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治勋围棋定式精解:185道经典问题掌握基本定式9787115450982 人民邮电出版社

赵治勋围棋定式精解:185道经典问题掌握基本定式9787115450982 人民邮电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赵治勋 著
图书标签:
  • 围棋
  • 定式
  • 赵治勋
  • 棋谱
  • 入门
  • 技巧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经典
  • 问题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0982
商品编码:2952879550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赵治勋围棋定式精解:185道经典问题掌握基本定式
作者 【日】赵治勋
定价 39.8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 9787115450982
出版日期 2017-05-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赵治勋围棋定式精解:185道经典问题掌握基本定式》由知名韩国旅日超围棋棋手赵治勋专为广大围棋爱好者创作。引言部分介绍了定式的思考方法;章至第3章介绍了围棋的星定式,共有50个问答,并将使用过星定式的棋谱汇总整理;第4章至第6章介绍围棋的小目定式,共有58个问答,并将使用过小目定式的棋谱汇总整理;第7章找出未完成的定式,共有27个问答,需要自己思考如何落子。通过对定式思考方法的学习,以及对星定式和小目定式的练习,直至自己找出未完成的定式,读者的围棋水平将在《赵治勋围棋定式精解:185道经典问题掌握基本定式》的帮助下有显著提高。《赵治勋围棋定式精解:185道经典问题掌握基本定式》对于围棋爱好者来说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入门指导书。

   作者简介
赵治勋 1956年生于韩国釜山市。1962年到日本,拜木谷实九段为师。1968年11岁时成为围棋职业初段。1971年升为五段。1981 年升为九段。1975年在2期职业十强战中获得个冠军头衔,之后在各项棋赛中大显身手。1980年获得名人战冠军。至1984年为止蝉联五届名人战冠军,获得“名誉名人”称号。1981年又获得名人、本因坊、十段、鹤圣四项冠军。1983年获得棋圣战冠军。一人同时拥有三大冠军头衔。蝉联三届棋圣战冠军。1987年获得天元战冠军,成为历史上位大满贯获得者(获得七大冠军头衔)。1989 年再次获得本因坊战冠军,之后蝉联十届该项冠军,因而被授予“二十五世本因坊”的称号。1996 年,时隔11年他再次获得名人战冠军,第二次一人同时拥有三大冠军头衔,打破了由二十三世本因坊坂田荣男所保持的纪录。2014年获得第四届大师杯冠军。到2014年9月为止,共获得73项冠军头衔。到2012年为止,共获得1400次对局胜利

   目录
前 言…………………………………………………3

引 言 定式的思考方法……………………………5

章 星定式 …………………………………… 21

第2章 星定式一览 ……………………………… 75

第3章 星定式选择题 …………………………… 87

第4章 小目定式 …………………………………153

第5章 小目定式一览 ……………………………227

第6章 小目定式选择题 …………………………245

第7章 找出未完成的定式 ………………………295


   编辑推荐
七小龙之首、21世纪初中国围棋界领军人物 常 昊九段 世界冠军 时 越九段 中日围棋友好大使、围棋教育专家 孔令文七段 弈招围棋(围棋TV网)创始人 赵守洵五段 联袂推荐! 日本位七大头衔战大满贯获得者、本因坊十连霸、二十五世本因坊 赵治勋 毕生经验荟萃! 围棋爱好者、初学者也能看懂,入级选手一目了然的棋力提升秘籍! ·526幅棋谱,图文讲解基本定式·185道问题,掌握定式一本就够·正误解法对比分析·多步展开,棋局走向一目了然

