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太极拳图说 孙永城 9787543974647

赵堡太极拳图说 孙永城 978754397464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永城 著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赵堡太极
  • 武术
  • 传统武术
  • 养生
  • 健身
  • 图解
  • 孙永城
  • 中华武术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十翼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43974647
商品编码:2954439538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赵堡太极拳图说

定价:98.00元

售价:71.5元,便宜26.5元,折扣72

作者:孙永城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39746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书学会基本的太极拳套路?
《赵堡太极拳图说》就是这么一本书,上盘动作、下盘动作、整体动作,细心揣摩,一招一式,还能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中找到对应招式的视频。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从十余年教授太极拳的亲身经验入手,首先介绍了太极拳的基本理念,其次通过对传承长达四百年的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七十二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上身动作、下盘动作到整体动作,规范地展示了如何正确掌握赵堡太极拳的基本姿势。

目录


序 言 / 001
认知篇 太极本体图 / 002
缘起 / 003
赵堡太极拳传承 / 005
什么是太极 / 013
什么是太极拳 / 016
太极拳该怎么练 / 018
教学篇 赵堡太极拳拳架基础简述 / 023
赵堡太极拳七十五式初级图解
式 预备式(又名:无极式) / 028
第二式 金刚三大对 / 031
第三式 懒插衣 / 035
第四式 右白鹅亮翅 / 037
第五式 单鞭 / 039
第六式 斜金刚三大对 / 041
第七式 左白鹅亮翅 / 043
第八式 斜行 / 045
第九式 高探马 / 048
第十式 鹞步 / 051
第十一式 斜行 / 052
第十二式 高探马 / 053
第十三式 鹞步 / 054
第十四式 上步金刚三大对 / 055
第十五式 伏虎 / 057
第十六式 擒拿 / 060
第十七式 串捶 / 062
第十八式 肘底藏捶 / 063
第十九式 倒撵肱 / 064
第二十式 左白鹅亮翅 / 068
第二十一式 斜行 / 069
第二十二式 闪通背 / 070
第二十三式 右白鹅亮翅 / 074
第二十四式 单鞭 / 076
第二十五式 云手 / 077
第二十六式 左高探马 / 080
第二十七式 右插脚 / 082
第二十八式 右高探马 / 084
第二十九式 左插脚 / 086
第三十式 踡脚蹬跟 / 088
第三十一式 鹞步 / 090
第三十二式 青龙探海 / 092
第三十三式 二起插脚 / 093
第三十四式 分门桩抱膝 / 096
第三十五式 踡脚蹬跟 / 098
第三十六式 分马掌 / 101
第三十七式 掩手捶 / 103
第三十八式 抱头推山 / 105
第三十九式 右白鹅亮翅 / 107
第四十式 单鞭 / 108
第四十一式 前后照 / 109
第四十二式 野马分鬃 / 110
第四十三式 玉女穿梭 / 113
第四十四式 右白鹅亮翅 / 115
第四十五式 单鞭 / 116
第四十六式 云手 / 117
第四十七式 童子拜观音 / 118
第四十八式 跌岔 / 120
第四十九式 扫堂 / 122
第五十式 左金鸡独立 / 123
第五十一式 右金鸡独立 / 125
第五十二式 双跌脚 / 127
第五十三式 倒撵肱 / 129
第五十四式 左白鹅亮翅 / 131
第五十五式 斜行 / 132
第五十六式 闪通背 / 133
第五十七式 右白鹅亮翅 / 134
第五十八式 单鞭 / 135
第五十九式 云手 / 136
第六十式 十字单摆脚 / 137
第六十一式 吊打指裆锤 / 139
第六十二式 金刚三大对 / 140
第六十三式 懒插衣 / 141
第六十四式 右砸七星 / 142
第六十五式 擒拿 / 144
第六十六式 回头看画 / 145
第六十七式 右白鹅亮翅 / 147
第六十八式 单鞭 / 148
第六十九式 左砸七星 / 149
第七十式 擒拿 / 151
第七十一式 跨虎 / 152
第七十二式 双摆脚 / 155
第七十三式 弯弓射虎 / 156
第七十四式 金刚三大对 / 157
第七十五式 收式 合太极 / 158
古籍篇 太极拳论 王宗岳 / 162
九要论 佚名 / 163
太极拳注讲 佚名 / 167
太极拳道 邢喜怀 / 168
郑悟清宗师论太极拳 郑悟清 / 169
太极拳之练法说明 郑悟清 / 171
太极初学要诀 郑悟清 / 171
感恩篇 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 174
后 记 / 177

