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假装心理学》(有效隐藏真实想法的自我保护伪装术)
定价:35.00元
作者:杨丽丽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477101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1.告别直来直去的处事方式,让性情真得更柔和。人生如戏,很多时候,真实的你并不受欢迎,无论是一面之缘还是长相厮守,没有人愿意直面人性中的自私与贪婪。本书摒除大众对人性理解的误区,帮读者成为“真”而不“直”,“圆”而不“滑”的演技派。
2.一本书帮你破解身体语言,揭晓面具背后的心机。本书详细剖析了鸟笼效应、效应、首因效应等问题的心理根源,从对方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入手,挖掘画皮背后的心机,教你做个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好妻子好下属好朋友。
3.融入上百个事例,生动易读。本书一改往日生涩空泛的心理学知识,用更浅显易懂的文字和大量的事例,手把手帮助读者学会假装、识破假装,成为眼力“毒”到、胸怀城府的心理达人。
内容提要
在现实世界里,谁敢说自己从未装过假?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倾向,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会用谎言或装假的形式来保护自己。这类心理会一直潜藏在一个人的生活和交往中,没有人能够逃脱。
本书是一本深刻解读自己和世人的书籍,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对方的心理,并将假装心理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取*的成功!掌握好假装心理,就等于拿到了交往中的金钥匙,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对你,对你的人脉,无疑是*的助力。
目录
谁的人生不装假?——假装的世界
1.假装无处不在
2.假装的艺术,请慎用
3.适当“作秀”,生活更美好
4.善意的谎言也美丽
5.扮演佳配角
6.假装放弃,激起对方的热情
能犯糊涂时莫清醒——假装的学问
1.适时装糊涂,才能回避锋芒
2.麻烦面前,装疯卖傻易过关
3.对属下装糊涂,调动其积极性
4.学会犯糊涂,获得上乘智慧
5.穿上“糊涂”的外衣,才能走得更远
6.糊涂一分,超脱十分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藏头法则
1.让他人展现是对他人的敬
2.用假动作,将对方视线扰乱
3.隐藏自己的目标,待时而动
4.交谈中让别人当主角,自己甘当“捧哏”
5.“你”字当先,少使用“我”
6.将骄傲放在心底,赋予对方优越感
7.把光环戴在别人的头上
送他一个鸟笼,让他买只鸟——“鸟笼效应”
1.送他一个鸟笼,让他买只鸟
2.步步为营,用好“登门槛效应”
3.扔出诱饵,抓住时机再收线
4.尽力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5.巧设悬念,激发对方的积极性
6.巧妙设计交际情境,引君入瓮
7.引起对方好奇,让他人投入进来
8.让对方体会到个中滋味
同样一句话,影响大不同——“效应”
1.塑造表象,得到他人的信服
2.迷信“”不可取
3.深入解读效应
4.三个心理需求呼唤
5.让产生影响力的心理效应
6.低调积累,塑造的必由之路
7.获得赏识,成就的契机
8.进退有道,保持的利器
说你行你就行——皮革马利翁效应
1.提出期待,让对方按照你的期待行事
2.你想成为谁,你就能成为谁
3.负面评价,让人表现得更差
4.正面评价,让人表现得更好
5.“安慰剂”效应,提高他人的自信
6.期待性刺激,激发他人的潜能
想方设法成为大多数——“从众心理”
1.人性的弱点,随大流
2.为自己造声势,让他人言听计从
3.先搞定追随者
4.不盲从,拥护自己
5.引导他人参与,假装成“自己人”
装作成与众不同的“假装派”——“首因效应”
1.贵族气质,你可以有
2.场合不同,假装技巧大不同
3.如何速成爱书人
4.小心,别被晕轮效应所
5.微笑,永不过时的伪装
6.塑造得体的型男型女形象
7.想办法让对方对你“一见如故”
打造人际影响力——心理定律巧运用
1.情绪定律,用快乐情绪感染人
2.比林定律:学会拒绝和否定
3.辐射定律:以人格魅力辐射四周
4.布施定律:施恩于人,提高影响力
5.托利得定律:得饶人处且饶人
6.250定律:人脉带来钱脉
7.凡勃伦定律:提高身价,吸引他人
身体会说话,眼神能——破解身体语言
1.静默的眼神中,常伴有声音和话语
2.面部表情显露内心玄机
3.透过衣着,看透对方内心
4.观人左脸,左脸比右脸更诚实
5.读懂手掌的语言,看透对方的心
6.察言观色,探知对方的内心
7.看,他的腿在说话
8.看他的下意识动作,探究对方心理
9.意在言外,捕捉“弦外之音”
好男人装假,好女人装傻——情感征服定律
1.爱情诡计耍得好
2.懂得装傻的女人离幸福近
3.女强人更要懂得装傻
4.女人会装傻,生活更幸福
5.会装傻的女人聪明
6.用装傻控制男人的红颜
7.傻女人恋爱秘技
8.装糊涂顾全男人的面子
9.女人吃男人哪一套
10.男人,要学会制造偶然机会
作者介绍
杨丽丽:从事图书出版行业多年,致力心理励志、大众哲学等图书的创作,著有《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哲学常识1000问》等书。
文摘
序言
《假装心理学》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引人遐想的空间。我一直在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次是出于某种原因,而不得不“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去扮演一个似乎更受欢迎或者更安全的角色?这本书的副标题“有效隐藏真实想法的自我保护伪装术”,直接点出了核心价值,它似乎在为那些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扰,或者担心自己“太真实”会吃亏的人,提供了一条出路。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伪装”背后的心理动因,例如,是因为害怕被评判、被拒绝,还是为了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经典的“伪装”案例,让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精妙的策略,比如如何用一种恰当的“不知道”来应对不想回答的问题,或者如何用一种“中立”的姿态来化解潜在的冲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教给我们“术”,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理解“道”,即如何在运用这些“伪装术”的同时,不至于失去自我,能够保持内心的清醒和真实的底线。