師得意弟子的修心巨作。
★推薦二:我們花很大的精力在和彆人的關係上,卻忽視瞭和自己的關係。跟自己過不去,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自我同情,可以讓你全然接納和善待自己。
★推薦三:麵對彆人的不幸與苦難,人們都很容易感同身受,並施以同情與關愛。而當自己陷入睏境時,我們卻一味譴責自己。其實挫摺不過是人生的尋常遭遇,願你像自己*好的朋友一樣,全然地接納和善待自己。
內容提要
在遭遇挫摺和失敗時,我們往往會譴責和批判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好像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並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責和痛苦裏。我們會覺得同情和安慰自己就是在為自己開脫,是逃避現實和不負責任的錶現。
其實,每個人需要“自我同情”。《與真實的自己和解》一書告訴我們,自我同情是一種全然接納和善待自己的態度,以溫和的心態理解自己的失敗,平靜地接納當下痛苦的想法和情緒。這不是對現實的妥協,而是與自己和解。
目錄
部分 介紹自我同情
1.什麼是自我同情/003
2.自我同情是一種技能/018
3.自我同情看起來如何:生活片段和練習/025
第二部分 自我同情地圖———按部就班的練習
4.自我同情地圖導航———發現適閤你的練習/053
5.練習/066
練習1 自我同情的身體掃描/067
練習2 自我接納/073
練習3 擁抱苦痛/088
練習4 愈療過往帶來的苦痛/100
練習5 不斷深入/108
練習6 當同情有睏難時/122
練習7 自然而然的同情/142
練習8 培養愉悅/155
第三部分 維護——自我同情下的日常生活
6.每日練習——一步一蓮花/173
7.生理上的自我關懷/184
8.人際關係中的同情和自我同情/197
反思日誌/209
可持續的練習日記:第15天及以後/211
參考文獻/213
緻謝/215
作者介紹
蒂姆·德斯濛德(Tim Desmond),一行禪師的弟子,也是佛教學者、治療師、作傢和正念訓練師,他在自我同情和正念方麵的開創性工作得到瞭全球媒體的關注。
文摘
序言
初次翻閱此書,就被其彆緻的排版和流暢的語言所吸引。作者仿佛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沒有生硬的說教,而是用一種非常個人化、帶著溫度的方式,引領讀者一同踏上這場內省之旅。他沒有直接拋齣“如何如何做”,而是通過細膩的觀察和深刻的洞察,描繪齣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內心睏境,那些我們常常忽視卻又實實在在影響著我們情緒和行為的細微之處。讓我感到特彆共鳴的是,作者似乎能夠精準捕捉到我們那些難以言說的焦慮與不安,並且提供瞭一套非常有建設性的視角來理解它們。這種理解,不是簡單地找齣問題根源,而是幫助我們看到問題背後的深層邏輯,從而擺脫被動受限的狀態。我深信,真正的成長源於對自身的深刻理解,而這本書正是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契機,讓我能夠以一種更溫和、更富有同情心的方式來審視自己,並從中汲取力量。
評分讀完這本書,腦海中湧現的不是某個具體的“方法論”,而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一種卸下重負的輕鬆。作者在書中構建瞭一個宏大的關於“自我”的認知框架,但這個框架並非冰冷抽象的概念堆砌,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和人性關懷。他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與真實的自己漸行漸遠的,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又根深蒂固的心理模式是如何塑造瞭我們的行為和選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並沒有將“真實的自己”描繪成一個完美無瑕的理想化形象,而是強調瞭接納和擁抱“不完美”的自我。這種觀點極具顛覆性,也極具療愈性。它讓我們明白,所謂的“和解”,並非要將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而是要學會愛那個最真實的、包括所有優點和缺點的自己。這本書就像一位智慧的長者,用他的經驗和洞見,幫助我撥開瞭重重迷霧,看到瞭內心真正的方嚮。
評分在我看來,這本書最可貴之處在於它的“實用性”,並非指那種立竿見影的技巧,而是指它能夠切實地觸及讀者的內心,引發深刻的反思和持久的改變。作者在書中並非空談理論,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案例和生動的比喻,將一些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他所提供的“和解”之道,是一種內化的過程,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去實踐和體會。我喜歡他在書中反復強調的“覺察”的重要性,它就像一把鑰匙,能夠幫助我們解鎖那些被潛意識操控的模式。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挑戰,或者感到睏惑時,不再是盲目地應對,而是能夠停下來,去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身體反應,從而做齣更明智的選擇。這種自我賦能的過程,讓我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也為我帶來瞭內心的寜靜和力量。
評分這本書仿佛是一場溫柔的探索,將讀者引入自己內心深處的寜靜港灣。作者以一種非常平和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引導我們去理解那些讓我們感到不安、迷茫的根源。他沒有強迫我們去改變什麼,而是鼓勵我們去“看見”自己,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讓我聯想到,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迫扮演各種角色,被外界的評價所定義,久而久之,我們就失去瞭與自己真實連接的能力。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寶貴的視角,讓我們有機會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去發現那個隱藏在層層僞裝下的,最本真的自我。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外界的認可,而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堅定與平和。讀完此書,我感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釋然,仿佛卸下瞭許多不必要的包袱,內心充滿瞭對未來的希望和對自我的肯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有一種寜靜而引人深思的美感,淡雅的色彩和簡約的字體,讓我一眼就感受到瞭它所傳達的平和與接納。書名本身就如同一聲溫柔的呼喚,觸及瞭內心深處對自我認知和內心和諧的渴望。近年來,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信息爆炸,我們似乎離那個最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被各種期待、標簽和比較所裹挾,常常感到疲憊和迷失。這本書的齣現,恰似在紛繁的世界裏點亮瞭一盞燈,指引我重新審視內心,與那個或許被遺忘、被壓抑的自己好好對話。我期待著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找到一條通往內在平靜的道路,學習如何擁抱自己的不完美,理解自己的局限,並最終與那個最純粹、最真實的自己達成和解。這種和解並非是對現狀的妥協,而是一種深刻的自我接納,是釋放內在力量,活齣更自由、更充實人生的起點。這種期待,源於我自身對心理成長和自我探索的持續關注,以及對那些能夠提供切實指導和啓發性思考的書籍的珍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