作者介绍


孙永城:赵堡太极拳十三代传人,师从赵堡太极拳十二代明师岳崇和(第十代宗师郑悟清外孙)先生,悉心求教刻苦钻研,敬师如父,得师父倾囊相授。经过近二十年刻苦习练,终成赵堡太极拳十三代中的佼佼者。2008年开始在江浙沪闽等地传播推广赵堡太极拳,从学者众多。现为:National太极拳师、武术教练、武术裁判、河南温县赵堡太极拳郑悟清拳法研究会教练、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赵堡太极拳冠军、上海易修堂赵堡太极会馆馆长、总教练。

文摘







序言



武术的精髓与传习之路:探寻中国传统技击的古韵今风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海洋中,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哲学理念和养生健身的卓越功效,独树一帜,流传至今。它不仅仅是一种肢体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本书,旨在以更为广阔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太极拳这一中华瑰宝,从历史溯源、理论精髓、技击运用、习练方法到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为广大武术爱好者、习练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呈现一幅全面而生动的太极画卷。 一、 源远流长,溯本追源:太极拳的历史脉络与流派演变 探究太极拳的起源,往往会追溯到明末清初,特别是河南温县赵堡镇,一个被誉为太极拳发源地之一的古老村落。早期太极拳的形成,与道家养生、武术技击以及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的融合息息相关。追溯其源,或与张三丰、陈王廷等历史人物的传说相关联,这些传说虽扑朔迷离,却勾勒出了太极拳初具雏形的历史图景。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发展,太极拳逐渐分化出不同的流派。其中,赵堡太极拳作为一种早期且传承独特的体系,保留了许多古朴的风格,其动作舒展、身法严谨、劲力内含,自成一格。与此同时,如陈氏太极拳(以陈家沟为代表)、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等,都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体系。了解这些流派的形成与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太极拳大家族的全貌,以及它们之间既有共通的哲学基础,又各有侧重的实践演进。 本书将梳理这些流派的代表人物、传承谱系和核心技法,帮助读者理解太极拳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历经数百年发展演变,枝繁叶茂的文化瑰宝。通过对历史的回溯,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更能体会到太极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二、 理论精髓,大道至简:领悟太极拳的哲学内涵与核心要旨 太极拳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其理论体系,深受《道德经》、《易经》等中国古典哲学著作的影响,核心在于“太极”这一概念。《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即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包含阴阳二气,阴阳相济,生化不息。 太极拳的技击理论,正是将这种阴阳相济的哲学思想,物化为肢体动作和劲力运用。例如,“阴阳”体现在刚柔、虚实、开合、进退等方面。“四两拨千斤”、“后发先至”、“借力打力”等经典技击原则,都是阴阳理论在武术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引进落空”、“用意不用力”等,则强调了以柔克刚,以巧取胜的技击理念。 本书将深入解析太极拳的这些核心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阴阳学说: 如何在动作中体现阴阳的转换,例如身法的虚实变化、劲力的刚柔相济。 五行学说: 学习太极拳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步法与劲力特点,理解它们与身体运动的内在联系。 练劲成丝: 探讨“练劲”的意义,以及如何将散乱的力气,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转化为如丝般绵密、浑圆的内劲。 用意不用力: 区分“用力”与“用意”,强调意念在引导动作和催发劲力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意念实现“气沉丹田”、“周身一家”。 八法五门: 详细解读太极拳的“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八种基本劲法,以及“进、退、顾、盼、定”的五种基本步法,理解其在技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阐释,读者将不再局限于对动作的模仿,而是能够理解动作背后的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三、 技击之道,攻防兼备:探寻太极拳的实战价值与运用技巧 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其技击价值不容忽视。尽管其动作舒缓,但其内在蕴含的强大攻击力和巧妙的防守能力,是许多练习者所追求的目标。本书将从技击的角度,深入剖析太极拳的实战技巧: 身法与步法: 详细讲解太极拳独特的身体姿态和步法移动,如何做到“迈步如猫行”,既稳固又灵活,能够瞬间完成重心转移和方向变换。 劲力的发收与传导: 阐释从丹田发力,通过腰脊传导至四肢,最终作用于对手的整个过程。探讨如何做到“节节贯穿”,使劲力不至衰竭,达到“浑圆一体”的效果。 招式中的攻防: 逐一解析太极拳套路中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例如“揽雀尾”中的捋、按,既是防守,又可转化为进攻;“云手”的转换,既可以规避对方攻击,又可伺机反击。 沾黏连随的技巧: 深入讲解“沾黏连随”在实战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身体的接触,感知对方的意图和力点,从而做到“彼不动,己不动;彼将动,己先动”。 