   文摘




   序言

围棋定式智慧的传承与探索 围棋,这项拥有千年历史的智力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爱好者。从黑白棋子在棋盘上的交织,到错综复杂的对局博弈,围棋蕴含着深邃的哲学与战略。而定式,作为围棋开局阶段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无数棋手研习的重点。它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无数实战检验的经典招法,能够帮助棋手迅速占据有利局面,为后续的攻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乏味的定式大全,而是一次关于围棋定式智慧的深度挖掘与传承。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带领读者一同走进围棋定式的世界,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感受其精妙之处,并最终将这些智慧融会贯通,应用于自身的棋局之中。 一、定式的价值:为何如此重要? 在开始探索定式本身之前,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定式在围棋中的价值。许多初学者可能对定式感到困惑,认为它们是死记硬背的招法,缺乏创造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效率与基础: 定式如同棋局的“高效导航系统”。在信息爆炸、局势瞬息万变的棋局开局阶段,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定式,能够帮助棋手快速形成有效的子型,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节省大量的思考时间。它为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让你可以在此之上进行更复杂的构思和战略部署。 逻辑与演变: 每一种定式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经过无数棋手的反复推敲和实战检验,形成了其内在的逻辑性。理解定式背后的原因,例如为什么某个点是最佳的收官点,为什么某个分支会带来不利,能帮助你领悟围棋的全局观念和局部判断能力。定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局面下,同样的定式也会衍生出不同的变化,这种演变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围棋智慧。 攻防的艺术: 定式不仅是进攻的手段,更是防守的艺术。它教会你如何在局部冲突中取舍,如何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限制对手的发展。理解定式的攻防平衡,能够让你在开局阶段就掌握主动权,或是在不利局面下寻求最优解。 学习的阶梯: 对于初学者而言,定式是认识围棋、入门围棋的绝佳途径。它们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让你能够逐步建立起对棋形的感知和对局势的判断能力。通过学习定式,你能够更快地理解棋谱,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棋艺。 通往高手的桥梁: 即使是顶尖棋手,也无法脱离定式。只不过,他们对定式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能够根据实战的细微变化,灵活地在定式中进行变奏,甚至创造出新的定式。可以说,熟练掌握并深刻理解定式,是通往围棋高手之路的必经之路。 二、定式背后的智慧:不止于招法 本书着力于展现定式背后的智慧,而非仅仅罗列招法。我们认为,真正的定式学习,是理解“为什么”而非“是什么”。 空间意识的培养: 许多定式都涉及到棋盘上不同区域的价值判断。通过学习定式,你可以逐渐培养对棋盘空间的敏感度,理解哪些区域在开局阶段更为重要,哪些区域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例如,在角部的定式中,争夺角落的效率与外围的厚薄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权衡。 厚薄的理解: 在围棋中,“厚”意味着力量的集中和潜在的攻击力,“薄”则表示容易受到攻击或者缺乏潜力。定式往往会围绕着如何构建厚势,或者如何利用对手的薄弱之处展开。理解定式中厚薄的形成与转化,能够让你更好地把握全局的战略走向。 效率的追求: 围棋的本质是效率的竞争。在有限的时间和步数内,如何以最少的子力取得最大的收益,是每一个棋手都在追求的目标。定式中蕴含着极高的效率原则,它告诉你如何在特定局面下,以最优的手段实现目标。 得失的衡量: 围棋的对局,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衡量得失的过程。每一个落子,都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伴随着损失。定式教会我们如何理性地衡量局部得失,如何在看似微小的利益面前做出取舍,从而为全局的胜利奠定基础。 变化与应变的哲学: 围棋的魅力在于其无穷的变化。即使是相同的开局,由于棋手不同的思路和落子,也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局面。定式并非僵化的公式,而是提供了应对各种变化的“基石”。理解定式中隐藏的变化,并学会如何根据对手的应变来调整自己的下法,是成为优秀棋手的关键。 三、精选经典:重温围棋的“黄金时代” 本书精选了围棋历史上涌现出的许多经典定式。这些定式或许来自古谱,或许源于现代的顶尖对局,它们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谱的传承: 那些流传千年的古谱,记录着围棋最初的智慧。它们或许风格古朴,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经久不衰。我们将从古谱中挖掘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定式,带领读者感受围棋的“本源”。 现代的演变: 随着围棋理论的发展和棋手的创新,许多经典的定式也在不断被深化和演变。现代围棋定式更加注重全局的协调和效率,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更加复杂的变化。本书将呈现这些现代定式,展现围棋理论的进步。 实战的检验: 许多经典的定式都来自于顶尖棋手在实战中的运用。我们将通过分析这些实战中的定式应用,来体会定式在真实对局中的力量和智慧。 四、学习方法:如何真正掌握定式? 仅仅了解定式的价值和经典案例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它们。 理解而非记忆: 再次强调,不要死记硬背。理解定式背后的逻辑,思考每一步棋的意图,这样才能在遇到近似局面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分类与归纳: 将定式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例如角部定式、边定式、定式中包含的常见棋形等,有助于梳理和记忆。 多维度学习: 结合棋谱、讲解视频、实战对局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加深对定式的理解。 实战演练: 将学到的定式应用到实战中,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和深化记忆。在实战中遇到问题,再回到理论学习中寻找答案。 反思与总结: 每次对局后,都要对定式的运用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不断优化自己的定式理解。 寻求指导: 如果有机会,请教有经验的棋友或教练,他们的指导能够帮助你少走弯路,更快地进步。 五、围棋的未来:定式的新探索 围棋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定式也是如此。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围棋理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AI给围棋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更深层次的理解,许多过去被认为是“定式”的招法,在AI的计算下,其优劣性被重新评估,新的“AI定式”也逐渐涌现。 本书也将适时地探讨AI对围棋定式的影响,以及未来围棋定式可能的发展方向。这并非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传统的定式,而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新的围棋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对围棋的理解。 结语 围棋定式,是围棋的基石,是智慧的载体,是通往胜利的桥梁。本书希望通过对经典定式的精解,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围棋的奥秘,掌握实用的棋艺技巧,从而在围棋的世界里,体验更多的乐趣,取得更大的进步。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围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超越,最终领略围棋的无限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心。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稳的色彩搭配和精良的纸张质感吸引了。封面设计得大气又不失典雅,透露出一种老派棋谱的韵味,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在棋盘前凝神静思的时光。内页的排版清晰度更是值得称赞,无论是棋谱的布局还是文字的注释,都留足了足够的空间,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拥挤。尤其是一些关键变化图的标注,使用了不同的字体和颜色来区分,使得复杂的对杀和手筋能够一目了然,这一点对于需要反复揣摩定式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棋书,除了内容本身要有深度之外,载体本身的质感和易读性也至关重要,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拿在手上很有分量感,也让人更愿意花时间去沉浸其中,而不是匆匆翻阅。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社在出版专业围棋书籍上的专业态度和对读者的尊重。