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假装心理学》,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我常常在想,我们究竟有多少时候,是可以真正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的?尤其是在这个社会,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候,保持一点距离,或者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想法,反而是一种更成熟、更有效的沟通方式。这本书的副标题“有效隐藏真实想法的自我保护伪装术”,听起来就像是一本关于“社交智慧”的手册,它承诺提供一套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我很好奇,书中会探讨哪些具体的“伪装”技巧?比如,它会不会讲到如何通过一些微妙的肢体语言或者面部表情来传递出我们想要的信息,同时又隐藏我们真实的情绪?又或者,在一些不得不回应的场合,如何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来回避直接的表态,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这种“假装”并非是负面的,而是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
评分《假装心理学》这个书名,让我想到了许多关于社交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但又带有一种独特的、更加生活化的视角。它似乎在探索一个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却又常常讳莫如深的话题:我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假装”着自己?我个人觉得,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爆炸、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伪装术”,可能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技能。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书中会不会探讨一些我们常常会使用的“社交面具”,比如在面对不熟悉的人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更加友善、随和的一面,即使内心并非如此;或者在工作中,我们可能需要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以维持职业形象。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有效隐藏”的,它是否意味着一种高超的表演技巧,还是更侧重于心理上的自我调适?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看到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是如何运用这些“伪装术”来化解矛盾、达成目标的,同时又不至于迷失真实的自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简直太吸引人了!《假装心理学》——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里面充满了神秘感和实用性。我一直在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是不是真的能完全展现真实的自己?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小心翼翼的场合,比如职场、复杂的家庭聚会,或者仅仅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工具”,一种让我们能够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假装心理学”的,它是否仅仅是简单的伪装,还是更深层次的心理策略?书中会不会探讨那些让我们不得不“假装”的社会根源,比如社会压力、情感勒索,亦或是我们自身不安全感?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非语言信号来传递某些信息,或者如何用巧妙的言辞来回避敏感话题,又或者如何在保持礼貌的同时,坚定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当然,我也希望它不会教导我们变成虚伪的人,而是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种既能保护自己,又不失真诚的平衡点。这本书的内容,感觉上会非常贴近生活,解决很多我们在日常交往中遇到的困扰。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假装心理学》引发了我对“保护性伪装”这一概念的深度思考。我一直认为,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如果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这种“假装”,并非是出于恶意欺骗,而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和智慧。这本书的副标题“有效隐藏真实想法的自我保护伪装术”更是点明了主题,它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有策略、有目的的“隐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假装”的需求?它在我们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书中是否会分析不同情境下,我们需要采取的“伪装”策略会有何不同?比如,在面对强势的领导时,和在应对八卦的同事时,所采用的“伪装”方式是否会有显著差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指导,让我们能够识别出那些真正需要“伪装”的时刻,并且掌握恰当的“伪装”技巧,从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情感消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