借力打力与引进落空: 重点讲解如何运用太极拳的核心技法,在对方发力时,巧妙地卸去对方的力量,并借用其力,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推手练习: 介绍推手作为太极拳入门和提高技击能力的重要训练方法,讲解不同形式的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的要领与目的,以及如何通过推手来培养听劲、判劲和化劲的能力。 本书旨在打破对太极拳“花架子”的误解,揭示其作为一种实效性武术的内在力量。通过对技击原理和实践技巧的阐述,让读者对太极拳的实战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四、 习练之路,循序渐进:掌握科学的太极拳练习方法 掌握一门技艺,离不开科学的练习方法。太极拳的习练,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耐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本书将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化的习练指南: 基本功的训练: 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包括桩功(如三体式、马步桩)、身法练习、呼吸的调整等。指出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套路练习的要领: 详细讲解如何学习和练习太极拳套路。从分解动作开始,注重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圆活性。强调“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心法”的协调统一。 呼吸与意念的配合: 阐述太极拳的呼吸方法(自然呼吸、腹式呼吸)以及如何将意念与呼吸、动作巧妙地结合,实现“内外相合”。 松静自然: 强调“松”在太极拳中的核心地位。解释何为“松”,以及如何做到“周身放松而不松懈”,并讲解“静”的重要性,如何达到“心静”从而更好地感知身体的变化。 循序渐进的进阶: 为不同阶段的习练者提供建议,从初学者如何入门,到进阶者如何深化理解,再到如何将太极拳的原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战和养生。 常见问题的解答与纠正: 针对习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如肩背紧张、膝盖疼痛、劲力不畅等,提供分析和纠正的方法。 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文解说(如果原书有的话,这里可以做呼应),引导读者踏上科学、高效的太极拳习练之路。 五、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太极拳的养生价值与文化意义 太极拳不仅是一门技击之术,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养生之道,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养生保健的功效: 深入阐述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包括但不限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骨骼密度、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性、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延缓衰老等。 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将太极拳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大背景下,探讨其与道家、儒家思想的联系,以及它如何体现中国人“天人合一”、“动静结合”的生活哲学。 传承与发展: 讨论太极拳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例如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如何更好地将其推广到世界各地,以及如何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进行适度的创新。 精神修养的途径: 强调太极拳对于个人精神层面的提升作用,如培养耐心、毅力、谦逊、包容等品质,以及如何通过习练太极拳达到“修身养性”的境界。 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太极拳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其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和广泛的社会价值。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学习到太极拳的技法,更能从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丰富人生体验,提升生命品质。 总而言之,本书期望成为一本集理论、实践、文化于一体的太极拳学习宝典,为每一位对太极拳心生向往的读者,提供一条清晰、深入的学习路径,让大家在领略太极拳的无穷魅力的同时,也能真正地受益于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一直对太极拳这种“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的哲学思想所着迷。《赵堡太极拳图说》这本书,让我对赵堡太极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孙永城先生的讲解,不仅仅是对动作的阐述,更是对太极拳背后深邃哲学思想的解读。他将太极拳的技击原理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相结合,让我看到了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书中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我尤其喜欢他对“无极生太极”的阐述,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明白了太极拳是如何从无极的状态中产生,又如何回归到无极的状态。书中的图解,虽然简洁,但却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动作的神韵,让人过目难忘。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学习太极拳的经历,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探索和感悟。