评分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定式”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那些教科书式的招法,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步选择背后的逻辑和意图。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定式只是记住“A后接B”,但这本书会告诉你,为什么在这个特定局面下,“B”比其他变化更优,它隐含了怎样的中盘构思和对全局的判断。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细微的劫材处理和贴目后的变化,作者的分析入木三分,将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全局利弊权衡剖析得淋漓尽致。这对于我这种已经有一定的棋力基础,但总感觉在定式转换和后续处理上不够细腻的棋手来说,无疑是一次醍醐灌顶的体验。它教会我的不是“该怎么走”,而是“为什么要这么走”,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远比记住几百种变化更有价值。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量是相当可观的,初看起来会觉得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它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使得这种海量的知识点变得可以消化。它不是那种强迫你一口气读完的“速成宝典”,而更像是一本可以陪伴你长期进步的工具书。我发现,我并不是每次翻开它都得从头开始,而是可以根据自己最近实战中遇到的弱点,直接跳到相应的章节进行针对性复习。这种模块化的知识构建,对于我们这些时间零散的棋手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时不时地回顾一下某个看似遗忘已久的小定式,往往能在下一盘棋中带来意想不到的“奇效”,仿佛是把知识的种子重新唤醒了。它确实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让我们能扎实地、有条不紊地构建起自己的定式知识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仿佛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但又极富耐心的老师在身边指导。语言简练有力,却又不失温度。作者在阐述复杂的局面时,总能用最精炼的词汇抓住问题的核心矛盾。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那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议性变化时的处理方式。它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说哪方绝对好,而是会清晰地列出双方的优缺点,并给出最符合当前棋局阶段的“倾向性选择”。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反而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促使我去用更广阔的视角去评估棋局的得失。读完一遍后,我常常会放下书本,自己模拟一下书中提到的几种变化,去验证作者的判断,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极大地巩固了知识的吸收效率。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经常在实战中遇到“定式僵局”——明明按书上走的,但总觉得后续下得很别扭,最后总是被对手抓住破绽。这本书解决了我很多类似的困惑。它没有回避那些现实对局中经常出现的“非标准”变招,反而把这些复杂情况作为重点来讲解。比如,它会分析在某些特殊靠压下,传统定式的着法如何需要微调,或者如何通过加入一些“非常识”的着手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这种与时俱进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手中的不再是一本古老的棋谱集,而是一本紧密结合现代棋风的实战指南。它巧妙地平衡了理论的严谨性与实战的灵活性,让我在面对陌生的局面时,不再只会机械地重复记忆中的招法,而是能够根据当前的棋形,做出更具适应性的判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