评分

我是一名对太极拳有着极高追求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突破瓶颈,进入更高境界的书籍。《赵堡太极拳图说》这本书,就是我一直以来所期待的。孙永城先生的讲解,非常细腻,他不仅仅是从动作的外部形态入手,更是深入到动作的内在劲力、意识引导和呼吸的配合。书中对“形意相随”、“内外相合”的阐述,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腰脊”在太极拳中的作用的讲解,他用非常生动的比喻,让我明白了腰脊才是太极拳的“总枢”,是如何带动全身的运动。书中的图解,也非常考究,每一个角度都经过了精心选择,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动作的要点和精髓。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太极宗师进行一次灵魂的对话,我能够感受到孙老师对太极拳的执着和热爱,这种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

评分

自从开始练习太极拳,我就一直想找一本真正能够指导我达到“身心合一”境界的书籍。《赵堡太极拳图说》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寻觅已久的那一本。孙永城先生的讲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形体动作的层面,他更加注重的是内在的修炼和精神的培养。书中的文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让我不仅仅是在学习一套拳法,更是在感悟一种生活态度和武学思想。他对“虚灵顶劲”、“含胸拔背”的阐述,并非是机械的指导,而是引导我体会身体的自然状态,去感受那种内外相连、浑然一体的妙处。而且,书中对赵堡太极拳的独特性,比如其独特的步法和身法,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对赵堡太极拳的认识,从之前的模糊不清,变得清晰而深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听劲”的讲解,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明白了在推手中如何去感知对方的劲力,如何去做到“接劲”、“化劲”和“发劲”。阅读这本书,就好像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我能够感受到孙老师对太极拳的敬畏之心和对传承的责任感,这种情感的传递,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练习。

评分

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太极拳往往显得过于深奥和难以掌握。《赵堡太极拳图说》这本书,彻底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孙永城先生以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将赵堡太极拳的精髓一一展现。他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朴实、最生动的语言,来讲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书中的图解,清晰明了,每一个动作的示范都非常到位,即使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初学者,也能够轻松地模仿和练习。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虚实变化”的讲解,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明白了在练习太极拳时,如何去把握身体的重心,如何去实现虚实的转换。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进行一次愉快的交流,我能够感受到孙老师对初学者的关怀和耐心,这让我对太极拳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名有着多年武术练习经历的人,但接触太极拳以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尤其是在追求内家拳那种“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境界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我一直对赵堡太极拳颇感兴趣,但市面上相关的资料,要么过于偏重技术动作的复述,要么对理论的阐述过于高深,难以消化。然而,《赵堡太极拳图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孙永城先生的讲解,不仅仅是在“教”招式,更是在“讲”道理。他对赵堡太极拳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他能够将那些深奥的内家拳理论,用一种非常朴实、却又极其到位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缠丝劲”的讲解,很多书里只是简单地提到“螺旋”,但这本书却详细地剖析了缠丝的形成机制、运行路线以及在不同动作中的具体运用,让我终于明白了,所谓的缠丝,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身体各部位协调运作的结果。书中的图示也非常讲究,每一个动作都配有清晰的解说,而且不仅仅是肢体的姿态,还包含了身体内部的劲力流转和精神意识的引导,这种全方位的指导,对于我这样追求极致的习武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常常在练习时对照书中的图解,反复揣摩,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太极拳水平正在一步步地提升,尤其是对那种“内含八面力”的感觉,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赵堡太极拳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它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太极拳流派。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赵堡太极拳图说》,我才真正领略到赵堡太极拳的魅力。孙永城先生的讲解,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传统的敬意。他不仅仅是在传授技艺,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书中的文字,没有艰涩的术语,却充满了深邃的哲理,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太极拳的内涵。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松静自然”的阐释,他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去指导,更是从精神层面去引导,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太极拳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书中的图解,非常精美,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命力,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赵堡太极拳那种“刚柔相济”、“阴阳平衡”的特点。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让我对中国传统武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评分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浓厚兴趣,但又苦于没有名师指点的人来说,《赵堡太极拳图说》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一盏明灯。孙永城先生的讲解,非常符合我这种“想学却不知如何下手”的读者的需求。他将赵堡太极拳最核心的技法,用一种非常系统、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的图解,清晰得令人惊叹,每一個动作的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他还特别强调了动作的“神韵”,也就是太极拳所追求的那种“意念”、“劲力”、“呼吸”的完美结合。我最欣赏的是,他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力量和速度,而是注重“松、活、沉、顺”,让我明白,真正的太极拳,是依靠内劲而非蛮力。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练功场,孙老师的讲解,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太极拳的动作,更是关于太极拳的“道”,让我对中国传统武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者,《赵堡太极拳图说》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满足。孙永城先生在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动作,他更深入地剖析了赵堡太极拳的内在原理。比如,他对“引进落空”的讲解,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和理论阐述,让我明白,如何在推手中真正做到“引进落空”,如何利用对方的力来化解对方的攻击。书中的图解,非常写实,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身体的重心转移、劲力的线路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我尤其喜欢他对“棚、捋、挤、按”这几个基本劲力的讲解,他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用非常具体、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更好地去体会和运用。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我不仅学习到了太极拳的技法,更学习到了太极拳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武术上,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

这本《赵堡太极拳图说》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在我接触太极拳的初期,总觉得很多理论讲得云里雾里,动作要领更是抓不住关键,尤其是那些口传心授的绝妙之处,更是让人望尘莫及。我尝试过许多其他的太极拳书籍,有的过于注重历史渊源,有的则是一味地罗列招式,真正能够让我这个初学者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却是少之又少。直到我翻开这本书,孙永城先生以一种极其精炼且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赵堡太极拳的精髓一一展现。书中对每一个动作的分解都详尽入微,从起势到收势,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打磨。更难得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对照,更是将动作的意境、劲力的运用、以及松沉的感受,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传递出来,仿佛孙老师就站在我面前,手把手地指导我练习。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引进落空”、“舍己从人”等核心理论的阐释,这些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而具象,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窥见太极拳的神妙之处。书中的插图清晰、逼真,每一个角度都经过精心挑选,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动作的要点和细节。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太极名家进行一次深度的交流,我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对太极拳的热爱,这种热爱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给我,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太极拳书籍,不应该仅仅是一本“技击秘籍”,更应该是一本“人生哲学指南”。《赵堡太极拳图说》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孙永城先生在讲解动作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关于人生修养、处世之道的感悟。他的文字,没有花哨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充满智慧。例如,在讲解“松静自然”时,他不仅仅是将动作的放松作为重点,更是将这种“松”的理念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过于紧绷,是否能够做到真正的放松。书中的图解,虽然简洁,但却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每一个动作的关键点,而且不仅仅是外在的形态,更包含了内在的运行规律。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对呼吸的讲解,以及如何将呼吸与动作、意念 perfectly 结合。这种全方位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授太极拳,更是在引导我成为一个更加和谐、更加健康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